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三胞胎被穷富不同阶层领养,19年后意外重逢,却发现竟是个局!

都说人生有三大幸事,

虚惊一场、失而复得、久别重逢

如果有一天你经历了其中两件

会不会欣喜至极

 

有3个小伙就经历了重逢

出生就失去的亲人重新站在自己面前

是何等的惊喜

 

可这一切都看似美好,实则悲伤

揭开华美的外衣,内里却是如此的不堪

 

今年有一部纪录片《三个相同的陌生人》在圣丹斯(Sundance)电影节上获得了美国纪录片特别评审团的故事奖。

 

这部纪录片上映受到了普遍好评,但也引发了多方讨论。

他们把这三兄弟的真实故事搬到了荧幕前,也让我们得以了解这一段惊天的秘密。

初入校园

就莫名受到热烈欢迎

 

1980年,大一新生鲍比(Bobby Shafran)怀着新奇和激动的心情踏入大学校园来报到。原想着怎么才能结识更多新同学和朋友,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中。

 

谁知道他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先是校园里遇到的老师热情的和他打招呼,接着很多学生也都像认识他一样,纷纷和他问好。更令他心花怒放的是,居然有女同学冲过来,给他一个吻来问候。


小伙很受宠若惊,哇,一个新生何德何能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怎么想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总算冷静了以后,在大家的沟通中,他知道了这一切的缘由。

 

原来人们误把他当成了另外一名学生—艾迪(Eddy Galland)。

 

谁是艾迪?

到底我俩有多像?


鲍比在猜测中,心中也打了无数问号???大家口中的艾迪到底和我有多像,能让这么多人都认错人?

 

被热情搞晕的鲍比好不容易来到男生宿舍,却被一个男同学突如其来的惊呼吓了一跳。对方也同样吓得够呛,连连问他:艾迪你怎么来了呢?你不是在100公里外的家里吗?咱俩刚刚通的电话啊?这是神马情况啊?!


鲍比一听就知道估计又把自己认错人了,连连澄清自己还是个刚报到的新生,和人们口中的艾迪没半毛钱关系。

 

但是艾迪的朋友不信呐,觉得这人和自己的哥们长得简直一模一样。突然这位同学想到了什么,抓住鲍比就问:你是不是被领养的孩子啊?你的生日是不是7月12日?

 

在得到鲍比肯定的回答后,俩人都激动不已,浑身颤抖,迫不及待的就开车前往艾迪家,想一同确认脑中那个越来越清晰的猜想。

 

当一路开车,终于停到艾迪家时,俩人都是一样的紧张。当门被打开的时候,门外的鲍比和门内的艾迪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俩人同样震惊了!!这不是做梦,也不是照镜子,太像了,简直就是一个人啊!


之后这对双胞胎顺理成章的相认,两方的领养家庭也都沉浸在巨大的惊喜和感动中。当地的媒体得知这一消息,也都对这个双胞胎重逢的感人故事各种报道。


喜从天降

双胞胎变三胞胎


有位读者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看到了鲍比和艾迪的照片,心中一叹:妈呀,我一个朋友大卫(David Kellman)怎么和这俩人长得一模一样?莫不是另一位同样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而且“领养“和”7月12日““医院名称”这些关键信息都让他相信这不是不可能的,经过一番确认,他口中的大卫果然是鲍比和艾迪的亲兄弟。

他们不是双胞胎,而是三胞胎!

 

这下全美国都沸腾了,三胞胎兄弟在19年后终于重逢了。

 

三胞胎兄弟

从外貌到习惯都惊人相似


随着三胞胎面对大量的媒体采访,大家从中发现,这三兄弟不仅面貌惊人相似,而且生活中一些细节也非常一致,虽然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但都没有影响他们骨子里的同样基因。


咧嘴笑的样子,站姿和坐姿都那么相同。


他们都喜欢万宝路牌的香烟,喜欢摔跤运动,喜欢吃中餐,喜欢同一类型的女生。

在同一年龄段,三兄弟都曾有过抑郁的倾向,都看过心理医生。

 

最美好的时光


重逢后的三个大男孩,从相认后的那一刻起就沉浸于巨大的喜悦中。三个人走在哪里都是人群的焦点,被各种节目邀约,甚至还在麦当娜的电影中客串了一把。


那时候的他们脸上总带着阳光般的笑容,意气风发的他们还合伙开了一家餐厅,名字就叫“三胞胎”,三人也体会了一把名人效应,开业第一年就赚得盆满钵丰。

本来三个人顺利恋爱、结婚、生子、有事业,这样就是完美的童话了。

但偏偏生活不是童话。


深究后

惊现更大的瓜!


媒体们不断发掘这三兄弟身上的故事,随着越挖越深,人们发现这背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惊人。

 

三兄弟的领养家庭在接受采访时候,媒体意外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家庭里除了他们,还都各有1个同样被领养的姐姐,都比他们大2岁。

领养他们的家庭都是犹太裔。


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三人的领养家庭背景各异。鲍比来自于一个富裕家庭,养父是医生,养母是律师。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衣食无忧,住在纽约的富人区。就是养父母工作很忙,陪孩子的时间不多。


艾迪来自于纽约一个中产家庭,养父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但是对孩子很严苛,方式也很保守,和孩子沟通很有限。


大卫来自于纽约一个移民家庭,英语甚至都不是他们的母语。养父母靠一间小杂货铺勉强维持全家生计,虽然家里没什么钱,但是大卫的养父却是个随和有趣的家长,陪着孩子成长,喜欢和孩子沟通。

三胞胎和大卫的父亲


三兄弟分别被不同阶层的家庭领养:

富人阶级、中产阶级、贫穷阶级

这一切都是巧合,还是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三胞胎为什么会被分开领养?

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们彼此的存在?

这一切还得从三胞胎的领养中心寻找答案。

  

不是命运的玩笑

一切都是刻意安排


1961年7月12日,一位犹太裔少女在纽约一家医院生下了三兄弟。因为这位母亲没有能力抚养他们,所以提前就和现已解散的曼哈顿Louise Wise Services收养机构联系。


三个婴儿被收养机构送到了三个不同的家庭,养父母在领养他们时,都不知道三胞胎的事情。在三个孩子被收养前,这家收养机构告诉选中的养父母:这些孩子是常规儿童发育研究的对象,并强烈暗示他们,如果同意参加这项研究会增加他们领养这个男孩的机会。

 

三胞胎也慢慢想起来,从记事起就有陌生人每年都会访问他们,并进行观察和收集一些资料和数据。

 

调查的问题也特别细致,涉及到方方面面。虽然养父母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机构和他们说就是一项正常研究,而且有利于孩子。所以养父母就没有抱太多的警惕心理。

 

当媒体找到这家收养机构后,收养机构却打起了太极,只说这就是一个儿童发展项目。具体的细节一点都不肯透露,不方便。

机构闪躲的态度,让敏锐的媒体察觉出了一丝古怪。

 

一项神秘的心理实验

 

曾获普利策奖的纽约作者劳伦斯(Lawrence Wright)经过大量调查,终于在1995年的“纽约客”(New Yorker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揭露了事实的真相。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儿童研究,而是一项针对性的心理学研究。由著名心理学家Peter Neubauer博士和他的儿童发展中心策划的一项秘密研究,旨在探究“先天与后天”这一基本问题。

 

Peter Neubauer博士是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到美国的,一直从事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研究,是儿童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


通过Louise Wise Services收养机构,不同数量的双胞胎和三胞胎被分配到不同的家庭中,并且多年来一直由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家访和秘密观察。

 

鲍比、艾迪和大卫就是这项研究中的一部分!他们三人被刻意的分开,并被安置在了战略性选好的三个家庭中,蓝领、中产阶级和富裕的家庭中,来进行对比研究。

 

这也是三胞胎为什么都有一个相差2岁,同样领养的姐姐,因为他们都是被研究的对象。

 

不过悲伤的是,三胞胎中的艾迪已经无法得知这一真相,因为在文章发表的这一年,艾迪因为无法承受精神上的折磨,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真相揭露引起轩然大波


当三胞胎的家庭知道自己是这项实验的一部分后,震惊和愤怒是不可想象的。鲍比说:“这已经超出了愤怒!我们居然被称为‘试验对象‘,我们是受害者。我们是人,但是他们像对实验室的老鼠一样对待我们。”


原本以为是命运让他们找到了彼此,可是如今知道当初是活生生的被迫分离。整整19年的时光,三胞胎本可以一起长大,陪伴彼此,可是却为了什么心理实验,被生生剥夺了本该属于三个人的美好生活。

 

被精心安排的人生,从此脱离了正常的轨迹,一切都是为了实验研究。

 

如果不是那一天的偶然相遇,也许这辈子他们都无法相认,永远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两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兄弟。这样的想法深深折磨着鲍比和大卫的内心,令他们备受煎熬。


愤怒的领养家庭决定要采取法律行动,但是当时却发现找不到一家愿意为他们代理此案的律师事务所。

 

作家劳伦斯也发现陷入了僵局,对这项心理实验的任何研究结果他根本就无法触碰到。实验负责人Peter Neubauer博士也拒绝任何采访,在2008年离世。

 

而且根据Peter Neubauer博士的指示,实验的所有相关资料都保存在耶鲁大学,直到2065年才可以公开。也就是当时参与的所有研究人员都离世后才可以看到。

来源于耶鲁大学图书馆


另外为这项实验提供资金的“华盛顿私人慈善机构”(private Washington charities)至今是个谜。


被分开的三人终究分离

 

根据三胞胎养父母的描述,当三人还在婴儿时期时会有一些分离焦虑,比如都会把头撞向婴儿床的栏杆上。

 

在青少年时期,三个人都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后来他们见到生母时才知道,原来生母就有抑郁的问题。

 

在重逢的早期,无疑是三人最快乐最亲密的阶段。但是由于从小没有在一起生活,导致一些差异和矛盾。一起开的餐厅,因为一次吵架,鲍比退出了。

留下的两人觉得遭受了背叛,这家餐厅最终在2000年关闭了。


另外艾迪在三胞胎重逢中受影响较大。在他成长过程中,和其养父“意见总是不一致”,当他第一次见到另外两个兄弟时,有很强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从内心接受三兄弟为一家人。


在1995年自杀前,艾迪一直不断想办法更靠近他的兄弟大卫,搬家离大卫越来越近。


艾迪自杀后,鲍比和大卫的关系也被摧毁,从最初的狂喜直到悲惨的结束。


再回首依然沉重


不过欣慰的是,在这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俩的关系开始恢复,并变得更加亲近。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Peter Neubauer博士的这项研究深深伤害了三胞胎。已经没有机会去质问Peter Neubauer博士的大卫不禁连声对着镜头愤怒喊出:“为什么?!你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你怎么能这样做?!”

 

今年早些时候,这部纪录片首次在影院里公映的时候,大卫、鲍比、导演和许多观众坐在一起一同观看了影片。在观影过程中,他们听到有许多观众忍不住哭泣。

 

观影后有许多人主动上前和他们拥抱,一对夫妇走到他们面前说:“我们代表世界上所有的心理学家,想说句抱歉。”

 

可是真正和这项实验有关的所有人和机构都没有和三胞胎说过一句对不起,没有表达过歉意。

 

把人类当成实验对象,三胞胎不是唯一的一例,可能也不是最后的一例,有人认为有悖伦理,有人却认为是为科学做出“正确”的事情。

 

更多的人质疑:

为什么打着科研旗号的人,被赋予了上帝一般的权利,可以随意决定他人的人生呢?


本平台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谢绝公众号商业转载!

推荐阅读


可直接点击以下公号名称进行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