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园”里读懂风霜雨雪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夏至无雨三伏天,处暑难得十日阴”
这些广为流传的气象谚语,皆是劳动人民在细心观察下探索出的智慧成果。古往今来,万千气象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气象始终是人们研究关注的重点。
今天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你是否知道,在西区校园中仍保留有一亩左右面积的气象观测场,可谓“一亩园”。“一亩园”具体位于园艺楼的南侧,在绿树掩映之中成为一处重要的气象科普基地。
学校气象观测场
据说,自20世纪80年代起,气象观测场就一直在此位置。多年来,农学、园艺、植保、资环等多院系学生在气象观测场进行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实习。一批批师生在这里测气温、地温、风向、风速、湿度等,逐步掌握气象科技,练习读懂风霜雨雪,不断涵养气象智慧。
学生在气象观测场开展实验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这个主题的含义是什么? 它对于农业生产又有何影响呢?
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实验室主任、资环学院潘志华教授表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仅仅依赖天气预报进行“天气预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2022年气象日的主题就是在提示公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关注预警,做好准备并能够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采取行动,以此拯救生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天气气候条件,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波动可高达10%-20%,甚至更高。从长期看,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从中短期看,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主要农作物水分亏缺、生育期缩短、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加大。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科学应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长期气候风险,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和推动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七十年代我校农业气象教师在国家气象局合影
2021届农业气象系本科毕业生合影
农业气象系建系60多年来,已培养本科生1200多人,硕士研究生250多人,博士研究生40多人,是中国农业气象领域的科研、业务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我国研究气候变化与推动农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农业气象系师生在前沿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涉及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生物气候模型与信息系统、气候风险评估与减灾、应用气象监测与预测等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前列。教师多人次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会议并参与气候变化相关文件讨论和编写。2000年以来,农业气象系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作为主持和参加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作品
学生在武川试验站开展实验活动
令人欣喜的是,我校《农业气象学》入选国家级精品教材,气象系教师入选“全国气象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入选“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内蒙古武川试验站孕育了一批科技成果,公益性行业(气象)重点科研专项“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主要旱地作物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智慧型旱地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高峰论坛产生积极反响。
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农业气象,为努力读懂风霜雨雪、呵护绿水青山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