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策划|致敬张庆秋:因为他,数百英烈再也不是“无名英雄”

2017-04-04 中国军视网


红色寻根者

作者:鲁晨 王田田

请输入标题     bcdef

  在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有这样一个人——

  30多年来,他先后让数百“无名烈士”带着姓名籍贯进入烈士名录,他坚持让部队军史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并亲自讲解。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有他倾注的心血;沉寂多年的无名英烈青史留名,有他付出的艰辛。

  他说,每一个烈士,都不是数字中的一员。他们有性格,有故事,有鲜活的追求,有生命的七彩……

  2016年7月,他赴京光荣出席陆军第一次党代会,期间与全体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主席等军委领导亲切接见。

  他叫张庆秋,今年63岁,虽早已脱去戎装,却依然在某旅机关上班。他是目前全军作战部队中负责史馆工作的唯一高龄在任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一、他在老山前线起草的报告,受到时任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批阅

  1985年夏,老山前线。准备投入新一轮作战的,是原济南军区第67军某师。当时,在机关政治部工作的张庆秋,主要负责撰写战时宣传教育提纲,挖掘报道部队先进事迹,编辑师里的前线战地快报。

  这期间,他见识了太多的生与死,血与火。这期间,一个在军史上战绩平平的连队,以对荣誉的极端追求,创造了这样的功劳:扼守的“老山咽喉”阵地,平均每平方米落炮弹500发。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打退敌军从排到两个加强营规模的进攻37次,歼敌350余名。其当面之敌,自恃是打过西贡、占过金边的“王牌部队”,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碰上了最硬的钉子!”

  战后,这个英雄六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那天,全连官兵共同跪在20多名牺牲战友的墓前,涌泪齐呼:“弟兄们,听到了吗?咱连有大功啦,有荣誉啦,咱连的后人有根啦!”

  一直关注也一直思考六连现象的张庆秋,被那句“咱连的后人有根啦”的悲壮而自豪的宣言,久久震撼着心灵。   

  作战期间,山东大学生物系郭琳等8名女大学生给师所属某团寄来绣绵和赠言,迅速在部队引发反响,团里随即展开“祖国在我心中”活动。师里抓住这一精神光束,由张庆秋起草了题为“广泛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激励部队强烈的爱国热忱”的情况报告。这份报告,也是第一份上报的“祖国在我心中,战士在我心中”之“双心”活动文件。

  让张庆秋激动不已的是,时任军委主席邓小平对此亲自批阅,并给予高度赞扬。

  张庆秋说,在老山,他就是这样记载并珍存了这支部队血红色的根。


  二、“亲爱的战友,谢谢你收拾了我的遗物,请抽烟!”烈士遗言让他决心为英雄立传

  在前线,张庆秋印象最深的,是师属野战医院。

  这个与师指挥所比邻而居的野战医院,让张庆秋见证了太多生命的悲壮与无奈。常常,他上午约好的采访对象,下午就被抬进医院,以生命为代价来践行这份无从声言的信诺。

  一位连长为牺牲的战士整理遗物,发现他的小包袱里用一盒烟压着一张小纸条:“亲爱的战友,谢谢你收拾了我的遗物,请抽烟!”连长失声痛哭,多好的战士,生前未提任何个人要求,而是把慰问团赠送给每个突击队员的一盒大重九香烟留给战友!

  一位指导员替牺牲的年轻烈士整理遗体,含泪向张庆秋说:“老张,你记下他的名字吧,他还是个孩子呀,你看,他裤裆里还溜净着呢!”

  ……

  为烈士立传,为荣誉立言,为军队立魂!张庆秋在日记里写下的这几句话,成为他此后多年信念坚守与精神跋涉的意志支撑。


  三、他放弃做官“前途”,专心为先烈安魂、为部队寻根

  1993年,组织上有意安排已经干了几年宣传科科长的张庆秋到武装部任政委,他婉言谢绝,从此负责起编写师史的工作。师领导专门给师史办的几间空荡荡的大房子,成了张庆秋新的办公地点。

  头一天,张庆秋拎着一瓶好酒进去,在角角落落里都敬了一圈。一边敬酒,一边含泪轻呼:“先烈们,战友们,请来这里安魂吧!”

  自此,张庆秋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加班加点编写师史、筹建史馆。 一件又一件历经战场风雨的珍贵文物,一条又一条战绩辉煌的历史脉络,一面又一面烈士英雄的年轻容颜,被请进史馆。

  2003年,部队体制编制调整,张庆秋所在师精简为旅。面对部队官兵有些低落的士气,师政委找来张庆秋:“老张,咱们可是红军部队,不能在精神上丢分。你做个光盘,就以你写的师歌为旋律,把师史影像放进去,发给各连一盘,每天播放。”

  光盘制作成功后,师常委集体审片,人人看得心潮澎湃、眼眶湿润。那些日子,全师座座营盘里,每天播放的,都是由张庆秋与朱志仁作词、臧东升谱曲的这首名为《我们就是山峰,我们就是长城》的师歌:“一个士兵是一座山峰,一支雄师就是一道长城……”

  师改旅后,这首歌成为旅歌,依然每天嘹亮地回荡于营区上空。

  在张庆秋多年奔波下,他所在部队的历史,已经扎扎实实追溯到了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但局外人或许难能揣度,史馆历史沿革中的任何一句话,也许都需张庆秋考察印证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江西、湖南、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部队早期战斗历经地,他一地未漏,有的省份一跑就是七八个县,有的县几度前往。

  随着时间推移,他也成为研究红色历史的一位响当当的集大成者。


  四、他让数百无名英雄有名有姓进入《烈士名录》

  几年前,张庆秋获知:本旅一级战斗英雄战士李家发的妹妹,要在家里给哥哥建一个烈士纪念馆。

  把生命留在抗美援朝前线的李家发,牺牲时年仅19岁。1953年9月,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12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李家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今天,李家发的雕像还与彭德怀、黄继光等英雄一起,被镌刻在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大桥上。

  多年来,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一直有一个梦想:为哥哥建纪念馆。生活条件允许后,李家英和丈夫把自家楼房的二层腾出,专门陈列哥哥的遗物与遗像。然而,史料满足不了建馆要求。这时,有人向她推荐了张庆秋。

  李家英的故事深深感染着张庆秋。他向旅领导汇报后,专程带着旅里援助的5000元钱和自己掌握的全部相关资料,一路奔波赶赴南陵,帮李家英在家中建起了这个独特的烈士纪念馆。

  近些年,张庆秋春蚕吐丝般不断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烈士立传。这其中,单是被收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团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功臣烈士英名录》《光照千秋》《老山魂》等书中的烈士,就有数十位,计15万字。

  目前,经张庆秋亲手整理完善的战争年代烈士名录,新添了数百位之多,他们有名字,有事迹,一个个鲜活而生动地供后人瞻仰,再也不是先前那无从考证的“无名烈士”。


  五、国家“烈士纪念日”的设立,凝结着他的心血与付出

  2009年10月,由张庆秋所在部队老战士曹家麟等12人组成的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团第三次访朝。他们调查发现,当年在志愿军撤军前修建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墓地,大都被当地以郡(相当于县)为单位集中合葬了。而合葬后的烈士墓地,多成为无名烈士墓。

  对此,志愿军老战士们痛心疾首。

  回国后,曹家麟感到事关重大,专门找到张庆秋商量,想向上级反映这一情况。张庆秋立即动手,帮曹家麟整理改写了《抗美援朝牺牲烈士墓地应当得到妥善保护——赴朝寻访抗美援朝烈士墓地亲历与思考》一文。

  2010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马力据此提出了《关于为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地建立名录碑》的提案。建议国家:一、保护在朝烈士墓地,并建立烈士名录碑和英烈塑像;二、在国内县级烈士陵园建立本县志愿军烈士名录碑;三、设立国家烈士纪念日。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2014年9月29日和30日,在朝鲜开城、安州两地,分别隆重举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修缮工程开工仪式。

  提起这件事,张庆秋说:烈士的事比天大,我责无旁贷。


  六、有人出价数千万求购馆中文物,张庆秋:想也别想,此物无价

  这些年来,张庆秋有一个习惯,无论谁来史馆参观,只要他在,皆全程解说。上至将军,下至士兵,寻常百姓,游人学子,只要你提出要求,他皆热情布道。

  前年底,一个远离机关的连队战士要退伍了。返乡前,战友们谈起在部队的经历,知他没参观过史馆,不免惋惜:“你没听过张馆长讲军史,这兵可当得缺课了!”

  为此,连队特批这位老兵晚走一天,到史馆找张馆长补课。

  张庆秋说,寻根、建史馆,都是为了传承。听我讲过军史的,现在有百万人次。这带着正能量走出史馆的百万之众,要为国家、军队和社会提供何其厚重的精神土壤呢!

  没有诱惑吗?也有。有人就出价数千万元,求购馆中文物,张庆秋一笑:想也别想,此物无价。有朋友劝他,年已花甲,学学养生吧。张庆秋又一笑,我日日学先贤事迹,近崇高,尊传统,所以耳不聋,眼不花,睡觉不失眠,岂非最好的养生之道!

  张庆秋退休后,部队留任他继续工作,他欣然应允。但当领导要按月给他补助时,他婉言谢绝,分文未取。

  官兵们如是说,一直在为红色传承寻根的张馆长,现在自己已经成了部队的根。


猜你喜欢


声明:内容来源于兵道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鲁晨 王田田

责编:耿龙

投稿邮箱:dongyu@js7tv.cn、luoli@js7t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