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国修丨艺术应该什么先行?

2017-12-12 李国修 演员圈

作者简介:

李国修(1955—2013)

著名戏剧家,当代华人剧坛少有的多面手,集剧团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对台湾现代剧场做出了卓越贡献,有“鬼才”之称,是台湾艺术界最高荣誉文艺奖(戏剧类)的第一届得主。早年参与兰陵剧坊、表演工作坊的创办和演出,与李立群合演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曾引起巨大轰动。1986年创办屏风表演班并担任艺术总监,坚持原创戏剧,搬演台湾本土的生命故事,共创作了《京戏启示录》、《三人行不行》系列等27部剧本。因格外关注戏剧中的悲喜关系,被誉为“台湾的卓别林”。

此外,李国修在戏剧教育方面也耕耘不辍。他独创了一套系统的编剧、导演、表演训练课程,常年在各地举办文艺讲座,在高校开设戏剧课,影响了众多台湾文艺工作者。


创作的发想:什么先行?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创作者利用不同的形式与媒介,表达心中对自身经历与所处环境的看法。

创作者在发想一个作品时,有很多种触发的可能,有时是‌“理念”先行,有时是‌“主题”先行,有时是‌“形式”“感动”等或其他。‌“理念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对某个社会现象有特定的看法,例如环保、反战;‌“主题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想探索某种情感议题或人生际遇,例如外遇、同性恋、婆媳、初恋等;‌“形式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想用不同艺术的形式来实验说故事的可能,例如写实主义、间离剧场、音乐剧、肢体剧场,甚或结合京剧、武术等表演形式的戏剧;‌“感动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将近身的经验,投射在角色身上,透过作品表达阶段性的生活态度。我自己经常有‌“画面先行”的经历,例如1988年,因好友石静文提议可写西门町‌“红包场”的故事,我到了现场,看到一个老先生将手中的十个红包摊成纸扇状献给台上的歌女,脑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那老先生手上拿的是十个白包。我当场泪流满面,并知道离架构故事不远了,因为我已经感动了自己。这个画面后来被我用在《西出阳关》里,最后老齐在天堂把白包献给了朝思暮想的惠敏。

对创作者而言,到底‌“什么先行”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日本Pappa TARAHUMARA舞团的作品相当前卫与大胆,他们通常以非写实的肢体和声音来呈现作品。有一次我和PAPA的编导小池博史(Hiroshi Koike)闲聊:‌“你构思一个作品都从什么开始的?”他老兄的回答如下:‌“颜色。我下一个作品是蓝色的。”我听见当下大吃一惊,原来有人是从色彩的角度来切入作品的

就我自己而言,在面对创作时,我会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演这出戏?”‌“这出戏与这个时代有何关联?”

第一个问题的核心是‌“创作动机”。创作者一定要对生活中的某些经验有强烈的感觉,才有办法支撑自己完成一个作品,并透过作品与自我对话,否则便会出现‌“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景象。

此外,创作者也必须透过演出与观众交流,和所处的环境对话,让观众经由角色的遭遇,唤起自身相似的情感经验,或是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当创作者觉察到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就找到了作品要传递的价值,也找到了观众走进剧场的原因。

举例来说,我自己在2003年创作的《女儿红》,就是我半自传式的作品,故事一半是杜撰,一半是真实。《女儿红》叙述‌李修国一路寻根,从自己的出生地点开始寻找,意外地挖出一段家族背井离乡的历史——原来当年母亲代替妹妹嫁给了做戏鞋的父亲(此为杜撰),一路从青岛到了海南岛,再从海南岛到了台湾,几经迁徙,最后才在中华商场落脚(此为事实)。

我是台湾少数以‌“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写‌“外省人故事”的创作者,我做这出戏不仅是为了缅怀我已逝的母亲,纪念她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中,为了一家人做出的牺牲。我更想透过作品,描绘出外省人在台湾有时会有的那种‌“有天没有地”的心情,刻画这群人对台湾这块土地的矛盾心结——到底该落地生根,还是要落叶归根?

所谓的‌“故事”,就是‌“已故的往事”。《女儿红》的故事虽然回溯到遥远的1931年,但时至今日,因为历史发展的影响,‌“归属”与‌“认同”一直是台湾社会的核心问题。因此《女儿红》可说是一部借古喻今的作品,不管是六十几年前背井离乡而来的外省人,或是活在21世纪的台湾人,我们都在‌“寻找一段生命安定的旅程”。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摘自-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李国修 著

黄致凯 整理

他是相声大师马季在台湾的独门弟子


他是蔡康永、金士杰、林怀民倍加推崇的鬼才艺术家


他主演了《光阴的故事》《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大半个台湾演艺圈受惠于他的表演训练法


剧场修行四十载,创作心得尽在本书


欢迎来到戏剧大师李国修的编导演课堂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 事情就功德圆满了。


而这一生我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开门、上台、演戏。


——李国修


-内容简介-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是李国修四十年剧场修行笔记,也是完整呈现其一生创作思维、导演理念及表演历程的第一手资料。全书根据李国修编、导、演的教学讲义整理而成,以第一人称撰写,尽量还原其在课堂上的口吻。李国修通过自身的舞台经验、作品范例、人生经历等,系统地阐述了其创作理念。这些理念历经实践的检验,并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地得到修正。编剧课上,他深入浅出地示范了“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让剧本回归“人味”;导演课上,他提出“导”引创作概念并整合“演”出元素,倡导永不满足的创作精神和不断建立与推翻的导演风格;表演课上,他主张透过认清第二自我找到正确的生活态度,达到演员与角色的心灵契合。他始终相信,戏剧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无论呈现何种美学形式,其核心都是在探讨人性。因此,本书不仅是一本戏剧创作的实用手册,也能使读者更新对人生的体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演员圈微信群- 

经验分享×创作交流

添加拍电影网为好友

邀请你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