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煜:期刊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70周年访谈
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我们特别策划了“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身参与“两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等回顾期刊发展历史,同时展望未来,提出期望和要求。
使命历久弥坚,同心砥砺前行,“两刊”将以70年作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实现更大飞跃。
陈祖煜,出生于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三峡、小浪底、长江干堤加固等工程的安全鉴定、验收和咨询专家,汶川地震专家组成员。
陈祖煜先生2006年成为《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编委,2018年起任顾问编委。2006~2012年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一届和第二届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在近15年的时间里,参与了“两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改革的大量工作,指导和支持期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陈祖煜先生,请他回顾了在“两刊”的工作体会,也提出了对期刊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祖煜
编委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期刊争取优秀成果
在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编委的过程中,您认为编委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陈祖煜:作为《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中英文刊的编委和顾问编委,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院士,我认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是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中国学者重视本国期刊,争取更多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创新成果在本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多年以来,我也一直坚持这么做。我很喜欢为期刊挖掘高质量稿源,特别是围绕重要工程项目,推荐对基础和应用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重要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我相信别的编委也在做类似的工作。
《中国科学》发表的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优秀成果都来自编委的组织和推荐,您能否回顾一下推荐过的重要文章?
陈祖煜:近年来,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进步,我们的期刊要尽可能反映我国工程技术方面的重要项目进展,让国内外学术界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热点问题,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我邀请了一系列这方面的重要成果。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附近的高156 m的紫坪铺大坝的安危受到了广泛关注。紫坪铺大坝位于成都平原上游,大坝主体一旦受损,水患将危及整个都江堰市,后果不堪设想。为做好水利工程的防震工作,专家组第一时间紧急奔赴救灾一线勘察抢修。最终,紫坪铺大坝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经受住强震考验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当时,我邀请了在现场调查抢险第一线工作了一个月的专家组成员关志诚总工程师撰写了一篇内容详实的调研论文。2018年,在四川和西藏交界处连续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白格堰塞湖,具有溃决洪水威胁。我邀请了在前方指挥部工作的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顾问专家蔡耀军等贡献了一篇英文稿件。
虽然相关研究的论文在国内外也有不少,但我组织的这些稿件的内容和数据是第一手资料,出版前作者数十次校订,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不仅有学术价值,也有应用价值。
您曾围绕咱们国家的重要工程项目组织了多个专题,可否介绍一下您的经验,让年轻编委们学习参考?
陈祖煜:《中国科学》是综合性的刊物,策划出版专题是争取优秀稿源的有效手段,也便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某方面内容。专题的组织要注意两点: 一是选题要紧密追踪国家重大专项或者行业热点; 二是一定要进行严格、公正的评审,杜绝“搭车”的文章,我组织的专题都有相当数量的退稿。2017年,我曾组织了一期“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专题。因为有关三峡工程在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工程技术热点问题,这个专题根据三峡工程运行后的实际观测和分析科学地评价了其生态和环境方面的效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2017年,专题中一篇胡春宏院士的文章“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解决途径与运行效果研究”入选了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除了国内的重要成果,您也为我们推荐了一些优秀国际稿件,您认为哪篇最有代表性?
陈祖煜:2015年,我推荐了美籍华人石根华先生经过20多年研究完成的长篇论文“Contact theory”。这篇文章原创性地提出了非常简洁高效的接触理论,可用于处理任意形状不连续体之间的接触问题,解决了三维非连续计算领域的一个重、难点问题,能够应用于岩体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接触和碰撞问题求解,为减少工程灾难、提高工程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我记得学界和工程界评价这项工作时认为: 这份答卷,对于世界领域工程计算的意义,是“划时代的”。该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曾被评为ESI热点论文,对于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石根华是“两刊”的老作者了。早在1978年,他就曾在《中国科学》的中英文版上发表过文章。2007年国际岩石力学会50年会议的会标,就是石根华1978年论文中的赤平投影图。时隔37年,他的文章能再次刊登在《中国科学》英文版,对于刊物和他本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编委要带头宣传期刊
您不仅重视组稿,也特别重视刊物宣传。您曾在多个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期刊,帮助期刊扩大影响。您对期刊今后的宣传工作有哪些建议?
陈祖煜:期刊的宣传范围要广,力度要大。编委要带头宣传,发挥力量,积极为期刊代言。我比较重视会议上的宣传,在大会报告上介绍期刊相关成果,也曾在学术会议上和编辑一起组织期刊论坛和座谈会,邀请院士、专家和活跃的作者参加。在会上请编辑介绍期刊情况,并现场答疑,既能广泛宣传期刊,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显示度,也能直接组稿约稿,还可以听取很多建设性意见。另外,结合会议特点,期刊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多跟会议主办方合作。比如有一次会议会务组为每位参会代表提供U盘,把相关文章集提前拷贝在U盘里; 再有把期刊座谈会的信息列在会议手册上,宣传效果也很不错。编辑部应该多参加相关学术会议,通过面对面的宣传和交流增进期刊的知名度,我想编委们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期刊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科学院学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两刊”的发展,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陈祖煜:“两刊”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发展水平应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提升,学部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担任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的7年里,一年开4次会,每一次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议题,就是关于“两刊”的工作。中国科学院学部一再强调,希望院士向“两刊”投稿,特别是新当选的院士。我赞成这一呼吁,希望大家都重视此问题,把最好的科技成果送到“两刊”,助力实现世界科技强国。
但是,在期刊面前人人平等,对于院士的论文,审稿程序和标准应和普通作者完全一样,质量不合格照样退稿。我想每一位投稿的院士都不会介意这件事,没有哪位学者在一生中所投的稿件百分之百被录用。投稿、退稿、修改、换一个刊物重新投稿、重新修改直至录用,本来就是我们学术生涯中的一部分经历,我们的论文写作能力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长的。
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您对《中国科学》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陈祖煜: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科学》英文刊的国际化问题,期望加快国际化进程。国际学术界许多以国家署名的刊物国际化程度都很高,比如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下属的十几个刊物,都有相当多的国外作者投稿。然而,目前我们英文刊的国外学者投稿量占比还太少,对国际稿源的吸引力有限。2010年,我们把《中国科学》的英文刊名Science in China改为了Science China,这一字的差别反映了刊物的办刊宗旨和定位,说明本刊并不限于发表中国学者在中国产生的学术成果,而是欢迎国内外所有高质量的创新性成果。
您认为加快刊物国际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陈祖煜:我们经常用办全运会还是办奥运会来比喻一件事的国际化程度,我认为英文学术期刊应该办成“奥运会”。我们要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争取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参与。在国际化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编委会应继续加强国际优秀稿源的组稿力度,特别是在专题中增加国际稿源的比例,同时号召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华人科学家,希望他们多约请国际稿源。编辑部可以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同时多关注相关国际优秀期刊组织出版的高影响力专题; 加大海外审稿人的比例,使海外科研人员多了解我们; 加快评审速度,更加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国际会议和媒介扩大海外传播力度。逐步实现期刊从稿源、审稿、读者到传播的全方位国际化,从而吸引更多国外学者,包括海外华人学者的优秀稿件。让院士和编辑共同努力,为提高“两刊”学术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贡献。祝愿我们的期刊早日取得更大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