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全媒访谈] 时军:让老百姓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7-01-21 头条江西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江西省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连续2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等级医院周期性评审和评价,是江西唯一一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影响力双双进入全国医院百强榜的三甲医院。

医改新形势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如何深化改革管理制度,增强发展动力?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017年江西省“两会”期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时军做客“新华全媒访谈”,就相关话题与网友交流。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时军做客“新华全媒访谈”

加大投入建立远程会诊平台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新华网江西频道: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又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在今年的江西省“两会”期间,您向大会提交了什么建议?

时军:根据日常工作经验和多方调研,今年江西省“两会”,我提出的建议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支撑分级诊疗的建设,即远程医疗+互联网+分级诊疗。

目前,省内部分大医院已初步建立各自的远程会诊系统,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我院的远程会诊平台已初具规模,上可与院士工作站对接,下可与市县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已与16家医疗单位(省外2家、省内14家)建立远程医疗合作,开展了远程教学、远程疑难病会诊工作,下一步还将开展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功能。

但是,目前江西省内各大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处于各自投入建设的现状,存在重复建设、数据无法共享、医院间不能互联互通等弊端。鉴于此,今年的“两会”期间,我提出,希望政府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网络平台财政投入。以政府为主导,为每一家基层医院投入10-20万元资金,用于硬件基础建设,建立以分级诊疗为基础的全省远程会诊网络平台,大力推进远程医疗、“互联网+分级诊疗”。通过网络集聚省、市、县、乡镇四级医疗机构“医联体”效应,以区域协同为纽带,实现省城公立大医院优质医疗专家资源下沉,加强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落实分级诊疗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层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的新医改目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时军做客“新华全媒访谈”

深化改革管理制度 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新华网江西频道:在医改新形势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发展动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时军:近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试水改革,医院快速发展:综合排名、科研排名双双进入全国百强;作为中国34家大型特色三甲医院之一,加入中国—中东欧联盟医院;代表南昌大学参加大学生技能竞赛取得华东地区冠军。作为江西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取得突破,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合内设机构,提高工作效率。2013年我院在省内率先开展定岗定编工作,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了干部聘期制。先后组织10次科室正副主任和护士长竞聘工作,120人竞聘上岗,实行三年一聘,激活干部职工的活力。2016年,医院将职能交叉或相近的28个内设管理机构整合为18个,突出责权统一,加快运转效率。 

二是深化绩效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自2015年始,我院实施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临床一线倾斜”为原则,以“工作量为基础、质量控制为重点、综合评价为手段”的绩效分配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日均手术量由原150台增加到250台左右,三、四级手术占比由20%提高到78%。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医院。2015年,我院与北京大学医信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2016年11月,我院顺利通过了国际HIMSS六级评审,成为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第19家通过了HIMSS六级的医院。创建支付宝未来医院,实现在线移动挂号、诊间缴费、查收报告等,消除信息孤岛,促进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加盟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为贯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院作为江西省唯一一家医院,受邀加盟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多年来,我院与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知名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访谈现场。

多措并举 让老百姓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华网江西频道:医院医疗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如何让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医疗效果?

时军:为了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不断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引进最新的技术,多措并举,开拓创新,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一是整合重点学科,打造优势学科群。我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8个,占全省总数的2/3。医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整合医疗资源,组建优势学科群,开展新技术,推动学科群发展。2016年我院16个学科进入全国医院学科影响力排行榜100强。近三年,各学科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3项,其中2016年获47项,排名全国医院第35位。 

二是瞄准前沿,提高技术水平。2014年,我院引进江西省首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等领域,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截至2016年12月31日,已成功完成机器人手术1206台,年单机手术量排名全国前3位。大力发展微创外科技术2016年我院腔镜手术量达19496台次,占总手术量的28.2%。神经内镜、脑血管病的介入及搭桥技术、3D打印和虚拟(VR)肝脏肿瘤切除术等技术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引入DRGs评价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我院采用DRGs (疾病诊断相关分类)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收治疑难杂症。2015年,在全国抽查45家大型三甲医院DRGs数据分析评价中,我院综合排名第七,疾病疑难系数权重排名第三。 2016年上半年医院收治病人DRGs组数达到593种,诊疗疾病难度系数和三、四级手术比例均位居全省首位。


南大一附院是江西唯一一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影响力双双进入全国医院百强榜的三甲医院。

以病人为中心 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看病难”

新华网江西频道:在改善老百姓最关心的“看病难”问题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哪些工作?

时军:一直以来,我们都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方便广大群众问诊就医。对急危重患者和无主患者实行“三先一后”优先就诊。大力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开通微信、自助机预约等6种预约挂号方式,实施分时段预约和分时段就诊。

在全省率先设置住院服务中心,对病人提供出入院结算“一站式”服务。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建立肺癌、结直肠癌等多个疑难病会诊中心,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促进诊治规范化。作为省级医保日间手术首家试点医院,现已开展25个病种的日间手术。 

同时,大力开展远程会诊医疗,促进优势资源下沉。我院建设了高质量的远程会诊中心,重点科室如消化科、影像科等已建立了远程会诊站。目前,已与瑞金市人民医院、于都县人民医院等省内多家县市级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组建了远程医疗会诊网络,促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全省辐射,方便群众就医。2016年9月,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对我院开展的远程医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南大一附院派遣医疗队深入鄱阳县向阳圩溃口抗洪救灾一线,提供医疗服务。

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推进“健康江西”建设

新华网江西频道:卫生与健康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全面决胜小康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重要内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如何履行使命,为推进“健康江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时军:作为江西唯一一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影响力双双进入全国医院百强榜的三甲医院,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对口支援,提升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各种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一是加强对口帮扶,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我院成立了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狠抓落实,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区包干。自2005年6月起,先后对口支援了14家县市级医院、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长短结合”的形式,帮扶受援医院规范化开展专科建设。“长”即每半年派出人员进驻受援医院,集中开展专科建设帮扶工作;“短”即定期组织专家服务团深入受援医院,开展会诊、查房、手术示教、业务讲座等。通过推广适宜技术,培养技术骨干,帮助学科建设和科室管理,不断提高对口支援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二是积极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积极承担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工作,连续8年被评为江西省应急医疗先进单位。如2014年8月,组建国家医疗队参与“8.2昆山爆炸”救治,实现我院救治患者“零”死亡,受到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致函表彰。2016年6月,我院派遣的鄱阳县向阳圩溃口抗洪救灾医疗队,受到省委鹿心社书记亲切慰问。此外,我院每年圆满完成各类国家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包括儿童两病救治、七彩梦行动计划、光明微笑工程等。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共免费治疗177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210例白血病患儿。


来源/头条江西

本期监制/林淡 主编/邱黎 编辑/亚芬


医者仁心,为广大的医疗工作者点Z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