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资深翻译家宋雷: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宠辱不惊
歌乐染翠,法府毓秀,贤才辈出,群英璀璨,济济多士。从京畿重地到边疆荒漠,从大江南北到海外寰宇,从名家云集的名师讲坛到偏远小镇的简易法庭,西政人秉承西政精神,以浩然正气和家国情怀,竭力前行,铸就了西政人的卓越品牌。自强不息,奋进建功,一代代西政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书写了灿若星辰的奋斗故事。
在翻译工作的“冷板凳”上
一坐就是四十年
在严谨中寻觅表达的精准
于枯燥中探索真理的路径
用时间沉淀着翻译事业
用热忱坚守着求知初心
用生命诠释着工匠精神
一生一意一心只做一件事
宋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前院长、教授。他耗时20余年撰写修订而成的《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系英汉法律互译领域的重要参考工具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完整的大型英汉法律用语专科学习型辞典。宋雷一生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常日耗十几小时反复检索、推敲法律英语单词,在翻译工作这一枯燥繁琐的“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四十年。生活中,宋雷谦逊淡泊,不为名利所困,正如他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宠辱不惊”。
人物简介
宋雷,河北隆尧人,1948年10月出生,我国法律外语界知名专家、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学术方向为法律语言学、法律、经贸英汉翻译理论和实践。其从教40余年间一直致力于英汉法律互译、法律语言的教学研究,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工具书、教材、论文集二十多部。2004年由法律出版社首次出版的《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是宋雷耗时20余年撰写修订而成的,并在2007年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随后,宋雷及其团队再接再厉,经过10余年的深度修订,又在2019年10月推出《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内容达50%,新增内容达1倍之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完整的大型英汉法律用语专科学习型辞典,具备内容更全、释义更专、检索更易的特点,为我国翻译事业发展和促进中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教育世家添“新星”
//
1948年10月,一个小小的新生命诞生在了重庆的一个教育世家。宋雷的父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专业,曾任飞虎队的翻译,母亲是一名老师。在父母均从事教育行业的家庭环境和纸墨香气的耳濡目染之下,宋雷自童年时期便展现出了异于一般同龄人的学习天赋与超群的记忆力。
小学期间,宋雷担任了学校的“大队长”,身边的长辈与同学都称他为“背功大王”。高中期间,他就展现出了“学术专家”们都普遍拥有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超人的毅力——凌晨6点便起床晨跑一小时,嘴里含一大块馒头就匆忙赶去教室自习,除三餐之外的时间,常常学至11点半才洗漱就寝;高二的时候,年轻的宋雷就已经将高中的所有课程自学完毕,还自学了高等数学、俄语课程。
事实上,成为一名纯粹圣洁的“外科医生”才是宋雷心中最初的梦想。他做好了报考医学专业的一切复习准备,却遇到“文革”的开始。1969年,宋雷被分到了璧山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负责在宣传队吹唢呐和笛子。知青岁月期间,他不幸感染上了肺结核,在璧山待了一年后就返回重庆养病。痊愈之后,他接替了父亲的职位,被重庆十八中聘请为了代课老师。
年轻时的宋雷老师
在重庆十八中担任班主任的这五年,让他窥探到自己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在那段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老师”这份职业为他提供了一个得以找寻平和与灵魂寄存处的“避难所”,为他寻得了一片“精神净土”。恢复高考之后,他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便选择了“师范”这个专业,并在毕业后来到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外语系担任老师,开启了他漫长的词典编纂历程。
翻译家的厚积薄发
//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西政外语系”。宋雷来到外语学院时,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与英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商品交易都离不开法律知识。在涉及到国际法律领域往来交流时,如何正确、畅通地进行沟通、促进各国间经济的发展,亟需一部全面且适配于各种往来情景的词典工具书来提供基础性的法律支撑。宋雷作为西政外语系建系初期的“系柱子”,一心想更好地推动外语系的发展。而当时在整个法律英语专业领域缺乏一部以“纠偏”为主、功能性强、更方便学生使用的英汉法律词典。以此为契机,宋雷邀请了包括郑达轩在内的多名外院老师一起着手进行法律英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并于1995年正式开启翻译家编撰《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的“文化苦旅”生活。
宋雷老师(右一)和学生的合影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以英美法为主,共收录法律及其相关领域的用语10万余条(包括缩略语等),并在辞典正文之后附有拉丁语、法语等外来语附录,全书320余万字,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完整的英汉法律用语辞典。现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郑达轩是宋雷编纂《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过程中最亲密的“搭档”,郑达轩回忆起最初编纂词典的时候,他和宋雷是把查到的法条英语表述用“小卡片”记录下来,再用手敲在最初的“兄弟”打字机上,打字机输入之后便不能修改,很容易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错误只能从头重新来过,或者用涂改液修改。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学院的办公条件变好,快速查找外文素材、检索各类文献的效率提高,词典编纂工作才开始走上正轨。
宋雷老师
走近宋雷的生活,来到他的住所,会发现陪伴他进行“词典编著”工作的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把椅子。他曾半开玩笑地说道:“编纂词典是一项‘坐冷板凳’的工作”,因为他每天都需要花费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坐在电脑前,进行英语单词的“索引”工作。辞典的编纂不是简单的素材收集与堆砌,更重要的是在搜索引擎索引不同的文献后进行研究和整理,最后找出国外约定俗成的、对一个法律词条的常用表达方式。有时候为了确定一个术语,他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检索数十篇文章,连睡觉做梦的时候都在思考这个术语的正确译文。
在每一个词法、句法、语篇上,宋雷都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从语言学的角度仔细考察,反复研究。当他对涉及的外文引文心存疑义时,便会借助搜索引擎反复查询,如果对查询结果依旧不确定的话,他会打电话与外语学院的郑达轩、牛奔林老师在内的诸多学者进行探讨求证。遇到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时,宋雷也会与西政各学院的权威专家切磋,通过各种方式以确保词条的精准。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一版)
宋雷及他的团队于2004年正式推出了第一版凝聚众人心血的《英汉法律英语大辞典》。第一版的编纂工作,是宋雷经历了十年“文化苦旅”生活才撰写修订而成的,这个“冷板凳”一坐就坐了十年。在采访过程中,宋雷回忆起编纂词典的漫长岁月,总结道:“最难能可贵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厚积才能薄发,我每天编纂一点,搜索一点资料,长期日积月累下来就编织成为了一个知识的大网,能够让我很好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第一版《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在2007年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日益增加的对外经贸活动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中进行,为满足从事这方面活动读者的需要,宋雷及其团队再接再厉,又经过了10余年的深度修订,在2019年10月推出《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二版。在第二版的编纂过程中,宋雷特别注重收录与法律相关的经济和贸易领域用语;法律用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一直是当时英汉法律词典编纂比较欠缺的一环,因此第二版在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力求达到“法人法语”的标准。此外,注重细微差异与用法比较也是第二版辞典的突出特色之一——法律用语中有许多同义、近义词或词组,其用法和辨析常为难点。宋雷专门在这些词目项下列出单词或词组的比较辨析,其对读者精准了解法律用语的含义乃至法律文化背景等均有大大的裨益。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内容达50%,新增内容达1倍之多。全书675万字,收录15万余条目,内容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商法、“三国”法、诉讼法以及法理、法制史等学科,对我国的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切实推动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法律文化的交流。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二版)
据郑达轩和牛奔林回忆道,宋雷常常因为沉迷于推敲法律词条而忘记锅上煮着东西,因此多年以来已经烧坏了很多个锅。为了图方便,他几年来的食谱都是烩菜,把所有食物一起煮下锅后食用,让他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多道菜品。在几十年的词典编纂过程中,宋雷因久坐于电脑前患上了“腰椎滑脱”的疾病,落下了大病根,据他回忆道,此病发作时,根本无法将背撑直,每天起床往往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一旦坐下去了就无法再站起来。打钢板、贴膏药、热敷等治疗方式都尝试了一遍,依旧无济于事。宋雷于苦难中开花结果,于厚积中蓄力薄发,让我们看到了磐石之志永存之不朽。
法律翻译事业的薪火相传
//
2019年,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宋雷当时虽已退休多年,但仍然无时无刻不关心着学院的发展和年轻老师的成长,一直把学院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宋雷给当时处于风雨飘摇之境中的外语学院给予了莫大的精神鼓励,他相信外语学院是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学科基础的。因此,宋雷加大了马力,全方位提高了编纂词典的效率,在2019年终于成功出版了《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的第二版——这代表了外语学院30年以来的成果,给学院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稳固了军心。
自1993年开始,宋雷在全心钻研学术的同时还担任着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的院长一职,一心希望自己能够为学院的发展做出十足的贡献,在法律英语上有所建树。他对学院的未来与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是一名高瞻远瞩的“引路人”,他认为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存在的意义就是研究“法律英语”,西政的法学如果加上外语学科的优势必将如虎添翼,法律英语作为学习法律的重要工具,是法律文化腾飞的翅膀。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本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深,必须要能厘清彼此法系之间的差别,才能更好的促进各国的发展,英语成为了沟通法律的基础与桥梁。学好法律英语不仅能提高西政学子们的自身素质,还能扬西政的雄风,为法治中国建设增光添彩。
宋雷老师(前排中)
自1993年担任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的院长后,宋雷袒露自己的心路历程,坦言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和之前有任何的改变,一直公平待人待事,淡泊名利。他意味深长地感叹道:“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宠辱不惊。”他之所以终生致力于从事法律翻译事业,不为名利,就是希望自己毕生对法律英语的研究能够给后世提供更多价值,让年轻的学者们少走一些弯路。中国想要进行文化输出、掌握国际语言话语权,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外国人能够听得懂我们说的是什么,发出中国声音,在这之中,法律英语翻译不可或缺。宋雷终其一生所专注的,其实就是出自这个非常简单的初衷。相信在宋雷精神的感召之下,外语学院的法律翻译团队定能继承和发扬崇高译风及敬业精神,推动法律英语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培养高端复合型的涉外法律人才,积极研究储备法律英语资源,让其成为外语学院特色学科发展的最强推手和最好支撑。
宋雷老师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文章刊物
为推动外语学院团队薪火相传,宋雷教授亲自担任审校,助力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外译团队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英文版)的翻译工作,并由全球最大的法律期刊提供商美国海恩和威尔斯公司联合出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唯一的英文译本收录于美国著名的法律期刊全文数据库“HeinOnline”。“HeinOnline”数据库涵盖全球最具权威性的3000多种法律研究期刊,具有崇高的法律学术地位。宋雷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薪火相传,近年来外语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在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实效,英语(法律经贸方向)专业获评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庆市首批“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及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语学院团队继续深耕法律翻译事业,积极尝试,先后将中国最新立法成果、典型司法判例和学术研究成果翻译成英文,展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扛起致力于中国法律外译、助力中国法律文化传播的时代重担,在中国法律术语的规范化上做出新时代西政外语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英文版)
有一份坚持是从高中开始直到70岁每天都坚持晨起短跑、强身健体;有一种热爱是每天伏案工作十几个小时,重复繁琐枯燥的词典编纂;有一份淡然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学术、不为世俗名利所困;有一段传奇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宋雷用40年的词典编纂生涯亲身写就的。宋雷无愧是中国万千当代“工匠精神”的代表者之一。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着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他们把每日都要重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完善自己的工艺,其利虽微,却能长久造福于世人。宋雷一生以技养身,以身养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中国的法律翻译事业与词典编纂事业添上了虔诚而浓墨重彩的一笔。
愿所有的西政学子都能在二倍速的社会里坚持自己的步伐,不疾不徐地行走在自己所坚守的道路之上,迎着光,朝着热,向着远方,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甘坐冷板凳,愿做先行人
求科学规范的精
求严谨精准的实
愿西政学子沿着前辈的足迹
一步步地走向真理
去追寻真理发出的万丈光芒
推荐阅读
素材整理:刘熙媛
记者:杨乔颐
编辑:袁鑫瑶 潘和存
执编:赖雨菲
素材审核:李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