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律作为一门职业,到底有没有前途?【斑斓 · 新书】

2017-04-16 吴洪淇 法影斑斓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版


recommendation作者简介

吴洪淇,福建安溪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法学博士(2010年),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证据法、法律职业和司法制度。在《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法学评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北大法律评论》、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等期刊发表三十多篇论文,其中多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文摘转载。作品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董必武法学青年成果奖一等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等多个学术奖项。

主要著作:

《转型的逻辑: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内部结构》(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反思证据:开拓性论著》(译著,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译著,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证据法学反思》(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对抗制下的律师职业伦理》(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recommendation目录1

序言一(王进喜)

序言二(刘思达)

前言

2上编  法律职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证研究1第一章 法律职业危机的理论解说

一、美国律师界的当代变迁

二、法律职业危机论的逻辑与困境

三、职业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职业危机”

四、制度变迁与理论危机

五、结语

2第二章 我国法律人的职业化及其实现状况

一、职业化的基本框架

二、调查数据与问题设计

三、调查报告

四、调查的几点启示

3第三章 法律边疆地区的纠纷解决与职业系统

一、中国农村的纠纷解决机制

二、县城:律师与基层法律工作者

三、乡镇:作为乡镇干部的司法助理员

四、村落:与当地政府抗争的赤脚律师

五、在职业系统中碰壁:一位甘肃老农的法律遭遇

六、结论

4第四章 变迁中国的法律职业解读

一、生活世界与法律系统的分离

 二、政治权力分割化与法律服务市场图景

 三、法律职业研究的域外资源与中国实践

 四、兼论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五、城邦如何构建:多元化的法律职业研究

5第五章 美国法律职业变迁的两种理论

一、从律师政治家到科学法律改良者

二、“好”的职业主义与“坏”的职业主义

三、两种理论的分歧与互补

3下编  律师行业的制度变革与职业伦理6第六章 职业自主性与律师行业定位的考察

一、职业自主性理论综述

二、以律师—委托人关系为中心的建构努力

三、多元化律所组织形式的尝试

四、两结合体制下的律师行业管理

五、结语

7第七章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主体定位的多重要素

一、自治抑或他治?

二、戈德法布案及其背后的复杂背景

三、律师收费管理体制的静态模式与动态分析

8第八章 律师管理体制的行动建构

一、国家与职业:一个分析框架

二、国家管制下的律师协会:组织与业务的控制

三、律师的集体行动:体制内的抗争

四、娜拉出走之后:律师业的自我管理

五、国家与职业之间的中国律师业

9第九章 律师职业伦理的实证调查报告

一、引言

二、相关调查数据报告

三、发现与启示

10第十章 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演进逻辑

一、脱钩改制背景下的中国律师行业规范

二、从伦理到规范:美国实践的启示

三、从纪律到规则:行业规范功能的再认识

四、重建中国律师行业规范的起点

11第十一章 “职业规范”抑或“执业规范”

一、中美律师行业规范之初步比较

二、“职业”规范:理念、理论与制度设计

三、从“执业规范”走向“职业规范”

12第十二章 律师职业行为规范:功能期待与效力困境

一、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性质与功能

二、律师职业行为规范境遇的三个反差

三、效力困境的结构性根源

四、职业行为规范的局限

五、结语

13第十三章 大型律师事务所破产的警示意义

一、大型律师事务所的特征

二、大型律师事务所破产的原因

三、大型律师事务所发展模式反思

四、对我国大型律师事务所发展的警示

4附编:(翻译)

法律作为一门职业

美国律师事务所组织结构的变迁

5

参考文献

后记



recommendation封底荐语

作者十年磨一剑,在律师制度改革的关键时刻亮出,令人不禁拍手叫好。这本书是有理念的,但谋篇布局的出发点却不是教条,而是事实。这本书是有改革意向的,但着眼点和着力点却不是某种急功近利的策论,而是深入浅出的问题剖析和制度设计方案的比较。仔细观察、精确描述中国律师的生存状态、行为方式、职业伦理以及管理机制,并且在经验科学的基础上探讨法治的可能性,这是洪淇建言立论的特征和显著优点。但愿这本著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传统偏见、澄清各种误解,有利于律师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发挥专业监督的作用。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学院院长

本书展示了一位优秀学者在持续十年间对法律职业问题的研究历程和成果。其富含学术品质,无论在相关材料信息的收集梳理上,还是在主题的深度理论开掘上,都因确凿可信、视野开阔、见解独到而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高度。以建立中国的法律职业理论为指向,通过国家和市场两个极点去把握法律职业发展遭遇的危机、面临的改革,既显示了作者的理论抱负和情怀,也体现了敏锐的洞察力。

——张志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

对法律职业的基础理论做出开拓性研究,对法律职业的危机作出充满实证精神的分析,对法律职业的未来作出全景式的预测……这是吴洪淇这本书带给读者的主要收获。这本书是迄今为止从法理学和比较法视野研究法律职业的奠基之作。      

——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recommendation后记

这本书是我的第二本专著,里面收入了过去十年我就法律职业相关问题撰写的一些文章。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跨越了十年,但讨论的主题却相对集中,都涉及法律职业研究的不同侧面。如果认真去辨别的话,可以发现本书涵盖了法律职业研究的不同主题,既包括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规范,也包括法律职业基础理论和律师管理体制问题;在研究的方法上也从早期的比较研究逐步发展为后期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在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上既包括定性的访谈研究方法,也包括定量的问卷方法。无论是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方面,其实都是过去十年来我在法律职业领域不断碰壁之后留下来的或深或浅的印记,也记载了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心路历程。

在中国,法律职业研究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研究领域。尽管大家都在说“徒法不足以自行”,自己作为法律职业的一份子每天也都在跟所谓的法律人打交道,但或许恰恰是这种亲身认知反倒不会将法律职业当成一个比较严肃的研究方向。十几年前,有一次我跟一位律师介绍说我主要是研究律师的,他当即回答是“这是没用的”。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尴尬和困窘到现在还记忆深刻。也许在这位律师看来,律师或者扩大一点来说法律职业本身就无需研究,因为你每天都在从事这个行当,还有谁比你更了解这个行当?!法律职业研究既不会教会他们能够更好地执业,不能帮他们带来更多的业务,那么学之何用?!十几年过去了,这样一种境况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更为糟糕的是,还有不少研究者在逐渐远离法律职业研究这个领域。刘思达在本书序言当中已经对其中一些困境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从总体上说,这种困境本身也许就是我国法律职业甚至法治所遭遇困境的一个缩影。但归根到底,法律职业研究无论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要在学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是需要有更多的声音,有更好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想法,尽管本书还存在许多无法令人满意的地方,有些研究还比较初步,但我还是愿意拿出来,作为自己十年来在法律职业研究领域不断碰壁的一个产品,供学界同仁来进行批判。

这本书也算是对自己与法律职业研究结缘十二年的一点纪念。2004年我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法学理论的硕士学位,王进喜老师刚好挂在法学理论专业下面招收第一届法学硕士,于是便有幸跟随王老师学习法律职业研究相关的知识。刚进入师门的时候,国内有关律师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王老师便强调让我们多读经典、多读一手资料、强调通过翻译去精读域外的一手资料,这样一种训练和要求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王老师的指点下,我开始尝试着翻译和学术写作并投稿,偶有文章发表,无形中也是对自己的鼓励。我专业兴趣更多的在法学理论,之前又更多受到法社会学理论的影响,所以学术兴趣较为广泛。非常感谢王老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对我学术兴趣泛滥的宽容与理解。作为国内法律职业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与开拓者,王老师在中国律师研究领域多年以来一直苦心耕耘,以超强的毅力进行大量写作与翻译,为中国律师制度研究贡献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某种意义上,正是在王老师这种精神的感染下,让我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

因为硕士所学专业是法学理论,对于法社会学尤其感兴趣,又接触阅读了律师职业管制的一些资料,因此当时一心希望能够在律师职业基础理论方面做一些研究。无奈律师职业的基础理论问题文献很少,研究的人员也不多,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在我最需要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支持的时候,我有幸得到了刘思达博士的指点。思达当时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主题是法律职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回国就做一年的田野调查。王老师请他给我们上了半学期的“法律职业研究”课程。在这门研讨课上,我们研读了英美职业研究的经典文献并且进行深入的讨论,自己的理论视野得到了重大扩展。课程结束之后,我又有幸作为思达的助理一起前往西北调研基层法律服务,手把手地学习了访谈方法。多年以来,我从思达身上不但学习到法律职业和实证研究的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问的一种非常纯粹的态度。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指导与鼓励,尤其是他百忙当中为本书撰写的热情洋溢的序言。

近几年我自己的学术兴趣主要转移到证据法方面,但与法律职业研究的缘分总是难以完全割舍,每年还要争取写点文章。感谢我所在的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提供的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我的博士导师张保生教授多年来一直鼓励和支持我的研究。他对于跨学科研究的鼓励和倡导无疑使我有了更多的研究底气,在他所主持的司法文明指数的大型调研项目当中,我对法律职业的研究兴趣得以拓展到在实证数据层面,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收到本书当中。研究院领导常林教授、王旭教授、张中教授及其他同事也在各个方面支持我的研究工作。季卫东教授、张志铭教授、陈瑞华教授是国内法律职业研究的先行者,他们的论著是我反复研读不断引用的对象,感谢他们为本书撰写了过于溢美的推荐语。陈瑞华教授一直给予我的研究非常宝贵的支持与鼓励。许身健教授、左卫民教授、陈宜教授、李学尧教授、兰荣杰教授等诸位师友在不同的场合下也曾对本书的某些观点进行指教。我的硕士同学杜国栋、王敏重尽管已经分别奋战在司法实践一线,但多年来一直以自己的司法实践支持我的研究。作为当年同为法律职业研究方向的战友,他们也许更能够感知和理解本书这些文字背后的故事。零点公司的陆誉蓉、罗丹等人为本书中一部分表格和统计提供了协作工作。我带的硕士生李明同学帮忙制作了参考文献和脚注信息补充,冯天驰同学协助我对本书的脚注格式进行了统一,非常感谢他们富有效率的研究协助。

除了其中三章(第五、八、十三章)之外,本书的其余相关章节曾先后发表于《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社会学研究》、《证据科学》、《西部法学评论》、《法治研究》、《律师文摘》、《法律职业伦理论丛》等刊物上并且有多篇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学》、《司法改革内刊》等文摘转载。感谢这些杂志编辑对一位年轻研究者的厚爱。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刊物及其编辑对拙文的发表才鼓励我坚持在学术研究的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彭江主任所带领的第三编辑部诸位优秀的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他们的辛勤编辑确保了本书以最佳的面相呈现在学界面前。

最后但显然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要感谢我的家人。十年以来,从硕士到博士,从为人子到为人父,从法大到美国西北大学到厦大再回到法大,人生的轨迹似乎在冥冥中绕着圈圈。我的父母逐渐由中年开始迈向老年,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多,不变的是他们多年来对我无怨无悔的支持。我的岳父岳母还有大家庭里的亲人们常常以各种形式分担我的压力。十年来妻子王明琄女士一直相伴左右,忍受了因我的研究写作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了最为重要的支持。五年前儿子默然的出生带给我们这个家庭全新的快乐,和他的对话玩乐是我在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十年的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自己对于生活和工作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简单。但回望过去十年,依然不改的还是刚入法大时的初心。


       2016年11月13日一稿于武汉回京高铁上

                2017年1月4日二稿于法大学院路校区科研楼


 感谢您阅读“法影斑斓”,希望它能兼顾新知与审美。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funnylaw1978。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何 帆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