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建功!让我们一起走近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2023-06-30

编者按

风展红旗起新航,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胜利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攀高峰,勇毅前行向未来,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做出应有贡献,为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贡献西政力量。西南政法大学以“自强不息,奋进建功”为主题,推出各学院巡礼式采访报道。

今天,我们走近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前身为外语系,成立于1993年,2003年成立外语学院。依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优势,具有鲜明的“外语+法学”跨学科特色,拥有“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学”与“国别与区域研究”三个学科方向团队,致力于培养“外语+法学”的复合型人才。2019年,英语专业入围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 2020年开始招收国内首个“法学+英语”双学位本科专业, 202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入围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行列。


党建引领铸魂显特色


外语学院强化党的建设引领全院各项工作,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院党委发挥外语学科特长,采用“外语+”的形式开展各类专题学习活动:举办多语种知识竞赛、法语原文演唱《国际歌》、德语诵读《共产党宣言》、多语种党史诵读晚会、多语种讲党史等活动,打造外院特色活动品牌。



教学优化改革见实效


外语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提升,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在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实效。英语(法律经贸方向)专业获评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庆市首批“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及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功申请4个省部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获得重庆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学科德育)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高等学校(本科)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全国二等奖和重庆市优秀教学案例特等奖等荣誉。7支“双创”团队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带一路”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项目资助,获得12项省部级奖项和6项校级奖项。



学科升维提档增实力


外语学院对标学科要素,自身发展与交叉融合协同共进。近5年来,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在全国前47%。翻译硕士获批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获批一级学科。学院拥有重庆市法律英语教学团队,“法律语言与翻译”和“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两个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学院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中国的法律外译,助力中国法律文化的全球传播。先后出版我国首部大型英汉法律词典《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民法典》英文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1~3辑》英文版等,被中新网等国内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外译团队积极尝试,先后将中国最新立法成果、典型司法判例和学术研究成果翻译成英文,展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



学工赋能育人强保障


外语学院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理念,着力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按照“大一成型养习惯、大二成人育涵养、大三成才树理想、大四成就知感恩”的阶梯式“四成”育人体系和规律,通过体验式、创作式、竞赛式、沉浸式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帮助学生学党史、知国情、强信心、求奋进,实现学生思想政治修养与外语专业能力双重提升。



奋进建功,书记、院长说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 李立宏



党的二十大报告吹响了新征程上的冲锋号,令我们精神振奋!报告指出,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作为高教战线上的一名党务工作者,我在倍感欣慰的同时,更觉得立德树人任务重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再立新功!






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郭美松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气势磅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践行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砥砺初心使命,带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把科教兴国落细落实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作为工作在外语教育教学一线教育者,就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聚焦国家亟需的涉外法治人才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产出更多中译外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法治经验,向世界立体真实全面地展现中国。


西政情,老师说



李奉栖

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先后荣获“西政好老师”、“柯泰”教书育人奖、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一等奖、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三等奖等荣誉。

学术成果方面,在《外国语》《外语界》《上海翻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语文》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14项;出版《机器人权利》《什么是艺术》《解读休闲:身份与交际》等译著3部;出版《翻译理论在本科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自言自语•开口说英语》《汉英翻译教程》等著作与教材10部,其中独立编著1部,担任主编与副主编3部。曾先后两次获得重庆翻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近年来,积极从事翻译教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为一个老师,千万不要舍不得在学生身上花时间,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如果一个老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之外的工作上,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我们的学生是冲着老师来的,是冲着学知识来的,如果不好好教他们,我们问心有愧。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继续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投身教育事业。同时,也会毫不松懈地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曾容

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容老师指导学生“三创”


曾获首届“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教学大赛重庆赛区一等奖、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重庆市外文学会第一届“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一等奖、“西政好老师”称号、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及“柯泰”教书育人奖等。多次指导学生获国才杯“阅读、写作、演讲大赛”一等奖及“西南政法大学百篇一流本科毕业作品”, 指导多个项目组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多名学生在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中获奖。

学术成果方面,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及CSSCI重要期刊《外语教学》《当代修辞学》《中国外语》和《外国语文》等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各级项目共22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校级重点项目12项,主研各级项目10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副)教材4部,参编教材3部。    

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积极进行认知语言学和法律英语翻译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我将和其团队继续进行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力图以"美育+艺育"为途径,将“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融入英语教学,让同学们在提高英语的同时,懂传统文化,立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用英语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西南政法大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政情,校友忆



尹延安

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2004级研究生校友



现任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浙江省高校“三全育人”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计划和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计划,为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文化史、近代中英文报刊文献翻译。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5项。


我作为最早获得外语学院本科(1996-2000)、研究生(2004-2007)“双料”学历学位的学生,在西政的不同时期、不同校区度过了美好的7年时光。经历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学校从事业发展低谷到再攀高峰,从沙坪坝校区的“蜗居”——螺蛳壳里办道场,到渝北校区的“别墅”——高端大气上档次,办学条件的提升,让我们深切体察到“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校训在校园的山湖坡坎、楼堂馆场中的烙印,更体悟到西政精神在一代代西政人中的传承发扬。我读书期间的渝北校区,犹如一个刚刚学步的孩童,既有西政厚重历史“基因”的守正,又迸发出自强不息的进取活力。现如今的渝北校区,不仅是诸多莘莘学子心中念之盼之的“象牙塔”,更是学子们今后服务社会的修炼“理想国”。

外语学院管理规范、学风良好、教师专业、同学友爱,所以,这也是我本科毕业后,听闻母校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就毫不犹豫决定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原因。作为学院首届招生的研究生,又是一名在职学习者,重新回校学习的确来之不易,也感受到艰苦、孤独和漫长,但再回首却倍感珍贵,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有宋雷、赵亮、肖云枢、熊德米、张绍全、程汝康、郑达轩等诸位教授的悉心教导,杨艺、李兆玉、曹志建等师友的关心帮助,以及同届其他四位研究生的相互扶持,自己才能克服困难,潜心下来读书,有了不断上进的动力。由此,普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翻译理论、英汉语对比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书籍不断进入头脑,为自己步入科学研究殿堂,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尽管没有能够在西政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读硕的经历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根基。如同渝北校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人在诸位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中,不断扩大知识体系,养成了严谨善思的研究习惯,树立起为人师表的职业规范。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业师们经常教导的话语,时常体悟时时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尽管不时有“道阻且长”的感慨,但更多的是秉持对科研和教育的态度和使命,义无反顾地向前迈进。立志宜思真品格,教育须尽苦功夫。时刻关注教师发展,适应团结协作、合作竞争的环境,永远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金钥匙”。


孙可青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04级本科校友


孙可青校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曾在方达律师事务所、优步、滴滴、摩拜等企业从事法律和公共事务工作,现任美团公司副总裁。

在西政就读期间,曾代表学校获得贸仲杯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全国冠军、最佳辩手,获得过“21世纪-联想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代表学校参加两次全国模拟联合国大赛并取得佳绩。此外,在校期间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中豪律师奖学金等荣誉。


在西政的求学生涯,培养了我复合的专业能力,即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上英语语言的精进,为个人职业生涯起步时进入涉外律师行业奠定了良好的能力基础。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类比赛和活动,也让自己认识了中国涉外方向律所的合伙人,并在方达合伙人的引荐下进入律师事务所实习、并获得了工作机会。工作期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硕士项目offer,也与在西政的求学和比赛经历相关。此外,西政求真务实的风气也塑造了自己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内在精神家园,让自己在往后的生活和职场中能保持独立判断、保持着一个纯粹而平静的精神世界。

西政这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收获了一群真诚、志趣相投的伙伴,在那段人生中承上启下的岁月里,大家一起思辨、相互倾诉、一起经历和分享各自的蜕变。虽然工作后,大家开始有各自的事业和家庭、相互的联系逐渐变少了,但每当相聚时,都会发现那份情感在岁月的冲刷中依然完好,西政那四年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

在母校渝北校区办学20周年之际,真诚祝愿母校越来越好,继续成为一代接一代西政人的精神家园。


莫竞西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07级本科校友


现任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时政部记者。


开学第一天,走进渝北校区大门,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长长的陡坡和热情迎接新生的师兄师姐们。此后,我在宝圣大道301号度过了宝贵而难忘的大学四年时光。校门口的美食、重庆公交车售票大姐一声声亲切的“妹儿”、还有让我们从宿舍走到教学楼都不得不停下休息的毒辣太阳……如今想起来都觉得一切仿佛就在不久前。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为我如今从事英语新闻报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园氛围中浸润了四年,让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时能够更为冷静客观,尊重事实,这对于一名记者来说尤为重要。

祝福母校和母校的师生们都越来越好!


张海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2011级硕士研究生校友


2014年与同学们毕业合影留念


现任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工作八年来,他走访残疾人2000余名,办理事项1200余件,推动出台了特殊残疾家庭常态化关怀、助残干部挂包困难残疾学生等助残措施12条。2021年7月,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8月30日,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我在西政度过了三年难忘的学习时光。“博学笃行 厚德重法”是母校的校训,是我一直以来工作、做人的准则与标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始终是我前行路上的明灯。

西政求学环境一流。西政有着辉煌的法学教育史、顶尖的师资力量、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强大团结的校友文化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校园内学习、运动硬件设施完备,食宿条件非常好,同学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西政教学风格独特。恩师们立德立言,言传身教。有的善于结合人文教育和思维方式训练;有的上课思维发散,富有激情;有的善于翻转课堂,把主导权教给学生;有的善于发掘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都帮助我养成了勤学善思的习惯。不少老师拥有丰富的国内外求学经历,知识储备丰富,思路见解独到,为我们解决了学习方面的许多困惑,令我终生受益。

西政学习氛围浓厚。西政是一所学术氛围很强的学校,身处其中就会不自觉地沉淀下来,不再忙碌急躁。学校会邀请很多学界大咖,举办各类特色讲座。西政的同学们不拘泥于所学学科。外语专业也会忙着准备司法考试或者辅修其他专业,大家可以自由参加各学科学术活动,提高多角度看待、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思辨精神。在我印象中,西政的学子特别好学,罗马广场、图书馆门前的草地上满是学习背书的同学。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学校图书馆和自习室里永远坐满了学生,去晚了还不容易找到座位,这样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我。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们在课下也会继续和我们探讨课堂上提到的学术问题,同窗之间也互相答疑解惑,让我收获良多,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孤独前行,而是一群人的智慧合力。

工作以来,我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残联系统“量体裁衣”服务竞赛能手、巴中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我将时刻牢记作为一个西政人的担当与责任、作为一个西政人的荣誉感,不忘初心,踏实奋斗!

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续盛世之华章,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推荐阅读


1.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


2.1月7日、8日举行!2023年度国考笔试时间定了


素材来源:外语学院

封面设计:邓杏娟

文案:穆思源

编辑:李想 魏竹莹 穆思源

执编:邓娅含

素材审核:李立宏、郭美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