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松民状态集合

2016-01-06 于松民 混沌巡洋舰

混沌巡洋舰展开一个好友接龙活动, 每个人把自己的状态感悟,学习心得的精华写下来, 用公共号展开就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立体画面 。巡洋舰的人, 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经过自身的智慧改变阶级和命运,这一点上,它们的经历和想法也是正在发生的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 记述了了80后,90初这一代逐步崛起的的心路历程。


作者:于松民,中科院政策所2015级博士,能源经济学方向,运用agent-based model simulation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机制设计问题。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的爱好者,Python的学习者。喜欢抽象总结,喜欢写作,好奇而谨慎的行动者。


见过很多大神,自己折腾了很久,也花了很久,慢慢去认识并接受自己的局限和平庸,并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我就是这样,平常的智力和能力,还想取得一点成绩,该怎么做?一个阶段性的答案如下:

(1)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所谓成绩,一定是源于“积累”的,是和时间高度相关的,不要妄想天才式的爆发。所以,关键在于解决“积累什么”和“怎么积累”的问题。

(2) 关于“积累什么”,当然要结合生活的境遇,但也要有原则的掌控。一是积累“有需求”的,哪怕是看似低端的技能,也比高冷没人需要的要好;二是积累“可以逐渐形成不可替代性”的,因为只有不可替代,才能自己决定报酬,否则只能由市场来决定。

(3) 关于“怎么积累”,方法上要读书与实践结合,尤其是多跟高手沟通;实践上要快速试错,提高反馈和优化的速度。

(4) 努力向上的同时,也要有一点“底线意识”——不管努力的结果怎样,也不会太差。当然这并非说就可以不努力了,而是说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也可以更冷静地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而不是因为别人怎样了,我就要怎样。

(5) 认真生活,感受幸福,学会知足,保持健康——比大神活得更久,这似乎是唯一的希望了。


感激能和各位一起成长,看看这世界,它究竟什么样。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卷饼摊开业了,你们要来给我捧场。

年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事,有些事是experience oriented,有些事是careeroriented。前者常常更刺激,不确定性/想象力更大;后者常常有点慢吞吞的乏味,但未来的图景更清楚。当然,即便是后者,也绝非“保证”了什么,说到底都是概率性事情。以及,很多时候二者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线,幸运的人可以把有趣的前者最终变成后者,不幸的人也可以让后者成为前者并在结束时一无所有。不过,无论做什么,有一点是确定的:时间不会因你的际遇、成败停下脚步。逝者如斯,虚无有时反而带来一条路走到黑的勇气。


愈加发觉,说话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因为它可以很精致,做不到就是明显的不足。相比而言,做事儿反倒容易些,因为现实常常没有那么精致的可行集,很多时候无非是敢干、试着干,然后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过程。“发觉语言(概念)的局限”和“认识世界美丽多样性”是同时的、两面的。前者让人“不知道咋说”,后者让人“哪有功夫说”。到头来都指着沉默,所以是金吧。


Theoretical Study是在【定义的世界】里感受“美”;Emperical Study是在【规律的世界】里探索“真”。对于大神来说,学术做到顶峰,理论结合实践的痛苦常源于“美”与“真”的权衡。而对于渣渣来说,即使不知天高地厚斗胆画出了权衡“美”与“真”的IndifferenceCurve,在小得可怜的Skill Constraint Set面前,只能欲哭无泪。

对于感知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的“人”来说,有信仰(非局限于宗教),或者说有主观预设的逻辑推导的起点,这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即便有些所谓的偏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接受新的信息,不肯调整之前的预设或判断;以及,缺乏一套合理的体系,来解读收到的信息。第一个“可怕”的解决之匙是“科学精神”,第二个“可怕”的解决之匙是“科学方法”。对于科学的信仰,就是相信我们通过这两把钥匙,可以向真理不断地收敛。而至于能不能最终收敛到真理,就要看上帝的旨意了。


如果不仔细调查,深入分析,凭想象去理解问题,就经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比如很多瘦子不理解人为什么能长那么胖,不理解控制饮食怎么就那么难,因为他们犯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错误:认为控制饮食最大的困难是饿。其实根本不是,而是馋。


Keep an eye on big problemand keep another eye on building foundation.

在我所接触过的杰出的老师中,不止一位曾从某个角度表达过相似的观点:世界规律的本质是简单的,其复杂性源自于简单的叠加。对于研究者,其目的正是透过表面的复杂,用科学的方法,将背后简单的规律挖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一些工具(经济学中常体现为“概念”),但使用工具应有三个原则:

1. 为我可用:这个概念尽可能是可观察、可检验的,进而便于引入“可否证”的科学标准,来认识研究结论;

2. 为我所用:工具的使用是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是否引入取决于能否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解释、解决问题,如若一味钻到对“概念”(尤其是不可观测的)的构建中,甚至单纯为了“创新”提出概念,而忘了研究的目的,则是“我为工具所用”了;

3. 御繁于简:工具的使用应尽可能简单,尤其是避免引入“不可观测的概念”,容易带来麻烦不说,还不见得增强理论的解释能力,最终沦为“套套逻辑”。张五常的一句话说得好,“多个香炉多只鬼”,工具的使用当以简单、可观测、提升解释力三个标准为重。


【原因】和【理由】不同。申明前者,意指机理,关乎求“真”,进一步是寻求解决办法;申明后者,意指正当性之有无,关乎求“善”,实质是一种态度。不经意将二者混淆,是愚蠢;刻意将二者混淆,是罪恶。


道德的基础(内核)是人的“共情”能力,这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可以找到依据。想起一句朴素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好像一个“共同信仰”一样,以反馈机制约束着人作为群体一分子的行为。诚然,“道德”这种话题用语言探讨起来倍感无力,说不清的抽象概念太多,千言万语不如多做好事。


#求真和求善不必对立#“求真”,可以质疑一切,质疑到底。而在这个过程中,“求善”可以表现为:在什么信息也没有,没法倾向任何一种假设的情况下,你选择的“假设起点”是什么。或者说,你“愿意”相信什么。这很重要,即使后来的信息指引你推得完全相反的结论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可以成为加盟作者,或者贡献主题,亦或给我们推荐好的问题,问题有时比答案更重要。

你可以,


1)写写你熟悉领域的进展或对未来的展望,即使你的小文不够成熟,我们也会为你提出修改意见或帮你一起韵色。

2)写出你的跨界思考,你是否有从一个领域的知识联想到的别的概念,从而让你脑洞大开,只要你的想法新颖,都值得被倾听


3) 提出你感兴趣的话题,加入混沌大家庭和一起讨论。


或者如果你本身也有自己的公共号,但是秉承相似的想法,我们也希望你能加盟。 投稿邮箱 guoruidong517@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