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海南美食文化几十年前曾经流行,现在它又重焕光彩

2017-03-17 泛旅 泛旅FunTravel

“做公道”是海南东部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生活习俗,它实际上就是现在流行的AA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喂养的那些数量有限的鸡鸭鹅(俗称“三鸟”),一般都是预备着过年时才杀的,或者是留着平时下蛋的。有些则会拿到市集上卖掉,换些钱来添补家用。平日里,要是把家里的三鸟杀了来解馋,是既不现实、也很奢侈的事情。于是,聪明的人们就想到了“凑份子”的方法,合钱集资购买三鸟,如此一来,就能在自己经济能承受的范围内满足口腹之欲了。


 

通常,那个首先发起倡议的人就自然地成了“公道头”,负责收钱及操办一切。为了体现“公平均等”,“公道头”必须将煮熟的食物当众平分,按份数将食物的各个部分均等切好,一人一份,连一只肝、一段肠子都得分得均匀,确保绝对公平,“做公道”即由此得名。


 

这是琼海人“做公道”的一个场景:

新叔是打牌高手,也是“公道头”。他手脚麻利,下刀剁分三鸟,精确无误。白斩番鸭(今天的加积鸭)是“做公道”的最好选择,它不大不小,介于鸡和鹅之间,所以“做公道”又叫“做番道”。在三鸟剁分之前,份数都在不断地添加中,多少钱一份不好确定,只有开斩了才知道。份数多时达到二十来份,少时也有十份八份,每份价钱2到6元不等。


 

“做公道”的时间不定,更多的时候都是晚上。当时没有电视看,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打扑克。打牌累了肚子也就饿得咕咕叫,于是就来“做公道”。煮鸭子的汤用来煮饭,香得直教人流口水。做饭用的米是大伙从各自家里拿来的,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没有规定,出多少米就拿走多少饭。


 

饭煮好后“公道头”就趁热把它捏成饭团(海南人称“糒珍”),一斤米可捏五个,犹如苹果大小,食用时不需要筷子,用手拿着便可吃。装肉食的不是饭碗而是芭蕉叶,既方便又可低碳环保。把浮在汤面上那层黄灿灿的油捞起来,配上盐巴、生姜、大蒜和辣椒制成的调料别有一番风味,吃完后还会不停地舔着手指,恨不得连手指一起吞下去。


 

这是文昌人“做公道”的一个场景:

修船,补网这一切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龙楼的渔民们总会做一回海福吃“公道”。“公道”是在“头家”家进行的,当时的“头家”是黄姓的二公,而我大伯是渔船伙计之一。记得小时候嘴馋,悄悄地跟在大伯身后前往二公家,也不敢进去,只是透过半掩的门缝,偷看里面。只见庭院中摆放着几个簸箕,白色的圆饭团还有成堆的猪肉直接倒在簸箕上,大人们围着一圈,蹲着,也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肉抓饭。

 

 

细心的大伯发现躲在门外的侄儿,便拿一个饭团和一块沾了盐的猪肝出来,递到我手上,交代我回去吃。而嘴馋的小孩肯定在路上就把这“公道”食干完,直到现在,还无不怀念沾盐巴的猪肝味道。也就是从那次偷看大人们吃“公道”,我才知道做海人讲究很多,比如不能把盐巴叫盐,而是称为“宝山”。我跟爸爸提起这些讲究,他告诉我,更早以前,爷爷那辈做海人做“公道”更讲究,都是在村外的树林中进行。


 

今天的“公道”文化

如今,人们已不再需要靠“做公道”来解馋,但一些饭店的套餐仍沿习着“公道”的作法,将食物分成等份售卖,既表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也满足了人们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公道”情节。在琼海的多河文化谷景区内有一座“琼海公道文化馆”,既是向游客展示琼海“公道”饮食文化的场所,也是旅游团的用餐之地,游客们可以亲身地用舌尖来体会和感受我们的“公道”文化。


   

编辑┋邢若  美编┋石贝贝  图片┋iamgoodspeed 网络

< END >

   精彩推荐 / RECOMMEND    


“三月三”海南给大家出难题了,到底要去哪里?

牛掰无止境!这个地方凭什么成为国家培训基地?

这些海南文化名村,《泛旅》编辑都用脚丈量过!你来不来?(下)

这是一个发春的季节,我们来数数这些凄美的爱情……

泛旅-带你去野【第15期】 年年海帆赛,今年要当VIP,在离赛船最近的地方观赛……

这些海南文化名村,《泛旅》编辑都用脚丈量过!你来不来?(上)

海帆赛携手新玩伴,带你看魅力海南新奇世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怀念这位祖籍海南的“女神”

海口冼夫人文化节,海南最热闹的庙会在这里

惊!懂花钱的女人在集结,她们在3月份用38元就畅玩槟榔谷!




海南国际旅游岛目的地旅行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