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kfc”老师,你认识吗?

尊师重道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09


@ CAUer

你认识“kfc”老师吗?

你上过他的力学课吗?

你听说过“图形公式不烦恼”吗?

在中国农业大学,有一位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kfc”的老师。

他就是理学院力学系教授——陈奎孚(Kui Fu Chen




01

“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理论力学》是陈奎孚的主讲课程,如何将“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理工科教学之中呢?线下课堂是他开展课程思政的主阵地。

       陈奎孚举例说:“比如有两根弹簧,如果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就会变软,但是如果并联,它的劲度系数就会变大。可以见得,弹簧放的位置不一样,发挥的作用就会不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达到一个想要的结果,就要先找准并摆好自己的位置。”

       在讲授合力概念时,陈奎孚会拓展介绍《天鹅、大虾和梭鱼》的寓言,启发学生建设祖国需要合作、协同发力,而协同前提是有“核心领导”这一思想观点。思政元素就这样“潜入”课程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陈奎孚把这它总结为“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模式与经验,他的做法曾被《中国教育报》和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通俗一点说,就是如何在别人没有感知到的情况下,实现你个人思想的传播。”所谓“随风潜入”,是方式、工具,而“润物无声”是要达到的效果。


02

“图形公式不烦恼”


 

     

        这个由陈奎孚老师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更新4年有余了。

       公众号之所以命名“图形公式不烦恼”,是因为想到理工科学生和相关学术研究经常要“画图推公式”,陈奎孚想借此平台自我记录的同时帮助大家。

        “(这个公众号)是在别人的‘怂恿’下开始创办的,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想法,以及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

       除此之外,在公众号的课程深耕板块中,有理论力学、专业英语、公式图形、机械振动的相关知识,在志愿教科板块中发布了不少关于高考志愿、人物故事、教育教学、社会人文的推文……并且,这个公众号每天都在更新。

       此外,公众号也是陈奎孚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工具,“课堂上的时间太有限。另外,学生自己找到阅读才最有吸引力。”

     《当过“国防部副部长”的韩愈》是公众号中陈奎孚的一篇原创文章,他以真实又不失风趣的语言讲述了韩愈的生平事迹。通过这篇文章,一方面,读者了解到,原来以文采扬名史册的韩愈也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如文中所言:“一个大文豪,不仅有战略眼光,而且不顾安危,深入虎穴,为家国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正是中华儿女要敬仰和学习之处。”由此,思政元素“搭载”公众号这一自媒体“快车”为读者所吸收。




03

“斜杠青年,奇思妙想”


        作为“斜杠青年”的“kfc”老师,他的各种“奇思妙想”,是大学教师对于科研和教学的经验体悟,是涉略不同领域后的新思考。

     理论力学的教师当然也可以在人文科学、专业英语等方面有所研究。

     他会突然灵光一现,找寻词汇中human与human being的关系,并溯源至希腊文集中“being”的意义;

       他会在传统建筑文化中有感而发,找寻理论力学和斗拱的关系。

       陈奎孚曾在生物领域研究十年,并取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之后的几年海外生活、科研经历也令他收获颇多。他用一双好奇的眼探索世界,用一颗执着的心探究教育。




04

“人生思政,思政人生”


      在理论力学的课程内容中,前面需要有公理,公理学会了再来演绎出后面的做法。陈奎孚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公理”出发,“推导”出了他自己对“课程思政教育本质是什么”的回答。

       “要搞清楚思政教育的本质,首先要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课程思政,其实课程思政就是教育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而人类为什么要做教育……再继续向更深层次的问题挖掘,最终就会指向人为什么要活着以及人存在的意义。”

       课程思政从来不是仅仅局限于我们个体意义而需要的,我们都是奋斗者中的一员,它的重要意义足以上升至社会与国家。我们也应该主动把自己纳入国家发展的轨道上。“在现阶段,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一种课程思政。”

       对于课程思政,不同人对它的深浅、所涉及领域的观点是不同的,但各个领域的工作者都需要立足“思政教育”的本质,在普遍性的思政教育方式之外去寻找新的出发点、切入点,最终,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即达到的效果总是类似的。

      陈奎孚为农大学子提出了建议,“在校学生要好好利用宝贵的时光,去经历应该经历的事情,学好本专业知识,思考制定人生规划,这是为自己的未来,更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个人简介

陈奎孚,中国农业大学力学系教授,协和医大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留学美国和日本。从事力学、振动等领域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 教学论文30余篇; SCI/EI检索 50余篇。独立编著教材教辅4部,累计220万字。获部委级三等奖(两次)、北京市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和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兼任《振动工程学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北京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




文字 | 任林萱 杨涵予图片 | 尚岳洲编辑 | 郑诗盈责编 | 于哲 姜萍萍 张黛眉 任林萱 高云霄  


往期回顾

RECENTLY RELEASED

你没见过的气象仪器“古董”!

关于进一步纠“四风”树新风确保五一、端午期间廉洁过节的通知

提醒,再提醒!



1个组织、2名个人获表彰!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