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ta的20年,中国农大学报出专刊纪念!

编辑部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09

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当日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22年第3期出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提出20周年纪念专刊。


专刊发表的14篇论文讲述了怎样的农业文化遗产“故事”?从不同学科背景怎样遇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让我们通过 #作者手记# 去了解这些研究、认识做这些研究的人吧。

1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演变与跨学科的

持续景观保护

——托比亚斯•普利宁格教授访谈录

摩洛哥High Atlas梯田系统,Tobias Plieninger供图。

在GIAHS倡议提出20周年之际,回顾这期间的研究和保护行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其联结国际话语和地方案例、融合科学与实践的特征。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不断受到不同研究领域、多样化行动群体的关注,与他们的交流学习可以为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注入活力。社会-生态系统、文化景观和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吸收来自跨学科的、跨地域的知识与经验,这既有助于讲好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故事,更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学术与实践双重回应。


郭天禹

2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五个层面及其方法

论问题:社会科学的视角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卢成仁供图。

对于我而言,最初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是希望将象征未来的有机农业与代表过去的农业文化遗产放在一起来看,从而在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三维一刻”中来理解农业与农业问题。等到真正进入农业文化遗产的田野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本身不仅关联着农耕文明的未来,可能也预示着乡土中国的命运,更可以由此走入中国文化的深处,观照中国文化的变化、发展及未来走向。农业文化遗产与更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相互缠绕,对于如我这般走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个体而言,它更像是一个契机,照见“三维一刻”中的个体与社会,在自然与文化的交缠中,去“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卢成仁

3

从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看农业文化遗产

的特征、价值与未来发展

哈尼梯田:漂浮的轻云,石鼎供图。

12年前,第一次走在哀牢山的田埂上,正值金秋。澄空下,轻云翻涌,给漫山遍野的台地洒下层层光影,光影中的人们俯身劳作,熟练地割下一排排稻子,让梯田中的水面重新映照出天空的颜色。土地之上,人们以虔诚和智慧雕琢着田野;双脚之下,自然用生机与丰收回馈了耕耘。作为漫漫长路中苦思的旅人,在这个与生活经验相去甚远的世界,瞬间放下了所有执念。从理解文化景观,到理解农业文化遗产,在哈尼梯田的这次行走,给予了我极大的启示。作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青年学者,我不禁思考,农业文化遗产的出现究竟对人类社会有什么特殊贡献。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试图基于人类文明的全球视野,从19世纪以来人类发明的所有遗产概念中寻找其确切的定位,从人类建构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出发审视其独特的价值。


石鼎

4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时代转向及历

方位

考察浙江仙居杨梅栽培系统,陈加晋供图。

2016年夏,杖履相从于导师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并在其垂身示范与耳提面命之下,逐渐用学科眼光真正凝望“农村”这片生于斯、但又似乎快忘于心的大地。6年间,涉水逾山,食甘咽苦,一度怅然于“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的败景,也时常因感同于乡民们“城市留不住、农村不想回”的诉语而扼腕,但幸好还有农业文化遗产,可以让人在交错的垄亩间感受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或是在古朴的宅院里聆听耕读传家的祖训回音。或许农业文化遗产已是传统农耕文化最后的菁华与巢聚,或许这正是一代一代农遗大家前辈们守望田间的初心与本心。作为一名农史出身的初学者,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农业文化遗产只是一种专业旨向,真正驱使自己内心的是百年来一代代农遗人的感召与传承,而这些其实也不过是乡村社会里再普遍不过的父授子承、代代相传的场景罢了。


陈加晋

5

农业文化遗产参与农食系统转型的现实

意义与关键议题

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陈俞全供图。

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蕴含的丰富价值,唤起了我对于农业和乡土的人文情感,也训练了我理解乡土社会的能力。它让我不再仅停留于“发思古之幽情”,而成为真正的行动者,以自身的学科视角审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生活实践,并从中获得智慧。我坚信,农业文化遗产能够链接起乡村的过去和未来,传统农业文明中的经验智慧仍然具有顽强而蓬勃的生命力,为当下的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转型提供指导和借鉴。


陈俞全

6

GIAHS农业文明互鉴的理论逻辑、实践

探索与路径思考

在浙江嵊州会稽山古香榧群遗产地调研,伽红凯供图。

自2018年开始,南京农业大学农遗研究团队连续五年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三方监测评估试点调研与资料搜集”,笔者有幸全程参与兴化垛田、绍兴古香榧、云南普洱、浙江青田、湖州桑基鱼塘等国际知名农遗的调研,受益良多。在世界农业生态危机愈加深重、全球外部风险挑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应对“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仅仅依靠单一文明体内部自发抵御工具理性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所造成的不可逆侵袭是远远不够的,而应破除“疆界”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诸要素的良性互动以及保护和发展经验的互鉴。论文即尝试系统解答这一问题。


伽红凯

7

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多元伦理主体与伦理

实践

开化何田乡的溪水,胡梦茵供图。

人和农作物之间到底负担着怎样的义务和责任啊!要用无数的汗水和心血去浇灌,要用无数个日夜去等待和期盼,又把周而复始的岁月统统埋藏进身体,化作一声“太辛苦”的叹息。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于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契机去审视这种农业世界的经验和占有这些经验的人们。谈文化、谈遗产,必然谈到价值。而把价值揉碎进日常生活,就会来到我所言的伦理的领域。理论的工具和视角,不是为了在这一领域中构建起眼花缭乱的空中蜃楼,而是为了解开缠绕纠结的现实图景——为农的生命纹理。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中生活着世世代代的人们,为何如此做、如此行,又为何而改变?这些细密流淌的经验之下,伦理的脉络和价值的枝干是关键的部分,也是农业文化遗产存续与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胡梦茵

8

移动农业与山地社会的国家

——浙西南山区香菇生计的生成与文化

遗产化研究

庆元县“吴三公朝圣活动”中的老菇民,肖云泽供图。

“不可逃避的统治”是颇为吸引我的一个话题,但我一直是以浙江南部瓯江下游的乡民文化为蓝本进行这项思考。2018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我把目光转移到了瓯江上游。在这些熟悉的瓯水,却又很是陌生的群山之间,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尤其在从龙泉到庆元的路上,听到许许多多引人入胜的香菇故事,撞见一个个人走村空的菇民村落,产生了众多古与今、山里与山外的遐思。在边走边阅读,特别是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同仁不期而遇的过程中,移动农业、山地国家、遗产化等议题一片片地涌现到我面前。眼前这篇文字纵然还有因为疫情耽搁田野调查的缺憾,但大抵代表着我一段时间内的心绪;也潜藏着我闯入一片新的学术天地,可以在其中畅想、跳跃的欣喜。


肖云泽

9

农业景观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的农户利

益关切

田野调查,张灿强供图。

近几年,有幸去过几个以稻作梯田为主要景观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这些地方因为壮美的梯田景观成为旅游“打卡地”,也成为工商资本投资兴业的热土。农业景观的创造者是农民,理应成为主要受益群体。如果处理不好“老板”和“老乡”的关系,就会造成矛盾和冲突。如何才能更好地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特别是保护农民的利益,是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龙脊梯田的案例,让我们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要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老板”带着“老乡”,让农户分享更多的发展收益,这样农业文化遗产才能更加可持续。


张灿强

10

栖居与消费的联结:扎尕那农林牧复合

系统景观营造逻辑

夏天的扎尕那,李正元供图。

2015年7月,我初次与扎尕那相遇。站在扎尕那观景台上,我看到云朵随风拂过村落附近绿油油的庄稼地,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涌上心头。当时,我不知道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而只是以游客的心态欣赏着扎尕那的天、地、山、林和人。当然,我更没想过在这里做田野,因为我对在旅游地做田野有一种淡淡的怯意。当2022年完成田野调查后,我释然,没有了对旅游地田野的胆怯。扎尕那虽是旅游地,但当地村民热情接待我,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向我表达他们在旅游经营和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在我离开时,他们叮嘱我有时间常回去看看,说会给我安排最好的房间。扎尕那的田野不仅是我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深度相遇,更是一次自我的成长。


李正元

11

结构性传续与社会再生产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传统节庆的形态

和价值

哈尼族“矻扎扎节”分牛肉,汪德辉供图。

2021年,我先后两次在哈尼族村寨切龙中寨开展了45天的田野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哈尼人和哈尼村寨生活最初的好奇早已褪去,而对哈尼人生活的熟悉感和亲近感越发强烈。那里的梯田、水、牛,那里的节庆、葬礼、叫魂,那里的哈巴古歌、三弦配乐、乐作舞时常在脑海里浮现与回荡,或许这就是田野工作的魅力吧!哈尼稻作梯田不仅仅是风景,也不仅是养育了几十万哈尼人的田地,它更是哈尼人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底色。哈尼人对稻作梯田的情感和信仰蕴藏在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和仪式中,这也成为理解哈尼人梯田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钥匙。


汪德辉

12

以“林”为“生”

——一项西南山地人工营林系统的历史

人类学研究

锦屏县文斗苗寨留存的皇木和古碑刻,周恩宇供图。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杉木因其土木工程功能和独特品质备受喜爱,唐代诗人贾岛的《玩月》一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近月有数星,星名未详谙。但爱杉倚月,我倚杉为三。”清水江流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杉木生长和供应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市场-林-粮-人-环境的木商生计模式与生态系统。国家、市场、木商及林农等主体在长期互动中创造了完善的杉木种养知识技术体系、木材市场全域分工体系,并深深嵌入区域社会文化当中。沧桑厚重的皇木遗存、卷帙浩繁的清水江文书、苗侗民族社区治理的“榔规”与“侗款”等,既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生产生活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也是当下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智慧源泉。


周恩宇

13

四座楼麻核桃的“盲盒交易”与团结

经济的生成

青皮盲开,张青仁供图。

在京东平谷绵延的四座楼山深处,有着北京唯二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与麻核桃优良品质齐名的,是独具特色的“青皮盲猜”的交易方式。2021年夏秋两季,我们走访了平谷区熊儿寨乡、黄松峪乡、金海湖镇、镇罗营镇等多个乡镇,对麻核桃种植户、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民众进行了田野调查;参与了9月28日举办的麻核桃品鉴季,对麻核桃青皮盲猜交易方式形成的历史及其当下的展演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核桃收购价格极其低廉的当时,我们慨叹于因规模化种植而陷入销售困境的核桃农的艰难与困苦,更感慨于平谷区、熊儿寨乡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在麻核桃销售中的尽职尽责,以及平谷本地民众对核桃交易热心参与背后的道义互惠。麻核桃盲盒交易的背后,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团结经济的生态。这一乡土社会团结经济的形态,是中国乡土社会韧劲的集中体现,构成了全国农业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基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这对推进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高质量内循环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青仁

14

从文化扶贫到社区营造:陕西佳县泥

河沟村的实践路径

泥河沟村,于哲供图。

小时候,爷爷常对我说不要忘本。那时候不明白什么叫忘本,就追着问他,他说就是“不要忘了你是周于庄村人”。周于庄是爷爷的出生地,于我而言亲近的次数屈指可数,出生在城市的我直至而立之年,也并未理解他的深意。后来有幸追随导师学习,接触了农业文化遗产,走进了遗产地佳县古枣园,见证了一个陕北小山村从破败不堪到蒸蒸日上的脱贫蜕变。此间,在他乡中明白了故乡的意义,在爷爷故去后才明白他当年的嘱托。要感谢这份机缘,通过农业文化遗产让我能重新接续了与祖辈的血脉联系,唤醒了我与故乡的亲近感以及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因为我的“本”在乡村,不应忘却,不能忘却。


于哲

15

编辑手记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青年学者共学营,汪德辉供图。


在这些研究和研究者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文化遗产是壮丽的景观,是游览的胜地;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的生计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是祖祖辈辈开创和传承下来的历史与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环境的相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明形态;农业文化遗产是应对当代危机的智识资源。与农业文化遗产的相遇是对自我的观照,是与自身文明的对话,是农耕文明社会之中人的形成过程。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公众号

编辑 | 刘月

责编 | 于哲 姜萍萍 高云霄

支持 | “双一流”文化建设项目


往期回顾

RECENTLY RELEASED

5项,签约!

对话中国农大院士,养殖业节粮怎么做?

三年,再出发!

“薇”风拂面赏“荷”颜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