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资本论|第一期 雾里看花,谈谈企业IPO的隐形标准
本文转载自:“协力云法律”公众号
大家知道,最近IPO新股在加快发行审核的节奏,每个月通过审核的企业差不多会有40家,2017年1到10月成功上市的企业数量达到337家,创造了历史新高。
而同时,我们也看到,IPO 被否决和暂缓表决的数量也是空前庞大,被否企业有56家,被否率高达13.2%,远远超过2016年的6.54%。
1. 两个被否案例
我跟大家介绍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第一个是今年9月13日,创业板发审委出具了今年第72次会议的审核结果,四家企业被否,其中三家来自同一家券商,两家甚至来自同一名保代,这名保代也堪称是“史上最惨保代”。被否的企业之一广信科技,报告期内(2014-2016)的净利润分别为:1683.22万元、2179.54万元、2267.81万元,也就是说该企业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刚刚超过2000万,报告期第一年甚至只有1000多万。这样的数据,被部分激进的业内人士评价为“挑战监管层底线,侮辱投资人智商”。
其实,IPO企业的利润门槛并不像坊间传说的那样,低于三千万也可以,相反,数据表明,超过5000万才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
第二件事情更有意思,今年5月2日,圣华曦申请主板IPO被否,7月11日,另一家企业辰欣药业申请主板上市审核通过。圣华曦主要被问到三个问题:1)商业贿赂,2)税收补贴依赖性以及3)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况。辰欣药业被问三个十分类似的问题:1)商业贿赂,2)新政策之后是否影响经营环境导致持续盈利不足以及3)历史上多次被监管部门查处,是否合法合规经营。
通过反馈资料可以看到,辰欣药业存在的问题似乎比圣华曦更为严重,因为圣华曦的资料中并没有确凿的违规行为存在,也没有明显的税收政策变化的迹象。而辰欣药业的资料显示,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历史上存在违规行为,甚至曾遭处罚,同时还存在确凿证据表明会有新的政策影响其盈利能力。
小伙伴们一定很想知道为什么,有证据表明存在瑕疵的辰欣药业通过了审核,而没有证据,只是被合理怀疑的圣华曦被咔嚓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看到,圣华曦报告期净利润分别为3500万元,3100万元,也就最近一年表现还不错,达到5100万。
辰欣药业呢?2014-2016年度净利润分别为2.07亿、2.3亿和2.3亿,这样的成绩在整个行业内也能排到前列。
看到这个数据比较,大家似乎也能感受到云雾缭绕的IPO审核政策背后的一些脉络。可能有小伙伴会说,哦,原来和我们学校一样,成绩好的学霸谈个恋爱,翘几节课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试老师不及格的学渣稍有不慎就要被吊打。
2. 苦逼的核准制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需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这个法定标准是相当的低啊。但是大家别太兴奋,不要忘了,我们的股票发行制度是核准制,而不是注册制。在注册制下,企业达到法定标准都可以上市,至于股票有没有人买,价格是白菜价还是白粉价,就看你企业的基本面和资本运作的本事了。
核准制就不同了,除了法定的标准,你还得经受发审会莫须有的质问和怀疑。但是审核人员只要有合理的怀疑,就可以否决你。这有点类似美国的移民局,我去办美国签证的时候我的中介就告诉我,你排队的时候看到前面连续有几个被拒签的要赶紧换窗口,因为这个签证官肯定心情不好,不要撞到枪口上。因为他拒签你不需要证据和理由,只要有合理怀疑就可以。
就像圣华曦那家公司,发审会怀疑其存在商业贿赂的问题,但是也没有证据和事实支撑这样的怀疑,否则早就移送司法机关了不是?
不难理解,利润高的企业,相对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强,发审会作为股民的守护神就会更放心一点,对瑕疵的容忍度也相对较高。
还有一个广受关注的案例,在无锡有一家做轴承的企业叫联动轴承,它IPO被否的一个主要理由是管理人员工资较低。这是什么逻辑?我告诉你,这就是发审会委员们不相信你,因为这家企业最近一期的净利润差不多3000万左右,刚到及格线。而上市前降低高管薪资又是业绩造假的惯常手段。设想如果这家企业的净利润是1个亿,谁还会关注几百万的管理费用波动呢?
因此呢,综合市场的情况可以看出,证监会实际执行的净利润标准远高于法定的利润数字标准,创业板要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的年净利润至少要达到3000万元,中小板和主板要求扣非后的年净利润至少达到5000万元。
3. 一些数据
近期一份对300家过会企业的统计显示,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公司通过率仅10%,上会前一年净利润3000-4000万的通过率约为64%。净利润在3000-5000万,5000-8000万以及8000万以上的企业通过率分别约79%,87%和92%。
而截至9月30日被否的全部53家企业中,净利润在3000万左右的企业有33家,占比62.26%。净利润在3000以下IPO被否有16家,占比30.19%。
如果企业顺利迈过了3000万、5000万大关,企业上市是否高枕无忧了呢?
4. 真实性红线
其实无论数据多么亮眼,更重要的是数据是否真实,也就是证监会始终关注的利润或者收入真实性问题,可算得上是绝对红线。一旦真实性上存在疑点,被否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2017年目前被否的企业中,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的企业超过60%,主要原因包括收入确认方式存疑、调节成本、调节利润、毛利率真实性存疑等等。
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平均高达每年四亿,扣非后2016年的净利润高达8800万元。数据如此亮眼,可惜真实性有问题。如意情不签订业务合同、采用现金回款、销售多通过经销商、甚至向部分经销商低于成本价销售,实在不能不让人怀疑。
就在几天前的发审会上,发审委又否决了一家财务数据非常精彩的企业,湘北威尔曼制药。该公司2014-2016年,营收为2.7亿、3.43亿、4.22亿;扣非净利润为7777.03万、1.32亿和1.74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稳步攀升。但是该公司期末应收账款非常奇怪,近三年应收账款为279.04万、258.43万、0。甚至最近一期的应收账款也是0。
我实在钦佩这家企业的勇气,一家医药企业,靠着什么样的神仙药,能在市场上有这样的主动地位,拥有如此强大的应收账款回收能力。目前整个A股市场还没有看到拥有如此市场竞争能力的医药类企业,这样不合理的数据难免被证监会质疑。
5. 未来几期预告
感谢团队里的小伙伴们做了以上的一些数据分析,让我们在雾里看花时摸到了一些IPO 的隐形标准。当然,除了利润指标,证监会也高频地关注这么一些问题,包括业绩真实性、财务规范性、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公司独立性,治理和内控的规范性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期节目里,我们会逐一地,对IPO 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梳理,期望对您的企业有所帮助。
应景歌曲《Despacito》(慢慢来,不着急)
关注“协力云法律”点击本文可获得音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