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当前公共数据供给的三大问题
按:日常吐槽式评论,且听且珍惜。欢迎交流,尤其欢迎约茶、约咖啡、约饭,拒绝约架。
作者:高丰
# 问题一:只见场景应用,不见数据供给
公共数据领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诞生了诸多场景应用。这其中可能尤为扎堆的是金融领域,同质化以「信贷风控」业务为主的产品在各地都有着不同形态和名目的落地,从个人信贷到企业信贷,从道德信用到婚恋信用,从信贷产品到指数模型,可谓热闹非凡。
不过与此同时,你有见到哪些相关的公共数据走向市场成为生产要素?哪些真的让更广泛市场可以复用加工?是否除了场景故事中的那些企业(多数还是国企)之外,就没有听说谁得以准入复用数据的?无论是透过API等数据产品,或是通过安全环境(无论线上甚至线下),似乎公共数据并没更为公平、普惠走向市场?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我们现阶段是在搞一场「泡沫式」的数据应用运动,还是正儿八经要建「持续化」的数据要素市场?
# 问题二:顶层导向失衡,唯结果轻过程
不得不指出的是,当前的局面是顶层导向失衡的必然结果。笔者此前就已批判式指出,当谈论公共数据的话语体系从「开放利用」变迁到「开发利用」,我们就走进了一个唯结果论的死胡同。(见:演讲实录 | 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公私合作:对授权运营的观察、反思和建议)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数据要素供给社会,让应用市场自由成长」并非是一条性价比高、出成绩快的好路,而「数据定向供给,计划式应用落地」则是一条见效快、变现快,似乎更符合当下政府、厂商一致利益的佳径。这也是很大程度上,为何数据开放在过往十余年间走不通的核心原因。
「公共数据没有充分释放」似乎成了一个人人可以指摘的帽子。笔者不得不感叹「问题存在」比「解决问题」于现实而言,价值更高,也更符合利益。因为它使得「定向」成为合理,使得「计划」成为必然。当「场景应用落地 = 数据发挥乘数效应」的等式成立,以「结果导向」的思维指挥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那么「计划式、定向式」创建「场景应用」必然是地方的最佳选择,毕竟绩效考核里没人关心「供给」这一过程性问题。
# 问题三:人为渲染「开放」vs「运营」的对立局面
「数据开放」,其本身在中国的制度体系和定义就有别于国际原教旨主义,这是客观事实,也是现实制度安排(关于相关澄清,见高丰:厘清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但每每谈论「授权运营」,似乎「数据开放」都需要被拉出来当做那个对立靶子,而罔顾中国现实制度下「开放」早就泛化并包容了「可收费、可非原始数据、可定向」的「有条件开放」这一分支(注:虽然我们的立场角度,从来没喜欢过这个制度的设计
为何呢?因为人为「窄化开放」,为「运营」寻找一个对立标的,那就能够使得「定向」合理化(注:此处特指定向授权开发场景应用),能够使得含糊不清的「公共数据产品或服务」被合理狭隘曲解为「公共数据场景应用」,从而迎合当前「场景应用」的建设热潮。
更进一步,对立化「开放」和「运营」,使得讨论焦点成功地从「解决公共数据供给」,转向了「如何发挥公共数据价值」,神奇地使得「供给」和「应用」(价值实现)也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取舍。自然,一个符合利益诉求的故事诞生了:因为「开放」被批判为是失败的、不安全的、不可实现的,所以我们需要不走开放之老路,而运营可以实现安全、定向得价值释放,所以运营更好。
既然价值已发挥了,那「供给」,还有必要关心吗?大概只有需要「公共数据没有充分释放」这口锅的那一刻,才是最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