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霜丨勇闯好莱坞的华裔女性第一人
我是黄柳霜
来自老香港
如今星耀好莱坞
我心甚欢畅
梦游巴格达
我貌似东方
对人很友善
我给他们送欢笑
祝福中国
我无能为力
让自己更美
他们要我乘船赶赴太平洋
中华丝绸和稻米
你肯定会喜欢
请想象我像它们一样没
我是黄柳霜
来自老香港
我将永远爱着她
每当黄柳霜为朋友哼唱这首朋友为她写的情歌的时候,朋友都会说:“她让人心碎。”她就是一代传奇好莱坞华裔女星,黄柳霜。她的一生,就如同在天平的两端间小心翼翼地前进,以求平衡。
“黄祸——中国人杀入演艺圈”
这是《鎏金电影》(Motion PictureClassic)在评论黄柳霜时用的一个拙劣的题目。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电影界对于黄柳霜这一亚洲面孔的态度。
故事要从那家位于唐人街的洗衣店开始讲起:
1905年1月3日,黄柳霜在距洛杉矶唐人街几个街区的花街351号出生。之后,她的父亲与母亲在唐人街开了一间黄氏洗衣铺。黄柳霜是二人的二女儿,他们叫她安娜·眉(Anna May)。
柳霜和姐姐黄露露,从小就在洗衣店帮忙。而在帮父亲递送衣服的经历也使得她们得以与华人以为的成年人接触。她9岁时,用送衣服得来的小费去看电影;10岁时,美貌就被发掘,成为一个皮货商的上衣模特。她的脑子里充满了当影星的梦,她由此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电影明星。
继1919年的第一部作品《红灯笼》后,17岁的黄柳霜创造了第一个另世人瞩目的荧幕形象和角色——《海逝》中的莲花。
《海逝》的开场,她的动作恰到好处,简洁明快又内涵丰富。她在片中哭的梨花带雨,让人为之动容。本片让她红透好莱坞,影评人也纷纷称赞,好莱坞更是对她赞美有加。也正是《海逝》中她所展露的演技,让好莱坞的巨星之一的老道格拉斯·范朋克挑选演员时,想到了黄柳霜,于是有了下一部让她名震全球的《巴格达窃贼》。
她在《巴》中饰演的蒙古女奴,演技精湛,并且扮相也震惊了整个电影界。本片是美国当年的票房冠军,并且在多国热映。
尽管全世界都震惊于她的美貌和荧幕形象中,但蒙古女奴装的裸露让黄家蒙羞,也让大洋彼岸的中国惊慌失措——中国以“鬼片”之名禁映了本片。
除了来自家庭的压力,当时的美国社会,也对她有诸多掣肘。制片规则不允许有异族间的接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剥夺她在荧幕上亲吻另一个演员权利的审查员和导演们,却又极力腔调她是如何背离了中国传统。
这种困境,越发明显。于是对梦想以及自由的追求,驱使她离开了美国。
“我想我之所以离开美国,是因为我死了太多次。”
1928年4月,黄柳霜抵达德国汉堡。德国人已经准备好体验黄柳霜的吸引力。六月的一晚,黄柳霜曾面见瓦尔特·本雅明,在本雅明看来,柳霜的名字寓意着“一杯茶中的花蕾,渐渐绽放,充满月光,了无俗香”。
在德国期间,黄柳霜接拍了《堕落之爱》,本片是继六年前《海逝》之后首部黄柳霜主演的影片。这部电影的美,震惊了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影评界。但是英国版本中,黄柳霜与搭档的深情一吻,被删掉了。美国媒体热衷于报道吻戏被删减的尴尬,但在该片在伦敦公映期间,黄柳霜每晚都出席放映,如同一个勤勉的工人。随后,她前往巴黎以及伦敦,并很快名动雾都。
但是即便欧洲待她十分不薄,她还是十分清醒,她懂得繁华如梦的道理。她曾这样对一名法国记者说:“成功不是你能购买并终生拥有的珠宝。恰恰相反,即便是最耀眼的明星,随时都可能因为短暂的原因摔得粉身碎骨,凄惨地埋没于烟尘中。观众是无情的裁判。”
1929年岁末,一部《唐人街繁华梦》,又将黄柳霜的事业推向了高潮。尤其是当时乔治·波拉克为奥地利影院设计的大幅海报,更是凸显了她浓郁的异国情调——画中她身穿吉普赛长裙,裸露上身,腕上挂着达达的手镯,身后是皮卡迪利广场的浮华。让欧洲的精英们震撼,为其留恋忘返。这张海报,展现了黄柳霜在欧洲享受的个人自由的一面。
《唐人街繁华梦》堪称默片时代英国电影经典之一,为她赢得了非凡的荣誉。之后,一部《海棠》,成为她欧洲之旅的最后一部电影。
“不变的却是只有一个真正的东方演员,她就是黄柳霜”
结束了欧洲之旅后,黄柳霜于1931年回到了洛杉矶。正在她犹豫是否要重返好莱坞之际,她在欧洲的荣耀让派拉蒙对她另眼相看,安排她出演根据畅销小说《傅满洲的女儿》改编的电影《龙的女儿》(抑或被称作成《龙女》)。本片黄柳霜作为头号女主角,搭档早川雪洲与华纳·奥兰,也便成就了这部电影的另一美誉——首部由两名亚洲演员主演的电影。
片中她戴着京剧头饰,却西式地裸露双腿。本片一上映就好评如潮,在观众眼中,她的演技精湛,嗓音完美,将人物表现的十分到位。
1931年,美国没有演出安排,黄柳霜准备返回欧洲。恰在此时,《上海快车》邀请她出演该片的三号人物,与玛琳·戴德丽一同合作。该片很快又成为当时的票房明星,倘若那时便有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一定会凭借这一角色赢得最佳配角奖。
而真正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却是因为女主角是中国人的赛珍珠的普利策奖改编作品《大地》。本来大家都认为凭借她的演技,以及华裔的天生优势,必定能出演阿兰一角,但最终片方还是决定由德裔女演员路易斯·蕾娜出演阿兰,蕾娜曾连续两次获得奥斯卡,而《大地》帮她拿到了金像奖。凭借黄柳霜的才华,如果由她出演阿兰,定能捧回奥斯卡。但是她的演艺生涯的巅峰,也就止于此了。
“现实中难觅真爱,银幕上亦然”
早在黄柳霜在好莱坞开始崭露头角之际,黄父就提出过结婚一事。法律禁令(1907年加州法律中的一项规定,在美国出生的女性公民一旦与外国人结婚,就要加入丈夫的国籍。这意味着如果她与华人结婚,就要丢失美国公民的身份)和家庭束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任务就是相夫教子)使黄柳霜拒绝任何婚姻计划。而为了她的事业,她于黄父处做的争取,也体现了她身上的美国化程度多高。
黄柳霜一直都喜欢的是白人成年男子。一段与好莱坞最具创造力的摄影师之一——查尔斯·罗塞尔的恋爱,让她无法自拔。罗塞尔比她年长20岁,且一生以冒险为伴。
而与玛琳·黛德丽的同性绯闻,更是让她的事业一度遭受不小的打击。黛德丽曾与玛戈·莱昂共唱一曲《最好女友是何时》,成为了20年代末柏林女同性恋者的主题曲。没有人能说清二人之间是否真的有过一段恋情,但黄柳霜也只不过是黛德丽的又一个战利品,后者用性来表达普通的友情,而并非深深的爱恋。
但如果她和黛德丽真有其事,这段感情则再次证明了柳霜敢于突破界限、混淆划分人类行为界限的勇气。
“一颗弯曲的大树,一个灵魂扭曲的女人,比起那些在身体和道德上更完善的人来说,可能爱得更加高贵。”黄柳霜在谈论人间真爱时,如是说。
“中国公民”VS “中国贵客”
黄柳霜一面是摩登女郎,同时也是传统的华人女子。所以她身上无时无刻都会流露出这种矛盾身份的影响。
她曾对记者说道:“我真希望自己生在中国”,因为她对自己的“同胞,这些最古老的文明人士”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早年她在好莱坞的发展,却又因为她的亚洲面孔,以及华裔身份,受到诸多限制。她的一生,也都在寻找双方文化的认同,甚至到了一个新的文化中,也在不断寻找认同感。
即便在欧洲期间,她甚至度过罗素的《中国问题》,以此来了解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在谈起语音语调在有声电影中的重要性时,她曾说:“英国人不喜欢我的口音,我不得不学德语,不得不学习英语演说技巧。”
在面对法国记者时,她也公开谈论成为欧洲人:“要是我的灵魂和你们的不一样怎么办?那是我的错吗?我不是彻头彻尾的中国人,也不是彻头彻尾的欧洲人。时也命也!我的灵魂的这两部分如猫狗般的争斗着。”
1935年,黄柳霜被引见给京剧大师梅兰芳和“电影皇后”胡蝶,激起了她对京剧的浓厚兴趣,于是她的寻根之旅即将开始了。
回中国前,她甚至读了林语堂的名作《吾国与吾民》,以便增加对中国的了解。而林语堂在书中探讨了生活中戒急用忍和平和之道的重要性,这几乎就是黄柳霜与好莱坞的关系的真实写照。
来到上海后,她很快成为了各种豪华晚宴的座上宾。顾维钧夫妇为她举行了欢迎晚宴;成为上海“最佳着装女士”场合的焦点;《良友》、《北洋画报》、《申报》和《玲珑》等多家中国报刊杂志也常常刊登她最新的电影剧照;她甚至被北平大学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与司徒雷登与她的友谊,也为她添了政治分…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在中国如鱼得水,这种亲切的欢迎改变了她的情绪。
在欧洲,她与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相聚的意义是寻找生活与职业;在好莱坞,种族偏见把她推到边缘,她在美国不过是一名所谓的“中国公民”;相形之下,她在中国经历的一切,是文化与民族的认同:
“虽然像父母一样在美国出生,但是我却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比任何时候更中国。当完成自己的首次寻根之旅后,我发现自己在这里焦躁不安,寻找某种找不到的东西。这种东西中国人在许多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找到了,即心静如水,这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
故此,她对中国的电影事业充满热情:“中国电影的潜力无可估量。”在抗战时期她也倾注了许多精力帮助中国走出这场战争。并且她的慈善事业,也一直与中国息息相关。
“黄柳霜,来自电影世界的,我们的老相识”
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否认黄柳霜的美及东方风情,为时尚界带来的震荡。成名早期,为她拍摄特写镜头的就是黄宗霑。黄宗霑曾经在为她拍照期间,抓拍一张她的衣服自然滑落肩头的照片,具有无限风情。
1927年,她就作为模特和奇装异服的设计者而备受瞩目。她身穿中国织物的浴衣照风靡日本和中国。同年,她又穿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库拉肯套装(kulak suit),据说是第一款女性商务套装。
来到英国后,英国少女纷纷把脸涂成象牙色,名曰“黄氏肤色”;把刘海剪齐,遮住前额,梳起“黄氏发型”。
就连安迪·沃霍尔也在其艺术生涯早期设计了一件拼贴艺术品“疯狂的镀金拖鞋”,来表达对黄柳霜的敬意。
在《龙的女儿》中,她所着的由拉维斯·巴顿设计的绣龙旗袍,现在被看作20世纪最美的女性服装之一。她在1965年把它捐给了布鲁克林博物馆,随后又被送给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曾在其年度大展Met Gala把主题确定为“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其实这场展览才是这次盛会最大的亮点。而其中的一个专题展就名为“Anna May Wong黄柳霜”,上文提到的“龙袍”就曾在此展出。
日后,我们能不断的从各类女星身上看到她的痕迹,不论是国际红毯上的中国风礼服,亦或是对于她的杂志专题回顾,都可以显示出她作为第一代在好莱坞扬名的中国面孔的不朽影响力。
“第一部有声电影中的第一句台词是‘可惜’”
这一句可惜,就如同她的一生写给她的判词。
可惜她是中国人,却生在美国;
可惜她是中国人,无缘奥斯卡;
可惜她是中国人,无缘婚姻;
可惜她是中国人,却永远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可惜她走上了星途,最终沉湎烟酒,被深深的幽怨困扰;
可是她生不逢时,“时也命也!”
我以海滨为床
棕榈叶在头顶摇晃
还有海浪拍打出滨海之歌
让我留在那里,让我留在那里
我要这疯狂的世界自己作出抉择
我永远都不会叫喊:“怎么回事?”
我以海滨为床
棕榈叶在头顶摇晃
还有海浪拍打出滨海之歌
让我留在那里,让我留在那里
——《滨海之歌》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黄柳霜》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