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4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腐败与经济

2017-04-18 张是之 张是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945dulb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 | 张是之


对于这个奖励结果,吴高亮认为难以接受。因为挖掘乌木的时候,初步估算价值在2000万左右,而彭州市政府只奖励5万元,显然有失公允。他认为就算按照拾得物的奖励标准,也得奖励20%,那么彭州市政府应奖励400万元。


乌木从地下挖掘出来仅仅是第一步,真正发挥它的价值,最终还需要到市场上去流通。流通到市场上再加工、精加工,一块「朽木」才会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


假如乌木最终流通到市场上,从最初的发现者和挖掘者手上进入市场,和从政府工作人员的手里再流转到市场,比如拍卖。这在最终结果上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的,但过程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


从发现者进入市场,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转了一道手再进入市场,就不是市场行为那么简单了。市场行为交易双方获利,非市场行为那就未必双方都满意了,就会滋生矛盾。


带来的结果是,人们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假如预期知道即使发现了宝贝,也无法获得相对应的物质回报的话,那么人们的选择很可能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看到了装作没看见,反正挖出来也不是我的。


乌木的特性,你发现了藏不住。极端一点的,比如说文物,按照规定当属国家所有。但人们的预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那么要么选择当作没看见就地销毁,要么就选择铤而走险走黑市贩卖的道。


《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高书记跟他的妻子有段对话,高书记说:

用货币购买权力,把权力撕开一个口子,以发展经济,这贪腐还有一份功劳呢,中国这些年因为贪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突破了现行制度的某些约束,可以特事特办了。过去啊,是收钱就办事,现在呢,不收了,也不办事了。


诚然,如高书记爱人所言:「高老师,你这是谬误。」


是否谬误暂且不论,高书记道出的却是历史和现状。


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更具体一点说,是从利用权力分配资源的使用,逐渐转换到了利用价格交易资源的利用轨道上来。这个转变非常不易,因为你想,原有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会轻易松手?


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阻力,破除这个阻力的办法之一就是让改革的阻力者们,也迅速尝到改革的甜头,发现改革是共赢致富,不改革是一起贫穷。


正如这位高书记所言,腐败在过去的特殊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实际上就是用货币购买权力,让权力控制的那部分资源重新回到市场流通的轨道上来。


这些资源和那块乌木一样,只有在市场上流通,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效率并不是通过腐败才能提高的,最优效率的方法是选择一开始就让乌木留在市场上。条条大路通市场,何必绕那十八弯呢?


手段的确是腐败的手段,但官员在那个时候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尝到了市场经济改革的甜头,也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使得改革在披荆斩棘中前进了三十多年,经济腾飞,世界瞩目,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快速提高。


一块乌木,你也许可以收归国有,但如果不让他重新回归市场,乌木最终只会变成朽木。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那是治标;而把权力之手从市场上拿开,才是治本。


前者是不敢,后者才是真的不愿。


延伸阅读:看得见的正义,看不见的成本

上一篇:法律原来也是可以竞争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