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梦西政人|张进锐:从碧桂园法务部总经理到区域总裁,走出一条“法商融合”之路

袁夏岚 西南政法大学 2022-06-19


张进锐,西南政法大学2000级本科生、2004级硕士研究生,广东省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曾任碧桂园集团法务部总经理,现为碧桂园贵北区域总裁。



# 谈读书 #

年少独立,心向长空


张进锐出生在福建漳州诏安县的一个小山村,兄弟姐妹5人。因为父亲在镇上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更重要的是,父亲对教育的重视让张进锐“赢在了起跑线”——他被接到镇上读了幼儿园和小学,这在当时的小山村实属难得。

但接受更好的教育的“代价”是:他不得不离开母亲,和父亲以及同样在镇上读书的弟弟妹妹生活。父亲早出晚归,张进锐承担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6岁便学会了烧火做饭。他用“生活独立、目标明确、读书自觉”来形容自己的童年,“读小学时我就立志要考上诏安一中,然后考大学,结果也考上了,当年全镇只有9人考上。”

2000年夏天,张进锐参加了高考。时值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他经常从报纸上看到相关新闻,产生了学法律的念头,“当时认为自己比较擅长和人打交道,适合学法,就上网查了哪个学校好,很多人都推荐西南政法大学,我就报了西政。”


2000年秋,张进锐与军训教官


从闽南沿海到西南腹地,不仅是地图上的一千六百多公里,更是风土习俗和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但从小独立的张进锐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并且在重庆一读就是7年。

同学们来自天南海北,其中不乏多才多艺者,来自小山村的张进锐显得平平无奇,但这并不妨碍他广交朋友。青年学者羽戈是张进锐的西政同届同学兼好友,他在《少年游》一书中回忆了许多在西政的逸闻趣事。他笔下的张进锐,忠厚老实、人缘好:“张进锐的忠厚与磊落,使他在西政七年,享受了‘我的朋友胡适之’般的待遇。我的朋友,只要介绍他认识,最终都会成为他的朋友。他到我们寝室两次,便与所有人熟络起来,见面去姓而呼名,亲热如平生欢。”


 张进锐(右二)与同学出游


张进锐也自认为是个“老实人”,但属于“不安分的老实人”。在西政,他依旧保持着“读书的自觉性”,但在勤奋读书的同时,也热衷各类活动,当过读者协会会长,做过旅游代理、驾校代理等兼职,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开电影院。

看电影是当时大学生最热衷的娱乐活动。张进锐和同学合伙租下了烈士墓的一处场地,以“学习交流”的名义开了一家“卧牛石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收费2元。这家最多能容纳200人的电影院,成了那个时期的许多西政人的美好回忆。


 张进锐(右一)与志同道合的同学


虽然电影院开了一年便转让了,但这段创业经历,让张进锐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投入约3万,赚了8万,这笔钱差不多相当于我工作前两年的工资总和,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能资助一些同学。” 他把自己的“商业眼光”归功于父亲的启蒙,至今仍感激父亲。

“勤奋”是同学们对张进锐的另一个高频评价。他身上或许缺少所谓的“诗性”,但并不影响他在法学的殿堂恣意驰骋,做个务实专业的法律人。


 张进锐(右二)与社团同学


# 谈职业成长#

无他,惟选择与坚持 


诏安县地处闽粤交界,受父亲和福建人善经商的影响,张进锐决定毕业后到经济发达的邻省“闯一闯”。

2007年,大学生就业人数再创新高(495万)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就业形势严峻。张进锐为到广东就业做了多手准备,他报考了广东省检察院的公务员并通过了笔试,拿到了碧桂园投资部的offer,还去应聘了广东某律师事务所时任副主任黄秋练的助理。

黄秋练同样毕业于西政,在师兄面前,张进锐毫无保留,坦言自己很想做律师,但也在犹豫接不接碧桂园的offer。黄师兄也坦诚相待,“虽然会错过一个优秀的助理,但建议你去碧桂园,大型企业平台好,见的世面不一样,可以迅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师兄的一番话,让张进锐下定了去碧桂园的决心。

2007年,张进锐进入碧桂园投资部,每月工资只有3500元,但他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沉下心来工作。2007-2017年是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十年,投资部被称为房企的“先头部队”,出差多、高负荷、综合性强,也最能锻炼人。张进锐经常要到各项目做尽职调查,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他很快熟悉了项目运作的各个流程,恶补了营销、财务等知识。

在碧桂园的前四年,张进锐历经多个岗位,从投资部基层员工到领导秘书,再到集团扶贫办主任。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大批校舍被毁,一万多名学生面临复课难题,张进锐受委派到汶川将桑坪中学1500多名师生接到广东异地复课一年。2010年,他被派驻清远英德市西牛镇花塘(树山)村做扶贫干部,与土地“亲密接触”,感受“脚踏实地”的力量。


张进锐驻村扶贫时接受新华社采访


2011年,结束为期一年半的驻村扶贫后,张进锐被提拔为法务部副总经理。这一年,他才30岁出头,研究生毕业不过4年。

在碧桂园的成长是迅速的,张进锐庆幸自己毕业时作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被问到“成功之道”时,张进锐认为无非是“选择与坚持”而已,“既然选择了就相信自己,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坚持走下去就是了。就像卖油翁的故事,不管百步穿杨还是酌油之技,‘无他,但手熟尔’。”在他看来,尽管外面诱惑很多,但从长远来看,坚持更重要,只要在自己的岗位,每天进步一点,就会获得更好的机会。

“广东的营商环境很好,碧桂园是个很好的平台,杨国强主席一直强调依法依规办事,强调资金安全,这对我来说非常受用。老板有强烈的法治意识、重视合规建设,这是法务之幸,我一直心怀感恩,相信自己的选择。”张进锐如是说。


# 谈企业法务 #

实现风控与商业的平衡


2013年,张进锐升任碧桂园集团法务部总经理。6年前他毕业时,法学生最热衷的职业仍是公务员和律师,企业法务是“下下之选”,6年后情况已大有改观,但大型企业对法务的要求也更高了。

对于如何做好企业法务,张进锐认为首先要转变思维,“从不能做转到如何做”,法务不能只是踩刹车,还要成为公司的动力部门,主动为公司创造价值,做最懂业务的法务。


2018年1月,张进锐在广州市律协做题为“做好尽职调查及股权收购,助力项目顺利落地”的分享


 7年学法的经历,法律的逻辑和思辨性,让张进锐在关键时刻总能保持冷静和理性,但在业务岗位的历练,让他深知法务不能“闭门”谈风险,而应该为公司发展服务,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企业没有发展,法务也没有好的发展。法务应该促进交易而不是阻碍交易。但在交易前,法务必须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评估风险。”他认为企业法务的工作更多是在法律框架内,在不损害集团品牌形象前提下,权衡利弊,给出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看到机会要想到风险,法务看到风险时也要看到机会。”

 相比其他岗位,企业法务承受的压力可能更大,也要受更多的委屈,张进锐提议,在学生“出炉”前,学校应该做些必要的就业指导,法学生择业时不能太局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然后坚持下去,三到五年很可能就成为专家了。


# 谈法商融合 #

五种思维和三大理念


2020年10月,张进锐被调到遵义任贵北区域总裁,这对他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法务总处理的事务比较宏观和集中,而区域总裁需要全面管理各项工作,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压力可想而知。

他为碧桂园贵北区域制定的愿景是“清风正气,艰苦创业,长期主义,做一成一”从广州到遵义,张进锐直言自己是抱着创业的心态离开原来的舒适区,就像当初选择碧桂园一样——相信自己的选择,剩下的交给“坚持”。他依然保持着法律人的理性,时刻告诫自己,在新的岗位不要因为短期挫折而改变初衷和目标,更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区域和集团的利益。

许多西政校友把张进锐视为“法商融合”的典范,但他认为自己只是对此有些心得和经验而已。在他眼里,“法商融合最主要的一点,是一名法律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够为商业提供服务。”


讲授《股权合作关键法务问题解析》


以碧桂园集团为例,法务部是为集团各个板块服务的,部门分工明确、精细,按投资、拿地、商品房买卖到劳动侵权、融资、建设工程等内容,分为不同的职能室。法律素养不过关无法为业务板块做好服务,但仅有法律知识也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法务首先要具备五种思维:法务思维,财务思维,业务思维,沟通思维和管理思维,这也是碧桂园集团法务部一直倡导的思维模式;其次是要有“战略支持、风险防控、价值创造”的理念,即从法律上对公司战略予以支持、为公司发展进行风险防控、促成公司交易以创造价值。这也是企业法务的“法商融合”之道。

在企业浸润近14年,一直在思考与践行“法商融合”的张进锐,无疑是“法商融合”的佼佼者。


# 谈公益慈善 #

以赤子之心,行助人之事


在西政读书时,张进锐便因乐于助人、热情好客而深受同学欢迎。工作后,因为当时碧桂园的扶贫办隶属法务部,张进锐逐渐接触赈灾、扶贫、助学等工作。2009年,张进锐担任集团扶贫办的专职主任,期间筹备了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还以驻村干部的身份负责“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目前仍担任国强公益基金会监事长一职。

企业法务也要去做扶贫?这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安排,在碧桂园却是正常。张进锐坦言,从事扶贫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最难忘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在扶贫中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

在公益上,有两个人对张进锐的影响很大,一个是碧桂园的杨国强先生,另一个是西政的黄秋练师兄,“杨国强先生对公益的执着,使碧桂园的企业文化中带着公益的基因,这是大公益,而黄秋练师兄对校友会工作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不仅将自己的房子无偿提供给校友会做办公室,出钱出力出智慧,还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出资购买皮卡车并以校友会名义捐赠给汶川,这也是大爱,和他们二人相比,我只是做点微公益。”

2015年,张进锐在家乡福建诏安县发动初高中同学设立“客家仁基金”,帮助家乡的困难学生和老人。

西政校友的“仁义善”,一直影响着张进锐,也吸引着他加入其中。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时,张进锐和其他西政校友一起,多方筹集防疫物资,并以广东西政校友会的名义捐给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公共交通集团、早稻田大学、白云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单位,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


2020年2月,广东西政校友会

捐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口罩


“良善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广东西政校友会在捐赠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防疫物资上留下了这句话,这批物资系张进锐从国外筹集,而留言正是他信奉的名言。



采访札记

在张进锐师兄身上,很难看到千亿企业高管的“霸气”,有的只是奋斗者的务实和低调,还有一股真性情。2020年12月初,广东西政校友会执行会长黄秋练师兄带队到遵义看他,他的导师谭启平老师也特地从重庆赶到遵义。采访在他们到来的前夕进行,当谈及恩师与师兄时,张进锐师兄两眼放光,“老师和师兄师姐师妹都来遵义看我,我真是太幸福啦!”仿佛还是歌乐山下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他常言“感恩”,感恩父亲的先见之明,感恩小学老师的启蒙,感恩导师的授业解惑,感恩师兄的指引,感恩老板的开明,正是常怀感恩之心,让他觉得必须把握当下,干出一番成绩,不辜负“贵人”相助之恩。


时代也没有辜负奋斗不息的人,祝愿这位优秀的西政人,在新的岗位上再获佳绩!

推荐阅读


1.西政红,在乡村……


2.和衷共济!西政在你身后!


素材来源:广东省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

采访:袁夏岚

编辑:钟玉洁 刘睿琪 王元秀

执编:钟玉洁

素材校核:张进锐

素材审核:王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