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都是乌合之众?粉丝其实也有自我修养指南
关注互联网文化的人可能已经察觉,研究饭圈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门显学,其中的叙事模式、组织形态、心理动因、粉丝行为等,日益渗透入当代人的网络生活,在持续提供内容消费点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具备研究价值的话题。
不过一直以来,混迹饭圈的人在主流视线里的印象似乎都是狂热的、甚至有点反智的。这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在真实的饭圈中,粉丝也可以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会有人专门制定成文或不成文的准则,作为规范粉丝行为、避免伤及偶像、化解不必要纷争的重要方式。这些准则,就是受到粉丝认可且需要长期遵守的“自我约束指南”。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带你一览在粉丝群体中流行的这种自我约束现象,并试图探寻饭圈内部形成这种规范机制的深层次原因。
饭圈自我约束指南大赏
通俗地来讲,自我约束相当于粉丝的基本修养,不管偶像是谁,只要你身为粉丝群体的一员在网络中行动,就应该遵循这些规定。在整个饭圈江湖,这些规定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明,而是各家粉丝之间相互流传,各自总结,内容时常更新。
网络上曾流出一个由蔡徐坤粉丝群体整理的《ikun自我约束指南》,这份指南从五个维度入手,归纳总结了粉丝的各类注意事项。并且特意标明:粉丝是自由的,指南只是一个建议,希望饭圈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互相理解,求同存异。
这份三观正得出奇的指南,是不是更新了你对于饭圈的一些认知?在梳理了许多粉丝自我约束指南后,我们能够从文本上得出几个典型的特征。
专注自家
“专注自家”意味着只关注自己偶像的动态,不攀比、不惹事、不站队,不参与其他饭圈争论,不随意对其他明星做出好与坏的评价。
不做毒唯
“毒唯”主要指团体或是组合里面的某一类粉丝,他们只喜欢其中一个艺人,并且以维护偶像的名义,恶意抹黑侮辱组合内部其他队友。
不做“毒唯”,意味着即使只喜欢某一个人,也对其他队友和队友粉丝保持友善的态度,维护整个团队和饭圈的和谐。
不ky
“ky”来源于日语,直译为“不会读取气氛”。在其他明星出场时用弹幕刷自己偶像,不分场合向其他人“按头”推荐自己爱豆,在唯粉面前提到该明星和其他人的CP等,都属于饭圈的“ky”行为。
粉丝内部的“不ky”,指不要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尊重他人喜好,从而维护良好的追星氛围。
圈地自萌
“圈地自萌”尤其适用于CP粉,他们会将个性化的爱好控制在有相同爱好的圈子内部,不在公众平台宣扬自己的观点或与意见不合者争论。“圈地自萌”是出于对其他非圈内网友的尊重,不让个人喜好影响他人网络体验。
不踩一捧一
“踩一捧一”指用一个人的缺点来凸显另一个的长处。虽然说公众人物被拿来比较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饭圈内部要求 “不踩一捧一”,这样一是为了维护粉丝间良好的关系,不因为比较而引起粉丝间的抱怨和愤怒;二是为了抵制某些营销号的恶意挑战,维护饭圈的稳定与和谐。
远离偶像私生活
“离作品近一点,离生活远一点”已经成为了所有粉丝群体的公认准则。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跟踪、偷拍明星日常的“私生饭”会扰乱公共秩序,给明星带来极大的困扰,这也是饭圈联合抵制的行为。
不回黑
“不回黑”指的是不回复恶意抹黑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言论,其中既包括辱骂、歧视等攻击性的言论,也包括表面没有敌意,但明显带着偏见的评论。
对于理智的批评,可以友善交流,但是对于恶意的黑评,采取不回复的态度是为了避免引起更大规模的争吵。
超话发帖规则
首先,为了维护明星超话的规范,在超话发帖有固定的格式,不同的超话规范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开头是#明星的名字#,中间是不少于15字的文案,配图是明星本人的照片。
其次,为了避免黑粉的恶意攻击,一些明星超话只有等级高于6级的粉丝才能发帖,并且会有“反黑组”实时监督。此外,超话主持人也有删除“水贴”和“黑贴”的权利。
自我约束机制的普及,意味着粉丝这个圈子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饭圈粉丝并不是《乌合之众》中所描述的“群体”那样,只会无理性的一哄而上,相反,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约束,饭圈具有了精确的分工和极高的效率。演唱会的明星“应援海”便是这种自我行为规范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饭圈粉丝vs 普通粉丝
要了解这种“自我约束”的怎么形成的,首先要了解饭圈粉丝和普通粉丝的区别。
大多数普通粉丝只是默默无闻地支持着明星的作品,相对而言比较松散、佛系、偏欣赏心态。但饭圈像是一个集体,牢固、主动、偏养成或陪伴心态,一旦选择融入,获得了更便捷有效的偶像信息获取渠道,就要遵守其中的“铁律”。
这些饭圈粉丝构成了偶像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力军,他们不遗余力地制造着一个个数据奇迹,煞费苦心地在社交平台上为偶像树立正面形象,自发积极地为偶像在各大平台打榜冲销量……
当粉丝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偶像的发展前景,粉丝的专业化就会成为必然趋势。除了自我约束指南,更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应援分工。一个粉丝应援站可以细分为音乐部、审核部、宣传部、文案部、前线部、视频部、美工部、绘画部、指挥部,这等细分程度可以和一个中型经纪公司相媲美了。
其次,这种自我约束来源于身份认同。在“饭圈文化”中,身份认同分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方面。
饭圈消费的是一种与偶像同在的参与感和沉浸感。粉丝们在选择追逐的偶像身上投射出自己,将“自我”与捏造的明星形象合二为一,拟合进虚拟世界,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沟通更具便捷性和易接近性,粉丝很容易在线上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彼此,这就形成了各类的应援站、粉丝站,改变了以往粉丝与粉丝之间的松散状态,社群内部的配合度也随之提升。
通过微博这一平台,我们更容易看出社交媒体在饭圈中所起的作用。
微博超话为多元个体提供了一个聚焦的公共交往空间。在超话中,主持人拥有更多决断权,高人气粉丝大咖拥有更多跟随者。
按照在超话内的活跃度,等级越高的粉丝越容易积累人气和经验值成长为意见领袖,从而起到引导粉丝、管理超话社区的作用。而饭圈的“自我约束”,多数都是由这些等级高的超话“大咖”们首先提出、传播,并且以身作则进而形成具有实际效用的行为规范的。
“自我约束”下的饭圈生态
饭圈内部的“自我约束”的确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在许多饭圈,有一条“铁律”便是——任何粉丝站皆不招录未成年人,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学生。
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粉丝也自发成立了普法站、公益站、读书会,来帮助粉丝和偶像一起共同成长和进步。
粉丝自发成立的普法站
通用的规则体系会对粉丝群体的粉丝行为产生约束与管制,在网络社区中,这种封闭的圈式结构有自己明确的边界,边界是无形的,但是却有很大的约束力量,粉丝在群体内部的活动必定要遵循群体的规范。这样一来,不仅仅是饭圈内部和粉丝之间,整个互联网的社交环境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护。
但是,这种粉丝内部“行为准则”导致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饭圈内部的自我管理基于粉丝们自愿参与,十分依赖于意见领袖的个人素养,缺少第三方的监督机制。
粉丝们获得的信息很多时候是经过选择、加工的,粉丝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便是进行信息筛选的“把关人”。他们把符合自己心中偶像形象的信息留下,在群体中交流分享,为之呐喊和狂欢,把侵犯和有损偶像形象名誉的信息摒弃无视,甚至加以反驳抗争。[3]
进一步来看,粉丝个人知晓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所以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就是群体规范,而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偏离性意见排除,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群体意见的分歧,因此“沉默的螺旋”在粉丝群体中是常见的。[4]
前段时间将肖战推上风口浪尖的“227事件”,便是部分粉丝为了排除异见,进行大规模集体举报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当明星或粉丝犯下错误时,粉丝团体依靠精确的分工、极高的效率,能迅速营造出“岁月安好”的假象。部分粉丝还会通过大规模的控评,覆盖不利的声音。
因此,如果将饭圈粉丝当作一个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群体,这其中各种自我约束机制的出现,在规范化粉丝行为的同时,显然也在强化这个群体本身的能量。
回看这些约束条款,已经很难再用“形式主义”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互联网流行文化在进化,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认知也需要更新。对于饭圈粉丝这样一个趋于主流的群体性对象,我们可以看到其失控、消极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其有序、成长的一面。
1.https://mp.weixin.qq.com/s/2f3jvu83HSJaX1foqJhYuA
2.夏雨欣《从粉丝“圈地自萌”看社会隔离》[J],《青年记者》2017,(14),78
3.孙曌闻.社交媒体环境中粉丝社群的传播规范与认同实践.新媒体研究2019,5(06),23-24
4.传播仪式观下粉丝文化认同研究[D].李乐之. 湖南大学.2017
5.张逾月,秦洋洋.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群体内部权利与地位的建构.新媒体研究2016,2(11),26-27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送出【小文艺口袋文库·知人系列】人物传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