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焦虑吗?或许,社交媒体不值得我们这么沉迷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22-05-30

1997年,“六度空间”(sixdegrees.com)面世,社交媒体元年由此开启。经历过一轮又一轮行业洗牌,社交媒体已经从一个新鲜简单的技术名词,发展成了一种复杂而多面的生活方式。
 
但时至今日,当新技术带来的热潮褪去,人们也逐渐发现,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美妙体验的同时,也越发为“无限缰绳”的社交生活所累。
 
后社交媒体时代,在获得高效便利的使用感之后,用户开始对社交媒体及其创造的文化进行反思与再审视:越来越容易因网络社交而感到焦虑的当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汇聚多方专家观察,聚焦社交媒体的平台发展痼疾与用户迷思,与你一同探讨回归社交真实的破题之路。
 
网红文化:从眼球经济走向公共利益
 
得益于高度的开放性和超强的连接能力,社交媒体为多元文化生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这其中,走过野蛮生长、实现产业化升级的网红文化无疑是重塑社交媒体生态面貌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与此同时,当“吸睛”演变为“吸金”的同义词,网红文化逐渐呈现出过度发展的畸形态势——为了寻求关注,社交达人们所进行的尝试趋于失控。
 
 
获得大众关注的本质是影响力,而影响力的真正含义是改变他人行为和性格的能力。在理想的情况下,网红应该通过生产内容来对其他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其核心在于沟通和建立亲密关系。
 
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人们似乎更关注数量而非质量,执着于粉丝数,只为获得更多关注而努力。
 
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当前的网红文化已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事实证明,大型社交媒体上网红的影响力在日渐削弱,粉丝持续性的互动数较少,商业转化率也较低。
 
那么,这种片面追求眼球效应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吗?网红文化的未来仍然可期吗?
 
 
实际上,网红追求关注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出发点不应局限于金钱利益驱动,而应该往更有价值的社会问题上转移。
 
曾出版过《社交媒体营销》(Social Media Marketing)一书的Michael Solomon教授说:“人们已经对一味追求盈利的网红营销失去兴趣,如今,网红文化应该恢复利他的本质,并为公众提供度过公共卫生危机的建设性意见。在社会不稳定时期,公众往往倾向于寻找值得信赖的信息源,那些完成了这项公共使命的人将会被人们记住。”
 
疫情期间,“由于业务中断,许多公司面临财务挑战。”数字策略专家Shane Barker说,“一些公司正在削减所有非必要开支。对于部分公司来说,付清员工薪酬尚属勉强,更不用说聘请网红做营销了。”
 
但另一方面,由疫情引起的居家学习和居家办公也使得人们在线时长迅速增长,网红们在捕捉公众注意力上的努力也随之加码。Barker说:“社交媒体达人应该生产更多反映社会现状的内容,参与并记录人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生活领域的网红博主Em Sheldon率先调整了自己的内容生产策略,分享了更多运动锻炼和健康食谱的信息。Sheldon表示:“目前用户的线上消费时间空前增加,因此,只要内容是真实、适时、有品位的,网红营销依然有很大的价值。”
 
逃离焦虑:从退出社交媒体开始

后社交媒体时代,社交日益侵蚀生活,每个人都忙于塑造人设,而非探讨生活的真实模样。创造社交媒体的本意是实现更多人与世界的连接。但目前来看,多数情况下,沉浸于社交媒体中只会让人与现实脱节。
 
我们终将意识到:逃离不可耻,甚至很有用。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存在的根基就在于吸引用户在平台上投入大量的时间,BBC的一篇文章称:“社交媒体的商业模式就是榨取用户的注意力,并将其贩卖给广告商。”
 
用户通常不愿错过社交媒体中的消息,来自他人的每一个点赞、评论都足以让人沉浸在网络互动的多巴胺中。但这种快乐源泉并不可持续,它消耗用户的精力和时间,并把人变成持续不断滑动屏幕的机械行为体。
 
这并非否认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和价值,战胜空间距离而实现连接的优越性无可比拟,但当使用网络成瘾,社交媒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反思与改变就十分必要了。
 
那么,如果退出社交媒体,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是,几乎没有影响。
 
James Clear在《掌控习惯》(Atomic Habits)一书中曾经描述了神经反馈创造新习惯或者成瘾的四个步骤,对于社交媒体来说,这个过程依然适用。
 
第一步:提示。用潜在的奖励启动大脑,比如,用户之前发布的内容引起了诸多点赞、评论和转发。

第二步:渴望。平台活跃度高,可以吸引用户发布新内容来获得大量的关注。

第三步:回应。帮助用户在生产内容时获得更多关注,涉及社交媒体中的标签和趋势功能。

第四步:奖励。用户发布的内容得到了其他人的关注和喜爱,用户开始享受在平台中生产内容并参与互动,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社交媒体使用依赖。
 
但是,习惯形成的反馈机制并非完美,实际上,社交媒体巨头们留住用户的策略只不过是一个永久的自我满足和使用的游戏。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依赖心理与小狗追逐自己尾巴的行为无异。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负担。Essena O'Neill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前网红,在Instagram上曾经拥有80万粉丝,2015年,她宣布退出社交媒体,并创建了Let's Be Game Changers网站,旨在反抗使用社交媒体带来的人设压力,一时成为轰动性事件。
 
“我变成了一台机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粉丝们想看到的内容,却从未关注并珍视真实的自己。”O'Neill说,“我在他人的期望、社交的压力以及名利的欲望中迷失太久了。”
 
科技巨头们虽然鼓励大家“做自己”(Be yourself),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做你想成为的自己”(Be how you wish to be)。生活在社交媒体时代,通过自我安慰“平台上的内容并不重要”对缓解焦虑感几乎无效,因为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喜欢并非是技术带来的新现象,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人类天性,大多数用户无法彻底克制自己期待更多点赞、评论和转发的心态。
 
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放慢进行虚拟社交的步伐,减少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动态,毋庸置疑的是,这有助于保持我们的心理健康。
 
 
重建真实:降低社交期待
 
在学者们的修辞中,社交媒体常被比喻为大型舞台,平台用户则是身处舞台中央的演员,承受着超强的曝光度和关注度。这种使用体验往往会对用户自我认知的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时刻展示自己,并努力维护自己在平台中塑造的人设。
 
但讽刺的是,这种维护平台人设的努力或许是得不偿失的。佩斯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家Leora Trub的一项研究显示,Instagram用户关注的陌生人数量与他们出现恐惧、孤独或疲劳等抑郁症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作为社交媒体用户的主力军,青少年也陷入了真实与虚拟交织错乱的焦虑中。根据Telefono Azzurro和Doxa Kids进行的一项针对611名12岁至18岁青少年的抽样调查研究,2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给人一种朋友众多的错觉”,15%的人认为“社交媒体推崇的是不切实际的生活观”。
 
我们应该尝试将社交媒体变得更加真实,否则,在真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之间就会出现明显的断裂,进而让人产生极大的不适感。
 
对此,青少年们似乎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突围之路。自2015年以来,“Finstagram”现象开始在年轻人群体中风靡。“Finstagram”实际上相当于用户在Instagram平台上开通了一个小号,在这个小号上,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发布各种照片,而不用担心来自他人的评论和判断。
 
很多人将“Finstagram”视为社交媒体上重建真实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发布的内容通常都是封闭的,只对经过许可的用户开放,因此私密性很强。与自己的大号不同,在小号上发布内容的性质更真实,用户不需要维持虚假美好的形象,相反,任何有趣的时刻都能够被分享,包括那些一旦公开就会引起“社会性死亡”的丑自拍。
 
 
“阅后即焚”的Snapchat常常被拿来与“Finstagram”做比较,尽管同样强调信息的私密性和用户间的相互信赖,但得益于信息留存的持久性和更大的文字发布空间,一些年轻人还是选择了“Finstagram”这种表达方式。
 
“Finstagram”现象是数字原住民这代人独特的文化产物,它实现了使用体验从一种传统的粉丝视角向真正的用户视角的转变,其流行不仅与青少年试图摆脱父母监视的渴望有关,更与社交媒体的性质息息相关——只面向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清楚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发布动态,减少帐号粉丝对自己的误解和期望,从而缓解了社交生活产生的压力。
 
 
“社交媒体不会因为用户的谴责和对抗而消失。”Trub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平台的运作原理和服务模式,并就此出发建立更多适用于我们自身使用习惯的互动机制。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便是我们能实现的最平衡的结果了。

参考链接:
1.https://medium.com/be-unique/make-social-media-real-again-bf3d520c2a10
2.https://medium.com/mind-cafe/my-life-began-the-day-i-quit-facebook-efd4b5307441
3.https://medium.com/to-the-pxint/the-problem-with-influencer-culture-in-2020-5a1008966ad6

昨日获奖读者:Steven Chen,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ID:qmp_001)领取奖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