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政记忆|“用刀子挖……我受得了!”

1931年9月18日

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中华民族陷入了深深的苦难

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日战争自此拉开序幕

中华民族从此走过了14载

栉风沐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在这部中华民族最悲壮的史诗里,多少仁人志士融入历史的洪流,加入抗日的队伍。我校第一任院长周保中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英勇作战、指挥若定,让敌人闻风丧胆!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


周保中将军西政雕像


周保中将军简介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号绍璜,云南大理人。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6军中任团长、副师长。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是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西南政法大学首任院长,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云南分校校长。


周保中院长的抗战事迹鼓舞了革命年代的抗联将士,也将鼓舞着一代代西政人。以下三个小故事,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周保中……


刮骨取弹

带伤指挥  无麻药取弹


 周保中将军


1932年10月中旬的一天,周保中率军攻打宁安县城,守城日寇负隅顽抗,战士们久攻不克。周保中当机立断,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并身先士卒,奋勇冲杀,终于破城而入。刚刚攻进城内,他回头高呼后援部队,正欲继续乘胜前进,却因小腿中弹倒了下去,但他又马上站起来,振臂高呼:“冲啊!同志们快快冲啊!”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似下山猛虎,直杀得日寇丢刀弃枪,狼狈败退。此时,他不顾腿上的伤痛,依旧指挥若定,眼看残敌被打得所剩无几,缴枪投降,他才含笑倒卧在地上。

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把周保中背起来,送到指挥部去治伤,因为子弹已穿入腿骨,急需动手术。有的同志劝他说:“这里没有医生,也没有药品和器械,无法取出子弹,最好还是送你去省城的大医院吧。”可他却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是要做手术吗?那就干脆点,用刀子挖,拿钳子夹,我受得了!”于是,在他的坚持和不断催促下,硬是用刀子钳子将弹头从腿骨中取了出来。大家称赞说:“刮骨取弹真英雄,胜过昔日关云长?”


赤胆英雄

宁安建立党的第一支抗战队伍



吸纳各抗日救国军余部、联合工农义务队、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周保中的努力下,抗日队伍不断扩大。1934年,由500人组成的绥宁反日同盟军正式建立,这是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部队在宁安地区的正式形成与扩大。这支队伍在周保中的指挥带领下,在东北大地上树起了令敌生畏的抗日大旗。

30余次大小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战士们毫无畏惧、奋力杀敌的动力,正是来自周保中的身先士卒,舍生取义。在一次躲避敌人围剿的战斗中,周保中不慎腹部受伤,当时受伤的他肠子已经流出了体外。身边的战士处在震惊之时,他却置生死于度外,当即用手将肠子塞回肚里,硬生生咬牙指挥坚持到战斗结束。

周保中不畏生死的举动很快在战士间传开,激励着每一位抗日的军人,大家更加地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日、伪军的两次大“讨伐”最终被彻底粉碎。反“讨伐”战斗中,因为周保中战斗策略得当,队伍不但保存了实力,而且得到发展,战士们更锻炼了战斗力。1935年2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一年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的一支劲旅。


战场厮杀

被敌人围剿  奋力突出重围



当他累得吐血、无力爬起、敌人已经拉住他的衣服时,他仍能镇静地同敌人拼杀,用钢铁般的意志化险为夷。

1938年初春,周保中为了寻找党中央的关系,历经千难万险越境赴苏联联系,后又在漫无人迹的密林里、在飞扬的茫茫大雪中走了三天三夜,才返回到二路军所属的抗联七军军部驻地饶河县十八垧地。在这里接应他的副官冯雨峰等同志向他报告:他去苏联的秘密已经暴露,敌人趁他不在五军,每天有几十倍的敌人围剿在宝清一带活动的五军,五军处境非常危险。周保中听了心急如焚。第二天一早,他仅带6名随行人员,冒着弥天风雪,顶着狂风呼啸,跨上战马,踏上数百里回五军的路。

由于叛徒出卖,天一黑,他们还是误入了敌人预先设置的包围圈。周保中镇静地命令赶快突围,他断后,他边还击边打马疾驰。不料,马被绊倒,他被摔在雪地上。追赶上来的敌人来抓周保中。周保中抬起手,一勾扳机,几个敌人连同叛徒都应声而倒。这时,由于长途跋涉,劳累过度,周保中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可他硬是从地上爬起来,仍然边跑边向后面的敌人射击。敌人在一片“抓活的”“谁打死周保中就打死谁”的狂叫声中,越来越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保中听见前面突然传来“砰砰砰砰”的枪声。原来,突围出去的同志不见了他,都返了回来。冯雨峰机智地大喊:“周指挥,五军接你的大部队来了!”周保中趁机爬起来向前跑,冯雨峰来到他面前,不容分说,命令似地把周保中推上马,含泪恳求道:“周指挥,抗联不能没有你。你的命不是你自己的!”



除了周保中将军,那段厚重的历史里还有很多和他一起浴血拼搏的英雄,他们有的留下了姓名,有些的只留下了一个集体的名字——抗联战士!请细看这一张张昔日珍贵的照片,表达我们的缅怀与敬意。


1935年8月,方正县成立地方自卫队。前排从右至左分别为:蔡近葵,李延禄,吴平。


照片摄于1939年,图为东北抗日第一路军警卫旅。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将军在梧桐河金厂殉难后,日伪拍摄的赵尚志将军的部分遗物。图中的手枪为赵尚志将军的佩枪。


1943年10月,北野营抗联教导旅部分干部合影。第一排中间高者为周保中,周左侧为金日成,右侧分别为夫人王一知和李兆麟。第二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张光迪、冯仲云、王明贵、王效明、崔石泉、彭施鲁。


1945年8·15光复留影纪念,东北抗联教导旅成员,前排右一为张儒学,左二为范德林。


1945年11月,4位原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相会于牡丹江市。从左至右分别为邢德范、庄凤、宋桂珍、柳明玉。


1946年8月,冯仲云在哈尔滨出席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时与彭真、周保中的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冯仲云、彭真、周保中。


1947年5月,王效明、彭施鲁、王一知在平壤与朝鲜战友合影留念。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金一、周伟、王一知、王效明、安吉、彭施鲁。


部分抗联指战员合影,前排右二为柴世荣,左二为季青。


抗联特别旅官兵合影,第三排右一为柴世荣。


@全体西政人


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当年的风起云涌,化作了今天的海枯石烂。战士们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鲜红的旗帜,他们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推荐阅读


1.付子堂校长寄语2018级新生:学以成人在西政


2.听说西政有了智慧教室!


资料来源:人民网、西政网、“大理范儿”微信公众号、“牡丹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吉报副刊”微信公众号

编辑:陈维、苏申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