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史揭秘 | 南昌谈判,陈毅借酒发飙骂了人还“要了官”

2017-09-25 鲁晨 中国军视网


80年前的今天,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几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937年9月25日,中国上海,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场标志性战役——淞沪战役,正进行到尤为残酷的阶段。这一天,日军的进攻遭受到中国国民党军的严防死守,双方死伤惨重。


同一天,远在山西大同灵丘县的平型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为配合第二战区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成功伏击战,首战大捷。

然而,还有一件事值得后人铭记。而这件事的发生与推进,与上述两事一样,同缘于全民抗战。


 1937年9月24日傍晚时分,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民德路971号的月宫饭店,迎来两位特别的客人。这两人,一个是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另一个,是中共中央分局委员兼办事处主任陈毅。

项英

故事还要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讲起,1934年10月10日,历经数次失败和重大战损,无奈之下,中央红军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仓促北上,退出根据地,开始了悲壮的战略转移。

主力红军离开瑞金前,中共中央决定,任命项英为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则被委任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继续领导余下红军革命。

第五次反围剿


主力红军撤离之后,苏区红军的斗争与生存环境面临直接的生死威胁。在继续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几次激战后,处境越发险恶。到1935年初,留下的1.6万余人只剩下五六千人,随时有被剿灭的危险。

此后,经请示中共中央,中央特发来“万万火急”的“二月指示”,信中明确指出:“分局必须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合。”为此,中央分局彻底放弃原定的集团出动计划,将部队分为9路,陆续突围,展开游击战争。 

陈毅


在残酷悲壮的9路突围战中,一大批党的重要领导骨干英雄牺牲,党和红军遭受了惨重损失。然而,也正是这9路突围,粉碎了国民党军企图一举消灭留守中央苏区红军的妄想,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胜利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一支武装力量和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为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奠定了武装基础。


1937年7月中旬的一天,赣粤边游击区的内线黄老拐,派人为山里送来了一捆报刊。

通过报刊寻找一切有关中央红军的消息,是三年游击战里陈毅养成的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他正在翻阅的,是一本香港杂志《新学识》,其中,一篇署名诸青来,介绍中国各党派关于抗日态度的文章,让项英和陈毅如见天日。

七七事变

这是项英和陈毅自1935年3月9日和党中央失去电台联系后,第一次间接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消息。他们也由此知道,“七七事变”后,时局已发生根本变化,国共合作已经全面展开。

而接下来展开的一系列缺乏中央指导的“自选动作”,则充分显示了项英与陈毅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强烈的政治敏锐性。

8月20日,项英、陈毅以特委名义致信国民党江西省主席、赣州专员、第四十六师师长及大余、信丰、南康、南雄四县县长,要求立即合作抗日,以配合全国抗战之大计。同时,项英亲自起草了谈判的具体条件,主要内容是要国民党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议论行动的自由,释放政治犯,解散“铲共团”,重新组织抗日武装,游击队组成独立的抗日部队,保证游击队的给养,保护游击区的利益等。

陈毅、项英、张云逸合影


对红军和游击队的致信,国民党当局做出了积极响应。9月8日,项英派陈毅为全权代表,在池江与大余县政府代表谈判,达成7项协议。9月11日,陈毅由大余县县长彭育英陪同,前往赣州谈判。9月20日,项英从信丰油山到大余,第二天即前往赣州谈判,达成改编协议。

中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领导人项英、陈毅在赣州活动的消息,也一点点地传递给了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熊式辉经上报蒋介石,派人专程赶到赣州,接项、陈直接赴南昌谈判。


9月24日,项英与陈毅在江西省保安处参谋长熊滨的陪同下,坐专车抵达南昌。为防熊式辉设下陷阱,陈毅坚持不住事先安排好的国民政府招待所,而是选择在南昌市民德路上的月宫饭店吃住。

抵达南昌后,项英从报纸上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巧合的是,这个《宣言》虽是当年7月15日送交国民党的,但恰好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才刚刚公开发表。


9月25日,南昌谈判正式开始。

谈判是在保安处进行的。双方皆不甘示弱,言刀语剑,数番较量,推进困难。到9月27日,才达成国民党军队从游击区撤退、释放政治犯、将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在南昌着手建立红军和游击队总接洽处、给南方诸省红军和游击队的集中提供交通便利等6条协议。

随后,协议即报省主席熊式辉批准。

对谈判的成功,项英十分高兴。在国民党省党部纪念周会上,项英发表即席演说,提出“合作到底”的口号,并表示要以中共中央分局书记的名义,发表《告南方游击队公开信》,效命杀敌。

项英、周恩来、叶挺合影


然而,眼看大功就要告成之际,项英与陈毅回到住处却被告知,谈判中曾讲明的设立红军和游击队接洽总处的决定,在上报给熊式辉时被删除。虽然陈毅据理力争,还专门写了理由与条件,但没有通过。

9月28日,熊式辉专设晚宴,一为贺谈判成功,二为给项陈二人饯行。

熊式辉


然而,请客的熊式辉等到开饭点了,也没见客人入座。熊式辉哪里知道,此时,项英与陈毅正在客房里发愁呢。

愁什么?原来,谈判前,两人考虑到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之后,还会有许多遗留问题需要处理,必须要设立一个合法机构。而这一条,本来是谈判双方达成的协议,表述为设立红军游击队接洽总处或办事处,并由陈毅担任主任。哪料,熊式辉在审阅谈判协议时,偏偏把这一条删去了。

不管怎么办,不吃饭当然不是办法。陈毅突然眼前一亮,对项英说:“我俩分工,你唱红脸,我唱黑脸,就在这顿饭上解决问题。”


在熊式辉的酒宴上,项英与陈毅一唱一和,一红一黑。时而颂词如莲,对熊式辉大戴高帽;时而言辞犀利,对时局鞭辟入里。更兼陈毅借着酒劲故意口不择言,当场向熊式辉“要官”,一定要当接洽总处主任。

陈毅说:“熊主席,你这是偏偏跟我陈毅过不去呀,几日谈判,我好不容易才谋到这么个官,你还左挡右推,啥子意思吗?太缺乏诚意喽!”

陈毅和张茜


熊式辉此时依然慢条斯理:“不要急嘛仲弘,设立总接洽处一事,关乎国共合作一些原则问题,委员长那里更需认真思虑,请仲弘假以时日再议。”

见熊式辉如此,陈毅端起酒杯,连喝三杯,霍地站起,猛地一拍桌子,顺手带下台布,几只酒杯掉下来摔了个粉碎。接着,他指着熊式辉的鼻子说:“蒋委员长不同意又怎样?新四军在南昌设立办事处,是毛主席叫设的,也是为方便部队改编才设的,你以为我好想当这么个官儿。你这个不要脸的官,我不要做像你这样不要脸的官。我要是做你这样不要脸的官,我的官做得比你还大。好!不设就不设,我们游击队不下山了。”

陈毅和粟裕


熊式辉被骂得脸红一阵、白一阵,哑口无言。不过,陈毅最后一句“游击队不下山了”,还是把他吓了一跳。原来,昨天熊式辉刚收到蒋介石的嘉奖电,表扬他收编共产党游击队有功,为南方诸省解除了隐患,同时督促他再接再厉,尽快把游击队送上抗日一线,以免再生枝节。

就这样,在陈毅借着消酒劲半假半真的黑脸之下,熊式辉也只好就在酒席上半推半就,当场答应在南昌设立红军游击队接洽总处。

这一场较量,项英与陈毅大获全胜,兴奋之致。回到月宫酒店,一身轻松的陈毅,终于有时间想想家事。当夜至凌晨,他难以入睡,写了一封情真意挚的家书。

南昌谈判,不仅让南方游击队顺利改编,走上抗日前线。同时,也让中国共产党发现了并印证了一位谈判奇才,陈毅。这一点,从陈毅建国后的人生轨迹当可见一斑。1958年,陈毅开始兼任外交部长直至去世。不仅如此,他还曾任职过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

陈毅和周恩来


周恩来对陈毅的外交才干和风格曾作如下评价:他在对外活动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到之处;他思路开阔,知识深广,眼力敏锐,胆略超人,言谈中往往有新创造、新境界。

南昌成立总接洽处,自然,江西各地也都因这一榜样作用,被共产党一一设立了红军游击队接洽处。新四军成立后,这些机构便统一改称为新四军办事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新四军办事处在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组建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军媒推荐

央视军事(CCTV-7_Junshi)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官方发布平台

猜你喜欢


声明:内容来源中国军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鲁晨

责编:赵瑞交

投稿邮箱:dongyu@js7tv.cn、luoli@js7t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