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语文新教材最让人关注的8个教学难题|统编小学语文执行主编陈先云一一做答
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始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科书,涉及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接受了《小学语文》杂志独家专访,从教科书的亮点以及识字与拼音、古诗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对统编教科书的使用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亮点
统编
教科书
今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教科书,请您谈谈小学语文教科书有哪些亮点?
陈先云:
本套教科书由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担任总主编。统编教科书是九年一贯制,解决了小学和初中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就小学一年级教科书来说,它和以往其他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原来的“入学教育”改为“我上学了”,识字和拼音的编排顺序改变了。过去很多版本教科书的课程内容,其编排顺序均为先学拼音再识字,统编教科书在“我上学了”之后先编排了一个识字单元,再学拼音。
第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一共编排了129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首,文言文14篇,古典名著3篇。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第三,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和家长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他们比较苦恼的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却不知道要让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因此课外阅读常常不容易落到实处。这套教科书把课外阅读纳入到了语文课程体系。教科书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们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可以读什么书。另外,从教科书的目录来看,课文篇数减少了,但是学生的阅读量却大大增加了。阅读能力必须靠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统编教科书重视课外阅读,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教科书,地域差异的问题如何克服?
陈先云:
针对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统编教科书编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具有弹性与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既有基本的学习目标,又有弹性发展目标,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以识字为例,一年级上册要求认300个字,这是基本的识字量,是经过正常教学都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但是教科书还提倡在生活中识字,安排了有关的展示交流活动,引导各地教师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使各个地区的学生都能在保底的前提下有所发展。
再如,部分课后练习编排了“选做题”。选做题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多样化,总的编排思路是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拓展开去,如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课外开展一些活动,把课文的学习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选做题体现了教科书的弹性,选择权在学生手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教师要通过组织交流,通过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做选做题的兴趣。选做题,学生可做可不做。对于主动做且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
在教科书篇目的选择上,也有意识地兼顾城乡差异,兼顾地域特色,使所有学生既能接触到熟悉的事物,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又能够通过教科书获取间接经验,了解外面的世界,不断扩大视野。比如,低年级教科书中,有草原,有雪山,也有城市;有海边儿童的快乐生活,也有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北到大兴安岭雪花飞舞,南到海南岛鲜花盛开……教科书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区域,而是力图通过课文反映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质和差异,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探索世界,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同时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教科书中“口语交际”是如何编排的?教师在教“口语交际”时,应该怎么教?
陈先云: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把“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地位和“阅读”一样。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在语文教学,特别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这一块的内容比较弱化,也就是说教师教完一课,在学生们身上看不出来变化,教没教看不出来效果。所以,本套教科书在编写的过程中重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以小学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内容编排来说,每册编排4次(六下3次),其中1次以功能交际为主,涵盖了倾听、表达和应对等口语交际目标。大部分话题内容与本单元主题有一定关联。
不同话题侧重不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倾听”,安排的交际活动有听故事、听新闻、听通知等;“表达”,由第一学段讲简单的故事,到第二、三学段讲复杂的故事、讲见闻、谈看法,着力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以及成段地讲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对”,侧重功能性口语交际话题,精选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存在困难的交际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反思怎样的交际是有效的、得体的,指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较为简单的请教、劝说与劝阻安排在第二学段,演讲、辩论安排在第三学段。
教科书中结合每一次交际活动,单独列出几项要点提示,使学生不但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还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师教学结束,就能够看出学生的变化。这是这套教科书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 识字与拼音 -
您谈到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新变化,先识字后学拼音,教师应该怎样去理解这样的编排?
陈先云:
从1958年开始,语文教科书就将拼音教学作为重要内容,一般入学后先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的拼音,再学汉字。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于1955年编写出版发行,并在秋季开始使用的《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第一部分学习的是“注音符号”;到了1959年第5版时,依据新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用“拼音字母”替代了“注音符号”。此后人教社编写的各套小学语文课本,比如,1961年出版发行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一册》,1964年出版发行的《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1978年出版发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一册(文革后的第一套统编统用教科书)》,在“入学教育”后都是安排了汉语拼音学习。
拼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识字的拐棍、帮助学习普通话、帮助阅读。过去小学生识字量少,学会拼音后,可以借助拼音读文章。但这也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学生容易偷懒,很多字既使会认,也不愿意巩固记忆,而是借助拼音读字音。其实,现在语言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生活中到处都是识字资源,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对汉字并不陌生。学生还没有上学前,他已经在学语文和用语文,他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识字环境,比如,坐火车看火车票识字,爸爸妈妈带孩子在公园里识字,电梯里的广告识字等。一年级上第一个识字单元安排认识“天、地、人”,我们做过调查,90%的学生在入学前都认识“天”和“人”,80%的学生都认识“地”。因此,学生对于汉字并不陌生,先安排识字课有助于实现幼小衔接时的平稳过渡,帮助学生适应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具有成就感。
其次,学生通过先接触识字课,初步了解汉字汉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汉字的有趣及蕴含的文化,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汉字、汉语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先学习汉字让学生知道,这就是语文。识字课第一课“天、地、人”选自《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一句。“天、地、人”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第一个单元安排识字也体现了教科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而汉语拼音只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阅读的“拐棍”,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后是要丢掉这个“拐棍”的。
现在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比拼音的熟悉程度要高,开篇的识字单元可以让学生在识字中熟悉周围的环境。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很少接触拼音,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汉字,由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提高心理接受程度,缓解学习语文的压力,降低学习难度,减少畏难情绪。学生们先识字再学拼音,也使他们知道,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语言和汉字,而不是拼音。教科书非常清楚的定位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识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强调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强调拼音作为辅助工具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读书的兴趣。先会识字后,他们就可以慢慢读一些浅显的儿歌、童谣。
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生字的字音不一定准确。我们前面说到的拼音有三个功能,其中一个就是帮助识字,主要是帮助正音。拼音还可以帮助学习普通话、帮助阅读。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小,他们借助拼音能够阅读较长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方言地区,拼音对于学习普通话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入学教育前虽然认识了一些字,但对字义不一定理解,因此还需要借助拼音,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拼音作用很多,应该要学习。
统编教科书提出先识一定数量的字,再系统地学习拼音,那么曾延续多年的教学方式需要作何改进?
陈先云:
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因为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的教学方式,以往把汉字作为辅助,拼音作为主体。但是,现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识字单元,认识了40个生字,或者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运用已学汉字帮助拼音的学习。比如,过去我们学习韵母的时候,借助天安门的“安”帮助学生学习韵母ɑn的发音。现在教科书第一课要求认识生字“天、地、人”,“天”的韵母是ɑn,那么教学韵母ɑn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天”这个字,便可以借助“天”的韵母来学习和巩固韵母ɑn了。这就是说,教师在拼音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其次,我个人认为,儿童在入学前没有必要教拼音,也没有必要教识字。现在学生在入学前能认识汉字主要是爸爸妈妈主动教的,或是看动画片、听儿歌认识汉字,或是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地铁上、大街上、家里处处是识字资源。如果学生在入学前不自觉的学习了一些生字,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如果是教师和家长特意的教,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针对“零起点”的学生。比如,第一单元的汉字“一、二、三、四”,都是比较简单的字,既使教会学生了,他们在入学后还要再学一遍,这样不仅增加教师教学上的困难,而且学生也会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难以专心听讲。
另外,第一个识字单元不仅要求学生们认字,也要求学生们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初步养成学习中的习惯。比如,执笔姿势、正确的坐姿,学习横、竖、撇、捺等基本的笔画。
- 古诗文 -
小学古诗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教科书是如何安排的,教师、家长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陈先云:
在古诗文方面,增加古诗文的量,一部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背诵的篇目,共75篇,另外很多古诗文都是儿童在阅读白话文的时候已经了解过的。比如,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一篇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精卫填海》,学生们对这些课文的白话文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理解文言文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文言文的篇幅短小、文字简练,有时候一篇课文只有三五句话,学生们学习不会觉得吃力。
另外,统编教科书与以前人教版教科书相比,在古诗文的安排上,作为课文的内容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增加的量主要在“日积月累”这个栏目上。设置“日积月累”主要是让学生背诵、积累,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对诗人表达的感情不要求统一掌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文必须背诵,等学生们到一定的年龄,他们便会自通其义,在生活、工作中自如运用已学内容。
教学上,教师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古诗的时候,低、中、高学段的教学要求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其实,低年级安排的古诗只要求巩固识字、写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诵、积累,做到“囫囵吞枣”即可。中年级要求了解古诗句的意思,一般对诗人表达的情感不作要求。到了高年级,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意思的基础上,初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出低、中、高三个不同学段学习古诗文目标和要求。
- 课外阅读 -
在广读和深思上,老师、家长应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读书?
陈先云:
这套教科书从一年级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栏目,叫“和大人一起读”,这里的大人是广义的,可以是父母亲、爷爷奶奶、教师等,“和大人一起读”希望营造亲子阅读、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他们自己独立阅读有一定困难,由家长带着学生一起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家长读的过程中也是提高自己的方式。读完后,家长可以适当对学生做出评价,评几颗星、给予表扬等,也可以就文本对学生提几个问题,看看学生在哪些方面不懂。这都是家长可以做的,并且目的也非常明确。
结合教科书课外阅读课程化设置,如何实现“专治学生少读书、不读书”的教学目的?
陈先云:
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语文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本套教科书通过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对如何读课外书给学生以指导,克服课外阅读边缘化的尴尬。
“快乐读书吧”栏目在第一学段主要推荐童谣、儿歌及情节简单、有趣的儿童故事等,重在培养学生对书的认识,如引导学生关注书名、作者、封面、目录等,同时注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如爱护图书。
第二、三学段每册推荐不同种类的图书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推荐时考虑到了作品的难易度,内容较简单的童话、寓言等安排在第二学段,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安排在第三学段。第二、三学段“快乐读书吧”体例结构一致,由“你读过这本书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个栏目组成。在“你读过这本书吗”栏目中,对推荐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节选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小贴士的方式对如何阅读该类作品做出提示;在“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中,引导、鼓励学生关注、阅读更多的同类作品。
一年级上册至五年级上册,主要推荐短篇的文章,或者是短篇文章连缀而成的作品集。从五年级下册安排的《西游记》开始,让学生初步接触长篇小说,学习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与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导航”紧密衔接,分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学生想要在语文学习方面脱颖而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陈先云:
从语文学科来说,我想应具备这几方面的特质:
第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
第二,要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学生通过分析、概括,能够从不同文体材料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巨大,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筛选信息,是必备能力。
第三,书面表达有条理,能够做到文从字顺。
第四,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有时间应多阅读、多实践,而不是玩手机。
受访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 陈先云
整理人:林孝杰 向瑞
本文刊载于《小学语文》(2017年总第152期),经授权转载。
《小学语文》杂志第152期封面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人教社更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