廌会笔谈 |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栏语
伫立在五千年苍霞沐浴的神州大地,聆听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声声,望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时代大潮澎湃向前……“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的信念激荡在我们的心中。如何以理论之思回答“四个之问”?西南政法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微信公众号特联合开设“廌会笔谈”栏目,希冀汇聚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法治前沿问题,开展述学立论、方案探讨、观点争鸣、学术探索,在助力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中,“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主持人
林维 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国家级人才称号项目入选者
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主持人语
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工作成功与否,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2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发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民族工作法治化、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期笔谈,我们邀请到学校6位相关学者,从法学、国家安全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民族学等多角度进行深入研讨。希望此次讨论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对该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观点一
在西部大开发整体格局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曹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省部级人才称号项目入选者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西部地区的民族事务治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们要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推进西部地区民族事务治理,加快产业升级、强化安全保障、坚持改善民生、提高开放水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加快产业升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产业转型动力不足、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失序等问题仍较突出,影响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因素仍然存在。加快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深化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使各族人民都能共享创新带来的红利;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强化安全保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屏障。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西部地区在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西部大开发整体格局中,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构建坚实可靠的社会安全体系,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污染防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基础。
坚持改善民生,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支撑。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障。在西部地区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民族平等,增进民族融合,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提高开放水平,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宣体系。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是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形成中国特色民族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创新涉民族宣传的内容、方式和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传播特点的中华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新格局。
观点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赵天宝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对于民族地区而言,采用法治思维正确处理民族地区发生的各类纠纷尤为重要,是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具言之,可采用如下三种路径处理民族地区的纠纷:
一是对于“重大纠纷”,必须通过国家法予以规制。所谓“重大纠纷”,指那些严重的刑事纠纷和规模较大的群体性民事纠纷。此类纠纷社会影响恶劣、危害性较大,决不允许当事人利用本民族习惯规范来归避国家法。国家法必须保留暴力和威慑手段,维护对重大纠纷做出严肃处理的最高权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维护广大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从而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这正是国家法处理民族地区纠纷的法治逻辑基点。
二是对于“微型纠纷”,可通过本民族习惯规范予以解决。所谓“微型纠纷”,指那些尚未构成犯罪或者虽已构成犯罪但情节较轻、抑或国家法认为并非违法犯罪行为的纠纷。此类纠纷,国家法要么难以进入或者进入处理反而效果适得其反。此时本民族习惯规范适时介入恰好可以弥补国家法的不足。我们必须深知,民族习惯规范的价值在于实现个案正义、具有灵活性与实现效益性,而这些价值有时恰是国家法无暇或无法顾及的。因此对于“微型纠纷”而言,可以允许本民族习惯规范起主导作用,这既是对国家法不足的弥补,又能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民众的需求,实为一举两得之事。在此解纷过程中,国家法的作用并未消失,而是隐于幕后,若有一方或双方不服,国家法则随时恭候,起着“不告不理”的兜底威慑功能。
三是对于“中型纠纷”,既可由国家法予以处理,也可由本民族习惯规范解决,具体采用何种机制则交给纠纷当事人慎重选择。所谓“中型纠纷”,即处于“微型纠纷”与“重大纠纷”之间的纠纷,多指一些较大的民事纠纷和一般的刑事纠纷。尽管我们赋予此类纠纷当事人选择诉讼渠道还是习惯规范解决的选择权,但是纠纷当事人往往首选本民族习惯规范予以解决,若对村组干部的调解结果不服,才迫不得已诉至法院。实质上,无论采用习惯规范还是国家法解决纠纷,国家法均在发生作用。只不过当纠纷当事人选择习惯规范解纷时,国家法往往成为双方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博弈的工具。当纠纷当事人将纠纷诉至法院时,国家法则起显性作用而已。这也充分体现出国家法的最终解决权。
总之,循此三种路径解决民族地区的纠纷,既维护了国家法最高权威,又尊重了本民族习惯规范;既益于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毋庸讳言,这正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观点三
少数民族短视频创新模式
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路径
杨婷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实体的映射,具体体现为建构共享的历史记忆和凝聚文化价值共识。短视频作为展现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的重要平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了新的路径,不仅促进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与情感交流,还显著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鼓励多方参与,构建多元主体矩阵。这包括普通个体用户、专业创作者、企业以及政府机构。普通个体用户能以独特视角创作多样的、新鲜的短视频;专业创作者凭借专业技巧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可以通过与政府、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项目合作等方式协同推动少数民族短视频文创的传播;企业可以借助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资源促进短视频文创的商业化运作,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政府机构则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如版权保护等,为短视频文创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同时,政府应重点提升少数民族创作者的媒介素养,通过提供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以及交流平台,鼓励他们将本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又充满时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品。
第二,提高内容质量,追求深度与广度。首先,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增强短视频文创的文化底蕴。文化认同是形成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基础,更是连接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创作者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传承经典文化、推广民族艺术等方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共有精神文明家园的根基。深入挖掘包括文学、舞蹈、诗歌、戏曲、传统手工艺、医药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能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优化传播途径,提高传播效能。首先,平台算法的优化是提升优质短视频传播力度的关键。通过精准预测和匹配用户兴趣,推送多样化的少数民族短视频内容。同时,平台应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打破“信息茧房”,将更多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短视频内容推送给用户;其次,主流媒体也应积极跟进短视频文创的发展趋势,利用其影响力和公信力做好优质短视频文创的议程设置。通过筛选和推广优质少数民族短视频作品引导社会舆论,并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共同打造推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短视频栏目或活动。
观点四
民族互嵌社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张丽梅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获得者
民族互嵌社区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场域,是催生“石榴籽”效应的基础单元。民族互嵌社区建设需要党、政、社各方协同发力、多维施策,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社会和心理基础,最终汇聚成各族群众自觉行动的磅礴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打牢政治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党的全面领导和建好基层党支部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健全“党建+民族团结”“党建+网格”等治理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区层面走深走实。一要创新党建引领工作机制,推进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为民服务水平;二要健全社区民族团结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和智慧化水平;三要完善社区人才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治理能力。
优化公共服务,夯实社会基础。协调多方主体,调配各类资源,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优化多民族互嵌的社区环境,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区氛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融入服务、融入日常。一要聚焦民生实事,简化办事流程,在居住环境、扶贫济困、就业创业、教育培训、语言文字等重点领域提供精细化服务,持续优化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二要搭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工作室、社区食堂、市民学校、业主群等载体,全面拓展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交往空间;三要推动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稳步提高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智慧水平。
深化文化浸润,凝聚心理共识。建立公共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耦合机制,挖掘节庆、民俗、地域、赛事等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在有形有感有效的文化浸润中不断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共识。一要在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上加深社区文化底蕴,将“礼义”“仁爱”“和合”“慈孝”“诚信”“耕读”“诗书”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融入建筑景观和公共设施,挖掘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二要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下盘活社区特色资源,打造社区文化名片,强化铸牢意识;三要拓展文化浸润平台和载体,建立民族图书室、民族文化活动室、民族文化体验区、线上文化空间等,以常态化活动开展增强铸牢实效。
实化教育引导,汇聚行动力量。以社区教育为抓手,引导居民参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民族互嵌社区治理共同体,推动各族群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认知、情感转换为现实行为。一要聚力社区教育,因地因事因时因人制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理论与政策、“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入脑入心;二要聚力协商共治,用好学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平台,推动社区主人翁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认知、情感到行为的转变,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建社区各族共有精神家园;三要聚力志愿服务,发挥优秀志愿者的带动作用,培育更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将各族群众微小道德实践的涓涓细水汇聚成全社会志愿服务的滚滚洪流,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行见效。
观点五
发掘西部地区民族法治文化中的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王莎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讲师、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
在中华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各项成绩中,法治最可以完整、直观、显著地展现出国家与民族的价值理念。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法治推进中,需要关注当地地方法治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先秦至秦汉以后,各民族文化不断进行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对各民族法治观念发展变化的描绘和展示,不仅是评估历代中央王朝治边效果的可视化标准,更是见证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遗存。深入研究和挖掘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中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理念、技术、话语等层面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民族地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
一是发掘民族法治文化中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及统一性,理清民族地区历史文脉。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是全面理解中华民族自我文化塑造和自我历史建构的中心线索。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视野出发,梳理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溯源寻根,传承法脉;以“多元一体格局”为基本框架、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结合民族法治文化发展实践,发掘“大一统”观念在民族法治文化中的体现。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框架,筑牢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
二是提炼历代王朝治理民族事务中的中华文明创新性,丰富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是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历代王朝治边的“密码”。要深入提炼民族法治文化中的中华文明创新性,通过阐释发掘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共同参与国家治理、创造中华文明的法治佐证与经验,勾勒出中华法治文明在民族地区传承创新范式,引导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树立正确历史观、文化观,为民族地区辩证取舍、推陈出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视角。
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文明对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平性,完善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共同性是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要求。要正确把握民族法治文化中体现的中华文明对民族法治文化的包容、中华文明的和谐理念内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重视民族法治文化法所具有的历史特征以及执行特殊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结构框架范围内,形成满足地方条件的有效法律,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有序建设创造条件,在法治轨道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此同时,要在百年未有大变局视野下阐述民族法治文化中体现的多元文明与中华文明对多元文明的包容,建构民族法治文化中的中华文明特性、中国国家形象、中华民族精神的法治表达体系。
观点六
做实做细民族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修科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重庆是中国六大民族走廊之一的武陵走廊的主要区域所在,夹在四川盆地与两湖盆地之间,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巴渝大地上,共同谱写了民族交往、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的历史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庆作为民族走廊地区,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做实、做细民族政策。
首先,要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塑造共同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培育现代国民意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平等的中国国民,要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基础性的生活保障,兜底民生底线。公共政策的润物细无声,会强化人们的民族平等意识,进而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其次,要做好民族优待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在具体落实民族政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影响因素。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路径,这也造就不同民族之间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同步性;从民族的空间分布来看,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上面临不同的资源要素禀赋约束,所采用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综合考量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要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就需要做好差异化的民族优待政策,让各个民族都能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和福祉。
其三,要处理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塑造国民认同,需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促进民族平等,又需要差异化的民族优待政策,差异化的民族优待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又必须基于民族身份,而这往往不仅会激发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要求党和政府在具体执行民族政策的时候需要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化做法,需要创新和优化民族政策的政策细节和政策过程,将落实民族政策做实、做细,把党和政府良好的政策初衷传递给鲜活的、具体的国民个人。
对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发展仍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兴边富民才能真正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形成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重庆作为一个辖域面积较大的直辖市,应锚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抓住重要发展战略期,实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城乡融合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
推荐阅读
编辑:宋思宇
执编:冉茂益
素材审核:周尚君
责编:安鑫 杨倩
审核:陈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