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权奥林匹克竞赛”全球预决赛,西政来啦!

5月16日,由人权研究院组织的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在第十届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Nelson Mandela World Human Rights Moot Court Competition)中获得亚太地区前十名,成功晋级日内瓦全球预决赛,并将于7月中旬赴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参赛。



这是我校代表队首次参加由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主办的重大国际赛事,与来自全世界各地区的170多支队伍进行角逐,并首次成功入围日内瓦预决赛,获得了我校在国际人权法专业世界大赛中“零的突破”。


“第一次参赛”

“零的突破”

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能首战告捷!


参赛阵容


指导老师

朱颖

潘俊

朱元庆

周力


参赛学生

民商法学院2016级硕士生  胡雨成

行政法学院2017级硕士生  黄雅

人权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  陈洁

国际法学院2016级硕士生  严科栋

经济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丁书怡

经济法学院2017级硕士生  窦琳

国际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高佩香

人权研究院2017级硕士生  冯兰翔


为组建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我校人权研究院、外语学院于2017年10月共同承办了“2017—2018秋季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训赛项目,在全校300余名学生中选拔出十支队伍进入2018年第十届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Nelson Mandela World Human Rights Moot Court Competition)

比赛筛选阶段,在人权研究院朱颖老师、潘俊老师、外语学院朱元庆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在亚太地区胜出,成功入围日内瓦全球预决赛。7月15日至20日,将由人权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周力老师带队并指导参加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举行的比赛。

同时入围此次预决赛的还有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代表队。


队员经历


代表西政“出征”的老师和同学们是如何备战的,这其中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感言~


“摸着石头过河”

指导教师:潘俊


去年十月,我开始作为训赛指导教师加入比赛团队。在这次指导过程中,我与参赛学生们一同获得了成长。

第一堂实训课,为了让同学们对此次竞赛有更深入的了解,我花了十足的功夫备课。课后我认真批改了近200份大家提交的memo,并仔细附上简要意见。

学校第一次参加这类比赛,作为指导老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试图找到更多的方法与途径更好地指导学生。无论是组织大家讨论具体问题,还是比赛注册提交等繁琐事务,都是一整个团队在运作,大家培养了默契,增加了信任,我们不会忘记那段通宵达旦奋斗的时光。

七月备赛日内瓦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这样一起拼搏、不断克服困难的精神也将一直指引着团队不断向前!



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

民商法学院2016级硕士生  胡雨成


参加这次比赛是一个偶然的选择。朋友看到了大赛的信息便说服我一起参加。当时没想过能走这么远,只想认认真真把这件事情做好。收到选拔赛第一名的消息时我还在美国法学院上课,整节课我都很兴奋。

我和三个师妹组队,最后是四支队伍按照赛题分别写memo,评选出能代表学校参赛的最优秀文书。写memo不仅要做大量的research, 花大量时间推敲arguments,更要用法律英文去表达,所以难度蛮大的。队员之间观点的交锋与争论不可避免,所幸,我们的memo最终被选中,辛苦都是值得的。

现在为oral round做训练,有了更多伙伴,力量充足。最想感谢的是陪我一直前行的三位师妹。这种一起去拼的感觉让我十分难忘。不管最终我们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都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我们努力付出了。



有努力就有收获

国际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高佩香


我来自柬埔寨,去年报名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我对人权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但我非常想参加这比赛,并且目标就是进入决赛。

过了第一轮筛选后,我就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从比赛的规则到往届参赛最佳队伍的memos以及他们的答辩视频,我都认真看。我每天还会阅读老师推荐的书,英文、中文的都看,尽管两者都不是我的母语。今年一月,得知我们队得了一等奖,我感觉更接近目标了。

写memo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我和队友们都坚持了下来。现在,我还要继续坚持,只要我们努力,肯定会有收获!



态度和努力都很重要

经济法学院2017级硕士生  窦琳


参赛之初是想通过这次机会锻炼自己。我决定做一件事之后就会认真做并一直坚持。得知获得训赛一等奖时很惊喜,然后与师兄和师妹们组成了现在的队伍。

memo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但也有很多收获,大家有过争吵、有过沮丧,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虽然最后提交的memo还不够完美,但很开心进入了全球预决赛。

参加比赛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一件事,态度和努力很重要,要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学习提高。团队的力量很强大,谢谢指导老师和队友们,接下来一起继续加油,取得更好的成绩!



坚持就是胜利

经济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丁书怡


我在参赛之初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却没想到一路就坚持到了最后。准备阶段,我碰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会主动向他们请教各种查资料的技巧、写作的经验,以及他们曾经参加比赛的经历。英文法律文书写作方面对案例的引用,以及其书写规范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事情,真的得硬着头皮学下去,很庆幸我坚持下来了。

我认为,对手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参加这个比赛让我通过对比,认识到了自身的短板,并且鼓励我在未来走得更远。感谢所有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友,大家一起加油!


向着全球预决赛出发!


接到进入全球预决赛通知后,同学们就已经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着手开始了训练。

大家首先分组回顾之前memo的资料和内容,进行语音会议的讨论,准备口头稿的写作,与新加入的观察员们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并开展了模拟比赛。

踏上新的征程,加油吧,西政人!


大赛背景


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Nelson Mandela World Human Rights Moot Court Competition)是全球最为著名的人权法模拟法庭竞赛,被誉为“人权的奥林匹克竞赛”。

该比赛定期于每年夏季(大约在7月18日,即纳尔逊·曼德拉的生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迄今已经举办了九届。大赛的参赛对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语言为英语和法语。

大赛分为地区资格赛和全球预决赛两个部分。在地区资格赛阶段,比赛在联合国范围内的五个大区进行,参赛学生需要以假想案例(A Hypothetical Case)为背景撰写答辩状,由人权法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审阅。

2018年正值纳尔逊·曼德拉100周年诞辰、圣雄甘地逝世70周年、《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作为一项高水平专业性国际赛事,第十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本次大赛官方规则有所调整,在第一阶段地区赛出线的前十名队伍分别代表联合国五个大区获得第二阶段全球预决赛的晋级名额,全球预决赛50个参赛队将围绕正反两方的观点进行辩论,比赛阶段的诉状得分、口语综合得分将分别计算,在大赛结束当天的颁奖仪式上宣布。


预祝西政代表队取得好成绩!


推荐阅读


1.付子堂校长寄语毕业生:和衷共济,做新时代美好西政人


2.不看后悔!花式期末复习大法


3.我们是星辰,而你是大海


资料来源:人权研究院

整理:李猛 卜彩妮  江坤

编辑:苏申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