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大的南繁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3-03-09


在国家实施“种业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农大人早已行动起来,以新思路、新作为、新成效,助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让我们走近祖国的南端,倾听振兴种业的新故事。


海南是开展农业应用研究的宝地

三亚崖州区南滨农场红旗队的南繁试验田里,一株株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走在田埂上,可以发现两侧种植的玉米差异明显,左侧大田里的玉米种植排列整齐、株高基本一致,右侧的玉米,高低不同、粗细不同,甚至有的连叶片的颜色也有差异。

与适用于商业育种的试验玉米不同,这些玉米材料可是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教授宋任涛的“宝贝”。

宋任涛(右二)和学生们一起观察植株长势

与多家国内团队利用9年的时间,团队独立创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玉米转座子插入资源库,为全球玉米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遗传资源。
手握着遗传资源,宋任涛团队正加快相关运用研究,成果陆续推出。他所带领的学生孙茜提升饲料玉米蛋白质品质的研究获得首届“崖州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其团队先后在突变材料中发现能提高蛋白和产量的材料,为加快传统育种提供支持。
 “农业科技工作者要用好遗传资源,关注并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宋任涛透露,海南是重要的南繁基地,也是开展农业应用研究的宝地,确保粮食安全这里大有可为。随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相关科研配套的完备,大家在此科研的时间不断延长,他甚至让最优秀的学生加入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的海南专项,一起寻求种业创新新突破。


“在海南好好干,一定有收获!”

抬手、剪花,手起刀落间,一株玉米的雄花落到手中,抖动白色套袋,雄花花粉纷纷掉落袋中。接着取下雌花上的套袋,将花粉注入花丝上,再将套袋套回。不到一分钟,一株试验玉米材料的人工授粉便已完成。这样的操作,孙茜最多一天重复500次。
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博士生孙茜在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海南南繁基地完成试验材料的授粉后,又赶回位于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的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继续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为她的科研课题——玉米蛋白质改良寻找新突破。

孙茜在给试验材料授粉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十四五”重点打造的科创高地,建设3年来,园区坚持推动种业创新,初步形成以国家级科创平台为核心、优质科研资源和多元创新主体加速集聚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幸好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坚持留了下来,现在我可不愿意离开。”园区建设初期的“一穷二白”,曾让孙茜动了回京做科研的念头,导师宋任涛与她详细分析了海南自贸港科创的比较优势,她最终还是决定再留琼一年。
2022年的坚持,孙茜收获不小:研究课题荣获首届“崖州湾杯”科技创新大赛企业赛道一等奖,选育出来的12份优异材料获得了4家企业的关注,一项发明即将提交专利申请……
一周内完成5000份玉米试验材料的基因型鉴定;做好既有玉米材料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在海南好好干,一定有收获!”孙茜坚定地说道。


“一乡一名研究生”

订单式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双壹计划”海南专项启动仪式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联合调研启动会在红毛镇番响村举行启动仪式,近百名专家、师生奔赴琼中田间地头、厂房园区进行调研,为琼中建设农业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琼中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以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签署支撑琼中农业强县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活动现场,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以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三方共同签署支撑琼中农业强县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利用自身在农业领域的学术优势,在琼中逐步建立“示范基地”、“教授工作站”和“产业研究院”,选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到琼中挂职或派驻琼中协助相关项目开展,助力琼中做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据了解,“双壹计划”是指“一乡一名研究生”订单式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培育计划,通过这批研究生打通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第一公里。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举旗实施,将人才培育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紧密结合,为海南自贸港培育一批“一懂两爱三有”具有国际视野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推进专项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的积极探索。
专家们还到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实地调研,本次专项调研活动主要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海南大学近30位老师、50位学生和全国首届生物科技团育种强基计划的23名学生完成。分林下经济、特色茶咖产业、山栏稻(粮食作物发展)、农业产后经济、热带果蔬五个专项调研组进行为期6天的调研,并形成书面报告,为支撑琼中农业强县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延伸阅读】

南繁:南繁是利用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的优势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育种材料,于冬春季节在南方再种植一季或者两季的农作物育种方式。
南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缩短农作物育种周期、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培育科研育种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南繁加代选育可使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了1/3至1/2,南繁基地已成为我国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和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
我国南繁始于1956年,到目前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实践阶段。1956年到上世纪60年代,以丁颖、吴绍骙等为代表的老一代专家提出了南繁加代理论,辽宁、湖南、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专家及技术人员开始了南繁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阶段,逐步兴起阶段。上世纪70年代,南繁进入兴起阶段,1971年繁制种面积超过25万亩,涉及28个省400多家单位7000多南繁人员,为强化南繁管理,1972年国务院批转农林部《关于当前种子工作的报告》,明确“南繁种子原则上只限于科研项目”。
第三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到2008年,南繁进入稳定发展阶段,1983年农牧渔业部颁布《南繁工作试行条例》,1995年农业部和海南省决定成立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1997年农业部、海南省政府印发《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南繁管理逐步规范。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阶段。2009年以来,南繁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建设南繁育制种基地,南繁基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统计,南繁60多年以来,全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的品种都经过南繁。
从春节到现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内,科研人员一直在田间开展玉米授粉等系列工作,一起来看看中国农大南繁育种者的身影。

课题组技术员刘光辉在为玉米授粉

在地头使用仪器测玉米株植的光照利用率

记录玉米的穗高和雄花分枝数

测量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正是一年好时节

田间地头

一群群中国农大人

坚守南繁工作,心系种业振兴

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

他们在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攥紧了第一缕春风

为“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矢志创新,不懈追求!



来源|中国新闻网、海南日报、南海网、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文字 | 张小荷

编辑|汪思瑶

责编|于哲 姜萍萍 勾琳萱 郑诗盈



往期回顾

RECENTLY RELEASED

首战告捷!

人圆月圆,CAU喊你一起猜灯谜~

立春到,你的flag准备好没?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