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笃定一生听党话、跟党走,无私奉献医疗事业——追忆吴合同志事迹





笃定一生听党话 跟党走

一生无私奉献医疗事业

在吴合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日

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


吴合(1924.1.20-2019.7.26),河北滦县(今滦州市)人,曾用名吴秀珍、吴经。21岁加入中共地下党,24岁被国民党当局列入追捕黑名单,1948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在最艰苦的后方医院救助伤员数次荣立军功。1954年,转业至陕西省友谊医院(现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980年创办西北地区第一家免疫变态反应科。曾任上海医学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后方医院院长兼书记;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医院免疫变态反应学科奠基人;第五届陕西省人大代表;2015年入选“陕西好人榜”;2016年当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第三届最美三秦医务工作者。



提起吴合医生,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她传奇一生的经历,还有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善举,以及离休后仍然奋斗在医疗第一线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让人念念不忘。她的先进事迹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中省媒体先后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好的家教是赠与孩子的最好礼物”





图为吴合与父亲及家人合影


吴合出生于书香之家,从小生活在上海。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父亲吴兴业成为第一批留美公费生,开始了求学之路。父亲在美国学习的是医学,回国后在上海建立了一家私立医院,在抗战期间,帮助了很多需要救助的人,这对吴合和妹妹的专业选择影响很大。随后,父亲来到西安,在第四军医大学从事肺结核方面的研究,成为肺科主任教授。

由于从小受到父亲教育理念的影响: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父亲时刻鼓励吴合姐弟几人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按兴趣学习。所以,从小吴合姐弟四人都很自立,每个人在家中都承担一定的家务,并且非常认真、愉快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工作。闲时,吴合和妹妹还到医院帮着照顾病人。

母亲是天津女校校长,母亲病故时,父亲只写信通知了吴合,而没有让她从部队回上海。父亲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是最好的上策);“三人行,必有吾师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教导也成了吴合一生做人的准则。

弟弟吴承康,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专业,随后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习,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龙内燃机实验室任研究工程师。1957年,当国家发展建设需要高知识人才的时候,弟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做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发展我国航天、能源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为1939年吴合在上海市中西女中上学时留影

(吴合后排左六)


吴合和妹妹吴纬均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在学习期间双双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美国定居的妹妹在回忆录中对吴合在1980至1981年做美国访问学者时是这样描述的:“她工作非常努力,把她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实验室或读教科书中,她不愿花任何时间和我们一起去看一些表演或到餐馆去吃一顿饭。她认为那是很大的浪费时间和金钱。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人如此严谨地学习着。”


图为吴合和妹妹在上海医学院校园内的毕业照


丈夫朱一民, 1947年5月在上海医学院求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经党组织派遣到金坛开辟党的工作,1948年12月到浙东地区工作,任第二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院长,为建立浙东游击根据地和壮大游击武装做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浙江解放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绍兴军管会卫生科科长、宁波军分区卫生处医保股股长、第六建筑工程师卫生科科长,1955年6月随该师集体专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建筑工程部五局西北第三工程公司卫生科科长、西北工程管理局卫生处医政科科长、陕西省建工局卫生科科长、局职工医院医务处主任兼“七●二一”医大校长等职。1982年后与首都医院有关同志合作,从事医学翻译工作,1985年去世,遵照医嘱将遗体捐献给第四军医大学,供做医教科研之用。


图为吴合 朱一民夫妇合影



“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儿





1945年6月,吴合正式加入中共地下党,任上海医学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她成立了上海医学院读书会,先后组织参加了上海医学院首先发动的 “五二0”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在上海医学院师生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同时也为她以后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1948年大学毕业后,吴合被安排到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后方医院工作,(从1946年秋冬起我党武装力量陆续改用“解放军”之称。1947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在对外发布命令时便正式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图为吴合医生在1949年初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服装时的留影


1948年8月,刚刚医学院毕业的吴合就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搜捕,组织考虑到她的人身安全,由组织安排至白区江苏金坛筹划、创办医校,化名吴秀珍。后又被派到新四军浙东游击队任后方医院院长、书记。同是上海医学院毕业的朱一民,也被党组织派往后方医院,配合吴合工作,后来两人结为伴侣。浙东游击队后方医院修建在深山竹林里,条件十分简陋,上从房顶、围墙,下至病床、镊子、换药碗、夹板、柴禾都是竹子制成的,吃的菜是竹笋。每天医务人员就在地上的竹席上休息,有时早上醒来,就会发现竹席旁长出来一株竹笋来!厕所也是由竹子制成的——两株粗竹子当扶手,中间扎根短竹供坐,座下面挖个坑——这就是那个年代自制的“卫生间”了。不能起床的伤员小便用中间打通的长竹简从竹床穿过竹杆墙流到远处土中,大便时,她就用竹叶衬在手上去接……


图为浙东后方医院工作人员合影

浙东游击队后方医院靠近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敌人封锁很严,医药用品控制特别紧。有一次,吴合正在为伤员处理背部溃烂的伤口时,伤员连声破口大骂“他妈的!你要我死。”旁边的伤员忍不住说了一句:“人家在给你治疗,你怎么骂人?”这时吴合却面带笑容对伤员说:“骂吧,如果能减轻你的痛苦,你就骂吧!”她回过头来向旁边的伤员解释说:“我们的药品很缺,我们只能用盐水洗伤口,那是很痛很痛的,骂人是人的本能的反应,可以减少痛苦。”


图为天台的后方医院遗址,现在已成为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吴合在后方医院工作的事迹,成为天台革命传统教育的典范。


图为立在天台县下深坑后方医院红色教育基地的

吴合雕像


《浙东大台县妇女革命运动史概况》中记载:“吴合任后方医院书记、院长,白求恩式忘我工作的精神深得伤病员、指战员和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好评”。是怎样的一种忘我工作,让当时一名伤员陈渭富班长解放后写信称道:“每当我学习《纪念白求恩》时,眼前就浮起了她的身影。”


图为吴合绘画作品:忆后方医院工作


“看病救人是我生活的重大意义”





吴合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大量病例的总结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诊疗方法,尤其是在恢复免疫功能治疗复发感染及过敏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她曾编印出版《过敏性疾病及复发感染病的免疫治疗》一书,从医以来接诊近5万多名初诊患者,患者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及美国、日本、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地。吴合亲自参与制作和改良的“中药脱敏糖浆”、“中药粉剂剂型改良”、“点刺法查致敏原及口服脱敏液”等曾获院科技进步优秀奖。由她创办的西北地区第一家免疫变态反应科还申报了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西安市医学重点专科。



1979年2月,吴合光荣离休,但她一直没有离开心爱的岗位,又继续坐诊40年。离休返聘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她,周一到周五坚持上班,风雨无阻。每天上午7时50分,当时腰身都已无法挺直的吴合就已经到达诊室,换好工作服准备接诊病人。一位有多年哮喘史的女士说:“我已经挂吴大夫的号十多次了,吴大夫不光医术好,还总是为患者考虑,开最便宜最有效的药物。我有一次严重过敏,吴合大夫给开了1元钱的药,用了1个月就好了。”

对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吴合都有一套标准的诊疗程序:先是一阵细密的提问,接着让病人认真阅读相关疾病知识,她自己则翻看患者就医时的各种检查单,随后对患者进行触诊,然后做出诊断,往往一位患者看下来就会用去几十分钟。在每一份病历上都会贴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有吴合的联系电话、上班时间等,目的就是让患者不懂时随时打电话咨询。


图为吴合离休后不舍离开岗位,

仍坚持看病近40年,累计从医71年


她的女儿说“从母亲开始治病救人起,她就将自己的一生与工作紧紧连接起来了。在她的眼里,工作就是她的生活。”随着年龄增长,医院领导考虑到吴老的健康,也曾提出让她回家颐养天年。但吴合表示自己不能脱离病人,看病救人是自己生活的重大意义,就是倒也要倒在工作岗位上。为此,她还提出愿意义务坐诊,不需要任何津贴和补助。


“我一直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医生”





翻开吴合那本珍藏的厚厚杂志,里面夹满了她从1993年至2019年给希望工程、盲童金钥匙行动、春蕾工程及贫困地区学生的捐款证书,她每年寄出的衣服、鞋子、书籍……不计其数,厚厚的包裹单上接受捐赠的地址几乎遍及全国。20多年来,她共捐助贫困学生79人,累计金额达7万余元。问起坚持爱心捐赠的缘由,她说,“那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嘛!”在她看来,捐助贫困儿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并不需要理由。


图为2006年《西安晚报》刊登被资助者李娜

寻找吴合奶奶的事迹


被资助者李娜是这样评价吴合:吴奶奶是一个非常节约和心细的人,每次写信的信纸都是将用过的信封翻过来重新利用。每次吴奶奶总要将回信用的信封和邮票一并寄来,说省下的钱可以多买些学习用品。2006年,李娜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去西安看看吴奶奶。当她一路打听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得知眼前这位老人就是吴合,李娜上前紧紧抱住吴奶奶泣不成声。李娜说,自己能考上大学,最感谢的就是吴奶奶,“是吴奶奶给我创造了继续学习的条件,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了解到吴奶奶是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后,她也下定决心要成为和吴奶奶一样出色的医生。

2009年,吴合在第四军医大学填写《遗体志愿捐献登记表》时这样说:“我是一名医者,我的一生都想为这个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做到了。现在我要把自己的遗体回馈给社会,这也是我为社会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家人都很支持她的决定。2010年,吴合又签署了一份无偿捐献角膜志愿书,希望让自己的眼睛继续看世界,将光明带给黑暗中的人们。

2019年7月26日,老人与世长辞。在遗嘱中仍心系失学儿童,写道“自愿贡献遗体,贡献可供移植用的器官和角膜等,不要送花圈,可将准备买花圈的钱捐助给失学儿童。不要买寿衣,一切从简。”





吴合一生秉持优良家风,坚定信念跟党走;一生坚守初心本色,知难而进敢担当;一生牢记使命奉献,刻苦钻研填补专业空白;一生挚爱医疗事业,离休余热传万家;一生践行大爱无疆,爱心播撒春满园。

在吴合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日,西安医学院全体师生向吴合同志致敬,将继承她的精神并发扬光大,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宣传部出品

信息来源: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西安发布

编辑:张钰  石玉梅

责任编辑:马瑞馥  

审核:耿潇潇


@版权归新媒体中心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图片

请联系获取授权



↓↓ 往  期  精  彩 ↓↓

西安医学院2023-2024学年寒假放假通知

今日腊八

听,雪落的声音!

好消息+4!


↓ ↓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