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朽时代,我们仍怀有期待——30位传媒从业者的新年愿望

2018-01-01 腾讯传媒 全媒派

过去的2017年,传媒业冷暖流交汇,每个切片都有喜有泪——有人等待、守望、忍耐,有人失望、沉默、离开。站在新一年的起点,我们如何检视自己,展望未来?


这回,全媒派邀请了30位传媒从业者聊了聊2018年的新年期待,看他们如何“用希望拥抱未来”。


(注:以下按姓名笔画排序)


卫毅 《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


希望那些认真做原创的媒体能获得更多的施展空间和收益。媒体人不再活得那么仓惶。媒体的形象不应只是布满流量的标签,有思想的媒体应该在灯光耀眼处被看见。


过去的一年,自己写的报道和出版的新书《寻找桃花源》获得了许多鼓励,我会继续写,世间万物总有值得留下的瞬间,流逝时光中的许多感受应该被重温。


王卓 三声创始人


我期待真实新闻越来越多,谣言越来越少,表达空间越来越多,言论管制越来越少。2018年,新颖的交互方式可能会普遍出现,应用在更多的内容和平台里,社交的重要性会被置于更高的位置。我也比较关注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上新生长出的创业者,无论是更有创意能力的CP,还是在努力提升变现效率和规模的MCN化的组织。同时,我们也很期待内容产业和新消费联合创造出更多玩法。


2018年,我们准备升级和扩展我们关注的赛道,相当于在内容意义上换了竞品。三声从关注标准的文化娱乐行业,更新为关注“新娱乐、新消费、新青年”。2018年,我想我们能够更深入的参与到文娱和消费行业的变化发展中,不仅做出更有深度和趋势性的内容,也能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王昀 澎湃新闻市政厅主编


期待2018年传媒业自身进一步的转型。内容为王,在自媒体兴起的时代,成建制的媒体应当挖掘自身的集团优势,在内部和外部创造更多合作机制,以制作更有说服力的多媒体产品,打造自身的影响力。


对自己的期待与规划是,做些有趣的事情。


王和岩 财新主笔


2017年,新闻业步履维艰,新闻人处境维艰。如果2018年寒风依然凛冽,春风难以化雨。相信还有同业,还有同道,一道前行,共同记录属于我们的当下。


希望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期待能那个做了半截被迫搁置的调查能做完,并顺利发表。


王雅林 红星新闻 记者 


希望新媒体能更好地发展,大环境能更宽松,少些断章取义,多些现场和深度报道。


希望自己多些有影响力的报道,多些发散式思维。



方李敏 《周末画报》财富版副总监


现在不论哪个行业的哪家公司,所有决策,首先是考虑商业回报,传媒业也不例外。对于传媒业而言,一家媒体或者一家媒体属性的公司,追求商业回报,并不意味着崇尚拜金主义,沦为资本的“传声筒”,而是面向各自特定的、有一定基数的受众,传播善、爱与正能量,或者,捍卫公平与正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旦它们具备了厚实的公信力,占据了受众们的心智,变得不可或缺之时,商业回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我对2018年传媒业的期待是:更有责任感,更有公信力,更有钱。


我对自己很了解,没有创业的基因和动力,但适合在平台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商业人物专访。我有九年的国际新闻编辑的经历,如今转型做商业报道。很难,很痛苦,很焦虑,但我喜欢。我希望自己能有扎实的商业报道作品,能把自己做成IP。但愿。


朱新伟 观察者网主编


2017年见证了短视频在传媒业的爆发式增长,但是目前的玩法似乎还比较有限,把图文视频化,或者把传统电视台的视频素材“手机化”,更短促、配字幕、小标题醒目放大。短视频的能量应该不止于此(例如抖音app),期待在2018年我们在传媒业能看到更多的短视频玩法。


我不知道“主编已死”没有,但焦虑感肯定是有的。2018年,我期望除了能帮助编辑部同仁生产更好的内容以外,自己能学一点编程语言,至少是前端语言,作为互联网媒体人,让自己更“互联网”一点。


李文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前BBC中文总监


新的一年又到了,又到了总结回顾过去一年,计划展望未来一年的时候了。


过去一年来,全球媒体业不断传出令人失望和沮丧的新闻,许多一流的媒体机构因为不能适应新媒体经济的游戏规则而濒临倒闭的边缘;也有不少资深媒体人对前景失去信心,选择离开媒体业这个伤心地;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为媒体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不过,我相信,未来一年会是让媒体人重拾信心的一年。2018年应该是媒体革命加快步伐的一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会在媒体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虽然这可能会改变媒体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但这也会为传统媒体机构带来新生,更容易了解用户的需求,使他们更愿意花钱消费媒体内容,从而找出媒体的商业生存新模式。


而作为一名媒体教育人,我也希望在2018年能做好本份,尽力培养更多的未来媒体人,一方面要让他们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而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不忘媒体人的初心,做一名对社会有担当的媒体人。


李再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对2018年传媒业的期待与展望是,新媒体在完成技术与资本的高地占领后能够迅速完成对于内容的把握和转型,从而完成一场传媒业本身的转型与革命;

 

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化的融合中完成根本性的转变,而不仅仅是技术与设备以及传播手段和渠道的更新,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本质是媒体自身的一次飞跃或革命。

 

对自己的期待与规划是,基于中国传媒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的严重滞后,在全媒体出现以后更显露出它的种种弊病,纵观当前媒体内容领域出现的种种乱象,你就会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这个问题依靠媒体自身或传媒院校自身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它涉及到传媒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一代甚至到两代人的不合格问题、包括传媒院校的现有师资队伍。

 

基于此,我正在和学界与业界的精英人士筹办一个“新传媒教育机构”,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通过垂直领域里的深度学习来弥补这个空缺,在传媒教育这个领域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希望2018年年中能够成型。


李晓明 知识分子主编


在科学日益深入生活世界、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当下,希望科学传播能够吸引更多专业的小伙伴加入,贡献更有影响力的作品,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一代青年,能够欣赏科学之美,享受智力的愉悦。


2018年会是我服务知识分子的第三年,希望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创造新的内容形态,探索新的内容产品,凝聚知识界更多专业人士的力量,打造知识社群,致力于成为对科学和技术最具判断力的平台。



杨瑨 钛媒体执行主编 


希望内容生产同行们,能做出更多结合图文、视频及数据等丰富形态的,有钛度和想象力的内容产品出现。


今年年底入坑了知识付费,希望未来一年能把过往的经验更好的转化到付费内容上,每月打造一款好专栏。


连清川 一道自媒体CEO

在泥沼中寻找方向


2018,也许对传媒行业来说,仍然不会是好消息。传媒产业向社交产业的投降,会愈演愈烈,其中所带来的冲击,仍然将集中在职业新闻主义的衰退。未经训练的新媒体继续会搅浑市场上的事实与真相。传媒期待拯救,但资本不是救赎,只有公众与负责任的政府才可能是白马骑士。缺乏了看门狗的社会,会成为资本与权贵的狂欢世界。


我的创业道路希望在2018年有一个进步。在自媒体圈子里沉浮了三年,看尽繁华,也历尽艰辛。在年关尽头,曙光喷薄而出。我仍将尽力帮助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变现和赢利模式,只有当自媒体普遍建立商业能力的时候,他们的专业化,也才能更上层楼。


社会需要传媒,需要斗士。无论来自媒体精英,还是自媒体勇士。


肖虹 每日人物运营总监


对传媒业的期望是,说真话,不主动说假话,发出的稿子不要被删。


对自己没啥期待吧,工作上能出有影响力的作品。给自己定的人生kpi很低,跑个全马,和好朋友一起旅行一次。


何刚 《财经》执行主编兼《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


2018年传媒业将继续大浪淘沙,两极分化。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和高效市场运营能力,是考验媒体竞争力的两大维度。升级自我能力,针对受众痛点,巧妙利用技术,是传媒业必须统筹考虑的大事。


期待2018年有新的传媒投资机遇和资源聚合可能,我将在媒体深度开发和重点项目拓展上争取突破。在改革开放40周年、《财经》创刊20周年,我个人走向传媒市场化10年之际,希望我和同事的努力可以开花结果。


何瑫 智族GQ总主笔


希望行业深度优质内容价值回归,重建深度内容生产体系。


对个人的期待是,比2017年写得好一点。


周葆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媒体硕士项目主任


对2018年的传媒业,可能有几个特征是可以预估的: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将更为普遍,传媒产品的内容创新将更趋深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多地与传媒结合,在内容产制、信息分发、用户互动、个性服务等方面有更多的应用,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艰辛探索,传媒更紧密地渗透进日常生活。在媒体日益走向智能的时代,期待传媒能在机器辅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人的价值,回归基本功能——忠实地记录时代、揭示真相、传播文明、慰藉人心,期待这一年中有一些优秀报道能够穿越迷雾、直逼真相、回应社会议题,有一些专业、服膺真理与真相的传媒人浮现。


2018年,自己将继续与复旦的小伙伴们一起,为“复旦新媒体”耕耘加油。我们将重点观察迈向智能时代的传媒业,通过经验研究,理解和透视技术、数据与算法如何形塑新的逻辑、如何彰显人的价值、如何重构日常生活。期待学传媒的小伙伴们都能保持对新技术的敏锐,同时体悟传媒业的核心价值,好学力行,锤炼自己。



周群峰 中国新闻周刊资深记者


没啥过多期待,就是希望2018年遇到更好的选题,做出更有影响力的报道吧。


我其实是个希望做到随遇而安的人,但是很多新闻事件的发生又常常不可预测,于是只能做个四处奔波追逐新闻的人。


赵昀 澎湃新闻视频直播部总监


2018年,媒体深度融化发展转型将继续,各家将全面发力短视频,纸媒的转型,广电系统的改革以及新媒体的发展都会贯穿整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5G网络的发展,移动端将继续成为各家争夺的主战场。新技术的创新将带动新的一轮媒体改革。虽然技术在发展,但是优质独家的报道内容依然是各家媒体的重要竞争力。在视频直播这个方面,小屏直播将继续发力,移动直播的技术和画质以及直播内容,互动等方面将会继续加强。直播将成为移动端报道新闻事件的“标配”。


2017年,澎湃新闻视频直播从小到大,一年做了近500场直播,涵盖了时政,财经,突发,国际,文体等各个方面。2018年,继续细分直播选题,加强重大新闻的直播报道力度。在选题策划,采编播流程,后期编辑等方面再进一步的细化和改进。继续保持全国新媒体移动端直播领先地位,不断的创新,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性,在时政新闻直播方面做一些有益的突破和尝试。


夏琼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天空中的蓝色,清澈透明,它代表着希望;大海中的蓝色,深沉稳重,它代表着毅力。愿传媒业的生存环境中永远充满蓝色。雾霾的天空,尘埃满天,它代表着逆境,而逆境对从业者而言,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记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深度学习与观察之机会的。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没有奢望,更无需规划,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梦自己想梦的,去自己想去的,做自己想做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会再来。


晓通 刺猬公社


过去的一年里,对于每一个媒体从业者来说,科技对媒体行业造成的影响都是直观而深刻的。在未来,我们不仅要面对人和人之间的竞争,还需要面对人和机器,和人工智能的竞争。这也要求我们每一位媒体从业者用更专业的手艺和更有态度的方式去工作。


新的一年,新的flag,希望自己写出有温度,有态度的作品。


高庆秀 娱乐资本论主编


对行业的希望是,有机器人替我写稿。   

        

对自己的规划与期待是,有钱有未来!


高雅洁 Flipboard红板报副总裁


对2018年传媒业的期待与展望是价值回归——当轻而易举消费海量个性化资讯变得不再新奇之后,阅读回归内容本身的价值。特别是内容消费升级的当口,第一批觉醒的用户,对内容更有鉴别力、对产品设计体验有更高的要求,年轻一代主流消费群体更有个性,使得媒体和信息承载平台,开始注意内容价值本身,精耕细作,不断升级打磨。

 

对自己的期待与规划是,像打造红板报一样的使命,颜值和品质兼备,多运动、多学习、多成长。


郭嘉 蜻蜓FM副总裁


今天看到一句话,说这个时代我们看似关注一切,其实又什么都不真正关心。今天的传媒业也是如此。朋友圈里每天一个热点刷屏,到年底又觉得这一年呼啸而过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来。2018年,作为一个传媒人,希望自己能在速朽的变化中抓住一些可能留世的吉光片羽,用心磨炼,记录下来,赠与时代。


陶舜 经济观察报评论版主编


传媒和其他行业一样,变得越来越大,跨界和融合越来越厉害。对于行业,要乐观,它们会长成该有的样子。人的状态是重要的,我喜欢踏实风,少些浮躁,多些实事求是。


希望:年轻人有年轻派,敢为天下先;老前辈有长者风,捍卫普世价值观。也许以后会看到,这20年只是开篇与前菜,10年20年后才是中国新闻业的高潮和主菜。要有耐心。至于我自己,往往都是“泛若不系之舟”。



黄志敏 数据工场CEO 


媒体的现状是内容良莠不齐,头部内容稀缺,劣币驱逐良币,传统媒体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储备缺乏、无力转型。


2018年,我希望内容生产者传播渠道共同努力,希望更多优质内容生产者找到商业模式,用优质内容淘汰劣质内容,也希望有更多的媒体顺利转型,找到发展方向。


对自己的期待与规划是,对内,希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组建更优秀团队、发表更优秀作品。对外,为行业培养出更多人才,帮助媒体与技术融合,帮助媒体生产更多优质数据内容,帮助行业建立商业模式,实现共同发展。


常宁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专栏作者,青岛理工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所负责人


2018年,媒体“内容产品化”路线将更加清晰,“好内容产品”付费将成常态。这个嘈杂凌乱的信息时代,我们该为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内容和知识买单!


对自己的期待是,仍然不追风,不追热点,只写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多生产对行业发展有启发的数据研究分析、数据报告、深度洞察内容!


常河 梨视频副总裁、副总编


众媒时代,很多自媒体的创作者靠着平台的补贴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让更多的专业记者加入到为人们提供资讯和精神食粮的行业,但与此同时大量同质化和粗糙的的内容也让破坏了行业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期望行业从业者可以继续坚持职业操守,讲述更多优质直指人心的真实故事;深入探索,揭露迷雾,还原事实本源;用创新的方法将报道内容传播的更广,共同坚守底线,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2018年,我将会开设互联网短视频的制作和运营的课程,我希望可以将新闻行业最近几年在互联网上的创新和有用的信息带给更多年轻人。


曾乔 清博新媒体主编


2018科技对传媒业的渗透会更深,新闻可能会秒出,但希望2018假新闻少一点,出现更多监督类型的深度报道……当然,热点越多越好。


对自己的期待与规划是,多读书、多运动、能力再强点、加班再少点、工资再高点,把我们的新媒体做得更好点……不是说2018年传媒业的“抢人”大战可能进入白热化阶段吗,希望自己是“被抢一族”,哈哈~


戴玉 资深数据新闻从业者 


2017年是媒体技术和可视化产品井喷的一年(而且只是开始),但“服务业”的繁荣也无法掩盖真正的“产品制造业”的萧条。我期待2018年能让真正的新闻和深度报道触底反弹,不论用什么形式和技术做表里,不过我估计最多也只是复苏而谈不上反弹。可能跟风起云涌的大潮相反,我对自己2018年的定位是安静的沉淀和积累期。真正参透和运用,远比阔论和购买要难得多吧。


魏武挥 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这个时代,老让我想起普利策与赫斯特缠斗的黄色新闻时代。夸张的标题,吸睛的图片(现在改为表情包),耸动的话语。这并不是媒体之福。所幸,依然有人坚守。即将到来的2018年,随着内容创业的深入,我更希望看到,少一点情绪煽动,多一点理性洞见,更重要的是,更多一点客观事实。评论太多了,新闻不够用了,这并不是这个行业的荣光。


我希望2018年,能写本书,与内容生态有关的书。



从今天开启的2018,愿你:

“依旧有很多憧憬,

对梦想,对记忆,对失败,对希冀;

依旧有很多高昂,

有存在,有价值,有独特,有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