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利弊的功利主义分析
中国的老一辈家长,习惯于给博士头衔赋予一种高贵的光环,这种光环多半出自神秘,而并非一定明白内中门道。我这个正在读博的人,就现身说法,从“邪恶”的功利角度阐述一下读博的利弊。
第一部分:读博之于科研, 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
博士生于科研的供不应求:
博士制度,形成19世纪的德国,而能够延续至今。其合理性也植根于其所在的科研圈子。 科研圈子就是一个等级金子塔,处于金子坛底层的博士,以低廉的试错成本,维持着整个塔的稳定。比如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都是极为耗费人力物力而且通常比较枯燥的。 这些学科的发展都是通过海量的实验试错才能有所进步。这使得招收大量博士生变得特别的具有必要性。 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理工科现在大量招收亚太地区的博士生,就是反映了这种需要以及本国学生不愿意进入这些领域造成的供不应求的现实。
博士生于科研职位的供大于求:
博士生对于科研工作本身是很需要的,但却没有那么多科研职位给博士生做。 这不是很矛盾吗? 其实你想想这正是硬币的两面。 假如我是科研机构本身,你毕业了我要给你个教授职位,我要付出至少多10倍的薪水,而刚刚毕业的你与新入学的博士生差距却有限,你说我愿意招吗? 当然不愿,不如要个博士生。那么好吧, 我给你一个叫“博士后”的职位, 听起来特别牛, 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一种延期的博士或者科研临时工。
因此博士头衔虽然是科研金子塔的入场券。但是被很多博士生忽略的是,这张入场券背后依然是金子塔上宽下窄本身造成的高淘汰率。你不仅需要读完博士,而且要卓越,才算真正获得这张入场券。 当然世界上大多数职业都有金子塔结构,只是多数行业的人一开始就心知肚明并早有准备, 把赚足现钱作为保底。而博士这个行当天生后知后觉,大部分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到很后来也搞不清市场情况。
博士毕业生在美国科研机构的供求关系曲线,蓝色的是供应,黄色的是需求, 实线是当年的数据,虚线是积累的数据,可见越来越严重的供大于求状况。数据来源Nature。
博士生成果的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博士生的工资相当于其所在地的平均工资,可以忽略不计,这个钱基本是维持生存的,完全不计入收益。博士生的收益,基本是由他的论文成果决定的。
而论文成果这件事,基本是成本很高,风险很大。 因为好成果归根结底是个小概率事件,一个很好的可以出成果的东西掉到你头上的可能几乎为0. 而如果出不来成果,博士生也被要求在一定时间有所产出,但这样的东西多半是一出来就入了学术论文垃圾堆。 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除了拿到头衔外,他创造的成果几乎很难说有什么成效。
而成本呢?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没有成果但我也没付一毛钱。你付出的是你最宝贵的青春,这每一份每一秒, 都要和你不做博士同等时间所能得到的平均工资以及从中积累的经验值做比较。如果你得到的总量小于前两者, 那么就是你每天都在亏损。 当然你可以说最终头衔可以值会这个成本, 但是这个计算是自我安慰还是真的如此却是值得怀疑的。一个没有产出的博士,其头衔除了骗骗外行基本是一张废纸。你用你四年时间证明了你的失败,证明了你的缺乏止损能力,你很难被科研金子塔接受,而聪明的公司也显然也不会糊涂。
所有的工作都要试错但是博士生的试错成本显著高于其它工作,因为科研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但反馈率极低的活,你在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道路上,也就更容易为试错付出高昂成本。
博士制度存在已久,但存在的不代表合理的,这个世界很多的存在,只是历史遗留,是惯性。
第二部分, 读博之于个体综合长远发展:
如果把读博仅仅放在科研领域看,文章从上一段就可以停止了。 但是事实上大部分博士都没有进入科研界,因此,一个更广泛的成本收益分析很有必要。
在这一部分,结果会稍微乐观一些。
博士的长远经济效益:
美国国家统计局的一张从长期的经济效益角度看, 博士的确比硕士毕业生的长期积累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但是这个区别要依据领域而定。 如下表中可见,对于商科,工程类这个区别不大。 而对于理科和心理学, 这个区别高达30%以上。 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专业在本科和硕士阶段的积累不足以进入相关的核心领域, 而博士则大大拓展了可能的发展路径。
这张图代表的情况是否代表中国我不太清楚,因为美国的产业结构显然比中国更适合高学历人群。但是起码这张图代表了现代市场经济对智力资源的估值倾向,并无出现市场不看重知识的情况。
这张图可谓意义丰富,从中可以看出硕士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学历, 付出的时间较少但是在不少领域都有大量提升。 更令人惊讶的是, 理工科压过商科是所有高学历人群工资水准最高的领域, 理工男可以含笑酒泉了。 这从根本体现了经济的实体还是要靠理工科的搭建。
博士之于个人能力提升:
既然有人愿意多付工资,业主还是对博士具有一些期望值。 首先是专业知识, 如果你博士积累的专业知识恰好与你工作的领域对口,这些专业知识对企业显然是很好的工具。 这就是我们有时候说的, 某一个领域开始发展,老板带着他的PhD去挖矿了。
那么综合能力呢? 一个博士的综合能力是否更高? 有人说博士有更强的思维能力,有人说博士提供给人以持久能坚持的证明。 我都持怀疑态度。
首先我觉得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综合和多元的素质。 某种程度上,管理和公关需要的思维能力一点不比科研少,而且需要人思维更加迅速全面。 博士显然在这些方面没有优势。 一个人任何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学习提高, 而时间放在哪里就会提高哪里。 博士提高的是分析性的思维能力, 包括综合概括,逻辑推理等。
但即使在博士擅长的那部分思维能力方面,我也对读博本身的作用持疑。博士的主要任务是像完成一个工程一样回答一个未知问题,如鸟儿是怎么飞起来的(joke)。的确确需要大量脑力劳动是真的,但是脑力劳动不代表产生思维能力。 就像劳动也不一定产生价值。
事实上一个能够增长思维能力的东西很少是封闭的,而现在的科研圈则比较封闭。你需要强烈持有某观点并不停强化某种观点的时间多于真正和别人进行思想碰撞的时间。你除了每周见导师的时间和每年开会的时间,比较少有和人直接接触的机会。
我觉得让一个思维能力增进最快的,一是博览群书,二是和高手过招,三则需要个人花功夫思考-所谓自己和自己过招。 如果这三点和你的职业有关,已经很不错。科研在这三点上可以符合,但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极大程度取决于自我管理的水平。
如果说练习思维能力,一种理想状态的博士是一群老师和学生每天进行角斗士一般的辩论,我把你赶到死角然后你奋起反击,并查阅所有文献准备置我于死地。可惜这样的情景在今天工厂化的博士培养制度下已经不多见。
然后说说用博士文凭证明持之以恒的耐力,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换个说法,就是我你愿不愿意付出4年做一个没什么意义的东西, 来证明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的做事情。这点看应该农民们都更比博士更强。所谓这点显然是荒谬的。
博士制度的致命问题-缺乏淘汰机制:
博士一般一读3-5年,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既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导师也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学生。我见过的不少博士生要在一个不知道正确的方向上工作很久,有的干脆中途失去了动力和目标,而导师经常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不太清楚博士生的现状,或者已经忙其它的去了。 这种问题当然有导师和学生个人原因,但是也不能不提制度本身的缺陷。在很多地方博士学位的颁发本身就缺乏客观标准而是比较灵活,而且这个检验只在最后一刻进行。因此博士和导师在过程中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淘汰机制(中间的一些考核多流于形式),而是像签了一个4年的一锤子买卖。
相比之下,进入企业或创业就高效的多(除非是一样缺乏灵活退出机制的大型国企),现代市场经济有效的核心机制就是迅速的反馈,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不一定要多聪明,但是它们的特点是快速的变化。因为你一旦不适应市场几个月就会被辞退或倒闭。在这个时候你会在摸不清道理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直到被市场接受,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市场的灵活淘汰机制的结果是市场主体迅速进化,而不至于在一条不太清楚死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点上博士制度和国企及计划经济比较像,用一个4年的框架和一个保底的文凭削弱了个体的自由发挥,因此也带来了低效。
博士内外:
首先说说我对博士和非博士生活的想象。博士就像在潜水,你是在你的思维深度里下潜,达到周遭无人的境地。 而创业一类工作,在我想象里,更像冲浪。你无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下潜太深,但你的洞察力需很好,需要紧紧盯住世界,找到这个世界的需求,然后去做弄潮儿。 我想,大多数人的脑还是给冲浪用的. Mind is designed to cope with the external world, to dig deep into itself makes no sense.
而要知道读博对你的意义,是要比较你可以通过博士得到的机会和因为博士失去的机会。
得到的机会刚才讨论过了,进入科研界的入场券,以及众人眼中的火星人。
但是这个世界变化快,你用博士花费的4年,往往也是世界各个领域机会不停涌现的时候。尤其一个人的精力之有限,尤其是年轻的精力,在成家之前,也就是3,5年功夫。你的博士,实际是和你在其他领域关键性的机会换的。
综合一下:
博士是值得崇敬的人群,科学是伟大的事业。对,但是笼统的东西对个人是无借鉴的。对于生存,博士文凭可能让你进入高盛做一个定量分析员,但是如果仅为了高盛定量分析员的工资,花最好的年华去换不一定值得。如果你要去做教授,由于金子塔结构的存在,这是个高风险的选项。我们说创业风险大,但也不可低估读博的风险。
从经济效益看,如果你已经进入了物理学心理学一类的非实用学科,眼下又无其它选择。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国家,城市,合适的专业(转向能赚钱的领域的机会),合适的导师(注意这几点缺一不可!尤其是前两点,因为你还可以趁机移民)去读博士不妨考虑。 如果你在这几个蛋疼学科之外,就不需要考虑了,直接冲着行业核心资源冲。
如果你想通过读博提高综合能力为能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我认为读博并没有明显优势。你可能提高高扩分析,逻辑, 综合在内的几种技术型工作比较需要的能力, 但是可能失去一些培养其它核心能力的机会,比如人际公关或者谈恋爱。
那么什么人什么时候适合读博士?这里就不是本篇功利性分析所能涵盖的,因为它更多应出自非功利因素 - 如果你enjoy在自己思维的深度里慢慢下潜的过程。
对于在读博士的人,这篇文章的意义更大,因为它告诉我们依据博士的弊端及时调整,不合适的尽早做离开科研界的准备,并严格自律真正挖到博士中可以被市场接受的那些资源,而不是最后一刻临时抱佛脚。
作者后记:这篇小文把博士从工作的角度进行剖析,与其它工作进行对比。因为博士生的同龄人通常在工作。事实上博士生说到头是学生,读博的根本价值在于在研究实践的挫折中深入领略一个学科的知识,用苏格拉底试的诘问,对搭建学科大厦的前人进行质疑。如果这样看的话,博士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当这种学习换来下个阶段更大的选择权,它的价值才才得到体现。不过这与我们通常强调的“钻出成果”的博士观南辕北辙,或者是我们的科研制度早已远离了“doctor of philosophy”的原意- 一小撮躲在象牙塔里穷极宇宙奥秘的人,因其“博大”而为“博士”。
★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或您的好友。
★对本文有想法?
回到首页,在“发送”栏输入观点。
长按该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以一键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小编铁哥微信(562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