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我国海洋经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渔 Author 智渔
支持层 是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它们为「主要海洋产业」提供支持和管理服务,我们熟知的比如海洋相关的学校专业、研究所;
外围层 又名「海洋相关产业」,主要包括三类产业:
a. 在生产链上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与核心层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如海洋批发与零售业;
b. 与核心有「间接关联」的产业,对核心层生产发挥很大作用,或对产品应用量较大的产业,比如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建筑与安装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等;
c. 为核心层提供商务、金融保险、信息和技术服务的部门或行业:涉海服务业。
从产值来看,2019的最新数据显示:海洋经济核心层占比最高 (40%),紧接着是外围层 (35.9%) 和支持层 (24.1%),而我们所熟悉的海鲜们海洋渔业,仅仅占了5.3%。
除了按上述产业类型分类(解构)外,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一直有「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环境本身决定了海洋经济具有着资源地域性强的特点。除此之外,各异的产业基础也促使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首次提出要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发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引领作用,推进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形成。
原来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划分偏重于陆地,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开发区和城市化,直接以此作为发展单位会使得整体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同单一,每一块区域无法结合其海洋经济方面独特的优劣势进行规划与发展。
以海洋经济圈为单位进行规划不仅能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恶性竞争,更能够互相促进,比如北部、东部经济圈在海洋科研实力上优于南部,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推进海洋高新科技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成果转化。
在国家公布的统计公报中,从2018年开始,公布的指标从原来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正式变成了现在的南部、东部和北部经济圈:
其中产值占比最高的南部经济圈是在原来珠三角区域(即广东9市)的基础上,新增了福建、广西和海南,所以相比东部和北部经济圈(分别由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除去某些内陆省市变换而来),它摇身一变成了海洋区域经济里的老大哥。纵然总产值有高有低,但三大经济圈却是各有千秋。
北部海洋经济圈以「科研实力」为首,下图根据最新公布数据,以从业人员、科研机构数、经费、专利件数四个角度总结了三大经济圈的科研情况,可以看到北部各方面中等偏上,而东部除科研经费,其他项较北部、南部略有不足。
东部海洋经济圈作为「经济贸易中心」而闻名:东部港口航运体系完善,中国乃至世界繁忙度前二的港口: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都在这里。他们位处大陆海岸线中间,面朝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供腹地省市中转原料和货物;向外,朝各国港口远洋运输。是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最重要的港口。相比之下,南部经济圈港口基建相对落后。
下图为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示意图。规模以上港口是指某港口的货物年吞吐量达到1500万吨,若是内河,则年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便可归为规模以上港口。
南部海洋经济圈以丰富的生物与淡水资源见长。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理位置赋予了南部经济圈独特的景观和生物资源。此外,南部降水丰沛,淡水资源丰富,不仅有利于滩涂开发,更是可以支持各种生产活动的需要。相比之下北方少雨,淡水资源不足,给滩涂开发、工业、城市用水带来了困难,这也是北部经济圈开发最大的限制。
以上就是咱们国家海洋经济概览,看完之后是不是突然发现海洋经济不止海洋渔业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呢。
确实,海洋本身和大陆一样可以形成一个各色产业组成的经济整体,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经济体会被开发得愈发深入,当然我们也期待以往陆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能够被运用到这个海洋的开发利用上去。
●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和《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支持吉林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来源:智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