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 | 全媒书荐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20-02-14

“如果有一天,让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像她一样的人需要帮助,那我一定要做些什么,深陷危机的人不该就这样被抛弃。”

 

1964年,13岁的萨伦伯格暗暗许下一个这样的承诺。45年后,他将失去动力、重达400吨的一架宽体客机成功迫降,拯救了155条生命,创造了著名的“哈迪逊河上的奇迹”。他的故事不止于此,更被改编成巨制电影《萨利机长》,搬到了全世界的大荧幕上。

 

而那个深深影响了萨利机长的“她”——基蒂•吉诺维斯,却是一个死于非命的不幸女孩,背后更是一桩令人惊骇与痛惜的惨案。

 

这桩影响了数代美国人的著名凶案在被无数次改编成骇人的影视、音乐,乃至诡谲的童谣后,最终被美国著名撰稿人、作家凯文•库克写成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他重访了基蒂•吉诺维斯案的诸种细节,试图还原该案件中的真与假、黑与白。今日,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书荐《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一同跟随凯文•库克回访历史的步伐,复原这个令人痛心又值得深思的故事。

 


一桩震惊全美的凶杀案,一则人情冷漠的寓言

 

1964年3月一个凌晨,在纽约市皇后区冰冷漆黑的街道上,一名28岁的年轻女子,昵称“基蒂”的凯瑟琳•吉诺维斯在回家路上被人用刀子刺死。犯罪过程持续33分钟,死者身上共有13处被刺穿。然而,这起凶杀案在案发后的两个星期内却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直到《纽约时报》刊出了相关报道,才掀起轩然大波。除了令人惊骇的犯罪行为,《纽约时报》指出的一个细节更让人咂舌——有38人亲眼目睹了行凶现场,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止,甚至无人报警。

 

而促成《纽约时报》对此案进行报道的是一位责编罗森塔尔。他在与警官的闲聊中敏锐捕捉到“38个旁观者”这一细节。凯文•库克在书中写道:“罗森塔尔想要戳中整个纽约城的痛点。”这则已经发生了两个星期的“旧闻”在罗森塔尔的重塑下,甚至具备了所有黑色小说的诱人元素:严酷但真实的城市背景,怯懦胆小的旁观者们,一个毫无防备的年轻女子……“皇后区邱园有38位可敬的守法市民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围观了一起凶手尾随并三次用刀攻击一名女性致其死亡的案件。”记者在罗森塔尔授意下,从文章一开头就用颇为戏剧化的开场白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一时间,英国、俄罗斯、日本和中东的报纸纷纷转载了这篇报道。

 


在那之后,罗森塔尔又出版了一本名叫《38个证人:基蒂•吉诺维斯案》的畅销书。他在书中极力渲染自己对基蒂•吉诺维斯案的理解——基蒂孤零零地死去,有38个邻居见死不救,更是将这则冷漠城市的寓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在“38个旁观者”这一案件细节被反复加以渲染和着墨后,复杂的基蒂•吉诺维斯事件也被人们浓缩为一个简单的问题:那些人怎么可以对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暴行视而不见、袖手旁观?


 

于是,这样一桩凶杀案同“冷漠的旁观者”牢牢地绑定在一起,50年来一直叩问着人们的良心、不断唤醒人们的愤怒。

 

而《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更像是一场重访旧案、再建真相的艰难旅行,凯文•库克要做的是回到1964年的那个夜晚,解构50年来人们对“38个旁观者”的误解。



凯文•库克的努力:一场抽丝剥茧之旅

 

“本书不打算复述1964年那晚在基蒂•吉诺维斯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是尝试阐述完整的真相。我想要讲的是一个从未有人讲述的故事。我想要解释这起发生在皇后区邱园一个寒冷夜晚的事件为什么被人误解了50年。”在本书的开篇,凯文•库克这样写道。全书前半部分以受害者基蒂的生命历程和凶手莫斯利的家庭生活为线索,交替叙述,两条线索在凶案发生当天合二为一。后半部分则揭秘了《纽约时报》如何一手策划本案的报道。对旁观者这一群体的探访以及对《纽约时报》报道的反思构成了全书两大核心。

 

“旁观者”困境

 

凯文•库克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旁观者”的角色。对于旁观者,是否用一般的道德审判,诸如自私冷漠,就可以解释?还是说,旁观者在舆论漩涡的跌宕中已经演变为一个“被片面理解”的群体?他援引了美国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解答。

 

书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旁观者效应”。美国各大大学、研究机构针对“旁观者效应”进行的数场实验都表明,当旁观者人数较少时,人们反而有较高可能性向呼救者伸出援手;当旁观人数众多时,则会出现旁观者面对作恶,无所作为的情况。心理学家又将其称为“责任分散理论”



在基蒂•吉诺维斯一案中,“山姆•科什金想去打电话,但他妻子玛乔丽阻止了他:‘这会儿大概已经有30个报警电话了。’” 凯文•库克在书中描绘的这一场景可以说是对“责任分散”作了一个形象的注解。伴随所谓“责任的分散”,随之而来的愧疚感也会分散,假如只有一个人遇到了麻烦,“他会因为不作为而承担所有的愧疚。但假如还有其他人在场,那么责任就分散到所有人头上,而事后的指责也无法直接针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凯文•库克鲜明地指出,在基蒂•吉诺维斯案中,比起探讨旁观者和被害者之间的关系,更有意义的是思考旁观者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作者的探讨也并未止步于此。旁观者应在何程度上承担责任?他们面临的群己困境又该如何权衡?人们基于基蒂•吉诺维斯案的反思某种程度上解答了这些问题,更助推了美国的社会进步,比如直接促使911报警系统、社区互助组、好撒玛利亚人法案等的建立,并激励一些美国人为避免吉诺维斯案悲剧的重演,在危难面前主动挺身而出,本文开头所提及的萨利机长,正是深受这一事件的影响。


凯文•库克认为,这些措施的提出无疑为“旁观者”的困境提供了一定的解决途径:就像《好撒玛利亚人法》试图保护的——没有人理应将自己置于险境;但法律也至少需要强制市民拨打911。

 

被错误报道的真相

 

凯文•库克通过多番追索和走访调查,想要还原事实的细枝末节。而他要力图挑战的对象正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权威媒体——《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在该事件的报道和影响力的发酵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罗森塔尔自然是对这篇报道产生的效果感到十分满意,然而却选择对一些报道细节视而不见,比如文章标题写到“37人目击凶杀但均未报警”,但报道当中提到的人数却是“38人”。此外,除了报道信息的错乱,对“38个旁观者”的审判也有失偏颇。

 

时任《纽约时报》责编的罗森塔尔


作者回访了案件中在场的诸位“旁观者”,反复敲打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他发现事实上,在案发现场,除了少数真正胆怯和冷漠的旁观者,也有人报案,也有人冲出自己的居所保护垂死的基蒂。“索菲以为她正在跑向一桩进行中的凶杀案。她只知道有人正在袭击基蒂•吉诺维斯。管他是谁,管他是不是也会对自己下手。索菲原本可以等着警察过来。至少可以等她的丈夫一起去。但她只是跑,朝着楼下跑。”书中这样一段对基蒂的邻居索菲的描写显然反击了《纽约时报》对38个旁观者无人挺身而出的论断。

 


对“38个旁观者”的解构并不是推翻原本的故事,它更像穿越时间的迷雾抵达的一种反思——单纯地对所谓旁观者进行攻击、指责是有失公允的。一方面存在《纽约时报》记者刻意渲染报道细节的嫌疑,一方面背后的旁观者效应也反映了旁观者是否采取行动,受他们所处的具体情境影响。真正有作为的社会纠偏,不是一味地对“旁观者”进行道德谴责,而是通过建立保护举措,创造良好的条件,促成助人的情境。凯文•库克通过回访真相,展现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无疑为思考“旁观者”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她不仅是个名字”

 

基蒂•吉诺维斯案像是一面镜子,它碰巧照进了人们内心最幽微的一部分,也激发了人们对道德的叩问。凯文•库克在书中写道:“她不仅是个名字。”而他努力去做正是写好这样一个故事,努力复原那个命运悲惨的女孩的形象;解构人们对“38个旁观者”长期以来片面且偏执的审判,让这桩惨案中有价值的“反思”真正抵达那些良善的内心。

 


对于《旁观者》这本书,著名历史学家许纪霖教授阅后曾写道:“在突然其来的陌生人的苦难面前,人类的道德是否容得了旁观?每个人或许都应该自问:假如身临其境,我会怎么做?这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人性中光明与幽暗互相纠缠。神性与魔性,是心灵深处永恒的战争。

 

“我一定要做些什么。”年幼的萨利机长曾这样说道。而这,或许正是基蒂•吉诺维斯案以及《旁观者》存在的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