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保持清醒!中国现在还不能称之为军事强国

2017-01-08 韩旭东 中国军视网

独家解读

韩旭东:为什么中国现在还不是军事强国?

作者: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 韩旭东

  当今,中华民族的子孙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这一“梦想”的内容之一就是使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的军事强国,洗尽近代以来被称为“东亚病夫”的耻辱。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将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或阻碍。正视这些因素,正确对待这些因素,是化解这些不利因素的应有态度。前提是,必须认清这些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主要方面应该有这样几个:


01


  中国军事发展面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防御性国防政策下实现军事强国。我国发展过程中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就是贯彻防御性国防政策。正是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不打第一枪”的原则。与此同时,不能不承认,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是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而是不断出现动荡,甚至还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加之,我们的发展没有历史的经验可鉴。

  自近代以来出现的9个世界性强国无一不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的,或者在战争中打出来的,没有一个是通过走和平之路发展起来的。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对中华民族的战略思维提出了新挑战。这是一条前无古人之路。面对这一挑战,中华民族的子孙必须创新发展,开辟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前行之路,为人类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02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态战争问题,是中国实现军事强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分析近代以来9个世界性强国,不难看出,这些强国面对的战争有三个特点:一个是以海洋作战空间为主,取得海上作战的胜利几乎就决定了战争的命运;二是以机器和火药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博弈;三是世界强国的基础在于成为海上强国,后起世界性强国地位的确立几乎无一例外地实现了对守成的世界性强国海上霸权地位的剥夺。当今,中国面对的战争形态正在处于快速演进之中,向着新形态战争的方向发展。其发展的大致脉络正在从“信息化战争”向着“交互化战争”演进。在这种大势之下,如何认清和把握这种新形态战争,是我们打赢新形态战争的前提。这种新形态战争的突出特点有两个:一个是这种战争中的因素一改过去由人直接调动才能发挥作用的千年不变的老面孔,而是越来越有“灵性”;二是战争中力量博弈的空间正在从现实空间向着无形的软空间延伸,甚至力量博弈主要在软空间内进行,战争结局主要取决于软空间内博弈等。战争这种形态上的新变化,是中国向世界性军事强国发展进程中必须把握的基本问题。认清战争,把握规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关键。


03


  战争是军事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军队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战争是关乎生死的问题。人们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要将战争打出彩儿来,以赢得战争。这使得战争是最无常的事儿,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的也不为过。尤其是,当今这种战争形态正从传统形态向新形态发展时期,这使得战争更为活跃。然而,军队构建却是渐进式发展的。我军改革前的状态,是自我军建立起经过近90年发展积淀而成的。这次军改是我军发展历史上最大的军改,应当说是恰逢其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新形态战争发展,实现掌握新形态战争的主动权。但是,这次军改框架落实之后,是要保持一定时期的。在这个时期内,军队还要进行“小”的改革,完善式的改革,但不会是像如今这样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这就表明,军队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战争形态转换或将激进式地出现。如何使军队适应战争的要求,是军队建设不能不解决的大问题。


04


  建立针对新形态战争理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就是战争正向新形态战争演进。但是,这种战争形态并没有完全定型,并没有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针对新形态战争进行军事改革,这就产生这样一个大问题:如何使军改更契合新形态战争,满足新形态战争的需要?军改,是以宏观的、粗犷式的思路对战争做出的构想为基础进行的,是一种前瞻式的、以掌握新形态战争主动权为目标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新形态战争理论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其目的是使改革更好地有利于掌握战争主动权。


猜你喜欢


声明: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作者:韩旭东

责编:耿龙

投稿邮箱:dongyu@js7tv.cn 、luoli@js7t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