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2岁的他和118岁的中国农大🧡

砥砺前行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3-12-22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老校长、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上海度过了他的112周岁生日。

这位老人用自己命运齿轮的转动,带动了一个学校的发展、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培育了坚实的后生力量……

施平,云南省大姚县人,新四军老战士。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12岁,是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代理校长、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党组副书记。


为中国革命冲锋

捍卫民族尊严

2021年2月18日,施平在上海,收到了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回信。年已111岁的他找身边人要来纸笔,激动地写下了作为一名百岁老人对于百岁大党的美好祝愿:“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施平求学期间,正是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外敌入侵的时期。1931年秋,施平考入当时的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两次作为学生代表直面蒋介石,力陈抗日救国主张。1938年,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新四军粟裕、陈丕显的部下。

施平的人生画卷随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起伏展开。正如施平所说“要告诉别人,我们国家的现状是如何演变、发展而来的,有什么宝贵的经验教训。年轻人只有做到对过去心中有数,才能从我们的手中接过传棒,完成他们肩负的历史重任。

为高等教育拓荒

见证一代人的成长

1953年,施平进入北京农业大学担任副校长(1958年任代理校长)。

建国后,新中国教育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但北京农大校内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分为“摩尔根派”和“米丘林派”。“米丘林派”传自苏联,否认摩尔根提出的以基因学说为核心的生物遗传学。北京农业大学原有的教师大都学自欧、美、日,笃信摩尔根的学说。但米丘林学说作为当时国内生物科学的基本准则,在北京农大已成为办学指导思想,这导致北京农大教师中出现了严重的对立与矛盾。“当时我想,唯心还是唯物,要由成果来检验。”施平说,“蔡旭的小麦新品种能抗锈、增产,不仅在实验田中得到证明,在农民中推广后,效果也很好。”征得上级部门同意后,施平组织了北京农大的党组织和直接与此事有关的党员作了公开检讨,并任命蔡旭教授为农学系主任。

施平团结、领导全校教职员工,为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而奋斗并取得显著进展

他致力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提出了建设北京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全面规划与实施计划。为了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他的提议下,学校创新组织机构设置,成立了研究部,与教务处和总务处相平行,他亲自兼任研究部主任,并聘请著名教授担任副主任。

施平深知人才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在此氛围里55%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科研工作之中。1956年高等教育部对全国一、二、三级教授进行了遴选审批,北京农业大学有10名教授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1名教授被评定为二级教授,7名教授被评定为三级教授。

施平在北京农业大学任职期间,北京农大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一起被列入第一次公布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1999年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编写《北京高等教育丛书》之《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开拓者》时,施平被列入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为中国农大选址

造福农大学子

施平来校之前,北京农业大学的校址问题是长期困扰学校的重大问题。施平说:“当一个学校有了校址,学生与老师的内心才会更有依傍,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归宿的力量。”

他到校后,迁校问题又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他亲自带领部分教师、干部以及苏联专家到城四郊寻找适合建校的地点。经过多次多地点的寻找、考察,最终将校址定在马连洼。从此,学校有了永久校址。

2012年,施平自1996年后再次走入校园。土化楼后面的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运动场、学生宿舍都有了大的改变。施平连连点头:“这个校址还是我选的呢——现在看来是选对了。”

孙子口中的“老顽童”

始终激励年轻人成长

施平的育人成果除了千百的高校学子,还有他的孙子,施一公院士。

施一公

施一公在他的回忆录《自我突围》中提到,他和家中其他孩子从小因为爷爷的赫赫功勋而对这个“老革命”既有敬佩又有敬畏。但在上海第一次见到爷爷后,爷爷对后代展现出的关心迅速拉近了两代人间的关系。施平鼓励孙辈好好读书,也要常怀对党和国家的爱戴。施一公旅美求学结束后,家人基本都希望他留在科研条件更好的当地发展,只有爷爷支持他回国建设。这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人的话,成了施一公的定心丸,让施一公为国家生物学及教育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初心更加坚定。

在施一公的回忆中,爷爷尽管在步入百岁后听力等身体功能下降,却依然思维敏捷,对于外界的知识怀着青年人一般的好奇心。施平经常在施一公前来看望时提问和交流,像基因编辑工程等新兴技术。开始他借助助听器能勉强完成问答,后来就只能在纸上将问题和回答一遍遍重温,“这样的交流虽然慢一些,却让人十分珍惜”。

此外,施一公说爷爷也是个爱吃爱玩的“老顽童”。施平去到美国看望施一公时,展现出了在一个老人身上难以见到的充沛精力。施一公说在结束了一天的徒步旅行后,当年29岁的他感觉浑身疲惫不堪,爷爷却依然神采奕奕。施平非常喜欢摄影,在游玩中经常随身携带两个相机,一个是傻瓜机,一个是单反相机,他的拍摄对象来自一切让他感到新奇和欣赏的东西,还出版过五本影集。

施平血糖偏高,家人经常对他高糖食物的摄入有所控制。一天负责照看他的家人有所疏忽,他在半夜偷偷溜出家门,买了可乐和一桶肯德基的炸鸡,吃得好不痛快。

施平老先生如今虽已112岁高龄,依然热爱学习,对新事物葆有探索之心。正是因为如此,老先生才能用自己命运齿轮的转动,带动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代人的发展进步!

2015年,11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领导前往看望施平先生,向他表达全校师生的祝福和问候,感谢施老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介绍了学校事业取得的新进展,同时转达了全校师生对施老的问候和祝福。

施老身体康健、思路清晰,见到学校来客非常高兴,叙历史、谈往事、说发展。施老对学校发展变化非常欣慰,提笔写下对学校校庆的祝福,希望学校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农业大学昂首阔步
走过118载时光
118年来
中国农大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凝心聚力迎双甲,强国兴农作先锋
接下来的岁月里
让我们一起
奋楫扬帆启新程
迎接“双甲子”校庆的到来

(参考资料《探索之路》《六十春秋风和雨》《自我突围》)




文字 | 张译仁 夏童童

编辑 | 徐世贤

责编 | 武慧媛 姜萍萍 勾琳萱 郑诗盈 吴笑含 宋梦洁 徐乾艺

鸣谢 | 档案与校史馆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快看!银杏飘进窗了~

喜报!全覆盖!

双十一!来了!

成功举办!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