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富了“口袋”富“脑袋”!别让Ctrl+C代替了所有乡愁…

头条江西 2018-08-10



    6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14版刊发了整版文章:《走出适合“乡情”的振兴路》。头条君现将全文转载,与大家分享。


 走出适合“乡情”的振兴路

记者刘菁、秦宏、高皓亮


前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想,今年以来,各地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任务,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激发了农村的生机与活力。中国乡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希望。

  乡村振兴,在总要求下,要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乡情”的有效路径;在大战略下,要落细落小落实做好自己的“文章”。乡村振兴,要有新思路,也要激活优秀传统;乡村振兴,要有新办法,更要避免“新瓶装旧酒”。    

  正因为如此,新华社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的一些偏差,值得高度重视。

  比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一些地方“言只称旅游”,对发展现代农业却办法不多。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应因地制宜,即使发展乡村旅游,也要警惕一哄而上,更要避免“千村一面”。

  比如,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需要基层干部和乡村自治组织摒弃以往“管农民”的老套路,引导农民学会自我管理,参与乡村治理,防止“有新村无新治”。

  比如,“生态宜居”,不能只图看得见的建房修路等“面子”,而忽视环境卫生等“里子”。

  比如,虽然农民口袋渐渐鼓起来了,但农村社保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既要关注农民的“钱袋子”,也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帮助农民“富脑袋”,防止“有新村无新生”。

  比如,一些地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式微、乡风文明不振,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防止“有新村无新人”。

  第66期议事厅,通过记者在江西的一组实地调研,或能启示各地如何把乡村振兴好战略实施好,真正上合中央总要求,下为农民增福祉。


漫画:曹一



产业兴旺:不能一窝蜂

“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只考虑单一产业或者单一环节,只设定一个产业规划;而应因地制宜,抓住不同地区、不同乡村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整体的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规划。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振兴行动如火如荼地推进。但调查也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时“言只称旅游”,而对发展现代农业办法不多、规划不足甚至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有新村无新产业”的状况。

  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生活富裕的保障,也是汇聚人财物支撑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并提出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即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但一些基层干部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后反映,有的地方现在“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搞旅游劲头足、抓农业办法少。乡村旅游功能在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充分重视,呈现出乡村旅游开发热潮,乡村游成为一些地方富民兴村的好产业。但个别地方一谈乡村产业兴旺言只称乡村旅游,对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以及如何实现农村“三产融合”规划不足、办法不多、积极性不高。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产业兴旺”内涵丰富源于农业农村发展依然不充分。目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任务依然不容松懈。乡村产业发展中,鼓励地方开发乡村新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忘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传统功能。同时,农业现代化体系仍未完备建立,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仍在进行中,农业竞争力仍然不强,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民利益受国外冲击的情况,也亟待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予以改变。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只考虑单一产业或者单一环节,只设定一个产业规划;而应因地制宜,抓住不同地区、不同乡村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整体的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规划,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农则农、宜居则居,不搞一刀切,并以产业融合提升农业和其他乡村产业的价值和发展质量。江西赣州市近年提出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突出发展蔬菜、脐橙、油茶三大产业。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才1.17万亩,目前已达到24万亩。



  即使发展乡村旅游,也应警惕一哄而上风险大的问题。国内一个5年前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的乡村景区,如今游客减半。因为乡村旅游也受供求关系影响,搞得多了,势必分流客源。建设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挖掘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打造吸引城市人休闲消费的新产业基地,有助于盘活乡村资源,丰富乡村产业形态,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防止盲目跟风,更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忽略推动乡村产业的整体升级、忽视保障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应避免只管建设忽视后期运营,乡村旅游“千村一面”同质化严重,打造了景点却吸引不到游客的情况。乡村旅游也不能变成仅仅是少数投资商的获利项目,要防止将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村庄、村民割裂开来,将农民排除在利益共享之外。


生态宜居:不能只“刷刷墙补补路”


  建设生态宜居新乡村,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确保农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垃圾清扫、村庄绿化、改水改厕、路通电通网通,一方面要在村庄环境保护机制长效化、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了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新任务,提出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宜居新乡村的“面子”,更容易看得到效果;将生态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方方面面,引导农村、农业、农民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则仍需进一步努力,不能有新村无新貌。

  生态环境好,生物多样性保存完整,是乡村的优势资源禀赋之一。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居地,还兼具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保护乡愁乡土的文化功能、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功能、稳定城乡关系的社会功能,以及满足诗意栖居的生活功能等多重功能和价值。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也是通过乡村多元功能发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支撑。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要以保护独特资源的态度,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洁净的田园风光。当前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条件背景,都与十几年前的新农村建设不同,不能只满足做好看得见的建房修路的“面子”,而忽视生态“里子”,导致新村没有生态新貌。



  打造宜居农村,是对农村生态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促进农村发展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一位山区县基层干部说,“如果今天的乡村振兴还只做刷刷墙、补补路的事,不仅农民不信任我们了,也与乡村振兴目标相去甚远!”

  建设生态宜居新乡村,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确保农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垃圾清扫、村庄绿化、改水改厕、路通电通网通,一方面要在村庄环境保护机制长效化、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方面发力。

  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农民和乡村产业开发者成为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在让他们享受乡村发展红利的同时,履行好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推进农药化肥投入品减量化、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粪污处理,以及在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开发过程中对污水处理等进行规范。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还需要健全制度保障,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激发农民形成环保节约、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在江西婺源、横峰县,当地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规划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聘任农民担任河长、林长参与村庄生态整治,保护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当地一些乡村还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村规民约,约定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戒,引导监督农民自觉形成了绿色生活方式。


乡风文明:优秀乡俗文化不能丢


  在当下,有意识地发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农民、淳化民风的功能,不仅能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还能取得乡村产业、文化、社会共同进步的综合效益。


  以德孝、诚信、勤劳、互助等为核心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乡村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运行规则和价值观念,是乡村社会的凝合剂,也是培育“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优秀农耕文化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地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没落,乡风文明不振的情况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防止有新村无新人。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熟人社会的交往行为规则和价值认同,并通过约定俗成的共识和道德力量,对村民行为进行引导、规范、教化,维系了乡村社会的有效运行。

  在当下,有意识地发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农民、淳化民风的功能,不仅能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还能取得乡村产业、文化、社会共同进步的综合效益。江西婺源县8万户村民在家门口晒出写有家训的木牌,亮出了家风宣言和行为规范的“诺言”,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在江西横峰县王家村,一部传承三十多年、经过三次与时俱进修订的“村规民约”,小到邻里纠纷处理规则,大到村庄各类土地资源使用原则,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村民自治组织成员资格等一一成文,成为凝聚村庄振兴力量的基石。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会带来乡村凝聚力弱化和不良风气的散播。

  记者对江西16个县(市、区)1684位农民的问卷调查显示,22.4%的受访农民认为当前村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没落。部分基层干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认识和保护不够,一些优秀乡俗文化逐渐消失,使少数乡村邻里关系有淡漠化倾向,“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帮互助氛围不如以前。而个别地方赌博、迷信、低俗文化等不良风气也在乡村大行其道,为基层政府的乡村治理带来不少难题。

  当下,打造文明乡风需提高保护、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符合农民的接受习惯。既要有村规民约、文明准则这样的硬约束,又要多创作和组织贴近当下农村生活实际和需求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要保护好乡村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支持乡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村民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打造文明乡风还需创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作用发挥的机制。以往乡村传统文化只面向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处理和乡村生产生活的需要。当下需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新产业、新经济组织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并吸收城市文明的优秀成果,促进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等融合发展,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


治理有效:要跳出“硬管理”老思维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要摒弃“管农民”的老套路,主动引导强化农民自我管理和参与村庄事务治理的意识;需要基层政府和乡村自治组织多倾听农民诉求和意见建议,使多元主体的利益关切、政策预期在民主过程中得到有效整合。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实现“治理有效”目标。近年来,江西部分地区把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调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协商共治,作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途径。基层干部说,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要摒弃“管农民”的老套路,防止有新村无新治。

  “管”的思维,更多着眼于以行政力量要求和管住村庄村民,是一种“硬管理”思维。在这种思维下,“村两委”班子或“治村强人”往往对村庄事务管理具有绝对话语权,容易出现决策民主程序缺失甚至“一言堂”、村务不够公开等情况,使得农民在村庄共治中参与感低,久而久之对村庄事务管理和村庄建设漠不关心。以往,部分地方进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甚至有基层干部感慨“拆个厕所都难”。

  在最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江西赣州市,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将乡村治理的目标由十年前所提的“管理民主”调整为“治理有效”,更强调的是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强调自治、共治而非单向管理,通过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和民主法治建设,强化和提升农民参与治理的意识和水平,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需要基层干部和乡村自治组织摒弃以往“管农民”的思维;主动引导强化农民自我管理和参与村庄事务治理的意识,真正让农民成为乡村事务管理的主人和振兴乡村的主体,构建乡村治理的党群干群责任共同体。



  殡葬改革和乡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中的“敏感领域”。但在江西横峰县,政府发动农民而非代替农民出谋划策建设美丽家乡,树葬、拆围墙等改善环境、移风易俗的好主意都出自村民,它使得原本难以快速推进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村民的“土点子”成为“金点子”。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还需要基层政府和乡村自治组织多倾听农民诉求和意见建议,使多元主体的利益关切、政策预期在民主过程中得到有效整合。真正通过村民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出办法、出共识,可以让决策更科学、更接地气,更容易被村民接受。

  以制定超占多占宅基地缴纳有偿使用费的标准为例,全国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县江西余江县,不搞“一刀切”,将决定权交给每个村庄(组)的“宅改”村民理事会和村民,并由村民理事会监督执行相关规定的落实,宅基地有偿使用新政策顺利推行。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实现乡村治理有效,还需要敢于突破以往的治理框架模式,对乡村治理的村民自治组织和运行模式进行创新探索。江西瑞金市为解决部分乡村婚丧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在“村两委”之外,将村级“红白理事会”当作长效自治组织,搭建工作平台,提供固定工作场所,引导理事会制定规约监督执行,有效推动节约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的文明乡风形成。


生活富裕:口袋鼓更要“脑袋富”


    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的目标,必须重视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不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培育更多既懂先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又懂市场运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使农民充分参与到乡村产业开发中去。


  近年来,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口袋渐渐鼓起来了,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仍然是他们担忧的问题。一些农民因素质局限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少数人精神状态不佳,甚至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政策”的等靠要思想,精神贫困成为生活富裕的一大障碍。

  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的目标,既要关注农民的“钱袋子”,也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帮助农民“富脑袋”,防止有新村无新生。

  中国富农民必须富,让农民多赚钱的措施逐渐增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提出,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下,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开发以及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开展,不少地方农民的生产资源变成可获得持续收益的资产,农民变成可在家门口就业的“产业工人”,有的成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有差距,农民担心即使有了钱但社会保障不足,生活仍然存忧;不少农民在参与产业发展中更多是依靠政策和外部力量带动,参与低层次劳作,自主发展能力不强,难以做到“自我造血”,影响富裕的可持续性。



  实现农民经济宽裕和生活便利,必须重视解决乡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记者对江西1600多名农民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53.4%的受访农民表示会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落后离开村庄。不少农民将就业增收与养老问题作为留守农村重点考量的两大因素。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决不了,就不能算彻底实现富裕了。”一位农业县的基层干部说。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使更多的农民接受均衡教育;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

  实现乡村振兴的生活富裕目标,必须重视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不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培育更多既懂先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又懂市场运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使农民充分参与到乡村产业开发中去。

  实现生活富裕目标,还不能只关注农民物质上的增收,应更加关注农民精神上的富裕。要通过宣传脱贫典型树立精神标杆;实施系列文化惠民项目,丰富乡村文化娱乐生活;发挥村民学校、乡村文化中心、网络课堂等载体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等。


推荐回顾:


今夜,世界杯来了!一分钟告别“伪球迷”!(附完整赛程)


不良变优良!江西这家公司化腐朽为神奇,变身金融“清道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月15日14版

监制/陈德文 主编/邱黎 编辑/刘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