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2015 状态汇总
昨天带来了铁哥的状态,今天带来另一位青年才俊的15年状态集锦
对科学的思考:
~ 没有任何一个人通所有科学知识,但人类科学作为整体却能把这些人类个体的知识和理解整合,进而作为整体进步发展。科学共同体就像一个大脑,每个研究者就像神经元,而科普,特别是跨学科的专业科普,就像神经元之间的链接。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跨学科的专业科普,因为不仅个人能学到东西,还能加强科学共同体这个大脑的神经元链接,增加整体整合与理解。这种科学共同体整体上的理解,是一种涌现(emergence)的性质,独立于单个科学家甚至单个学科之外。
~ 以后可能学科划分不是按现在这样分领域和研究对象(比如物理研究粒子,生物研究细胞,社会学研究社会组织,心理学研究意识),而是按照概念深度划分不同层。科学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类对世界的信息和数据流通过逻辑进行压缩。以后也许所有学科会大合体,然后分化出不同深度的层,对应不同的压缩程度。这个合体过程现在其实已经开始了,比如近几十年来物理向其他学科的扩散。之所以物理是扩散的中心,原因就是传统物理研究的是简单体系,可以更容易压缩得更深,所以几百年的物理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深度压缩的理念和技巧。物理的扩散,其实就是这些理念和技巧的扩散。
对学习,科研,与创造的感悟:
~ 看热统的时候脑洞了一个为什么要在论坛或者群里分享自己知识和见解的热力学版解释。 你在你专业领域掌握了很多知识,知识量E等效于能量。而用这些知识量产生新知识的路径或者可能性总数为N。那么熵就为S=logN。 S越大对应创造性越强。现在你在群里分享你的专业知识,相当于产生了能量流动(热流),能量从温度为T1的你流向了温度为T2的群。通常T1大于T2。为什么群的温度低呢?因为按照热力学定义,1/T=dS/dE,群里因为专业背景各异,用同样的知识就有可能创造更多的新知识,所以温度更低。这和你投资银行是同一个热力学道理。唯一不同的是你分享知识不会让你知识减少,所以要修正这个model只要把你也放在群里,相当于给群分享知识的同时也给自己分享一次就可以了。这个热流动过程当然也会带来熵产生。这个热力学阐释其实可以解释知识或者科学产生发展的本质:在分享和交流中,知识的从高温到低温的流动的不可逆过程导致的熵产生,使得人类总体创造力不断增强,当然知识总量也不断增加。
~ 学习,研究和创造力的关系。创造力很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具体说来,每接触一点新知识都迅速脑补出其和旧知识的联系,这是学习。脑洞(预测)进一步的更广的体系和知识,然后和真实的知识对比核实,则是创造力(研究)的模拟训练,后者训练的越多,科研的创造力就越强,也就是用已有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知识熵)越强。 中国传统教育侧重学习,而忽视了学习中也可以培养的研究创造力。举个例子,费曼在正式科研前其实就已经边学习边平行脑补出整个理论物理的发展脉络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有研究生时就原创出路径积分的创造力。 类比的例子是看侦探小说,传统的学习类似单纯的娱乐跟着作者思路走,而创造性学习则是边看边猜想无数可能的解释。
~ 火影忍者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秽土转生的鼬,在封印长门后,告诫已经练成金身模式,非常厉害,并且决心要靠自己来结束第四次忍界大战的鸣人:“不要执着于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要记得你还有同伴。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能力,无论开始是多么好的动机,最终你会变的和宇智波斑一样,在对力量的追求中迷失自我。” 这句话对于年轻气盛, 意气风发,立志要引领科学未来的年轻科学家也非常适用。永远需要记得,科学是科学共同体集体的事业,无论自己多么厉害,多么有创造力,靠自己一个人都是不行的。革命性的突破确实重要,但科学作为整体,它的稳步前进还是需要大量的实证,实验检验,修修补补,理论细节滋润,不断的精炼。即使是革命性的突破,很多时候也是来自一种集体的努力(例如量子革命),来自一种涌现。这些,都需要同行同伴,需要谦虚的合作交流,共同努力。也许你很牛而看不起一篇很中规中矩的paper,但无数这样平凡的paper汇聚在一起,像神经元汇集成大脑一样涌现出的集体的智慧与创造力,完全不是个体的智慧能比拟的.
~ 最好的科学是创造,而不是“理解”,正如对红辣椒的最好解读不是写影评,而是另起炉灶拍出盗梦空间,对庄子的最好解读不是写庄子注解而是创立禅宗。只有创造了和旧体系相关,但属于同等级别甚至更高级别(对旧体系有所超越)的新体系时,才是对旧体系真正的“理解”了。否则,死抱着旧体系分析的“理解”“感”终归只是一种“感”,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满足的幻觉。
~ 从进化的角度看,科学知识,市场,和生物的演化是同一种机制, 都是突变+环境选择。对科学知识的演化,突变就是大胆假设, 选择就是与已有知识体系的兼容+与真实世界的兼容(即实验)。
~ 每一篇paper无限精细地分析下去都是“错”的,每一个结果,每一个分析增大“分辨率”来看都是不严谨的,知识世界具有分形的特征。如何决定这些永远无法彻底严谨彻底正确的研究结果哪些被抛弃,哪些可以留下来开启后续更高的分辨率的研究?正是靠peer review和引用这两个选择机制。很多人认为peer review能带来彻底的公正能得到“真理”,但实际上,就和市场中客户需求这个选择机制选出一些产品抛弃一些产品一样,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和真理,一切都是选择机制的作用,在学术界留下来的研究结果是符合审稿人看法和审稿人自己分辨率的结果。有的很好的研究如果拿到一个地外文明里去,也许被那里的知识市场选择留下来,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我们的科学只有一个历史发展轨迹,只有符合这个轨迹特点的研究结果才能被留下来。当然,无数这样的知识市场/知识体系(对应不同智能文明的科学发展轨迹) 构成的集合 -- “知识系综”,确实无限趋近于那个‘绝对’正确和真理,但我们作为人类个体,只能直接生活在系统而不是系综里,我们只能直接和‘人类的真理’打交道,而无法直接和‘绝对的真理’打交道。(注:我这里说的绝对真理和哲学里说的绝对真理不是一回事。我这里说绝对真理是一个科学概念,由系综刻画,不是哲学概念)。
~ 和工业界的根本实践是造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类似,学术界的根本实践就是写出通过peer review并且未来能被大量引用的paper。并没有所谓的“真实”的,纯粹的“进展”,“结果”和“真理”,而是符合规范,不弄虚作假地通过peer review的paper就是“真理”。真理是相对的,是在给定分辨率下的真实,而peer review发paper这个体制正是定义真理模糊程度(分辨率)的筛网。随着科学整体进步, 这个筛网的分辨率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抱着静态观念,死磕真理,用看不上peer review的心态去搞科研是危险的。
~ 科学知识的进化和生物进化类似。对于生物进化,生物个体不是进化的主角,gene才是,个体只是gene复制传递的载体。同样, 对于知识进化,paper也不是知识进化的主角,meme才是,paper只是meme的载体。一篇paper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写的看起来多么严谨,图表多么漂亮,使用的数学技巧多么酷炫,而是在于未来的paper能在这paper中“打包”打走传递下去的东西(即能被引用的东西),这些能打包传递下去的东西,就是这paper的meme。无价值的paper没有可传递的meme,普通paper解决问题传递答案meme,一流paper解决问题同时又提出新问题传递问题meme,神级paper则提出并传递新思想meme。
关于兴趣与心流(Flow):
~ 我以前把兴趣和心流经常混在一起说,但最近才想清楚,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当然要看怎么定义「兴趣」)-- 兴趣是针对内容,而心流则是形式。通常语境下的兴趣,指的是我们都有感受的,那种被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吸引而产生的注意力的「自然」投射。「自然」就是说不需要意志力和自控力(自我)管控这些注意力的流动。在有兴趣时,注意力的投射是「自然而然」的。也许从大脑的角度,这种兴趣本质是客观对象的性质和结构与我们自己大脑神经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的某种和谐和共鸣(纯猜测,欢迎专业人士指正)。当我们说自己「天生」就对某事物感兴趣时,我们其实说的是大脑就是这样wired up的,自然就有了兴趣。这种自然的兴趣其实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当我们对一个领域了解的越多,大脑结构也会相应改变,越发「wired up」,遇到新的信息和知识也就会越容易「自然」地「感兴趣」。这么看的话,兴趣是针对「内容」的,是大脑对某个对象的「内容」(对象的性质和结构)做出的反应(即注意力的自然投射)。相比之下, 心流则是来自于我们内在世界与客观对象交互的「形式」:能力挑战平衡加及时反馈。这个形式是一个框架,是「空」的,和客观对象的内容是无关的。不论我们的大脑是否与该对象有共鸣(即兴趣),一旦心流的形式建立起来,我们的注意力也会源源不断的「自然」投射在该对象上。一个例子是常举的那个知了小游戏的例子。没几个人会对知了这个对象有浓厚的「兴趣」,但因为这个小游戏设计时完美实现了心流的几个条件,如技能和挑战平衡与及时反馈,我们在玩这个游戏时也会「上瘾」,欲罢不能,完全不需要「自我」参与,不耗费意志力。当然,兴趣和心流虽然不同,但两者有机结合是最好的,相当于在心流这个框架里放入了内容这个珠宝。比如一个大游戏,如果从形式上,满足心流条件,从内容上,故事一流,人设养眼,音乐动听,那么玩家肯定会产生更加强烈而持久的注意力投射,更加上瘾。 对于我们工作和生活来说,认识到兴趣和心流的区别也是重要的。兴趣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无法直接把握,是潜意识决定的,我们只有亲自接触一个对象时才知道有没有「兴趣」。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个「兴趣」的浓度和覆盖范围也在变化。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学术青年可能在某段时间对研究的东西完全提不起兴趣,因为这种兴趣不是主观能控制的。(当然,学术青年可以增加知识面来增大兴趣发生的几率,但也只是几率而已,无法彻底控制)。相比之下,心流这种形式则是我们能主观控制的。只要心流修炼的一定程度,对于能力挑战平衡和及时反馈的把握就真能做到炉火纯青(包括充分利用现代的技术工具,例如网络,电脑,社交媒体博客等更容易造成心流的工具),无论什么情景什么境遇,都能很快达成能力挑战平衡和及时反馈。这时,我们就能做到至少在形式上,实现了注意力的持续的自然投射而不消耗意志力。这时,即使兴趣波动在一个很低的值,也不用怕了,靠心流就能不耗费意志力地「 玩」过去。
科学与人文:
~ 人们常把人文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科学不人文,或者试图调和二者。但我认为,这是普遍的把“人文学说”和“人文内容”混淆的结果。比如“爱”“关怀”这些是“人文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如何实现和实践“爱”和“关怀”,传统各路人文学说有其思考和探索,有其独特的价值,而心理学等科学学科也同样是在探讨这些“人文内容”,丝毫不减其“人文味”。与传统人文学说不同的是,这些科学学科使用了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内容, 对于如何更好的实现“爱”和“关怀”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与手段。
关于(non-religious)spirituality,灵修:
~几千年来,宗教对人类存在由浅到深三个层次的绑架(或者说绑定),对政治的绑架,对道德的绑架,对灵性(spirituality)的绑架。几百年前对第一层次的解救(解放)让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造就了政教分离宗教世俗化等的现代社会基本准则,宗教被赶回私人领地不得干预社会公共事物。十几年前开始的新无神论运动,则强调了在第二层次的解救,明确指出即使没有那些所谓“信仰”,人也能很有“道德”活得很好很充实,给无数困惑于道德与“信仰”关系的人提供了思想原料。而第三层次的解救则和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对冥想和正念的研究的大背景有关,在像Sam Harris这样兼具科学家与冥想修行者双重背景的学者的努力下,把spirituality从宗教中剥离出来建立在世俗化与实证和理性的根基上的伟大工程已经初见成果。
以下几段是对有段时期自己在spirituality之路上的体验的描述:
~ 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害怕什么,拥有什么,追求什么,鞭策什么,原来,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夕阳的绝美,树木的葱绿挺拔,科学的精妙震撼,身心的愉快幸福,这些,原来这些美好感受,深刻的体验,真的不需要去寻求。当自我消融入整个存在后,所有的东西,一切的一切,内在的,外在的,美丽的,平凡的,震撼的,无趣的,都是那么自在,自由,和美,比之前望向无尽星空时的那种震撼还要深刻无数倍,而且不需要观察和追求任何特定的客体就能得到,它真的是本自具足的。
~ 高峰体验,追求真理,Eureka时刻,落日的天空,天地大美,灵魂音乐,身心的极乐,这些美好的东西,虽然是自我超越自身,窥见无限的方式方法,但只要还是方法,就必然是暂时的,必然在高峰过后又回到自我的封闭牢笼中。那种紧致感,与无限时空的对抗带来的本底意义上的压迫感,孤立感,焦虑感,在高峰过后又会复原。只有当有限自我与无限存在的割裂彻底消融后,本底的孤立感无聊感才会彻底消散。这时自我只保留纯粹的功能作为好用的工具在世间运作。这时,高峰体验也就不存在了,因为这时已经站在无限之中,并不需要通过什么特定的方法特定的窗口去“窥见”无限。这时,所有事情,一切东西,都是高峰体验。源自对立和比较的“高”,已经失去意义。
~ 最大的疯狂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疯狂,最膨胀的自我是以为自己已经无我。
~ 兴趣是介于自我和无限之间的过渡,是自我窥见无限从而暂时超越自身的窗口。自我彻底消融前,因为这是唯一接触无限的途径,所以很容易执着这些窗口。当自我彻底融入本底背景后,其实这些窗口也就没有执着的必要了,不过当然可以保留下来欣赏用。
生活与生命:
~只有当生活的喧嚣浮躁褪去,我们才能开展和自己的对话,从生活在“过”我,逐渐转变到我在“过”生活。也只有在这种寂静的时候, 平日掩盖在生活的浮华泡沫下的各种层次的危机才会逐层显露出来。从工作前景危机,人际关系危机,这些较表层的课题,到认知模式的危机,自己世界观的危机,文化与国籍身份认同的危机这些更抽象的,平时茶余饭后的酱油聊天基本不会谈及的层次,乃至最深层的,最终不可避免的死亡的危机(本底焦虑)。这些危机虽然互有关联,但本质还是属于不同层次,参禅彻悟解脱死生并不会为解决工作危机和身份认同危机带来多少帮助,同样的,把工作家庭身份认同解决地再好,也不会自动解脱于本底的死亡焦虑。在寂静中与自己对话,就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细细思考,体悟,实修这些对于活着最重要的课题,承认困境,不断突围,找到突破。当自己各个层次的危机与课题都解决的差不多时,外界的喧嚣浮华就不再是问题了。这时,无论处于什么外界境遇,顺境,逆境,喧嚣,寂寥,都能过的很快乐。这时的快乐,才是终极的快乐。相比之下,如果这些深刻的危机没解决,那些短暂的快乐和喧嚣,其实本质上还是对这些危机的逃避与掩盖罢了。
~ 虽然经常被拿在一起说,但积极乐观与幽默搞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特质。一个喜剧演员有可能患有严重抑郁症,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也许不善于讲笑话。两个都有当然最好,但如果只能选一个,我会选前者。幽默本质上是一种虚拟的攻击,黑别人是虚拟攻击别人,自黑则是虚拟攻击自己。如何把握虚拟的度需要一定的天赋与技巧练习,但即使把握的很好,本质上也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玩笑过火伤人或者自黑过火影响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所以,对于提高幸福度来说,幽默搞笑偶尔玩玩就好,积极乐观才是更重要更基础的。
~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自我提升可以看作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每个人的注意力资源对应于产业中的原材料资源,我们用这些注意力资源做的事和习得的能力则对应于产品。事情和能力的“品质”,则反应了这些事情和能力的“意义”,或者量化的说,就是这些事情和能力能够自然带动多少其他事情和能力。所谓牛人(各方面的,工作的,人际的,情感的,带娃的。。。)则对应于发达国家:即用相同的注意力资源就能产出更高“品质”产品(事情能力)的人,他们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和产业链上落后国家要跳越到上游是不可能一样,普通人要突然“顿悟”跳到牛人状态也是不可能的。落后国家必须时刻抓住机遇进行“产业升级”才能像上游移动,一般人也需要尽早修行修炼自我提升,才能进入牛人状态。当然,个人间的关系没有国家间的竞争打压那么黑暗森林,个人遭遇的压力打压主要是来自人生境遇,比如有了孩子后需要花很多精力带娃,这时再进行个人“产业升级”就很难了, 所以修炼升级需要尽早进行。而心流修行,就是这种个人升级的利器,所谓往产业链上游移动,其实就是不断把更大意义的事情能力任务(如工作)心流化游戏化,保证自己能在这些重要事情上投入足够的注意力资源同时不心累不消耗太多意志力。相比之下,如果不升级,就会像落后国家一样,只能在底端不断投入资源和输出低品质产品(比如宅在家里看几天几夜没有营养的剧,通宵达旦打网游等)。
~ 爱的层次。从浅入深,分别是懵懂情愫,浪漫与激情,亲密关系,灵魂之爱。一般的文学和影视,只会涉及前两个。而且是夸张地艺术化地刻画前两个。但实际上,后两个才是爱情的根基。其中亲密关系是种相处技巧,更多的是理性(前两个层次是感性),由亲密关系心理学研究,是需要不断学习,修炼,提高的。这种相处技术,和其他人际相处模式,以及如何与自己相处,都有密切联系。 至于第四层,则涉及spirituality,灵性。如果不好理解,可以想像你和伴侣两人深情对视,一言不发却无比深邃,宁静,与美。这种感觉就是灵魂之爱(其实这种对视法也是一种灵修训练法门)。所有人都能轻易进入前两个层次(所谓相爱容易),但把第三层玩好就不容易了(相守难)。至于第四层,一般社会文化里涉及的很少。亲密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相比,因为心理距离更近,从而难度更大。一般来说,如果连和家人室友都相处不好,那亲密关系只会更糟糕了。对于第四层,也有类似的结论:在与另一个人恋爱前,应该先与世界“恋爱”。和另一半的爱情的最佳境界是与天地万物的爱情的自然显现。到这一步,爱情就非常深刻牢固了,永远无法被动摇,即使失去一段关系,也不会在根本上受伤,因为你爱的,是整个世界。
~ 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静谧,那么的和谐。路边的野花绿叶是那么的自在,楼管大妈是那么的认真负责,来来往往的行人是那么的可爱,实验室办公桌上堆放的草纸是那么的雅致,昨天抓狂的公式推导也变得如此温顺。原来,自我的迷雾真的妨碍了我们融入这个原本如此美丽的世界。。。原来,世界真的本来就没有痛苦纠结,没有困惑迷茫,它只是自在地,如是地存在着,它的自在本身就是美的根源。对这自在的世界不安与纠结的,是人。
想与作者有个更深入的交流,欢迎长按二维码加入作者Kevin的微信群。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可以成为加盟作者,或者贡献主题,亦或给我们推荐好的问题,问题有时比答案更重要。
你可以,
1)写写你熟悉领域的进展或对未来的展望,即使你的小文不够成熟,我们也会为你提出修改意见或帮你一起韵色。
2)写出你的跨界思考,你是否有从一个领域的知识联想到的别的概念,从而让你脑洞大开,只要你的想法新颖,都值得被倾听
3) 提出你感兴趣的话题,加入混沌大家庭和一起讨论。
或者如果你本身也有自己的公共号,但是秉承相似的想法,我们也希望你能加盟。 投稿邮箱 guoruidong5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