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2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不是美国赢了,而是中国做对了

迈爸·张 张是之 2018-12-09
本文首发公号:经济学家告诉你。转载请注明。

文 | 迈爸·张
1
几天有亲戚看到我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批评有关政策的文章,专程打电话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他是善意的,当然,我也是善意的。
只是我们略有不同的是,很多人通常认为心是好心即可,即使政策的目的没有达到,那也是问题出在了执行上,政策的目的是对的就好了。
而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则会提前一步分析政策所带来的可能性,以及人们会因此所作出的行为选择。如果政策的目的没有达到,那么首先要反思政策本身是不是出了问题?
正如弗里德曼所言:「关于经济政策的分歧,主要源于对经济政策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产生经济后果的不同预测,而不是源于基本价值观的根本性差异,即关于人类最终为了什么而奋斗的分歧。」
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论述来区分的话,这就是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的不同。意图伦理,是说只要意图是对的,行为就是对的,结果如何,他不负责。只要目的纯正伟大,为了达到这个纯正伟大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因目的俞伟大俞可以不择手段。
而责任伦理,则承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的事情;把自己的意图定的十全十美,并不能使世界变得十全十美。所以,对自己的行为应考虑其可以预见的后果,并为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支配公共领域的道德应该是责任伦理,而不是意图伦理。(刘军宁)


2
最近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个是中国同意取消出口补贴,另一个则是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加速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本文重点讨论取消出口补贴件事。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后,中国同意取消其向出口企业提供的多种补贴。两国政府为此达成了一项双边协议,结束持续了一年多的纠纷。2015年2月美国向中国发难,针对的是中国在纺织、服装和鞋类等7个行业向本国出口企业提供补贴激励。
我们首先要问,为什么会有出口补贴?答案很明显,是为了鼓励出口。而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鼓励出口?容易想到显而易见的答案是,赚更多外国人的钱。
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传统教科书,特别是在经济学专业以外,介绍对外贸易的时候,通常认为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收支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
简单讲,就是顺差要好于逆差——逆差亏了,顺差才是赚到。各国由于自然资源和成本的差异,只有自由贸易,贸易双方才能够过的更好。虽然在经济学理论界,自由贸易理论已经研究的足够透彻和清晰,但宁愿咱们多赚外国人的钱,不能让外国人占咱们便宜,这种夹杂着民族国家主义色彩的贸易观念,实际上仍然大有市场。
认为顺差好,而逆差不好,实际上源于认为贸易是一方有赚另一方就一定有赔,是一场「零和游戏」。但是很显然,真实的世界中,自愿的贸易从来就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一个「正和游戏」,贸易双方因为交易会共同获利,会因此而创造财富。如果贸易任何一方有损失,那么贸易在开始之初就不会发生。

传统教科书中关于贸易顺差、贸易逆差、贸易赤字等的定义和解释,除了让学生应付考试和误导众生之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卵用。


3
出口补贴是自废武功。

财政来自于税收,财政补贴出口企业,实际上是把钱从一个人口袋里拿出来放入了另外一个人的口袋,是一个转移支付的过程,中间并没有创造财富。
米尔顿·弗里德曼总结了四种效率递减的花钱方式:1)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2)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3)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4)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出口补贴则是典型的「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是效率最低的一种。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风力发电、家电下乡,这些领域的骗补案例俯拾即是。出口补贴的骗补行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有补贴就有腐败,有补贴就有骗补,制度的错误放大了人性漏洞中坏的一面,使得原本正常的市场行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在非市场的政策下发生了。
另一方面,做产品出口的企业,原本是把心思花在怎样提高产品质量、压缩产品成本上,通过自身实力说话来击败竞争对手的,企业的努力方向也理应在此。但当有了出口补贴政策之后,企业的行为随之改变,原先努力用产品质量说话,现在转为努力争取财政补贴。「好心」的补贴,结出的却是「恶果」。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认为,「不侵犯他人的正当财产」是最基本的伦理。在奥地利学派的视角下,正义的即是有效率的。可以说,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出口这事,既不正义亦无效率。


4
不是美国赢了,而是中国做对了。

看上去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国际纠纷,背后角逐的实际上都是那些相互竞争的商人。美国去年2月针对中国出口激励政策向中国发难,实际上是因为美国国内市场上战败的商人,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来给竞争对手,也就是中国的商人,施压以增加成本。
据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宣布这项协议时,称其「对于在从农业到纺织品的7个不同行业受雇的美国人是一个胜利」。
我想,恐怕这位贸易代表高兴的太早了。前面分析可知,贸易是互惠互利,顺差逆差没有输赢之争,而出口补贴又是自废武功。中国在这个时候取消出口补贴,实际上是在纠正原来所犯的错误。这个纠错越早越好,美国有意无意帮助我们改正了错误。
没有了出口补贴,看上去短期国内原来享受补贴政策的出口商失去了价格优势,但长期来看给予了国内生产制造商更多发挥的空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本身。那些原来因为补贴政策而没有被淘汰的产品,现在会被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所淘汰。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香港在上世纪60年代,大量出口成衣到美国,因为便宜而数量庞大,导致美国政府对香港的成衣进行了配额限制。本来,最初香港出口到美国的成衣质量低劣,位于百货公司的最底层。但当实施了配额限制之后,香港的成衣在美国的百货公司里一直稳步上升,一层一层地往上升,最后一直升到最顶层。也就是说,香港出口到美国的成衣质量不断上升,一直升到最高档的那个层面去了。(张五常)
香港成衣质量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配额导致价格上升、需求量趋于下降,迫使进口商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拿到配额的成衣生产商相比于其他生产商得到了部分配额的租值收入,使得他更有能力去提高成衣质量。在压力和能力的双重作用之下,获得配额的香港成衣制造商一举击败美国的同类竞争对手。这是美国当年的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也是当年寻求温室保护的美国制衣企业必然要遭受到的打击。
看来美国并没有吸取历史上的教训。
5
民意并不都是对,政府并不总是错。

当然,这件事上会有不同的声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就是原来能凭空享受补贴政策的企业,突然间就「断奶」了,所以还是要象征性的「哭」两声的,比如就有文章标题「中国政府同意取消出口补贴,民企很受伤」。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解读,认为这是美国为应对不断攀升的贸易赤字所采取的强硬举措,经过一年时间的博弈,以中国政府的妥协而告终。注意这些描述的措辞,「贸易赤字」、「妥协」。其一,贸易赤字本身就是一个含混不清的伪概念;其二,即便是「妥协」,这也是一个战略上非常正确的「妥协」。
当年中国加入 WTO 之前,国内同样有很强烈的反对声音,认为入世之后,大量外国产品、服务长驱直入,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强大的冲击,似乎入世就要大难临头。而入市之后的实际情况是,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竞争之下,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相对而言,价格也更便宜了。
人们通常容易受到意图伦理的支配,凭感情和直觉做判断,自己认定的好事很难转变态度,而不管它给民众带来什么后果。责任高于意图,效果重于心志。(刘军宁)可以说,中国同意取消出口补贴和农业部宣布加速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都做对了,但反对者众。
经济学所作出的分析,有时候通常又是反直觉的,这也许是普及经济学的任务所在吧。
2016年04月17日
这是2016年第 22 篇原创文章。关注后回复「狗血」给你看世界怎么个狗血法。
经济观察、教育读书,总会让你不虚此行。
 地主:迈 爸 · 张微信:oneshusheng
每天都在进步,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迈妈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