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丹丹说演员要“演人”不要“演词”,到底是啥意思?

石挥 演员圈 2020-02-13


在上周六播出的《演员的诞生》中,张雪迎、侯明昊、冯文娟和姚远组成了两组搭档,分别演绎了《将爱情进行到底》中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主角,然后交叉在一起。



这段戏的编排本身很有意思,但演员们的表演却被场下的评委们挑出了很多毛病。



宋丹丹说,你们的问题在于,都是在“演词”。她道出了自己的一个经验总结:


“我把演员分成两类,一种是演词的,一种是演人的。”



到底什么是“演词”?什么是“演人”?为什么“演人”比“演词”更好呢?


其实我们的戏剧大师石挥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演员创作角色有“迎头抢”和“由根起”两条根本不同的道路。




《假凤虚凰》中的石挥


“迎头抢”与“由根起”是演剧艺术中两条主要的途径,本来我们可以把这些应用到戏剧演出的各部门上,现在权且专谈演技。若说这是我杜撰的名词,也无不可,让我来解释一下:


比方说,剧团决定了一个剧本,公布了演员表,内中派你担任某个角色,由这时起到上台表演止,这个过程中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路是:


你知道了演某个角色,知道了这角色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少爷还是老爷,是土匪还是妓女,是好人还是坏人,一共有多少句台词。好,背词,导演告诉你在哪个门口上场,哪个门口下场,说哪一句话的时候是笑着说,还是哭着说,说完了又应该走到哪边去,这一段要站着说,那一段要坐着说:如果是父训子,则声色俱厉,如果是恋爱场面,于是就温言柔语一番,最好是正当接吻的时候,突然被她父亲走来看见了,在此紧张空气中,幕急落!


这都是一切从最表层上下手的,把一切迎在面前的东西——角色、台词、地位、上下场、动作……都在急忙中抢了过来,幕一开就演戏,幕一落就算完了,观众也笑过也哭过,同时也报以彩声。


这是“迎头抢”的演法。


什么又是“由根起”呢?


剧团决定了剧本,派好了你扮演的角色,第一步工作是研究剧作者,从最根本上着手。比方说演易卜生的《娜拉》(《玩偶之家》),那就要先懂得易卜生,懂得易卜生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才使得易卜生写出了《娜拉》,又该知道《娜拉》怎样地掀起了英国的妇女革命运动,《娜拉》在今日的社会上有它什么存在与演出的价值,《娜拉》又是怎样一种个性的人,在整个演出中占有一个什么地位,抓住主题,抓住个性,再分析一下其他的问题,要知道某句台词是为什么写的,它是帮助故事发展的还是表演主题。全剧高潮在什么地方,演出目的是倾向于哪一方面,导演指示你的地位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这时要坐,那时要站,为什么……这一切是从最初最起始最根本的路上下手,一步一步走过来,最后是开幕和观众见面,把消化过的、安排过的、计划过的东西搬演起来,目的不是争得观众的哭笑和鼓掌,而是在获取他们会心的了解。


好,让我们比较一下两种演法哪一种好,哪一种比较合理。


“迎头抢”是在急忙中把要说的要做的抢了过来,或是凭经验专在获得效果,而没有经过研究与分析,当然不会创造形象了,即或有也只是剧本上那稀稀的几行“年五十余岁”“年十七岁”和一些“身穿长衫”“须下有须”而已。就好象演张飞的是满腮胡须,一上场来一个哇呀呀,吕布则是眉清目秀一表非凡的演法了。这很容易流为公式与定型的不幸道上去,即所谓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演法!


“由根起”的意思是比方一棵奇异美丽的花木,当我们把它呈现给人们欣赏的时候,是连根在内,不是光杆牡丹只让人们看到它的美丽而不知是怎么生出来的,是把这角色的形象全部搬上舞台。演员不是剧作者的转播器,也不是导演的替身,而是吸取一切素材与启示,经过理性的分析与整理产生出一种创造的“型”与“性”表演在舞台上的一位艺术家,这才是知其所以然,至于“当然”我以为是所以然的副产品。


“迎头抢”的演法容易,“由根起”则难多矣。因为后者要熟读——至少要知道文学史、社会学、经济学、舞台构图、美学、音乐、舞蹈……等等的东西,还有就是满布在我们生活面前的万千现象——戏剧宝藏,啊,这要多少年的工夫才可以具备这些材料在身上!


好了,如果认为演戏就是那几套把戏,只要观众能笑能哭而又鼓掌这便是天下第一天才,那就请走“迎头抢”的那条路。如果认为演戏并不简单的象化妆上台鼓掌闭幕而是建筑在一切经过实践而产生的合理基础上的艺术品,那只好花费些工夫走“由根起”的那条路。


我则始终认为演戏是件艰难的工作!


以上内容摘自《石挥谈艺录》



《石挥谈艺录(全三册)》

作者:石挥

主编:李镇

装帧:精装


作者简介


      石挥(1915—?),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主编简介

李镇,电影史学者,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


第一辑:把生命交给舞台


  本书集结了石挥1937年至1956年公开发表在《新闻报》《文汇报》《369画报》等报刊上的文章、图片、访谈、曲谱、会议发言,以多种形态展现石挥对话剧所作的贡献。


  这些文字重点围绕当时戏剧活动最丰富的京沪两地,从题材策划、编剧技巧、导演技法、演员制度、舞台装置、剧团经营、演剧经验、剧人素描等多元视角,全面系统地思考话剧作为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而从侧面呈现了中国话剧的历史演进。其真知灼见,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第二辑:演员如何抓住观众


  本书是石挥系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理论的尝试。全书集结了1939年至1957年石挥公开发表在《影剧》《万象》《杂志》《中艺》《剧场新闻》《舞台艺术》等报刊上的文章,以及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等图像资料,展现了他在表演领域的重要贡献。


  石挥为了艺术呕心沥血、潜精研思,他立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演出经验,努力汲取传统表演艺术的养分,译介、钻研西方的表演理论,全面探讨了生活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演员与观众、个人修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话题。


第三辑:雾海夜航


  本书收录了石挥的散文小说、影坛笔记和杂文随笔3大部分,内含154幅珍贵图片,包括生活照、剧照、海报、节目单、演出本事、报纸上的广告和漫画、杂志封面等,并附有详细的生平年谱及石挥在京沪两地的活动地图,有助于读者了解石挥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文生态。


  其中的小说《大杂院儿》文笔老辣,实为文坛遗珠。半自传性质的《古城探母回令记》与《海角天涯篇》则是探寻石挥生活轨迹及内心情感的重要资料,文章记录了石挥的幼年生活、对母亲的感情、少年时混迹于社会底层的艰辛、神秘而青涩的初恋、刚入戏剧界荒诞而真实的见闻等。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演员圈微信群- 

经验分享×创作交流

添加拍电影网为好友

邀请你入群


 - FIN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