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斐然:移动传播时代,视频新闻的变与不变
5G即将落地,技术将进一步赋能移动传播。传播形式的升级意味着新闻生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有不一样的要求。
近年来,视频新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移动传播时代,视频新闻怎么做?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新年饭局获得授权,公开新京报视频报道部副主编林斐然做客真爱读者群的演讲内容,与大家分享他对于视频新闻生产的见解。
林斐然,新京报视频报道部副主编,曾参与雷洋案、河北洪灾、罗尔事件等一系列社会热点的报道。
移动传播时代的变革
从大屏到小屏
林斐然认为,移动传播时代,新闻的视听语言要面临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挑战是,从大屏到小屏的转变。电视新闻即大屏新闻的代表,呈现的内容和形式非常正式,有播音员、演播室,而电视时代最常见的大屏直播实际上是“假直播”,是演播室状态的“外延”——记者抵达现场,以一个外围“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但未必真正到达了现场的核心。而小屏直播则呈现出一些完全不同的特质。林斐然结合“我们视频”团队探索小屏直播改造时的经验,谈到了几下几点:
在用小屏直播大的现场时,要尽量减少配音对用户听觉造成的干扰,用字幕+声画、现场原声、采访原声来改造它。在字幕中,尽量用简短的话点出某个节点、某个关键性的要义。
小屏上另一种风生水起的形态是短视频,它的第一个特点是短,时长一般控制在一到两分钟之内,要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快节奏,林斐然谈到之前做过的调查显示,当用户点开一个视频,大概在3秒以内注意力就会涣散,能坚持看到30秒的用户可能只有45%。电视的传统大屏思路在小屏的移动端时代几乎没有竞争力。移动互联的环境会要求非常快的阅读节奏和碎片化的呈现,需要用更快的故事节奏来展现。所以,要把最精彩、最抓眼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其次,不同于传统电视生产的故事结构、表现手法,小屏的呈现是碎片化的,是适应移动互联逻辑的。伴随着2020年5G落地,图文时代进一步发展到视频时代,会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从长到短,从电视到网站、短视频,是从PC端发展到移动端的过程。此外,新闻的质量迭代,包括画面准确都是值得关注的。怎么样能够在小屏上做到更准确,也是未来发力的方向。
从文字到视频
“能用文字呈现的,视频一定有办法呈现出来。”在谈到文字和视频两种呈现形式时,林斐然这样说道。他认为,在呈现内容、结构、形式方面,视频和文字各有特色,文字能够在比较短的篇幅内更详尽、细致地说明。视频的特长在于现场的还原,用摄像机代替受众的眼睛,去捕捉当事人的状态、一些写实的情感纠纷。视频新闻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现场感。
林斐然结合自己的转型经历谈到相比文字,视频重现现场的优点,比如在呈现一个冲突场景时,你可以用文字去复述它,但是文字复述远没有在现场抓拍来得自然真实。无论怎样用言语还原它,都不会比现场拍摄更直接。
但同时,短视频也是一个高度复合的融合产品,采取视频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和文字分裂。文字也是短视频的一个部分。而这种融合产品随着时代、技术的竞争也会慢慢被淘汰,例如未来可能出现的虚拟现实或是沉浸式的新闻和产品,这些产品形式都会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进行不断的迭代。
林斐然认为,短视频成为未来报道的主要形式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诸如成本高的发展难题。很多媒体负荷不起视频制作这么重的成本,制作得越精良,可能要求的成本,付出的代价就更高,这也是媒体转型的一个痛处。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者也意识到伴随着阅读习惯的改变,视频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受众层面的习惯转变、偏好改变是值得关注的。短视频是未来新闻生产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谈到视频与文字的迭代时,林斐然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视频像一辆私家车,文字像一辆公交车,它们会在各自的道路上行驶,不见得最后只剩下某一种类型的车辆,而是乘客选择变得更多了,最后会分别迎来层次不同的受众群体。”
视频新闻的内容生产
团队规模与选题切入
新闻视频制作需要一定时间和人力,林斐然介绍了“我们视频”的团队规模。他谈到,在2016年刚开始筹建时,人比较少,当时的产量也相对比较低。一直发展到2018年12月,“我们视频”已经拥有大约110人到120人的队伍,现在日均产量可到达90条。2018年11月大概生产了2500条,在腾讯视频上的日均流量可达2个亿。“我们视频”在两年生产了超过1000场直播,全网直播的播放量是两个亿,短视频超过2万条,总流量超过300亿。团队明确了口号——“新闻视频看我们”和定位——要用直播和短视频覆盖新闻热点和重要现场。
主要的选题范围集中在时政、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现在也在探索财经、娱乐等领域。暖新闻的内容制作在被团队施以更多的关注,生活不止打打杀杀,还需要做一些温情、温馨的内容。
林斐然结合“我们视频”的探索,介绍了几种不同的产品类型:
直播是伴随式的,是一个融合产品的形态。对于记者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创造惊喜和悬念的过程。林斐然结合自己做过的关于雷洋案的直播经历,谈到自己刚开始找到雷洋涉嫖的足浴店时,调查过程非常艰难。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在直播,都主动围上来,提供信息,甚至还有目击者非常深度地描绘了现场的情况。简单来说,直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画面之外,还提供了惊喜,能够给人带来现场的增量。
其次是国内最普遍的快讯,主要形式是一分钟内的短视频。与国内相区分的是来自国际新闻的短视频,包括了世界各地的一些编译,在获得版权授权的基础上,采购国外的资讯。
然后就是原创视频。比如“我们视频”之前拍摄了信小呆。此外还孵化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栏目,比如说王志安引领的《局面》。
推倒受访者心墙
而在用视频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林斐然谈到两点原则:“第一,我们尽量不假拍、摆拍;第二,尽力让受访者放松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推倒受访者的心墙。很多人无法在记者的镜头前表现真实的自己,记者要做的是寻找共鸣,向采访对象释放善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针对人物当下的心理状态,激发他真实地表达自我是比较难的。作为一个文字记者,可能需要通过文字二次描述受访者彼时的内心波动,而镜头上推,记录下的画面就更为直观。
参与深度报道
关于短视频如何参与到深度报道中,林斐然举了“我们视频”暗访北京公租房乱象的例子。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揭示了北京公租房资源被转租、被滥用,甚至开办民宿房的现象,用暗访+视频的方式清楚记录被调查人的表情以及沟通的语气。视频播出之后,北京市建委也在近期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借公租房牟利的监管和惩罚,让福利真正落实到需要的人手上。这其实就是短视频参与深度报道的一个表现。
短视频碎片化的呈现方式也为记者参与深度报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们视频”在长期操作中积累的经验是化长为短,以一个系列的方式打包成某种形态,比如分拆成五个新闻点,用5个新闻点组合成一条长片。在处理深度报道时,视频记者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采访更多对象,倾听更多声音,然后还需要补拍各种空镜头,用各种方式不断把信息传递给真正的受众。林斐然认为,短视频在这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一段探索的时间。
新闻报道的“原内核”
不管是直播、短视频还是传统的文本,林斐然认为很多时候新闻的“原内核”是不变的。所谓原内核就是新闻遵循的道,包括时效性、真实性等等新闻价值。在他看来,无论是文本,还是视频,无非是一个包装的渠道,这些东西是‘术’,通过术把这个信息从传播者的耳朵里、心里、手机里传递给对方。通过某种特定的渠道,最终要完成的是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
同时也有人谈到,短视频的传播形式是否会带来新闻反转、舆情反转、真相碎片化等影响。林斐然的观点是,原来人们常说有图有真相,现在哪怕是有图、有视频,都未必能呈现出真实的样貌。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视频这种介质本身的可信度,而是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在面对新闻反转和舆情反转时,一方面我们永远要基于事实来阐述新闻的主体,来梳理新闻的脉络,传递事实,还原世道的真相。另一方面要守护媒体的公信力。而这些,无论是文本传播,还是视频传播都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