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黄河边的教授工作站!
祖
国
大
地
上
的
农
大
文
章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民生赖之以兴,学问赖之以成,人才赖之以强。“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引
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分布图(2022年6月)
人类最早的活动和发祥地之一
仰韶文化遗址
“道家之源”函谷关
黄土高原苹果发源地
......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灵宝,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地域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灵宝不胜枚举的闪光之处。
我校何慧丽教授及其团队长期开展参与式的乡村建设研究,灵宝便是其重点关注的地域之一。2012年开始,她与团队成员深入灵宝乡村一线,与当地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2020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灵宝教授工作站正式揭牌,团队师生们更上一层,携带着“文化、生态、合作”的时代精神,以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蓬勃的生机踏上这片土地,将学问扎根在豫西黄河边的中国大地上。
豫西黄河边的教授工作站
2020年5月,恰逢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宝贵时机,何慧丽团队与灵宝弘农沃土农牧专业合作社签订共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协议,续写着与灵宝的不解之缘。
目前,何慧丽团队已协助当地形成“孝亲文化、生态农业、农民合作”三位一体的长远发展理念,并以自身的力量不断促进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将“文化、生态、合作”三大核心理念深扎于乡村建设的一线实践,带动辐射灵宝多村镇走上全面振兴之路。
何慧丽教授(左七)
“我自小在黄河岸边的村庄里长大,真正是“生在村社里,长在田野间”,对山村的环境、人、事都有深厚感情。2012年以来,我在河南灵宝市小秦岭山脚下的乡村里,以创立的书院型公益组织“弘农书院”为平台,以“乡土文化的复兴和发育”为切入点,开展“弘农试验”。10年来的“弘农试验”可以用16个字概括——“孝亲为根,生态为本,合作为纲,文化为魂”。”何慧丽说到。
文化赋能,人心教化
文化建设是何慧丽教授乡村建设试验的第一步。2013年,弘农书院正式落地罗家村,以其“尊道贵德、和合生态”的理念,通过道德讲堂、亲子学堂、弘农故事会等形式宣传孝亲文化,通过组织文艺队、演唱《弘农儿女》大戏等方法提高乡村凝聚力,通过举办“弘农论坛”等方式引进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能人,将生态的精神、知识、技术一一带进罗家村及其周边村庄。何慧丽团队及其所吸引来的全国各地大学生群体也在这里体验耕读文化,感受乡村生活。
教授工作站成立后,“乡村书院”进一步得到孵化,在周边其他数个村镇设立弘农书院二院、三院、四院及弘农学堂。在日常生活中,各个乡村书院坚持不懈的组织当地农户学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搞大学生与村民联欢会、举办暑期亲子教育班、养老孝亲活动等,以家庭建设为基本单元的农民教育如火如荼。
组织培育,业态兴旺
文化建设实现人心凝聚的下一步是农村的组织、产业、人才建设。依托教授工作站,何慧丽在当地县、乡党委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以焦村镇南片中心村万渡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建立数家合作社,并联合组成万渡片为农服务中心——弘元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弘元联社)。
以弘元联社为依托,形成了覆盖周边近十个村庄的产供销综合服务联合体。开拓了生产技术服务、资金互助、生产生活资料统一购买、生态农产品统一销售、托管留守儿童、敬老孝亲等多元服务。目前,该服务中心在生态水果、杂粮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城乡融合互助方面也做出了有效探索。
2020年何慧丽邀请灵宝市弘农青年团队作为主讲人参与《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课程分享,并分别发表以“为农民组织‘赋权’、‘赋能’”为主题的演讲。2021年何慧丽邀请弘农青年团队做线上分享,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反响。
何慧丽教授(右一)
教育筑基,人才传承
何慧丽依托教授工作站,重点开展了以“耕读教育”为基础的研学活动。
教授工作站成立之后,何慧丽将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工作站的重要任务予以推进。通过开展各类讲座、研讨会、游学、调研等活动,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众多高校的学生前来学习体验。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何慧丽响应人发学院育人号召,2020年至今,灵宝教授工作站利用寒暑假和各种机会前后举办10余次乡村振兴研学班。迄今为止,教授工作站通过多种形式的人才教育、引进工作,已经在当地形成了本硕博学生、外聘专家、本土成员三种力量相互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形式。此外,何慧丽的研究生谢欣芸同学以担任焦村镇镇长助理岗位实习的方式,践行我校人发学院“行动育人”的教育理念。
何慧丽教授(一排右三)
技术引领,生态种养
以生态技术引领当地生态种养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是灵宝教授工作站在新时代的重要工作遵循。
何慧丽团队在当地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并且以组织“购猪认养”方式支持生态养殖业。2018年,何慧丽组织当地农户到吉林省长春市云凤农牧专业合作社学习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该技术能将垫料和牲畜粪便混合让其发挥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同时能消除异味,抑制害虫病菌,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其健康生长。
自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落地灵宝农村之后,何慧丽团队围绕其落地问题,以教授工作站为平台组织多次专家现场研讨会,从而持续推广该技术。为了从消费者角度带动生态养殖业,2022年,何慧丽团队依托教授工作站平台,在城市居民中组织消费者“购猪认养”的交易形式,引来本地和外地10余家单位、个人开展认购合作。
除此以外,自灵宝教授工作站成立以来,何慧丽团队多次邀请胡跃高等知名专家学者在当地开展有机堆肥制作等技术培训,将全域有机农业的理念和技术带到灵宝;并组织农民前往北京、广东等地的有机农场学习自然农法。当地众多农户开始尝试因地制宜的生态种植方式,其生态蔬菜、苹果、樱桃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的认可。
亮点与成效
#1
以灵宝市弘农书院为平台,并深入孵化弘农书院二院、三院、四院及万渡学堂,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
推动灵宝市供销社与合作社“双社融合”,协助建立村庄专业合作社6个,合作联社与供销社片级为农服务中心1个,供销社县级为农服务中心1个。
#2
#3
开展地方各类乡村建设带头人培训并进行长期陪伴式辅导,举办或参与指导的乡村振兴研学班10余次。
推动并推广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的生态产业化发展。
#4
//
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灵宝教授工作站
负责人:何慧丽教授 人文与发展学院
简介: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为平台,以灵宝弘农沃土农牧专业合作社和弘农书院所在的罗家村为起点辐射周边,在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何慧丽团队在“村庄-片区-乡镇-县域”的不同层面范围协助地方取得了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灵宝教授工作站成立以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乡村振兴研学活动,助推成立有文化的农村综合性合作社,使得罗家村村民入社率高达70%以上;并且,以村社社员间“资金互助”为基本业务,发展发酵床生态养猪业、养牛业及生态种养业,践行“生态为本、合作为纲”的理念 ,盘活村庄既有资源, 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未来,灵宝教授工作站将进一步协助完善当地“孝亲文化、生态农业、农民合作”三位一体村社发展经验,继续探索黄河边的村庄综合合作以及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的具体落地办法,切实提高农民的主体性意识,着力激活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扎实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2021年,何慧丽教授河南灵宝教授工作站获评“优秀教授工作站”。
+
往 期 回 顾
RECENTLY RELEASED
中国农大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这里偶遇!走进CAU学子的学习故事~
未来食品什么样,你知道吗?
为河南灵宝教授工作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