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蹭课清单!准备好了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2022-06-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开展了极具创新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和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之路,从“顶层设计、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评价激励、经验凝结”五点着力,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遴选了4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名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5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其中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批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南政法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重庆市级示范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今天,我们挑选了六门代表课程进行推荐,一起来了解吧~



《法理学》


课程师资团队


负责人:付子堂

团队成员:胡兴建、杨天江、杜苏 、李超群、朱林方、徐晨


《法理学》是法学课程中“管总的”“打头的”核心课程,关系到法学、法律和法治的基本原理,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课程思政前沿阵地。

该课程坚持一个根本任务,那就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理学》教学的全过程。抓好两个建设环节,一方面抓好《法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在讲授法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以及中国法治对世界法治文明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另一方面抓好《法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对项目的参与和对案例的分析,在“思辨学用行”中切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基本理。实现三个基本目标: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坚定学生对中国法治理论的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法律的制度自信和中国法治的道路自信;激发学生投身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爱国热情,牢固树立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世界观、良好法学素养和健全的法律人格,通过实际行动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该课程于2021年获批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刑事诉讼法学》


课程师资团队


负责人孙长永

团队成员闫召华、李昌盛、颜飞、张吉喜、叶宁、李昌林、王剑虹


《刑事诉讼法学》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所包含的司法公正、程序法治、人权保障等专业知识以及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丰富实践,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该课程以诉讼法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以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刑事诉讼法学》为载体,坚持“以本为本、课程育人”的建设理念,有效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紧扣“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任教师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增强学生思政素养获得感”三大关键要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团队先后成功申报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法学专业推行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重点)、“法学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重点)。该课程于2021年获批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法律基础》


课程师资团队


负责人:唐力

团队成员:梅传强、王学辉、侯国跃、王怀勇、颜飞、胡兴建、梁洪霞


《法律基础》作为最能集中体现法学专业特色的公共基础课,通过介绍我国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及经济法学等八个主要二级学科,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与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

该课程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为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课程在总体设计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在法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融入了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等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该课程于2021年获批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知识产权法学》


课程师资团队


负责人:李雨峰

团队成员:郑重、张惠彬、张体锐、何莹、曹伟、刘有东、康添雄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依托“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教育部和财政部)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创新型知识产权人才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有机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

在课程总体设计上,选择将“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主线,结合 2019-2020 年《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进行的最新修改,确定了“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法治完善”三个方面为主题,每个主题以下再设置三个“映射点”,形成了“一条主线、三个主题、九个映射点”(139)的基本框架。该课程于2021年获批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法治新闻报道》


课程师资团队


负责人:陈笑春

团队成员:刘大明、李华、陈丽丹、蒙晓阳、解庆锋、蔡斐、吴晓锋


《法治新闻报道》是全国首个“法治新闻”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是以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平台的课程思政课程。该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用新文科思路发挥专业融合优势,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讲授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具有党性原则和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

团队成员获批的相关校级课程思政项目达到 6 项,并获得“中宣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西政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参与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百人百年”等实地采访等活动多次得到主流媒体的报道。该课程于2021年荣获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文书检验》


课程师资团队


负责人:王跃

团队成员:王俊、喻彦林、涂舜、王勇、 贾治辉


《文书检验》课程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鉴定机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将司法鉴定专业人才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其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文书检验专业人才的同时,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该课程于2021年荣获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成就背后

是不断的探索与总结

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了精准精细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效,学校下一步将按照“一顾问”“两结对”“三合一”思路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鼓励“一顾问”聘任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求各学院可以学院或基层教学组织名义聘请“课程思政”顾问,深入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推进“两结对”工作要求各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课程思政”,每年各学院结对组织开展1-2次教学研讨、座谈会等;各教研室、创新教学团队组织开展关于课程、教材、教研等教学方面的深度融入活动1-2次;各专业课结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1-2次。

 实施“三合一”融贯各学院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业课程”三结合。

推荐阅读


1.获得校长奖学金!他们是谁?


2.等你 | 走进西政经济学院的专业

素材来源:教务处

图片:胡森睿

素材审核:王怀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