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话题」彼得·多依格 是什么让他成为英国在世最贵的画家?
艺术家肖像 彼得·多依格 摄影 Martin Godwin
彼得·多依格(Peter Doig)是谁?在2007年拍出1130万美元价格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或许并不多。多依格1959年出生于苏格兰,现定居中南美洲特立尼达岛。有人曾将他比作当代的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但熟悉他的人却说他更像是一位不急不躁的“海明威”或者“波洛克”。同样贵为英国当代艺术界耀眼的巨星,但在外人看来,他既比不上赫斯特名噪世界,作品看起来也不如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的灵动,在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老辣前,多伊格笔下氤氲的色彩也显得过于朴素。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位绘画语言看上去并不那么锋芒毕露的艺术家,却成功问鼎了英国在世最贵的艺术家。任何一个市场神话的诞生都绝非偶然。那么,彼得·多依格凭什么让人对他的作品一掷千金?
彼得·多依格
拍 场 成 交 作 品 TOP10
NO.1
《泥沼》(Swamped)197×241cm 布面油画 1990
台湾国巨基金会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5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成交价:2592.5万美元, 2015年5月纽约佳士得
NO.2
《Pine house, rooms for rent》 180×230.5 cm 布面油画 1994
成交价:1808.5万美元,2014年11月纽约佳士得
NO.3
《Gasthof》 274.5×200cm 布面油画 2002–2004
成交价:1703.8万美元,2014年7月伦敦佳士得
NO.4
《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200×250 cm 布面油画 1991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 摄影 ©2016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成交价:1630.4万美元 ,2016年2月伦敦佳士得
NO.5
《Cobourg 3 + 1 More》200×250 cm 布面油画 1994
成交价:1551.6万美元,2017年3月伦敦佳士得
NO.6
《Cabin Essence》 230×350cm 布面油画 1993-1994
成交价:1482.3万美元,2015年10月伦敦佳士得
NO.7
《Country-Rock(Wing-Mirror)》 194.9×270cm 布面油画 1999
成交价:1277万美元,2014年6月伦敦苏富比
NO.8
《Road House》 193×248.9cm 布面油画 1991
成交价:1192.5万美元,2014年5月纽约佳士得
NO.9
《Jetty》 200×250cm 布面油画 1994
成交价:1131.8万美元,2013年6月伦敦佳士得
NO.10
《白色独木舟》 200×241cm 布面油画 1990-1991
成交价:1130万美元,2007年2月伦敦苏富比
(注:《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曾于2013年2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出1190万美元)
流行
如今,彼得·多依格已经与吕克·图伊曼斯(LucTuymans)和尼奥劳赫(Neo Rauch) 等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并驾齐驱。但是中国业内人士对彼得·多依格却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绪:他的作品以触动人心的色彩和对日常主题的抒情刻画见长,所以受众面广自然在情理之中。“属于全方位360度无门槛的那种: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艺术形式:架上;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色彩体系——梦幻+妍丽;最容易让人接受的题材——风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情绪——小忧伤+宁静”,《Hi艺术》海外特约记者郑姝总结到。
彼得·多依格对那些处于摸索期的艺术家的渗透力同样是极强的,在中国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中都瞥见受他影响的踪迹。但也因为过于流行,许多艺术家又对他敬而远之。段建宇就表示“他太流行,所以我比较避”。对市场而言,他的作品既昂贵又稀缺,吊足了那些想拥有却买不起的藏家们的胃口,但同时也令人揣测其背后的商业规则……
“木屋与独舟:世界的不合理沉默”展览现场图片
林冠艺术基金会,北京,2017
图中作品 《码头(习作)》(1994年),《码头习作》(1994年),《夜钓》 (1994年),《泥沼》(1990年)
©彼得·多依格 图片拍摄:李杰明 ©林冠艺术基金会
彼得·多依格 《白昼天文学》 200x280cm 布面油画 1997-1998年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2014@图片有限公司
反先锋艺术
时至今日,彼得·多依格已然树立了一种绘画风格的标杆。但是在三十多年前YBAs开始兴起时,他曾经也是一名潮流之外的孤独者。“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大多数艺术品看起来都很当代,都油光粉面的。这些作品的创作一般都是流程化的,或者极简主义的。作品都经过精心打磨,或者制造加工,最终成为合乎规范的成品。我不愿意成为那个世界的一部分。我故意创作全手工的,看上去很家常的作品,而手工和居家也常常成为作品的对象。”在当时流行的光怪不羁的先锋艺术面前,彼得·多依格以反抗的姿态作出了回应。尽管彼得·多依格被他的同辈们所赏识,却不被商业画廊看好,直到30岁他才获得作品展出的机会。
彼得·多依格职业生涯进阶路线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4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鬼舟》 61.3x73.6cm 布面油画 1991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 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红舟》 92x76.4cm 布面油画 2000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3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1991年,已经32岁的多依格以毕业生身份,才得以参加一系列学生群展,作品逐渐得到一些关注。他曾在《Purple Fashion Magazine》的一次采访中谈及此事:“(能够参加学生群展)是因为我刚从这所学校毕业。说来悲哀,在现行体制下,你一旦到了30岁,就比较不容易吸引别人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多年的沉寂中,他一边做些工作糊口——例如国家歌剧院的化妆师,一边坚持创作。
奖项的加持
即便在沉寂期,我们仍能感受到彼得.多依格对绘画饱满的热情。以2592万美元创下个人拍卖纪录的《泥沼》以及它的姊妹篇《白色独木舟》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在90年代相继获得数个令人艳羡的奖项——“白教堂艺术家奖”、约翰莫尔绘画奖,以及入围特纳奖之后,彼得·多依格的职业开始风生水起。1992年,著名艺术家兼策展人Gareth Jones在《Friez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谈及彼得.多伊格,并将他的作品纳入自己在Laure Genillard画廊策划的群展“微观世界内部”,吸引了画廊主Gordon VeneKlasen、Victoria Miro、Gavin Brown等人的关注。多年坚持绘画的多依格一口气从工作室中拿出近20件已经完成的大型作品,与这些画廊展开合作。他却在2002年激流勇退,如隐修士一般定居在了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区域的特立尼达岛,逃离了喧嚣的名利场。但特立尼达岛会不会是他漂泊的终点?
《水泥屋西侧》 199.5x275cm 布面油画 1993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0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水泥屋》 200x275cm 布面油画 1991-1992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 摄影 ©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艺术史的承接者
泰特美术馆馆长尼古拉斯·塞洛塔爵士(Sir Nicholas Serota)曾经希望彼得.多依格能为高更策划一个展览:“从高更到德国表现主义,到培根再到彼得·多依格。”在他看来,彼得·多依格在抽象和表现之间摆荡,但他将传统连接了起来。如果将多依格的作品放入整个西方艺术史,这种以当代姿态进行的艺术创作暗合了一条似乎被遗忘的传统。多依格的创作承接了丰富的艺术史资源,例如那些有着浓郁粉色调的描绘雪的作品,他说是受到了莫奈“不可思议的极端,显然对色彩进行过夸张”的绘画方式的影响。他似乎也身体力行了印象派的创作宣言——对光线和日常主题的着重刻画。在图式上,又可以从中看到博纳尔的光斑、蒙克的抑郁,以及莫兰迪一般的寂静隽永。他年轻时也曾经试图拒绝重温艺术史,一心希望创造崭新的、现有艺术史之外的东西,但当他年岁渐长,他对自己的绘画在艺术史中扮演的角色变得更感兴趣。
《森林营地》31.4x50cm 纸板油画 1996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森林营地》 76x91.6cm 布面油画 1996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 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美术馆与基金会的大量收藏
当代艺术收藏家李苏桥透露了一个有意思的市场数据,“多依格作品首次在拍卖场亮相是1998年,一件纸上作品只卖了3千美元,同时间,泰特现代美术馆却花了差不多4万美元从伦敦的一家画廊购入他的作品。我个人一直认为多伊格的市场坚挺,除了画得好之外,一方面来自美术馆与基金会的大量收藏(MOMA一家据说就收藏了30多件);另一方面,艺术家每年的创作量本身还在自我限制而排队等候的著名收藏家无数,两者都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作品的大幅减少,一遇优秀作品进入公开市场当然不断创新价格纪录。”不得不承认,顶尖美术馆的认可是彼得·多依格市场重要的助推器,而作品的稀缺又牢牢地抓住了藏家们的胃口。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码头习作》33.4 x 44.5cm 胶合板上油画 1994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结语
当绘画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围剿后,反而无需再背负革新的使命,彼得·多依格将绘画回归到自然和自律性,让那些对绘画抱有质疑或绝望的人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希望。在返璞归真的作品与成功的商业价值之间,彼得·多依格隐居的生活方式又为公众架构了一个若即若离的想象空间。他笔下孤寂的小情绪不小心戳中了当代人的心理痛点,一举博得了众人欢心。再加上各大奖项的加持,出色画廊的推动,顶级美术馆的大量持有,以及市场持续的饥渴度等因素,彼得.多依格显然已具备了商业成功必要条件。昨天,这位名利双收的画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木屋与独舟 世界的不合理沉默”在林冠艺术基金会隆重亮相,展览由彼得.多依格的学生、同时身为佳士得欧洲、中东、俄罗斯、印度(EMERI)战后与当代艺术部主管的弗朗西斯·奥切德担任策展人。在标新立异的当代艺术混杂背景之下,多依格素然别致的绘画犹如一股清流撼动了在场的中国观众。
图中作品 《白昼天文学》(1997-1998年),《水泥屋》(1991-1992年),《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1991年)
©彼得·多依格 图片拍摄:李杰明 ©林冠艺术基金会
弗朗西斯·奥切德
多依格的绘画成就不比历史上任何大师差
策展人:弗朗西斯·奥切德 © 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Hi艺术=Hi
弗朗西斯·奥切德(Francis Outred)=F
Hi:彼得·多依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生活、对艺术的态度是什么?
F:我和多依格起初的相识并不是因为他的艺术,而是因为他是我的老师。他声音很轻,说话的时候会做很多思考,同时非常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对电影、音乐,以及冰球都很感兴趣。也喜欢与人相处,他喜欢把人聚在一起,与朋友互动。
Hi:在你看来彼得·多依格的作品经历了哪些变化?
F:我觉得他的作品无法以阶段的方式去划分。但从这次展出的作品中能看到他
近二十年来的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作品,比如《泥沼》、《铁山》、《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等,他会在一幅画中综合使用多种技法。比如多层的绘画,厚薄颜料的混合使用,颜料向下自然流淌等。但在近十五年间,他逐渐开始做减法,他使用的颜料越来越稀薄,甚至会露出画布本身的材质,将其融入画作本身。这次展出的《白昼天文学》则是两者兼而有之。多依格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经历中,唯一一个比较清晰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左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以达明·赫斯特为首的英国年轻艺术家运动(YBAs)中,多依格算是一个外围成员,他不太认同YBAs的组织纲领,他觉得自己的画作比他们更多一些浪漫主义的色彩。所以当他在二十一世纪早期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之后,搬去了特立尼达岛,这时候他的作品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转变,颜色逐渐变得稀薄。
《鹈鹕》275x200cm 布面油画 2003-2004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6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Hi:这次展出了彼得·多依格市场价格最高的《泥沼》,并且还有多件在拍场上有不俗成绩的作品。选择展出这些高价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F:我们策展的初衷是想要为中国观众全面地介绍多依格。而“木屋”、“木舟”是在多伊格的创作中重复、连贯出现的母题。我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一直都从事拍卖的工作,在佳士得和苏富比有过工作经历,也和彼得·多依格各种各样的作品打过交道,结识了许多收藏多依格作品的藏家。所以将这些作品带到中国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这些作品的确价格不菲,但并不是我将它们带到中国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能反映母题,而且这次展出了过去从未与公众见面的作品,比如《水泥小屋》系列,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叫《白昼天文学》,也是我个人最欣赏的彼得.多依格作品之一,也从未在拍卖行出现过。所以我非常骄傲能把它们带到中国。
Hi:在彼得·多依格拍卖市场TOP10的作品中,传闻最高的《泥沼》以及排第六位的《Cabin Essence》都是中国藏家所购买,事实的确如此吗?
F:这的确是事实。最贵的《泥沼》是被台湾国巨文教基金会所收藏。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虽然2003年有几幅多依格的作品在日本参加过群展,但这次却是彼得.多依格第一次在亚洲举办个展。在过去的十五到十八年间,有六到七位重要的亚洲藏家在陆续收藏多依格的作品。比如国巨文教基金会就不仅仅只收藏了这一幅最贵的《泥沼》。所以这也是很奇特的一件事,尽管从未在中国进行过任何多依格作品的展示,但是亚洲的藏家却对多伊格的作品很有感觉,只看过一些拍卖的图录,他们就会出手。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多依格作品中普世性、全球性的理念打动全世界的藏家,所以他能拥有全球性的市场。
Hi:彼得·多依格市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F:多依格是在世最重要的一位画家。他在绘画上的成就不比历史上的任何大师差。实际上就绘画本身而言,无论是技法、肌理,还是使用绘画作为媒介去表达人类思想的可能性上,可以说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所以观众会对他的这种能力作出反应,会热爱他的作品。因为一件伟大的作品是可以通过它的光和色彩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又是观众愿意进入的。过去伟大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次他的作品在拍卖行上拍的时候,每次都有人对他的作品感兴趣,都会有不同群体的藏家去购买他的作品,从来没有失败过。刚刚我们提到了2600万美金的《泥沼》,这可是大钱,不是小钱,藏家付诸这样的购买行为之前必然要深思熟虑。彼得.多依格的作品是普世性和超越时间的,所以许多人能对他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和《泥沼》打过多次交道,卖过两次高价,但每次我去看它的时候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东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图像化时代,非常需要这样的作品来让我们去深呼吸,驻足良久细细品味。
严思·法斯高
拍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的艺术生涯是否成功
林冠艺术基金会创始人严思·法斯高
Hi艺术=Hi
严思·法斯高(Jens Faurschou)=J
Hi:彼得·多依格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位置?
J:他对我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位艺术家,我认为他是当代在世最出色的画家之一,他非常非常的有才华。林冠艺术中心一直希望给观众带来时下真正重要的艺术作品。我觉得多伊格作品的了不起之处并不是主题或内容,而关于绘画本身。另一个原因是,多伊格受蒙克的影响很深,而我本人也非常喜欢蒙克。
Hi:林冠艺术基金会是否收藏了彼得·多依格的作品?
J:我们收藏了一幅他的作品——《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
Hi:就是那件去年在佳士得拍出了1637万美元价格的作品?
J:你说是就是吧!
“木屋与独舟:世界的不合理沉默”展览现场图片
林冠艺术基金会,北京,2017
图中作品《泥沼》(1990年),《玫瑰谷》(1991年),《水泥屋II 》 1992年,《 布里埃(内部)》(1999年)
©彼得·多依格 图片拍摄:李杰明 ©林冠艺术基金会
Hi:据你了解,彼得·多依格在亚洲的关注度如何?
J:彼得·多伊格魅力难挡。你很难不去喜欢他的作品,他实在是太了不起的画家了。你很难听画家去夸自己的同行,但是所有在世的画家都会说多伊格太了不起!太出色!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里,亚洲的藏家越来越在乎画作本身的质量。所以多伊格不仅仅在中国,在亚洲,他在全世界都是公认的在世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共识。
Hi:除了彼得·多依格作品本身的出色之外,他在商业上的成功还有哪些因素?
J:对于全世界成功艺术家而言,他们背后都有出色的画廊和艺术品经纪人。当然,前提取决于艺术家本身的作品质量,但他一个人无法成功,必须要有优秀的经纪人去帮助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好的艺术家获得市场的认可后,就能卖出高价。但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艺术家完全意识不到自己作品的价值,他们不敢想象艺术家也能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更注重艺术品的内在价值,无论是雕塑家还是画家,他们也可以和摇滚明星一样过上名利双收的生活。所以并不是所有作品出色的艺术家都能在市场上光芒四射。有的艺术家很出色,但找不到适合他们的经纪人。他们只有去世之后,才能将作品卖出大价钱。今时今日,拍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的艺术生涯是否成功。
曾梵志谈彼得·多依格:
艺术家的难题
艺术家曾梵志 版权:曾梵志工作室 摄影 Li Zhenhua
我不知道策展人为什么会想让我来聊聊彼得·多依格,作为一个比他小几岁的艺术家,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但倒并没有在太多场合提起过。在接到这个邀请后,为了慎重起见,我决定还是找点他的资料来看看,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前后体会。
【看资料之前】
我是一个图像思维的艺术家(而且有点糊涂),常常会由作品对其他艺术家产生想象。比如我曾经觉得丢勒贫困得只靠信仰生活(实际上他挺会做生意);莫兰迪是个隐士(实际上他时不时也跑去威尼斯参加活动);席勒花天酒地(实际上他一生过得艰辛)……而在2009年,当我在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第一次看到多依格的作品时,我认为他应该是那一类敏捷狂热的天才。那个展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作品以一种极有张力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有非常虚幻的颜色和氛围,却又引起观众非常真实的主观感受。他笔下的那些风景显然不可能在真实生活里出现,但当望着它们时,你会突然产生一种在梦中经历过的印象,随即被击中心扉。
在我看来,他的技法跟他所选择的题材配合得天衣无缝,保留了珍贵的朴拙意趣,而且他的风格显然没有受到当时任何潮流的影响,完全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我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个性和激情,是做不到以上这些的。
《玫瑰谷》 57.2x73.7cm 纸上油画 1991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但这一次我的想象再次发生了偏差。五年之后在伦敦,我偶然看到了这位艺术家的早期作品。让我非常吃惊的是,这一阶段与之前我所看到的后期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它们就像波普、表现主义和拼贴艺术的混合体。你当然能在其中看到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孜孜追求,但恕我直言,似乎也只能看到这些。
这番前后比较让我在惊讶之余,不由对彼得·多依格产生了相当的敬佩之心----这意味着他一定忍耐了大量枯燥乏味的练习,且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练习里仍保持鉴别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对我来说,他已并非是一个不拘一格的天才这么简单,我认为他的性格里一定有某种非常宝贵的品质,是这种品质最终将他引向成功。
艺术家都明白,在看不到前方的灵感光亮时,重复练习是一种难熬的折磨。你会不断怀疑自己,不敢离开创作上的安全区域,有时又会感到嫉妒和绝望,很容易就此沉沦下去。我非常害怕这种痛苦,也曾见过身边的不少朋友因为这个原因就此告别艺术。但多依格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让我们看到沉静和坚韧对艺术家所起的作用。比起靠天赋吃饭,我更希望将自我修炼贯穿一生。
《夜钓》 20.5 x 25.1cm 布面油画 1994
私人收藏©彼得·多依格。版权所有,DACS 2017,摄影 ©2017佳士得图片有限公司
【看资料之后】
看了一系列评论和采访,我又从人与人之间的角度观察了一遍多依格,似乎这回我对他的总结可能终于八九不离十了。他看起来温和内向,但眼神沉着坚定,谈及所有问题时都不慌不忙,坦率又健谈,表达能力让我羡慕。
随后,我发觉自己跟他之间似乎确实有些有趣的共通点。比如我们都坚持把绘画作为主要的创作手段,相信绘画在艺术史里仍自有其生命力;又比如我们都在很长的阶段里描绘风景,但那都不是眼目所及的风景,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表达。此外他跟我一样,喜欢同时创作不同的题材作为一种调剂;他好像也喜欢看电影,并不经常读书,也基本天天都去工作室,在那儿不是画画就是等着画蹦到自己的脑子里。当然想必他也经受了市场的干扰,总是被问到对拍卖高价的感受,他说感到这些消息有点荒诞,艺术家难以控制作品的命运——这话我也在相似的情境下也说过,但他讲得比我流利镇定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以上巧合,我才被要求在这里谈及多依格。其实让一个艺术家来谈另一个素未谋面的同行肯定不太靠谱,但值此机会,我再一次感受到艺术家在今天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我知道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应该优雅、虚无、诗意,凭借过人的天赋轻松描绘出伟大的作品,但以我的自身体会来看,这并不是真相。现在拉了彼得·多依格来证明这个观点,我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
希望他同意
(曾梵志文章经弗朗西斯·奥切德及曾梵志授权使用)
文图提供:林冠艺术基金会、佳士得拍卖
感谢郑姝、段建宇、李苏桥、汪海涛、洪羽的观点分享
如果你喜欢微信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欢Hi艺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关注
官方微信ID:hiart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