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令人心动的不仅有offer,还有这个试点班!

何炅曾在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中说:“人生当中,有两个令人心动的第一次,一次是遇见心动的ta,一次是遇见心动的offer。”

在节目中,我校人工智能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邓冰莹与其他7位来自不同高等学府的优秀伙伴相遇,他们既合作又竞争,只为一份“心动的offer”。最终,邓冰莹凭借专业的表现,成为三位offer获得者之一。这位观众眼中优秀的小姐姐,就是出自我校“令人心动”的试点班——高端法治人才联合培养试点班。



 高端法治人才联合培养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究竟是怎样一个令人心动的存在呢?


创新:大改革、大探索

我校办学史上的第一次


试点班是我校联合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两江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中豪律师事务所、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共9个实训单位共同实施开展的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高端法治人才培养项目。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


试点班在学校办学史上是第一次提出,是一次比较大的改革和探索,首次将传统的“先校内理论知识,后校外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为“校内理论培养与校外实务训练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研究生在进校的第一年,白天到实训单位实习,晚上返校上课。在新模式下,原本“为期3个月的集中实习”变为了“为期一年的岗位实训”,研究生第一学年课程的行课时间也被调整到了周一至周四晚间与周六白天时段。在校内课程方面,学校也设置了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如《一带一路与国际法治创新》《智能法律服务专题》等课程,以回应国家战略、开阔学生视野。

学校共选拔了来自民商法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的90名研究生,围绕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法治、实践、创新”为关键,确定了“长江经济带高端法治人才试点班”(民商法实务方向)、“一带一路高端法治人才试点班” (刑事法实务方向)、“西部地区高端法治人才试点班”(律师实务方向)三个高端应用型法治人才试点班。各试点班已于2019年9月9日开班,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首届高端法治人才联合培养试点班开班典礼暨学前教育会现场


实在:知识无处不在 学习一刻不停

“更”上一层楼


试点班的研究生们在实务部门从事实习法官助理、实习检察官助理、律师助理等工作。

经过四个月的学习与工作,一个“更”字成了他们口中的关键字。

研究生们认为这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能让他们在保证理论课程的学习质量的同时,更早接触实务,延长实习时间,接触到的案例与事例会更多,在部门的工作参与度也会更高,与校内、实务部门的老师们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收获更多的感动。


   人工智能法学院      邓冰莹


这次试点班的实习经历给了我们学生更好的平台来训练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在就业方面给出了更多元的指导,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民商法学院      向栖西

实务学习的接近性与体验感对她的专业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相较传统专业实习初期会做大量程序式的、行政性的工作,我们的实习有所不同,实习一开始,主审法官就会直接给我们一些案例,让我们直接上手写审查报告,甚至是写裁定书、判决书。



   民商法学院      龙柯芯


实务的学习能让课堂的理论变得更加鲜活,能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的内涵,更灵活地处理案件。就比如说在课堂上,我们判断一个案件时,就只能根据法律来判断,而在实务中,法律会考虑公平正义、社会影响,不会那么呆板。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实习同学合照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实习同学合照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实习同学合照


毋庸置疑,在实习生活当中也会遇到许多挑战,而面对挑战,研究生们往往都选择积极面对。

早上六点多起床,傍晚五六点下班,晚上七点钟上课……日常生活的快节奏、学习与工作的高强度是前所未有的。


    人工智能法学院      金希星


一开始不适应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后来也克服了。


民商法学院      任思琪  

在实践中感到力不从心时,自己会选择回到书籍当中,重新去寻找答案。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能让我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也会更透彻一些。



    法学院      饶庆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了,有些人希望以后能在公检法机关工作,而有些人则是希望通过对法官的思维方式的学习建立思考体系。


新鲜:校内教学与实务部门共同发力

打通“最后一公里 ”


据了解,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每周四下午都会开设实务讲座,邀请重庆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所里的合伙人等,共同对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还会不时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多方面提升研究生的能力。



民商法学院的研究生向栖西正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实习,她介绍道:“除了团队培养之外,五巡每月都会有‘每月一讲’活动,主审法官会分享许多实务性的东西。并且还会有庭审直播、岗前培训、前辈经验分享和理论指导等。”

部门的时新实务培养拓展了研究生们的能力,校内扎实的理论学习也为他(她)们的实践的打下坚硬基石。

在校内的课堂上,西政的老师们也在不断创新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以增强研究生们的实务能力,助力试点班的改革成功。





如在课堂内容方面,法学院开设了《一带一路与国际法治创新》,由国际法学院的裴普、田路、宋云博、全小莲四位老师接力上课,紧扣一带一路倡议,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前沿理论与国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理论与实务教学。

而在法学院刘沛谞老师的刑法实务课堂上,除了同学和刘老师外,还有一群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近20位受刘老师之邀、来自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课堂上,律师们会分享案例,然后同学们和律师们一起展开热烈而又积极的讨论。虽然是讲刑法课,但是课上也会就某个案例,从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实务当中还有哪些延申的问题,以及律师们在实践中会怎么样做等等。最后由刘老师进行观点的梳理与总结,给大家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参考。






高端法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是我校立足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在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个大胆探索,一是回应国家对一流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素养培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作为首批法律硕士培养院校,我校希望能在深化法律硕士教育综合改革方面率先垂范,探索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旨在全面实现人才培养在学校与实务部门两者之间的“无缝对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法治人才。目前,试点班已按培养方案有序推进,多方合作共赢的效果已开始显现,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务部门和社会的良好评价。但试点班在运行制度、过程监管、学生管理等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完善。学校将在后续的实施中强化过程管理,定期对实施成效进行总结评估,形成更为完备的法治高端人才培养机制。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唐力

试点班的同学们高强度和快节奏的学习工作无疑是辛苦的,却能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实务基础。比如与民商法学院项目对接的是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多涉及社会影响力极大的案件,实习生参与整个案件流程,不仅有利于积累强大的实务知识,厚积薄发,更能切身了解法律工作的性质,培养开阔的眼界和格局,对以后实践工作大有裨益。当然,全新模式的项目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被压缩,会有对专业知识掌握状况的担心。另一方面,项目尚在试验阶段,还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直至项目真正成熟,培养实训能力够强、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端法治人才。

——校内指导老师之一、民商法学院教师      刘泰山

高端法治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很棒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业和实务被结合起来,两者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实务的学习使课堂的理论更鲜活,课堂的理论为实务提供指导。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针对性地深入探讨。在学习上的任务,可以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查找、借鉴案例。

——校外实习单位实务导师之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法官      黄娅娟



推荐阅读



1.西政居然这么大?!


2.原来你是这样的“低头族”

素材来源:“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

摄影:刘语淇 潘蕊 黄月恒 黄思敏 赵智宇

采访:唐杰 张馨丹 朱颐芳 吴星晔

文字编辑:冯阳森 

排版编辑:徐怡然

执行编辑:林慧丽

素材审核:李燕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