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丁丁《行为经济学要义》
诚如本书的作者汪丁丁教授所言,区别于11年的那本《行为经济学讲义》这本新书的意义,在于通过更加简单性、统一性和可证伪性的框架,来表达近年来行为经济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也算是对《讲义》的导读或回顾。同时,区别于其他行为经济学的前沿书籍,汪试图以演化理论为主线,让显得“支离破碎”的行为经济学成果更具“整体感”。
而对于这种本已精简的专业类书籍,撰写读书感受和书摘,并保持原作的“整体感”是很难的。继而,我不得不在整体性、重要性和文章篇幅之间尽量地妥协,介绍本书的同时,希望能或多或少地激发大家对现实中重要命题的思考和对这门新兴学科的一点兴趣。
首先,在第一章引言部分,作者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套套逻辑”(tautology),即逻辑的同义反复。在传统经济学中,每个人都被假设具有完备理性,他的任何行为自然都是主观意义上“最好的”。这时的经济学解释,可无所不包地解释一切人类行为,因为一切人类都被假设到了完备理性的范围之中:为什么她不学习一个?因为不学习是她的最大化行为;为什么他抽烟喝酒烫头?因为这是他最大化的行为…套套逻辑,存在必合理。于是,为了免除套套逻辑的困扰,张五常建议,经济学解释可从假说开始,但必须始终坚持内生于模型的变量是可观测的,因为这是这门科学可以被证伪的基础。
就像对于以往肉眼难以观测的个人的“偏好”,经济学家要么假设人们偏好稳定不变,要么如张五常,直接将经济学归纳到一条“需求定律”上(即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而在这里,行为经济学的贡献,就是利用脑科学、经济学实验和计算机仿真的数据,用更现代的观测手段,使偏好可观测,甚至可对被观测到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同时基于此,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张五常认为唯一重要的需求定律,可被更具普遍性地表述为:任何人选择任一可选方案的欲望,与这一可选方案的代价成反比。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被重新改写,除了有限的资源,人们的理性能力、自私程度和意志力也是有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限理性的概念,而这也引出了第二章的内容。
在第二章,作者介绍了几个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模型,最值得关注的,是西蒙的“理性选择的行为学模型”,其基本步骤可分为六步:一、行为主体先想象自己的可选方案集合的结构;二、再想象方案集里任一可选方案a的全部后果的集合;三、评估这些方案下的后果,并确定每一后果的概率;四、由于某一后果可由不同方案所实现,行为主体需要估算每一后果发生的概率……六、调整参数,再重复。
如果考虑决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沿着这复杂的六步不断循环,等到信息完备的时候,成本会高不可攀,因此,真实世界中,厂商和个人几乎从不会等信息完备之后才做出决策,正如人类演化所形成的情感定式,与许许多多旨在快速决策的“拇指规则”一样。
所以和新古典讲究全局最优的实质理性不同,人们走一步看一步下的“过程理性”,只要求不但地寻求动态环境下的某一“局部最优”,而经济史学家诺斯对此的提醒是,这可能会使社会锁死在某些演化路径中。继而,作者强调需要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复杂自由主义”,即在社会演化过程中需要一些高瞻远瞩的“制度企业家”(政治家)实行“淬火算法”,走出路径依赖,而不只是自由市场竞争下短视的政治领袖,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接着在第三章,作者介绍了心理学语境中的“人格”(指一个人情感定势中最稳定的部分),和经典的“前景理论”。关于前者,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脑科学发现,限于篇幅,不在本文赘述。而关于“前景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已经有许多应用,因为他的几个结论确可增进我们对资本市场波动的理解(可参见从索罗斯哲学到行为金融学)。
首先,人们当下快乐与痛苦的水平取决于其财富的增(减)量,而非总量;其次,人们总是倾向给予概率很小的各种事件过高的重要性感受,同时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事件的权重(侥幸心理),这背后道理在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件带给我们的刺激强度是边际递减的。
其次,在前景理论的框架里,财富变化的参照点是我们的“心理账户”,如著名的“门票实验:当我们坐车去看演出时,情景(1)我们在车上丢了已经买好的门票,情景(2)我们丢了等价的准备买门票的钱,统计显著地,在情景(1)中,人们更不愿再买两张新的门票,因为门票的代价在人们心理账户中已经发生了支付,而在情景(2)中,丢失的钱随等价于门票的价格,但没有在门票这个心理账户中产生影响,所以人们更愿意掏钱再买新的门票。
第四章,从上述微观行为理论,作者先跳跃到了宏观的“网络社会科学”,中间的关联则放到了最后一章“关于社会演化理论的探讨”。在这一章,作者先科普了社会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简单讲,社会网络就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社会网络代表各种社会关系,经由这些社会关系,把从偶然相识的泛泛之交到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的各种人们或组织串连起来。
其中,作者主要介绍的小世界网络,就介于两个极端结构之间,其一是原始人的社会结构,我们称为“洞穴时代”——每一洞穴内部是一全连接网络而洞穴之间联系极少;其二是后现代人的社会结构,我们称为“互联时代”——每一节点到任何其他节点之间都可以极低费用建立直接联系(例如手机或微信)。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每一社会成员的注意力和情感是有限的,故而不可能平均分配给互联时代的每一个人。
这就意味着,互联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遍冷漠。也因此,完全互联的社会持续积累着“都市冷漠感”。在大都市里,你可以和任何人有联系,但你和他都明白你们很难有深层情感交流,这就是本雅明描写过的都市冷漠感。于是,在注意与情感的分配问题上,通行的仍是亚里士多德“中庸原则”。适度即是善,过度即是恶。小世界是介于洞穴时代与完全互联时代的中庸结构。也因此,经济活动以及任何合作行为,在小世界结构里有最迅速的扩展。当然,研究成果也证明,病毒(或邪恶)也可在小世界结构里迅速扩展。
处于两个极端色谱间的小世界里,网络的类型许许多多,随之而来的复杂性,自然远超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解决宏观问题时,对代表型的微观个体简单加总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中国情境下的交易费用的概念,由于个人中心网络的差异,资本是否选择勾结权力、价格和市场的表现形态,甚至反腐的行动路径等等,都有所不同。再比如所谓的“拼爹”“校友关系”等等,在社会网络中的表现,就是个人中心网络里的其他类型的关系,对收入的影响高于任何人力资本。这些新的研究命题,是传统经济学所忽略的,也是研究复杂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进而,在最后一章,作者以哈耶克的思想为主线做结,特别是他最后作品《致命的自负》,因为据作者的观察,近三十年来脑科学和网络社会科学的进展,伴随着社会科学家的反思,皆可视作这本巨著的注脚。其中,第一个重要概念是“复杂性”(complexity),其涵义与complication不同,他是independence的反义词,讲求事物关系的相互作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哈耶克举“熵”为例,指出大量微观个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涌现为无序,而并不一定构成某种秩序。
复杂系统的另一特征是,他涌现出来的秩序是什么样子的,不可能被人预知,因为“知道”必须依赖于这些秩序信息的收集——而这些信息恰好是“涌现”出来的。也之所以,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意在阐明,人类理性对人类生存的永恒威胁,理性对自己能力的致命自负。具体而言,带来复杂性和无序性的因素之一,就是文中所指的阿罗的“边际收益递增”。当在某些局部,“生产函数”呈收益递增的状态,传统的一般均衡就无法收敛,以一个中国的情况为例,就是在社会网络中,权力对权力者而言几乎永远是收益递增的(自我加强)。
所以,对于复杂社会,需要有相当的冗余度可以利用。对此,哈耶克早期在《通往奴役之路》中的叙述颇为经典:“伟大社会的特征是保护‘匿名的少数’,从而社会可以最高概率地在未来的各种灾难中生存。匿名的少数,因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先知道谁是特定灾难中的英雄,故而,一个伟大的社会总是鼓励一切人在一切可能方向上生活。”
同样出于整本书讨论的微观行为与宏观秩序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加上脑科学和社会网络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理由站到哈耶克的一边,对任何改造文化传统的企图表示怀疑——“我们是我们传统的选择,而不是我们选择了我们的传统”。从这一点来看,探究人类行为的工作方兴未艾,另一个侧面,承认有限理性的行为经济学者,与哈耶克主义者,是天然的盟友。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