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纪实(十二)

投身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团委 2024-04-02


图源:共青团中央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校组织开展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校青年学子精心组建团队,精细活动安排,详细了解实践目的地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活动安全性的前提下,深植厚壤,放眼社会,将青春的奋斗与激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

现在跟随团团一起去看看各个实践团队的风采吧!







01科技发展新农业,时代青年同奋斗




取水兴农实践团





凭空取水系民情,智能装置促振兴。凭空取水装置的引进有利于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发展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取水兴农实践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镇五里沟行政村王塬自然村进行实地调研、科普宣讲等活动。


走访调研入民心,同心协力创新农


实践团成员走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并在附近城关镇五里沟行政村进行调研,实地考察该地区气候特点以及植被资源,积极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商讨社会实践实施计划,寻找最佳的实验地点。

团队成员走访调查当地村民

实践团成员前往田间考察


实践检验真道理,求真务实寻发展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参与当地凭空取水装置的组装调试、测量土地湿度、务农求实等工作,深刻体会到了农业装置创新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创新与完善农业装备,他们由衷希望所有农民可以在合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收成。在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中,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来助力乡村的发展工作、推动农业不断发展,在助力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实践团成员检测当地土地湿度

实践团成员帮助当地农民务农


科研计划重宣传,科普宣讲助理解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向当地村民介绍了本项目的科研计划,进一步宣传凭空取水装置的智能化、绿色化和节约化的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中央一号文件等党的“三农”政策宣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他们通过宣讲的方式,让当地村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凭空取水装置的运作模式,并且能够熟练操作该装置。这为当地农业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团成员进行水资源知识科普宣讲

科技务农,创新领航。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西北农业灌溉精度和作业效率,离不开新时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实践团在和农民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增进了感情,加强了自身的社会凝聚力。青年学子心系社会、心系百姓,我们国家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迎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乡村经济不断发展。





02寻访红色遗迹,感悟红色精神




“追忆天河”社会实践团





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为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响应新时代共产党对广大青年的号召,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追忆天河”社会实践团开展以“寻访红色遗迹、感悟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15日,实践团部分成员抵达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参观红旗渠红色景点并进行学习。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参观学习结束后,全体成员进行线上讨论,不断挖掘学习红旗渠精神,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各种感受。


各司其职,做足准备


活动初期,实践团开展线上培训,通过搜集整理影视资料,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他们了解到,当年的林县(现林州市)极度缺水,为了解决上万人民的吃水用水问题,林县县委号召带领着林县人民修建了这条“生命渠”。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上万家庭吃水问题,万亩耕地得到灌溉,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实践团队成员积极学习相关影视资料 

团队成员通过看纪录片了解当时情况


明确分工,完善细节


7月10日,实践团进行线上会议,在本次会议中,团队成员们划分了不同的工作阶段,明确了各自的工作内容,不断完善各个工作细节,为以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好的开端。会议的最后,由实践团负责人进行总结讲话,确保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实践团队成员线上积极讨论


回忆历史,忆苦思甜


7月15日,实践团正式前往林州市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建出的奇迹。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他们了解了红旗渠建成的历史意义:林州大旱,水贵如油。参观的同时,他们也认真地倾听了导游对红旗渠的介绍和红旗渠建成的历史意义,真正地感悟到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人间奇迹。 

团队成员青年洞留影

团队成员走访红旗渠纪念馆


记录感受,追忆先贤


7月17日,实践团部分成员奔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一同参观红旗渠。在参观过程中,他们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拍照,也有成员用文字的形式,想要将这一刻永久的记录下来。每经过红旗渠的一个地点,他们都会驻足一会儿,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来看这些地方,来感受每座雕像所代表的含义和蕴含的精神。  

红旗渠纪念馆留影

团队成员驻足瞻仰李冰凿离堆


大众考察,分析结论


调查问卷着眼于当地居民对红色精神的了解、如何学习红色精神以及红色精神的意义。调查问卷完成后,由实践团向社会各界发放问卷并收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他们积极向当地居民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实践成员对外发放调查问卷


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7月25日,实践团结合实地参观和调查问卷进行了总结汇报。会议上每个人都分享了参观红旗渠的感悟。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个成员都感受到那段艰苦岁月里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线上开会复盘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实践团在本次活动中深刻领悟到的红旗渠精神。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不断增强个人的思想境界,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展现当代河科大青年学子的风采!





03重走红色足迹,传承优秀文化




“红色荣光”实践团





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凝聚榜样力量,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号召青年大学生争做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人,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红色荣光实践团”以“重走家乡红色足迹,传承红色优秀文化”为主题,于七月中旬分别赴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洛阳烈士陵园、郑州市二七纪念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洛八办,追寻先辈足迹


7月16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洛阳老城区的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追寻红色印记。走进洛八办,成员们正式开始了对先辈足迹的追寻。首先他们进入的是综合陈列厅,展厅内部以书刊、图表、照片、留声机、唱片等形式多样的资料为成员提供了较全面的革命知识。随后,实践团成员跟随志愿者开始参观展馆主厅,看着展馆内的各种展品,那一幅幅历史的画面在他们面前铺展开来。他们还依次参观了电台室、警卫排、刘少奇住处等。土造手枪、斑驳的《论持久战》书籍……,在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文书、图表和照片前,他们真切感受到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一批又一批有着坚定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不顾个人安危、投身革命。最后,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耐心回答了他们在参观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中的疑问,让他们对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志愿者为团队成员讲解抗战期间的感人事迹

工作人员接受实践团成员采访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为缅怀英烈功绩,弘扬英烈精神,7月19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洛阳烈士陵园,开始了追忆先烈之行。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们走进陵园,在瞻仰纪念碑后向英烈献花,行鞠躬礼,向先烈们默哀悼念。纪念碑背面便是革命烈士英明录,看着刻在石墙上的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他们感受到了先烈们对党和国家炽热而强烈的情感。随后,他们走进墓园,在墓园中再次向先烈们致礼,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

实践团在烈士纪念碑前为英烈献花


铭记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


7月26日上午,实践团的三名成员在郑州市二七纪念堂门口集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寻访革命先烈的英勇遗迹。他们跟随基地讲解员的脚步,参观了千秋二七陈列馆,聆听了一段属于郑州的红色记忆。展厅内陈列的“二七”大罢工时期的历史文物和图文资料,皆向他们展示了在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下的中国铁路工人的真实形象,真切体会到铁路工人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意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

团队成员认真观看馆内纪录片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瞻仰革命旧址,追忆革命时期的艰辛岁月,更加明确了理想信念。在重走这些红色基地后,深刻理解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成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面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04千村振兴青年行,扬帆助力新发展




青村扬帆实践队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对农村产业及乡村文化的关注度,立足实际了解实情,让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带动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7月15日,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青村扬帆实践队”开展了“青聚力量进‘千’村,助力振兴新发展云上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采用多地调研、实地考察、双线结合等形式,分别对云南核桃之乡漾濞,河南西红柿小镇南乐与内蒙天然羊圈老圈沟乡进行考察学习。在实地考察结束后,成员们利用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汇报及宣传。


整装待发谋大计


7月10日,青村扬帆实践队在腾讯会议上召开了动员大会,规划团队任务,确定实践目标。会议中,大家积极发言,有序讨论,明确了工作发展方向,他们还分析了各自家乡的特色文化经济体系,确定好不同地区的实践地点与调研对象,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进行打下基础。


千村振兴青年行


7月15日,实践团兵分三路,成员们前往各自实践地点开始实地调研。他们在与群众以及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互动中,对当地的文化建设、特色经济以及产业发展有了初步认识与了解。他们上山下乡、进厂入企,对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中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学习研究。通过走访调查,他们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产业价值链,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共同富裕。 


文化赋能新发展


7月19日,实践团召开第三次集体会议,对各自的调研结果展开分析讨论。讨论过程中,他们深刻意识到,只有产业兴旺,农民群众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才能让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


直播助农新力量


7月22日,实践团在自媒体平台开展直播云上汇报实践结果,成员们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实现新模式新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宣传,让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带动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人投入乡村振兴大潮。直播过程中,一位网友评论道,“真是今非昔比,如今的农村真是越来越好了,比城市都漂亮,有机会要去这些地方看看。”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本次实践活动,青村扬帆实践队深入基层了解各地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状况,切身感悟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实践过程中,成员们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通过实践锻炼自己,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



END


精彩回



河南科技大学 青年传媒联盟


编辑:熊晓雅(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

素材来源: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团委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团委 国际教育学院团委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校对:黄紫然(河洛书院)

张悦薇(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审核:渠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微博关注:@河南科技大学团委

欢迎来稿:hkdqncmlmw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