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VS人工智障,机器人迷思中,战胜人类的其实是自己的想象
“女性”机器人Sophia被沙特赋予公民身份、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机器人各显神通,就连微博最近也被美图应用的AI绘画机器人刷屏,又是一阵机器人热潮袭来。
“机器人有自我意识吗,它们知道自己是机器人么?”
“那我问你,你们人怎么知道自己不是机器人呢?”
如上,CNBC主播提问时,机器人Sophia耿直地怼了回去。“好的,我会毁灭人类”、“想要孩子,家庭非常重要”等等接连出现的言论,搭配她与真人极其相似、却又迷之僵硬的面部表情,多多少少让人有些细思恐极。
# 沙特女机器人Sophia在发布会上与主持人的对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66obs3gp&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Sophia为触发点,将目光投至整个“机器人”群体在媒体与公众解读中呈现的形象,不难发现有两个极端存在:机器人终有一日会代替人类的恐慌,和对于“人工智障”的戏谑与调侃。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来和大家聊聊,人工智能或是人工智障,哪一个才是机器人该有的媒介形象?
机器人媒介形象一览
摆上神坛的未来公民
近期,德勤发布的调研报告《与机器人老板共舞,你准备好了吗?》中说到,人工智能对企业管理的冲击比预期更迅猛。这次调研有近500名管理人员参加,近4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超过三分之一的管理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到2030年现在的工作岗位会有4-8亿个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
德勤报告节选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职业分工变化,成为各大机构预测与探讨的热门话题,媒体方自然也不会放过对这一话题的持续跟进。报道中既有如上的数据呈现,也不乏几分对未来带着科幻风格的推测与演绎。
下半年,国内同样有“BBC分析了365个职业,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淘汰的竟然是!”类型标题的新闻推送引起一波热度。其实BBC原始新闻在2015年就已发布,原网页由一幅扁平插画风的动图和输入栏构成,输入你的职业名称,点击按钮,就可以看到对应职业被取代的风险。
放一则大家关心的,当时预测记者/编辑被取代的概率约为8%,暂且放心。
上文提到的BBC相关的推送里,不少文章配发了《纽约客》杂志在10月下旬的一期封面,这幅插画就描绘了机器人作为主导生物忙碌奔走,而已经被淘汰的人类坐在路边行乞的暗黑向未来场景。
《纽约客》当期封面
数据事实与预测趋势的相关报道、杂志科幻式的演绎等等,诸多媒体中的呈现,建立起机器人“抢你饭碗、断你财路”的形象,并在人们头顶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时刻准备在人类耳边鸣起“恭喜你,你被解雇了”的丧钟,自动解码、循环播放。
工具性的职业替代还不算完,机器人能够形成独立自我意识,甚至能够超出人类现有认知水平,这种可能使得“未来公民”的形象越发高深莫测。
之前,Facebook开发的两个对话机器人开始“不说人话”,在机器人的对话记录中,出现了人类无法理解的重复性语言。虽然事后被辟谣为技术bug,但各类报道中还是实实在在地恐慌了一把。
两个机器人Bob和Alice的对话
“发展出人类无法理解的语言”、“AI失控”、“Facebook研究员惶恐不安地、被迫杀死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机器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比如英国《太阳报》就在报道中提到,“这次事件神似电影《终结者》中的情节,机器人自我觉醒之后,开始对人类发动战争。”
《终结者》三部曲海报,剧情围绕人类与觉醒后的机器人的战争。
此前,新版阿尔法元(AlphaGo Zero)自行学习3天,不依赖任何人类经验作为基础,之后就能以100比0的战绩打败AlphaGo的新闻出现后,媒体与自媒体的报道中也涌现了一波“颤抖吧人类”的切入角度。
一些推送标题,画风令人瑟瑟发抖:
阿尔法元轻松击败阿尔法狗,柯洁悲叹人类多余,你怎么看?
阿尔法进化到“零”,自学三天胜人千年
阿尔法元100:0战胜哥哥阿尔法狗,背后却是让全人类惶恐的故事
机器人新进展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等来的是相关报道文章在事实的基础之上,为它增添可读性的解释、想象与“脑补”,随即,一个未来公民形象被摆上了神坛。
鸡肋功能与“人工智障”
不过,恕我直言,在座神一般的各位当中,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在社交平台中,机器人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人工智障”。有关机器人的段子中体现的创造力,比起开发机器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调侃吐槽的机器人们,也的确是在实力演绎什么叫做“科技让生活更绝望”。
机器早期应用失败的经典案例,经常会被翻出来再次成为流行段子。
扫地机器人的“戏精”盛名由来已久。疾驰到沙发一角然后把自己卡住,堂吉诃德牌产品总是不要命地冲向家里的电风扇,或者是均匀地把猫主子的排泄物涂满地板,等到人打开门的一瞬间,空气突然安静。这些都是社交平台中的用户们津津乐道的段子。
扫地机器人与猫: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近期随着智能音箱的流行,AI语音助手也奠定了其呆萌易调戏的地位。只是,根据大家的描述,不管是和之前的siri,还是和现在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智能音箱尬聊,彼此之间的对话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智能”。比如问,“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得到回答,“反正你不是”。
# 有调发布的智能音箱评测视频(名为测评,实为调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67e6otb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全媒派也有位编辑去测试了家里的智能音箱:“你是人工智障吗?”
得到的回答是“你在说你自己吗?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凶狠”。
或者说“来放首歌”,回答:“懒得去放。”
……???好像有哪里不对?
虎嗅的一篇文章中吐槽过,“迄今为止我们见过的机器人,好像都只能在Youtube上大显身手”。比起遥远的强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传说,离人更近的还是与家用机器人之间已经发生的互动。在分享至社交平台的言论中,一个尚有很大成长空间的蠢萌形象,被附着在了未来公民神像的背面。
既不全能,也并非智障
回到开头的问题,从对于机器人的媒介呈现中选取出的两种典型,到底哪一种离真实的机器人发展更近?在做出选择之前,可以先看看产生这两种典型形象如何形成。
“人造”机器人
正如讨论中往往忽略的一点,机器人背后的开发者还是人类,传播中机器人形象的形成,同样离不开人基于现实的创造与想象。
科幻系列的文学与电影作品首先提供了理解机器人发展的一层认知底色,当遇到相似的信号时,对应的印象基础就会被触发。比如,Google AI团队早些时候公布了AutoML,是一个能自己“孕育”AI的人工智能系统。近期报道中,AutoML创造出的子Al网络NASNet,完胜其他人造AI。在这条新闻下方评论中,有读者就表示“天网来了”、“天网即将统治世界,我要去拔电源”。(“天网”是上文提到的电影《终结者》中觉醒后对抗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
而被“神化”的人工智能所关联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话题,其中不乏创作者与观众借机器人酒杯浇心中块垒的设置。比如,去年大火的美剧《西部世界》,就是科幻模拟出的环境里,一场围绕情感、记忆、自我、压迫与反抗等等因素的人性实验。
外界游客小男孩儿说“你不是真的”,机器人Dolores一脸疑惑。
远一点的作品,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经典《人工智能》,也是披着AI的外衣,来探讨与人性相关的亲情与自我认同。今年上映的《银翼杀手》系列,则是通过身份追寻反思着人的存在。缸中之脑的种种怀疑悖论已不新奇,而机器人激起的议题一如既往:人之为人的特殊性是什么?
科幻作品铺垫认知基础,新闻资讯提供事实素材,社交平台内容又脑补和强化了机器人的特定形象。
补充一点,被冠以人工“智障”称号的机器人们,仿佛被人格化了,像是尚未社会化、不分场合童言无忌的孩子,或是家里调皮的宠物。对着机器人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此类问题、把扫地机器人改装成猫的坐骑的主人,和机器人比,是谁比较“戏精”呢?
扫地机器人:我承担着这个年纪不该承担的重量。
最熟悉的陌生人
换个角度,无论是神化还是祛魅,同为降低接受门槛的一场变相科普。科学原理太遥远,夺饭碗的惊悚、乱说话的蠢萌,这种诉诸情绪与段子的叙事化演绎,反倒能拉近人看待机器人的心理距离。
机器人学家森政弘的假设提到,在最初,机器人与人的相似程度越高,人对他们的好感度越高。而当机器人与人的相似程度超过一定程度,人们对他们就会极其反感,直至谷底。而相似度继续上升,情感反应会再次回到正面,贴近人与人之间的移情。这一假设也被称为“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效应曲线
看待沙特女机器人就是这样,她与人已经非常相似,但半透明头部和略带僵硬的面部表情等与人的不同在反差中被放大,引起些微不适与反感。包括机器人所引起的对未来缺乏掌控感的恐惧等,情绪成为它传播动因的一部分。
不只是未知的恐惧,机器人自带的蠢萌属性,切中了浅显有趣的内容更适合碎片化传播这一偏向。对本来遥远的科学原理的娱乐向解构,使得一贯走高冷路线的机器人展现了几分反差萌。比如会后空翻的机器人Atlas,在它这么厉害之前,“金鸡独立挨球撞”、“好好站着被背后偷袭”,没掌握好平衡干脆扑街之类的测试环节,做成视频或是动图表情,也是非常轻松加愉快的。
# 果然知道视频:机器人学会后空翻需要几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08ep5s1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未来公民或是人工智障,都是现在机器人媒介形象的一部分,但都不是全部。技术发展的事实性报道之外,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同样有趣。
今天我们不谈论机器人的进展如何此类专业话题,而是关心媒体与读者共同构建的认知。人造出了机器人,并以此为话题资源,制造出了关于机器人的多重想象。也许多年之后,仅存的人类翻出记载昔日微信推送的历史,默默感慨,大敌当前,当初怎么就光顾着写段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