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赢中美贸易战,教育不能输!

陪伴你的 贵州团省委学校部 2020-08-21

青课

怎么样去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而在中美贸易战下,大家为什么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今天让我们走进《青课》——经济学家、教育学者张捷《打赢中美贸易战,教育不能输》。


点击最大化查看竖版视频
《打赢中美贸易战,教育不能输》 竖版


嘉宾简介



张捷,经济学家,教育学者,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资深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著有《拼娃》《信用战》。


首先我们跟大家讲一下,在中美贸易战博弈背景下,怎么样理解教育产业在中美贸易战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崛起到了关键时刻


在前面的五百年,差不多是西方崛起的五百年,是中国衰落的五百年,而现在到了一个拐点,中国在崛起,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和民族都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英语民族对世界上能挑战它霸权的民族一贯是打压,这种打压在中国的现阶段表现就是中美的贸易战是不断升级,而且现在望不见尽头。
 

从前面的围堵华为,到后来限制中国的学生留学去学高技术专业。其实现在中国理工科的尖子想申请美国的顶级大学的专业的留学很不容易,而且这种科技经济的竞争,完成是公开化和白热化的。
 

中美博弈比拼的是人才



这种竞争实际上在教育产业也是一样的,就是国家的未来在于有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出来了什么样的人才,以及留住了什么样的人才。中美的贸易战,包括中美的博弈,一定是一个持久的状态,这种持久战一定是人才的比拼。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两年大家对奥赛的社会关注度比以前大多了。因为这些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背后代表的是这个国家未来人才的发展水平?所以未来的几十年以及未来的一两百年,可能是中国和美国以及东方和世界竞争的拐点,这时候我们要知道,为了中华的崛起,要努力读书的不止一代,而是很多代。
 

普遍教育好是中国的优势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长处实际上是我们的普遍教育做得比别人好。我们普遍数学比人家学的好,所以这种普遍的好造就了中国有大量的工程师队伍。
 

尖端人才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这种人工智能带来了对高端人才更残酷的竞争。AlphaGo战胜了围棋冠军,实际上不是说机器战胜人,是AlphaGo背后那一群科技人才战胜了围棋冠军。实际上是原本永远不会交锋的最聪明的两拨人,交锋了。
 

全球竞争,中国刻苦追赶



在这样的状态下,全球被一个网络连起来,实际上一个新的淘汰赛开始了。就跟当时工业社会淘汰农业社会一样,现在数字信息社会对于原有的工业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状态下,中华文化实际上一直在追赶,在追赶的过程中,我们大家要认清楚追赶的代价。
 

竞争的代价是刻苦学习



西方的语言,26个字母,中国的语言,至少要记住三千个图形汉字,多的话还不止,《新华字典》是八千。这三千个图形汉字不等于英语的词汇,它最多相当于英语的词根。要记忆这门语言,比西方的语言复杂,而在复杂的过程中,还包括古典文学、现在文学,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
 

中国想崛起,教育必须挑大梁


语文增加的背后有道理,这增加的背后意味着我们的孩子要付出文明追赶的代价。作为中国人,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古汉语,该学的都要学,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中国有句老话,叫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教育,它的很多的概念现在很混乱,因为很少能把它梳理得很清楚。所以我的第二部分,要讲一讲对这些概念的再认识。
 

自然是客观运行的规律



第一,自然是什么?中国以前就有,我们道教当中是有自然的概念的。它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它是有规律的运行。所以我们把科学叫自然规律。万物之中含有道,道是什么,一种上升的规律。所以在自然里就产生了客观,就是说不以人的意识所转移。
 

科学是发现自然规律


    
第二,我们讲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发现自然规律,而不是创造自然规律。在植物学发现一个新种,那绝对是属于科学的,包括法布尔发现了昆虫的规律也叫科学。发现,包括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是科学很重要的一条。
 

教育是传承已有经验和技能



然后我们再看教育,教育实际上是传承了人类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就是我们要把已有的传承下去,要学习上面已有的经验。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关键是什么,抽象、理性思维。世界上有发现权,有发明权,有艺术和美术上的创造,这些东西都要分清楚。科学很多时候是发现自然规律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分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什么是工程,什么是数学。科学更多是讲发现自然规律,技术是利用了这些发现来为人服务制造出我们的产品,制造出我们想的东西。而工程,其实中国的工程能力是最强的,工程实际上是集成了各种人类的发现和技术。而数学,实际上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
 

教育重在培养三大能力



我们再认识教育的要素和本质,一个经验传承,一个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人的能力是什么?人的能力实际上分成三类。一类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很多时候跟逻辑、认知是有关的。还有一种是洞察力,能突然发现一些新事物,能发现美,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还有一种是执行力,执行一个事情很到位。
 

不同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同



很多人很成功,并不是因为课内学习,而是因为洞察力和执行力,尤其是成功的人,一般执行力都超群。有些东西知道道理,但是未必练得上身。包括逻辑能力、计算能力,还有知识面和信息能力。
 

逻辑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第二,逻辑学非常重要。逻辑学里,语言逻辑、形式逻辑都属于标准的文科,还有大家都在中国的话,都属于文科的哲学。其实在西方,物理学和数学都是哲学分支。实际上我们在中国语文里会发现,语文的论证方法里没有逻辑论证。语文的论证方法就是举例子,做类比,做比喻,引名言。其实以前我们的语文论证方法还有归纳法、演绎法,按照逻辑的程序来的。逻辑能力是要练习的,要不断训练。
 

要知道人工智能的边境是什么,边界在哪儿。图灵说了,我是不可能用一个机器的系统,来判断它是否死机。人工智能都不能判断自己是否死机,因为现有的人工智能和这些系统,解决不了发现的问题,它只能解决逻辑的问题,发现是要人发现的。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发现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奥数万能是不对的,奥数无用也是不对的。
 

文科学霸不等于死背书



这时候再看文科学霸是什么意义?文科学霸厉害在哪儿?快速浏览浩瀚文件,直接抓住要点,都非常重要。我绝对不否认文科学霸的能力,但绝不是说文科学霸只靠背书。实际上大家都避免一种心理投射效应,就是自己擅长的就觉得它很重要,自己不擅长的就觉得它没有用。然后互相之间贬低,这是很大的错误。
 

中国教育要更重视培养洞察力



素质的不同维度,是不能互相否认的,逻辑的分析力不是绝对的,更不是妖魔的。但是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普遍其实重视得不够。其实讲情商的时候,都知道情商和智商真正的区别差在哪儿?是洞察力,智商高的时候,不会看人的脸色,情商高的时候能洞察人的脸色。其实真正情商高的人,智商也很高,能洞察,发现别人的脸色不对了,或者什么情况不对了,能做反应。这种能成为非常成功的顶级的人,他未必分析能力一定强,但是他的洞察能力一定强。而中国的教育,对这个事实际上提的高度是不够的。那是别人不具备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所以说素质不能相互否定。
 

很多国家高度重视英才教育



其实各国在普及教育上都不如中国。但是在英才教育上,其实各国很强。实际上,中国跟世界的差距,有时候不光是在大学,更多是在中学。中国的中学都是属地化的,都是地方资源,而世界最好的中学是全球招生的。所以中学阶段,孩子快二十岁了,受不到最尖端的培养,就是说孩子的英才受不到最尖端的培养,实际上对于国家来讲,是吃亏的。
 

求知无坦途,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育里有什么样的错误认识,首先是求知无坦途,这是一个西方的成语。实际上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按照它原意,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就是说学习没有王者之路。实际上就告诉大家要学习,都是要付出艰苦的代价。所以后头这句话是什么。我们最初跟大家讲的,九十九分汗水,加上一分天赋。后来很多人说,还有后半句,后半句说这一分天赋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要跟大家讲,前面的九十九分汗水,少一分都看不出你的天赋。同时你付出了九十九分的汗水,就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因为有那一分天赋的人是很少很少的,所以你的努力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都很重要



要认识这两个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都是孔子说的。但是很少有人注意,这两句话是矛盾的,有教无类,无类,大家都是一样的,因材施教就不一样了,那是有类了。其实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
 

要协调好普及教育和英才教育



教育是不能均贫富的,如果把最尖的那些人给抹杀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就没有了,所以知识是均不了贫富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国现在崛起的时候,搞有教无类的普及教育非常成功。但是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要跟美国争全球的最高峰,因材施教就很重要了,我们需要最尖端的人才,需要领军人才。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记得,这种矛盾怎么处理,怎么平衡。绝不是说能用一个去否定另一个。发现实际上这是矛盾,其实这个是我们党是最好理解的,党对辩证法理解得是非常清楚的。什么是现在的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都是变化的。
 

靠机遇和风险带来的成功概率很小



大家来讲成功的时候就会论证、举例子,有些人的成功是学习带来的,有些人的成功是机遇带来的。因为机遇带来的成功而去说学习无用,那还不如说中彩票跟学习没关系。可以注意到他的成功是百万人分之一的成功,要知道百万分之一是什么概念,中国十余亿人,百万分之一,千余人,百万分之一就是彩票概率了,对不对?所以一定要记住到底是什么成功,是你机遇带来的成功,还是你学习带来的成功。
 

教育追求可复制大概率的成功



而教育追求的成功是什么?是可复制,大概率,就是说我学的好,不一定最后能很成功,但是我学的好,我获得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了,这个概率比别人大。第二是我学的好这种方式可以复制,教育是可复制的。所以这时候会注意到一些人“耍流氓”,该讲统计的时候,他就跟你举个例,该选英才的时候,他就给你搞平均。这是有些人别有用心了,读书带来的是大概率的成功,任何一个人选择自己的成功道路,选择孩子的成功道路,一定是概率大的、可复制的。
 

真正的快乐是探索未知、竞争取胜



快乐学习就变成什么?不学。释放天性是什么?人可以释放恶的天性。学历无用,,读书无用最后就起来了。实际上人的高级的快乐和天性,是探索未知、竞争取胜,这是快乐的。学历到底有没有用,其实学历大范围内是有用的,只有个别的是特殊的。实际上开卷有益,只要大家都学,是整体水平提高。
 

养成好习惯、刻苦学习寻求快乐



很多时候大家老想兴趣,我再跟大家讲,兴趣是假象,再有趣的事情成为了职业,都是痛苦的,都是艰苦的。就比方说大家喜欢下围棋,要知道职业棋童小时候苦着呢,做不出是要打手板的。为什么能感到有兴趣,能坚持,是因为比别人做得好,就坚持下去了。而且这种坚持养成习惯了,就不痛苦了。所以大家需要的是什么?是尽早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学习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财富。而对于孩子那就是从小试错,找到擅长,养成习惯。小孩到底擅长什么不清楚,可以让他试,有的孩子可能擅长奥数,有的孩子可能擅长书画,有的孩子擅长体育,人的擅长是试出来的。 
 

中国崛起需要自己培养顶尖人才



在这个新的时代,早教苦学是必要的。就是说在中国培养领军的尖端人物,有时候也需要举国体制,现在美国的竞赛也是举国体制。而且中国要提高教育质量,重要的是什么,大学要从严进宽出变成宽进严出。我们不能有这么多的不必要的留学,要把有限的资源保证在中国,为中国服务的人才的培养。中国的崛起是需要自己的英才体系。为中国崛起而读书。
 

中国的强大需要通过教育实现



当年,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因为当年是真正感觉到了亡国奴的压力。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看似中国的崛起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新的技术竞争下,如果这一轮失败,至少是几百年的蹉跎,几百年的影响大家要认识到,有国才有家。在中国,将来的强大,还是一定要通过学习来实现的。
 
中美贸易战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人才之争,因为中美的博弈和中国崛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也不是简单的贸易的层面,应该是全方位的博弈。而全方位的博弈,时间的尺度是非常长的。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赶超英国,花了有五十年的时间。五十年对于教育的讲,已经是两代人了。那么中国如果要赶超美国的话有可能比五十年还长,那么有可能就是三代人。中国的崛起,几代人的努力,崛起和赶超的过程一定是很痛苦的。
 

要让学生感受到未来的社会压力



现在确实有很多孩子并不喜欢学习,但实际上学习一方面是自驱,另一方面其实也是需要学校的建设,就是说给孩子发泄精力的方向。如果孩子没有发泄精力的方向的时候,肯定是愿意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从小的教育方向很重要。比如打游戏,要让孩子明白,真正游戏打得好,是要理解游戏背后的有很多的技能,有很多的技巧。
 

学校教育中“惩罚”不应该缺席



现在觉得教育有些是走偏了,因为对于教育里头过多讲的是解除了惩罚。其实对于孩子来讲,当他不懂的时候,实际上给他一种小的惩戒,总比他将来犯了大错以后,再把他关到牢里去要好的多。所以有些时候,现在的整体的教育,让孩子感觉不到惩罚的压力,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学校不给他惩罚,社会就给他惩罚。
 
可以注意到看一下西方的名人传记,基本上都有在名校被高年级欺负的情节。西方的贵族学校,是鼓励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学生的,大家都是贵族对吧,都要被欺负一遍,就知道欺负人,被欺负是什么滋味,你的边界在哪儿,你到了社会你就不敢胡来,这个是你必须要有一个被教育的过程的。经过了这一次以后,你的心智才能是成熟的。人就是这样的,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些过程。

《打赢中美贸易战,教育不能输》 横版

来源:共青团中央
往期回顾
礼赞祖国 唱响青春 | 看城院师生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礼赞祖国 唱响青春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子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建党98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重燃贵州红色峥嵘岁月!史诗献礼剧《伟大的转折》8月26日央视黄金档开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