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永远是那颗最璀璨的星

传承曲周精神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3-09-26

5月18日,党委书记钟登华率队前往曲周实验站,拜谒辛德惠院士墓,缅怀老一辈农大人扎根曲周、艰苦奋战的峥嵘历程,领悟“责任、奉献、科学、为民”薪火相传的曲周精神,宣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农大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坚定信念。

风光月霁,碧草萋萋。清晨,钟登华一行前往辛德惠院士墓拜谒,缅怀先生为曲周改土治碱和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仪式开始,钟登华缓步走向墓碑,仔细整理花篮上的缎带,全体人员三鞠躬默哀怀念。鲜红傲立的红掌、芬芳吐蕊的百合、争相绽放的非洲菊,寄托着中国农大人、曲周人民对辛德惠院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墓碑前的地面上,环绕篆刻着辛德惠院士的生平。1973年,辛德惠等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批青年教师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河北曲周“老碱窝”张庄,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综合发展的伟大事业。1999年5月,辛德惠院士在出差途中突发疾病去世,曲周县委、县政府及当地人民为纪念其在曲周改土治碱、造福人民的重大贡献,特取辛德惠院士一部分骨灰安葬于曲周实验站。辛德惠院士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信念“为了未来事业,竭尽余力,死而后己”,真正践行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院内西北角一片幽静的树林里,有一块墓地,辛德惠院士的部分骨灰已经安放在这里24个年头了。他生前27年扎根曲周改土治碱、发展绿色农业,溘然长逝后,长眠在这片他倾情奋斗一生的土地上。
每年清明前后,当地许多农民都会自发赶来祭奠恩人,他们把自家地里种的粮食、水果、蔬菜摆放到墓碑前,想让辛院士尝尝经他改造后的盐碱地上结下的硕果。


“治理不好盐碱地,我们一辈子不走”

1973年,辛德惠等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批青年教师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曲周县有名的“老碱窝”张庄安营扎寨,进行“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研究”,开始了从改土治碱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示范。

辛德惠在田间分析苗情
“治理不好盐碱地,我们一辈子不走。”面对白茫茫的盐碱地和曲周人民期盼的目光,辛德惠和战友们立下铮铮誓言,挽起裤腿,脚踩泥水,全身心投入治理盐碱的战斗中。

左起:辛德惠、陆锦文、雷涣群、石元春
为了让村里的百姓吃上自己盐碱地里长出的粮食,告别苦日子。辛德惠教授白天和我们一起挖沟、开渠、平地、筑坝,晚上在住的茅草房里化验土壤、记录分析数据、查阅地质资料到深夜,他是俺们的大救星和永远的亲人。”张庄村老支书赵文眼含热泪地追忆说。

辛德惠与课题组成员规划5县治理蓝图
1973年11月初,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在张庄村南确定的400亩重盐碱地治理项目,按规划设计开始施工。1974年秋,建立了以张庄为中心的第一代4000亩试验区。1975年春,张庄试验区逐步向西延伸到里疃干渠,第二代试验区扩大为6000亩······

辛德惠参加夏收
到1987年,曲周全县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粮食亩产732斤,棉花(皮棉)亩产111斤,比治理前的1972年分别增长了4.7倍和4.2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不足百元提高到1500元以上,昔日荒凉的盐碱滩变成了稳产高产的米粮川创造了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丰田高产的奇迹。
辛德惠在田间考察生产
实验站老职工张书奎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借鉴曲周经验,进行黄淮海盐碱区综合治理的关键时期,辛德惠教授有一年连续300多天待在曲周,春节也顾不上回北京的家。

经过治理粮棉大丰收
经过以辛德惠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农大人与曲周人民的并肩奋战,1993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

“为了未来事业,竭尽余力,死而后已”

辛德惠是一个“工作狂”,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农业,献给了曲周大地。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为了未来事业,竭尽余力,死而后已。”

李鹏总理听取辛德惠汇报
曲周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东明回忆,1995年夏天的一天,他去农大实验站看望辛德惠,同事说他在棉花地里监测数据。张东明就到地里去找,在那里见到这样一幕:火辣辣的太阳下,辛德惠正弯腰蹲在地里一棵棵、一个个仔细地记录伏桃数量,直到查完后,才满头大汗衣服湿淋淋地从棉田出来。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老科学家的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辛德惠与农民在一起
还有一次,曲周县农业局一名负责人去找辛德惠,走进他的办公室,只见墙角一台电扇在“吭哧、吭哧”地转动。辛德惠正趴在桌子上专心致志地撰写科研报告,屋子里闷热如蒸笼。这名负责人非常感慨,回到县里后马上打报告,要给他安一台空调。辛德惠得知后摇头拒绝,他说:“实验站的同志都没有空调,我怎么能搞这个特殊?

辛德惠与农民在一起

辛德惠一生淡泊名利,从来不为自己争取荣誉,索要好处。1995年中国工程院组织评选院士,论资历、条件他都很有优势。“老师没把准备参评院士的报批材料当回事,也没有报名。是我们帮把材料整理上报后,他才高票评选为院士。”他的学生郝晋珉说。

辛德惠与地方干部在一起
辛德惠婉拒院士的各种优待,直到去世,住的还是和其他老师一样的9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房。他的爱人刘一樵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两个人一个在曲周,一个在云南,由于不能见面,常常只能是互相留言:“家里的钥匙给你放在树下,回来后你自己开门。”而他们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双胞胎女儿,只得在北京林业大学家里由老人照看。

辛德惠与课题组成员在一起
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教授和辛德惠是曲周实验站的亲密战友,两人曾在张庄试验点一个屋里住了8年。他回忆说:“老辛患有先天性高血压,却从不放在心上。1986年冬天,在曲周工作期间,因心绞痛加重,在邯郸住院,我去医院看他,主治医生说他是医院里最不听话的病人,一边治疗还一边看资料、搞科研。

辛德惠陪同专家考察曲周盐碱地

辛德惠在指导研究生
1999年5月,辛德惠从四川考察刚回到北京,当天又应中国科协之邀,马不停蹄地赶赴浙江象山,参加全国松材线虫病专家组考察工作。途中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曲周人民痛失亲人,时任县委书记杨仲信代表家乡父老赴中国农大悼念,代表家乡父老要求把辛德惠院士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曲周。在骨灰安葬仪式上,当地上千名干部群众无不失声痛哭,辛德惠院士的妹妹辛淑贞女士含着热泪呼喊着:“哥哥,曲周人民把您接回来了!

在中国农大校园里,矗立着一尊由曲周人民塑造的辛德惠院士铜像,连同基座共高2.7米,象征着辛德惠在曲周改土治碱、造福人民的27个春秋。
辛德惠长期保持着记笔记、记日记的习惯。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一位共产党员的无悔初心浸透于字里行间,令人动容,催人奋进。

文字 | 姜萍萍 河北日报

编辑 | 丁思远
责编 | 武慧媛 姜萍萍 郑诗盈 勾琳萱 宋梦洁 吴梦涵 张扬
支持 | 学校“双一流”文化建设项目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这门课我们这样上好!  

如何斩获offer?他们来分享秘籍!

今日宜“开展” 今日宜“见报”

一面天安门的国旗!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