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没见过的气象仪器“古董”!


4月2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与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合作签约仪式在西区举行。校馆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将就共建全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协力推进校园农耕文化建设、共同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共同推进农业史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观测场位于西区园艺楼的南侧,是一处重要的气象科普基地。自20世纪80年代起,气象观测场就一直在此位置。     多年来,农学、园艺、植保、资环等多院系学生在气象观测场进行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实习。一批批师生在这里测气温、地温、风向、风速、湿度等,逐步掌握气象科技,练习读懂风霜雨雪,不断涵养气象智慧。



      在气象实验室,与会人员参观了气象“古董”仪器展。展览成列了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气象仪器,见证着中国农大农业气象系的发展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大就发展起了气象观测,20世纪50年代,杨昌业教授在我校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农业气象专业。杨昌业先生于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气象专业,师承竺可桢教授。当时,专业教材很匮乏,可资借鉴、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因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都要从零开始。为此,杨先生经过深入的调查、咨询、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了农业气象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成果,为中国农业气象工作奠定了基础。1956年农业物理气象系成立,并于1992年将其并入资源与环境学院,成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


      近年来,资环学院成立了“二十四节气工作室”,开展了第一届“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作品设计大赛”;本科生气象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将党建工作与学科特色结合,在办实事活动中为社区居民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学校获批建设“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成功举办“2021农业系统模拟与农业气象暑期学校”;气象科技在黑土地保护、“科技小院”、服务国家重大灾害应急需求等多方面推广应用;“气候智慧型农业”等做法引起广泛关注。


      同时,中国农大《农业气象学》入选国家级精品教材,气象系教师入选“全国气象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入选“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内蒙古武川试验站孕育了一批科技成果,公益性行业(气象)重点科研专项“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主要旱地作物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智慧型旱地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高峰论坛产生积极反响。



来源|姜萍萍 资源与环境学院 摄影|姜萍萍 李杨编辑 | 陈敏扬责编 | 于哲 姜萍萍 高云霄  


往期回顾

RECENTLY RELEASED

提醒,再提醒!

中农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是时候说句谢谢啦!

请06号患者汪汪准备就诊!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