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聊天中回复“哈哈”,真的会伤到人吗?

全媒派 2021-08-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羊村传播 Author 周霖

文章来源:羊村传播
作者:周霖

在网络聊天时,你一定给聊天对象发过各种各样的“哈哈”吧,但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对“哈哈”发出了疑问:

“为什么感觉回复‘哈哈’很敷衍?”

“聊天中对方回复‘哈哈哈哈’,现实中是真的笑了吗?”

“怎样判断女生聊天发(哈哈哈)是真的在笑还是敷衍?”

知乎上关于“哈哈”这一用语的发问。图片来源:知乎

一开始,“哈哈”在字面上表达的是高兴之意,而现在,“哈哈”被广泛应用于线上聊天的各个环节。例如当人们不知道回复啥的时候,一般都会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回一个“哈哈哈”;当人们希望结束一段对话的时候,一般也喜欢使用“哈哈”这样的词。

渐渐的,“哈哈”在交往表达中被掺杂了敷衍的色彩,以至于用多个“哈”字已经无法准确表达高兴,有时为了避免误会,人们还会使用“吼吼吼”“嘎嘎嘎”等词来辅助或代替“哈哈哈”。

每个人的聊天记录里,想必都会有无数个“哈”字堆砌的欢乐记忆。

在聊天中回复“哈哈”,真的有那么伤人吗?对于这个半开玩笑式的问题,一部分人的答案或许是“真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线上聊天时会这么喜欢使用“哈哈”?这一系列常用词为什么会衍生出“敷衍”的意思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羊村传播的一篇文章,用“语言的通货膨胀”来解释“哈哈”等词泛滥背后的特殊语言传播现象。

“哈哈”作为语言遭遇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本是经济学领域的术语,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所需要流通的数量,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语言之于通货膨胀这一概念,就相当于语言成为了日常交际活动中所流通的“货币”,其思想意义相当于商品。

在《论语言的通货膨胀》中,李安宅认为:币制是交换财富的手段,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如同纸币与其背后财富的不匹配而生的通胀,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的不匹配,就是语言的通胀。[1]

也就是说,若某个词语被随意、频繁地使用,该词语的词义(注: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将被弱化。此时,该词语所能表达的情感也将被弱化,导致情感表达的不到位,这便是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

“哈哈”就是一个典型的因被过度使用而遭遇通货膨胀的词,与“哈哈”相似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还有很多,例如:“美女”一词原特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具有称赞之意,但如今“美女”已变成对女性的日常称呼。

使用一些特殊语言的成本低收益高

20世纪60年代,语言经济学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经济信息学家马尔沙克指出语言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具有商品属性,是一种人力资本,也是一种公共产品。[2]在日常生活中,语言凭借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性,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社交中。
 
商店服务员以“帅哥”“美女”等称呼来获得顾客好感;情侣间以“爱你”“宝贝”等词来拉近彼此距离;媒体以“百年一遇”“千年难遇”等词语来捕捉网民注意力......

顾客的好感、社交距离的缩进、网民的注意力等都可被认为是一种收益。而语言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使用成本却非常地低,且可被轻易复制、快速模仿,最后批量化使用。生活中夸张化的语言句式被多数人频繁使用,语言的原本意义也就不断被“消耗”。

像“哈哈”这样的词,也是十分常用的低成本语言,它的确可能会出现在当人们想敷衍的时候。因为即便对方感觉到你在敷衍,也不太好因为一句“哈哈”就直接戳破。

线上交流增加了认知上的误判

从媒体本身看,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改变着人们的认知结构。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和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即隐喻”都强调了媒介具有改变社会结构、塑造社会生活的隐性作用。因为媒介不仅传达信息,媒介本身就蕴含着信息,它会为人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整体心理”,进而影响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3]

网络媒介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社交语言的认知方式。在面对面的交流情境中,肢体语言常被用于辅助理解口头语言背后的情感表达,而交流情境的变革,使得肢体语言让步于网络表情符号,无法发挥其隐喻功能。

微信中许多表示“哈哈”的表情,在表达愉悦之外,也多带有滑稽、嬉笑等情绪。

 
而在线上社交情境中,人们对表情等符号的认知可能因个人经验不同而存在差异。全媒派往期文章《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曾提到,当把表情包视为一种象征时,能凝聚认同,也能形成区隔。

人们对网络表情符号的误判可能进一步导致人们对相关语言表意的误判。例如“微笑”这个符号,在某些人看来则多了些“挑衅、不爽”的意味。此时,词义本身或许并未弱化,但由于人们认知的误判,直接导致了语言和情感的不匹配,进而发生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

社会认同与自我形象塑造的共同作用

网络时代人们意识发生转变,更倾向于接受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与依托纸质出版的文字文化主导时期不同,在网络传媒时代,意识从讲求语义逻辑规范的理性文字表达逐渐向感性的象征形象传播转变,意识认同越发强调情感引导、价值感召等感性体验方式的重要性。[4]

所以人们对感情的需求,以及语言作为思想及情感的载体,在其使用的结果上显得更加明显。基于这种“规则”,主要将受众对语言使用的需求归纳为两方面。
 
一是满足受众社交需求,获得社会认同。

首先是破年龄层的“美女”“帅哥”“老师”“老板”的常见称呼,拉近社交距离;其次到以圈自居的青年群体,有相近的网络文化接触,以群体中所共通的语言作为识别符号,可以迅速拉近彼此心理距离,比如游戏圈术语“完爆”“吊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网络化,成为多数人使用的词语。
 
二是自我形象塑造需求。

库利在《人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到“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书中说到:在多数情况下,与他人的联系依赖较为确定的想象形式,即想象他的自我—他专属的所有意识—是如何出现在他人意识中的。[5]

这一观点认为通过与社会互动才能认识到社会我,在与他人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来构建自我适应社会。如果通过这一视角,那很多年轻人为追求个性、用一些特殊符号的行为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塑造自我形象的方式。例如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抱走不约”“拉踩”等饭圈术语来展现自己是一个混饭圈或者追星的形象。


网络时代,词语的滥用导致了词义的消解,当我们真正想要表达情感时才发现语言的匮乏。原本那些灿烂的语言文字,在表达上有时竟会显得无力。

一方面,不可否认,我们以娱乐化的方式创造出很多“新生词”,比如后浪、集美、工具人、网抑云等,展现出文字的活力与创造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社交时追求夸张地表达,进而导致语言失去其原有活力,让语言本身的价值意义变得空洞。
我们一边陷入语言通胀的漩涡,一边又无意识地去拥护它。
 
古有“修辞立其诚”的言语观,其意为在语言表达时要立足于内心的诚意之上,这种言语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话语方式。

然而我们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化的时代,话语表达逐渐挣脱束缚。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只能更加用心感悟对方的言语表达,才能更为准确地领悟别人的心意。

【本文转载自羊村传播,原标题《“哈哈哈哈哈”:语言通货膨胀现象 | 微观世界》,有所删节】


【今日互动】

你的聊天记录里,是不是也有很多个“哈哈”?当你发“哈哈”或“哈哈哈哈哈”时,你是敷衍多一点还是真实的愉悦多一点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

参考链接:


1.岳永逸.语言的“通胀”与意义——纪念李安宅[J].读书,2020(5).

2.付慧敏,洪爱英.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语言竞争与语言规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3.苏静婷,董晨宇.“娱乐”何以“至死”——尼尔•波兹曼在流行文化中的误读[J].中国图书评论,2020(11).

4.任春华.网络空间中的感性意识形态:基本特征与传播机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

5.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一凡,王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