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信管·流年 | 乘风破浪,扬帆而行——专访2013级本科生杨凡

2017-04-15 信风


请输入标题     bcdef

乘风破浪 扬帆而行

白驹过隙,有些人让时光白白地从指缝间溜走,但有些人却在不停地追赶时间的脚步,杨凡——信息管理系2013级本科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扬帆而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醉心学工,埋头做事

 杨凡是信息管理系学术实践部的前部长,谈及从事学工工作的经历,他坦言自己将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工工作上,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杨凡看来,担任学术实践部部长算是一次机缘巧合。在大一的时候,杨凡加入了系团委的宣传部,在大二换届的时候,他在系团委学生副书记步一的建议下,担任了学术实践部的部长,这个转变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很快地,他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学术实践部(于2015年被拆分成学术部和实践部)是学术部和实践部的前身,在当时主要负责学术和实践两块工作,在学术部分主要负责挑战杯的组织工作。而当时李常庆和张久珍等老师提出要加大对同学们学术科研的支持。杨凡抓住这个机会,提议系里在学校的资助制度之外,设立系内的挑战杯资助制度,对参加挑战杯的同学给以一定的资助。他说提出系内的挑战杯资助制度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挑战杯资助比例是10:1,即10件才资助1件,因此常常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得不到资助。因此通过系内的挑战杯资助,既是对本系参加挑战杯的同学的一种鼓励,也算是对学校的资助制度的一种补充。由于设立挑战杯资助制度是没有前例的尝试,因此怎么决定资助名额、怎么和学校的挑战杯资助制度有机结合等问题,都曾一度让杨凡苦恼不已。他也不记得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跑了多少次老师的办公室,咨询了多少学长学姐和同学,才最终将系内挑战杯资助制度完全确定下来。 “这算是我干的一件实事吧”,他谦虚地说。

学术实践部的实践工作中有一项例行活动是组织本系的学生去上海浦东的大数据产业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实践。因为这一项活动是首创,所以很多细节问题都尚未解决。杨凡笑着说当时为了帮系里多申请一点学校实践方面的资助,他都几乎快把那些资助项目全背下来了。让杨凡感到遗憾的是他虽然参与了多次的活动组织,但因为种种原因,他自己却从来没有去过实践基地。

在杨凡担任学术实践部部长的时候,部门内的沟通交流都比较多,相互之间还经常交流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讲到这里,杨凡露出怀念的神色。



学海无涯,砥砺前行

杨凡不仅在学工上做出了可观的成绩,他在学习中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杨凡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计算机软件这一双学位,在他看来,软双在就业时的认可度很低,选择软双完全是出于兴趣。而软双的课程有一个特点,就是课程的投入回报比相对不稳定。比如调试程序的时候,可能调试了一下午,程序依然无法通过,课程内容又一直在跟进,如果没有付出很多时间,就会跟不上课程的进度。但尽管如此,杨凡依然认真地对待软双的每一门课,并从中收获了许多,“你应该把它当成一种兴趣,最后才能无怨无悔”,杨凡笑言。

在大三的时候,杨凡担任了信息管理系cio论坛的社长,并成功地将薪火创咖树立为cio的一个品牌活动。薪火创咖是信息管理系抓住时代潮流,专门为同学提供创业经验的一个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邀请信息管理系的杰出系友,返回母校为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毕业之后就业或者创业的经验。杨凡认为,这是一种拓展课堂,在一次次师兄师姐的讲座中,他不仅重新认识了自己所学的很多专业课程,而且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就业以及创业经验。 “我觉得薪火创咖活动中师兄师姐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同时也让我对现今的创业浪潮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杨凡如是说。



关于专业的寄语

       杨凡对于信息管理这一专业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信息管理系的课程就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不像有些学科那样具有很明显的“主线剧情”。信管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广,课程体系很庞大,很多课程之间联系也很小。但总体来说,这些课程都只有一个目的,正好也体现在专业名字上,就是“信息管理”。像大一学习的高数、计概和数算,就是信息技术基础;而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这些课程,则提供了关于信息的建设、组织和管理的专业基础;而到了高年级时,就要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从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与决策等课程中学习如何去利用这些信息。他还提到信息管理专业学习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也是薪火创咖上很多学长学姐都提到的,“信息素养简单说就是当你遇到问题时,即使你不知道这个信息,但是你知道从什么渠道获取这个信息,然后能够利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

       谈到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他认为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不要因为课程体系大就失去了方向,正因为领域很广所以有很多尝试的机会然后再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有很多同学仅仅因为自己编程或者高数的学习不太顺利,就认为自己学不好这个专业甚至放弃,这是很不值得的。



“我是斯基,不是司机”

对于同学而言,杨斯基这一称呼要比杨凡来得顺口。杨凡在网络上往往也喜欢使用杨斯基作为自己的昵称。

对此,杨凡笑言,“我是斯基,跟开车的司机没有关系”。

这确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杨凡从一个看似可疑的网站上找到了北大信管的新生QQ群,入群的时候需要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由于对该群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并且当时兔斯基的表情比较火,所以杨凡就给自己取了一个“杨斯基”的名字,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很逗,一来二去,也就叫习惯了,杨凡的原名反而无人关注了。

杨凡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富有幽默感很随性的人,当问及平时生活作息怎么样时,他说有课就早起,没课就多睡。他还开玩笑说“晚起毁早上,早起毁一天”。但尽管如此,他也并不推荐学弟学妹们经常熬夜,毕竟一天只有24个小时,熬夜只是转移了做事的时间段,但并不能增加时间。


“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杨凡的本科四年恰似一场扬帆破浪的远行,在这场远行中,他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在这场远行中,他乘风破浪,扬帆而行!

采访:武征宇 | 撰稿:邓佳琪

编辑:赖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